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导航切换
教学与研究
首页
期刊介绍
编 委 会
投稿指南
期刊荣誉
数据库收录
期刊订阅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English
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最近1年下载排行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1.
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同质化与异质化
张静
《教学与研究》 2002, (
5
): 56-61.
摘要
(
2672
)
PDF
(758KB)(
5057
)
可视化
收藏
全球化所带来的一个后果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在这种碰撞中,世界文化发展的走向如何?是将走向文化的同一化,还是走向文化间进一步的分裂?本文认为,由于存在着文化帝国主义及文化主体性诉求这双重现象,全球文化既不会完全走向同质化,也不会完全走向异质化,同质化与异质化这两个相互矛盾的发展趋势将同时并存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32
)
Select
2.
国家认同的内涵、测量与来源:一个文献综述*
李艳霞,曹娅
《教学与研究》
Select
3.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杨伟国
教学与研究 2023, 57 (
2
): 28-36.
摘要
(
1661
)
PDF
(7012KB)(
715
)
可视化
收藏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和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之策。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从保护劳动者就业权利、创造劳动力需求、促进劳动力供给、优化劳动力供求匹配等方面,全面深入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和举措,构建综合性就业政策体系与就业政策评估审计制度,并探索建立基于中国就业实践和就业范式演进规律的更具解释力的新劳动经济学。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4.
张力:概念、方法与意义
荆世群, 王文兵
教学与研究 2020, 54 (
12
): 48-56.
摘要
(
9298
)
PDF
(7405KB)(
800
)
可视化
收藏
在当代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张力”这一概念已不单纯是一个用以描述事物所处某种状态的普通概念,而已上升为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分析方法。实际上,张力是矛盾的一种特殊情形;张力分析方法是矛盾分析方法的一种特定形式。张力概念和张力分析方法有其明确的思维取向,这就是反对非此即彼的和还原论的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追求一种叩问两端、动态平衡、多元一体的思维方式,力图在不同因素之间建构一种互补共生的关系。这是一种双重性逻辑,也是一种双向动态分析,它力图通过运用和调节对立因素的互补性来滋养各种对立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实现对立因素之间的良性互动、双向转化及其创造功能。张力概念、张力分析方法有其和谐旨趣,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当今“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正可与矛盾概念、矛盾分析方法所突显的斗争旨趣互补共存、相得益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5.
福柯的权力理论与治理方法
胡耀辉, 欧阳谦
教学与研究 2021, 55 (
3
): 96-104.
摘要
(
3324
)
PDF
(6823KB)(
787
)
可视化
收藏
权力一直是当代政治思想的重点问题。福柯的权力理论是对传统权力理论的一次全新探索。通过将权力看作力量关系,福柯的权力理论不仅弥补了传统权力理论将权力与支配等同的缺陷,还能够同时分析国家的宏观机制和局部的微观实践;同时福柯的权力理论还提出了一种权力下的自由的新型自由实践理论。本文通过阐释福柯权力的基本理论假设,理解其权力理论对现代权力理论的突破之处,并指出其理论对现今政治理论具有的启发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6.
产业关联视角下中国战略产业选择研究
刘刚, 张泠然, 耿天成
教学与研究 2020, 54 (
10
): 48-58.
摘要
(
457
)
PDF
(8884KB)(
613
)
可视化
收藏
战略产业具有明确的政策导向、关键的带动作用和可持续性的影响三个关键特征,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因此,需要政府对其进行准确选择、合理规划、适度调控。鉴于产业关联理论具有完善的内容体系并契合了战略产业的核心特征,本文选择基于产业关联视角,并拆分为关联的内容和关联的形式两个维度,对于战略产业的选择问题提供了更加结构化的思考框架,构建起以科技投入为代表的战略产业选择模型。有鉴于此,政府在选择战略产业时应立足产业关联,加强顶层设计,识别和发挥战略产业的带动作用;突出主要矛盾,做好时序规划,实现市场与政策间的紧密协同。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7.
论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爱国主义
刘建军
《教学与研究》 2012, 47 (
4
): 5-15.
摘要
(
2524
)
PDF
(8155KB)(
2142
)
可视化
收藏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迅猛到来,对爱国主义产生了巨大冲击,这种冲击既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合理性,又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破坏性。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爱国主义依然具有存在的合法性。以此为基础,爱国主义教育也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具有新的特点和要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20
)
Select
8.
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应处理好的三个重要关系
倪志安
《教学与研究》 2008, (
8
): 90-96.
摘要
(
1106
)
PDF
(1136KB)(
2148
)
可视化
收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是涉及多种因素的复杂过程。本文主要从方法论上研讨教科书与经典著作、教材与讲授、知识与方法这三对重要关系,以期有助于推进我们对该门课程的教育方法论的研究和切实有效地搞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活动,更好地解决大学生的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20
)
Select
9.
绝对地租的形成机制:理论评析与当代意义*
齐 昊, 问严锴
教学与研究 2021, 55 (
4
): 44-54.
摘要
(
458
)
PDF
(8530KB)(
764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批判性地回顾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出现的三种绝对地租形成机制理论。本文认为,以特定制度环境为基础的机制代表了一种合理的理论进路;虽然它解释了绝对地租的历史性产生,但未能解释绝对地租的再生产。因此,本文引入了开发资本家与食利者地主之间的互动,并探讨了绝对地租再生产的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三种典型租金即金融租金、知识产权租金和平台租金的形成机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0.
现代性的超越——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的历史启示
林钊
教学与研究 2021, 55 (
10
): 56-64.
摘要
(
3772
)
PDF
(1214KB)(
785
)
可视化
收藏
“犹太人问题”的核心是犹太人如何在现代性的框架中获得解放,犹太人是作为人还是作为犹太人而获得解放。鲍威尔给出了同化主义的解决路径,要求犹太人和基督徒摒除宗教的特殊性而同化为“人”。针对这个启蒙主义的方案,马克思另辟蹊径,他通过对政治解放的剖析改变了问题的提法,指出犹太人无法在现代性中获得解放,要实现真正的解放必须超越现代性。犹太人在经历政治复国主义和文化复国主义的争论后最终重建以色列,但犹太国的重建并不是解放的实现,因为他们没有走出现代性的“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的历史启示在于,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深厚、苦难深重的民族的解放与复兴必须同时获取和扬弃现代性。对于正在致力于民族复兴的中国人来说,需要谨记犹太人的教训和马克思的教诲,需要在超越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之上谋求中国人的解放和人的解放的统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1.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逻辑探究与争论评析
刘召峰
教学与研究 2022, 56 (
5
): 44-52.
摘要
(
388
)
PDF
(6924KB)(
546
)
可视化
收藏
我们需要运用具体的历史的思维方式,在“一般社会——社会形态——资本主义社会”这一“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中来把握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时,马克思明晰地区分了生产过程的物质要素与社会形式,揭示了资本的拜物教性质,彰显了资本的独特性与历史暂时性。历史发展规律并非外在于人的规律,而恰恰是只有在人的活动中才能存在的规律;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体能动性之间并不存在非此即彼或此消彼长的对立关系。考察社会发展的“似自然性”问题,需要明确哪些是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永恒的必然性”、哪些是存在于一些或某个历史发展阶段的“暂时的必然性”。无论“五形态”还是“三形态”的依次演进,都不是马克思所揭示的历史发展规律本身,而只是它的具体表现。
[作者简介]刘召峰,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浙江 杭州 310058)。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2.
当代文化哲学中的文化相对主义
袁鑫
《教学与研究》
Select
13.
哥本哈根学派的安全理论评析
罗天虹
《教学与研究》 1999, (
8
): 47-53,80.
摘要
(
2333
)
PDF
(1006KB)(
4259
)
可视化
收藏
哥本哈根学派是批判的安全研究中的一个分支,它针对80年代以来安全议程的扩大提供了一套较为系统完整的新的安全理论。哥本哈根学派的安全理论认为:安全是一种“言语行为”,具有特殊的“修辞逻辑”和“主体间”特性,但安全只是一个有限的目标,非安全化才是更高的目标;该派把“部门”作为研究不同类型威胁与不同方面安全的透镜,划分了政治、经济、军事、社会与环境五大“安全部门”;它还通过“安全复合体”理论揭示了地区动因对地区安全结构模式的作用。该派吸收综合了新现实主义、建构主义、和平研究等多种理论方法,其研究具有较为明显的欧洲特色。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15
)
Select
14.
如何理解资本二重性——兼论新型政商关系的政治经济学基础
张开
教学与研究 2020, 54 (
9
): 26-35.
摘要
(
784
)
PDF
(7467KB)(
595
)
可视化
收藏
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枢纽”,作为劳动二重性派生范畴的资本二重性:一方面是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体现生产力属性;另一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体现生产关系属性,两个方面构成资本二重性内在矛盾。本文遵循“劳动二重性—资本二重性—资本二重性内在矛盾的创造性转化”的叙述逻辑,尝试给新型政商关系提供一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5.
《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双重思想主线的当代价值——纪念《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发表100周年
柴林丽
教学与研究 2022, 56 (
10
): 52-60.
摘要
(
429
)
PDF
(5244KB)(
527
)
可视化
收藏
在《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发表100周年的契机下对其进行再研究,不仅因为它是列宁晚期最著名的哲学著作,还因为它所体现的思想价值和方法论意义在当下仍具有现实性。新时代为彰显文本本身的哲学思想和价值,我们需要在解读过程中注意几点问题:首先,从相关背景的考察与学术史的清理中看到新的理论价值;其次,突显列宁从哲学和社会实践双重路径完成了对马克思主义者未来工作应遵循的原则和坚守的思想标准;最后,结合时代彰显列宁“两个结盟”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具有的理论意义和方法论启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6.
试论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当代价值——兼论剩余价值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
郭飞
《教学与研究》
Select
17.
尼古拉斯·斯皮克曼的“边缘地带理论”及其战略含义
吴征宇
《教学与研究》 2006, (
5
): 78-83.
摘要
(
10124
)
PDF
(948KB)(
2439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主要探讨尼古拉斯·斯皮克曼的地理战略观及其在现时代的意义。本文认为,斯皮克曼与麦金德的理论是完全不同的,这种不同体现在斯皮克曼赋予“边缘地带”以更突出的战略地位及他在强调“边缘地带”某些地区重要性时表现出的选择。本文指出,尽管有许多学者将遏制战略的形成及其弊端同斯皮克曼的理论联系在一起,但这种政策所反映的主要是麦金德而不是斯皮克曼的理论,因为后者对美国外交政策的涵义并没有在遏制政策中体现出来。本文最后还探讨了斯皮克曼的理论在后冷战时代的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8.
华为员工持股制度的中国特色及其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理
李韵1,贾亚杰2
《教学与研究》
Select
19.
国家治理视角下的政策扩散研究:基于期望效用模型的分析框架
黄燕芬,张超
《教学与研究》
Select
20.
人工智能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的变革与应对
任志锋
教学与研究 2021, 55 (
4
): 55-62.
摘要
(
774
)
PDF
(5918KB)(
636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推动人类社会迎来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时代。在此背景下,人类生产生活、学习方式乃至人的生命属性及其表征都将发生深刻变化,爱国主义教育赖以发生和维系的国家历史传统、权力结构和政策安排也将面临严峻挑战。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背景下的爱国主义教育,应更加聚焦国家认同建构这个核心议题,着力优化和完善人与国家的历史关系、现实关系和理想关系;应更加注重厚植人文精神,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破除“人类学机器”的认识架构和将人的性质固定化永恒化的倾向,不断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文化含量和文明意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