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人·生态·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视域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2014年年会”综述
    李昕桐
    《教学与研究》    2014, 48 (11): 110-112.  
    摘要2633)      PDF (616KB)(6385)    收藏
    2014年7月15—18日,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主办,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承办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2014年年会”在黑龙江大学召开,会议的主题为“人·生态·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视域”,来自国内的百余位学者围绕着马克思关于人的问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的文献学问题及文本内容再阐释 、当代生态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观的再认识,以及马克思主义当代前沿问题研究等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问题和人学问题
    马克思的人学思想早已提出,而其中人的本质思想在学界还未被深入的研究和阐发。黑龙江大学张奎良教授依据马克思早期哲学文本,依次考察了马克思先后提出的“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人的类本质、人的发展本质、人的共同体本质、人的社会联系本质和人的社会关系总和本质,为我们展示了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体系的全景透视,并对各种视角、意义的马克思的人的本质思想做了独特理解和阐释。黑龙江大学康渝生教授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本然判断、实然判断 、应然判断三个角度指出,“人的本质”并非某种既定状态,也不可能通过某种理论一览无遗。它实际是在社会实践中生成的人类生存的必然性,一个逐步趋向自由、全面发展的进程,因而只有贯彻方法论的过程论才可能实现对于“人的本质”的真正把握。
    诸多学者的发言从不同角度深化了对马克思的人学思想的理解。中国人民大学梁树发教授以马克思文本为依据,从多个角度谈了“马克思的人学是社会学”的观点。中国人民大学安启念教授和南开大学阎孟伟教授对人与人道主义的关系谈了自己的看法,认为马克思的“现实的人”的思想贯穿其思想始终,并非资本主义理解的抽象的“人道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张新教授探讨了马克思的人本思想,阐释了“人本主义”和“人道主义”概念,当代中国依据“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性,主张从马克思那里深入挖掘和科学阐释其“人学”思想,以服务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
    二、《手稿》的文献学问题及
    文本内容再阐释
    《手稿》文本内容再阐释讨论得十分热烈,尤其是关于《手稿》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地位问题。南京大学唐正东教授坚持认为《手稿》是青年马克思不太成熟的著作,并从人的研究的复杂性角度重新阐释《手稿》。吉林大学孙利天教授认为不应区分青年和老年马克思,还须按照马克思自己的思想历程理解其前后一致性,理解《手稿》在马哲史上的特殊地位。他强调,《手稿》和青年马克思的一些文本与马克思的成熟著作之间有一个逻辑,即青年马克思的一些独创思想是逐步丰富和具体化的历程、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思想历程。北京大学王东教授借鉴与超越西方“马克思学”、苏联“马克思学”,提出了《手稿》“起点论”,即关于其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的新观点,提倡 “以马解马”的马克思文本解读模式。他认为,《手稿》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原生态基因,包含了马克思哲学革命最终完成所需的基本思想元素,全面展示了马克思实践观的合理内涵,它应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内篇。王东教授还提出了以《手稿》为起点的“双线论”,即对象性的实践观与互主体性的交往观。
    此外就《手稿》内容的重新解读,南开大学李淑梅教授在解读《手稿》最后部分对黑格尔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时,从社会政治取向角度来理解辩证法,理解马克思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之间的区别。她指出,辩证法不是价值中立的,而是有明确的社会、政治取向。就黑格尔辩证法而言,它是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而马克思批判地改造黑格尔的辩证法,目的是使辩证法成为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实现人类解放的锐利思想武器。中国社会科学院魏小萍研究员通过对外化劳动与异化劳动概念的甄别,以及对外化劳动、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之间的关系的历史程序的分析,得出外化劳动与财产占有的关系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转化为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占有社会分化的关系的结论。此外还有诸多学者在小组论坛中对《手稿》进行的重新阐释。
    就文献学问题,北京大学聂锦芳教授指出,“巴黎手稿”应该包括通常被称为《手稿》的“三个笔记本”和《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简称《穆勒评注》)。只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从众多材料中单独撷取出来,进而对其内容进行抽象的解读和发挥,是不可能完整地把握马克思当时的理论视域和思想变迁的,由此所进行的概括和评论也必然是片面的。北京大学王东教授和中央民族大学王晓红博士在为会议提供的论文中,根据马克思文本,从思想发展内在逻辑出发提出了对《手稿》版本结构的新认识,作出不同于MEGA2的新编排,即按照马克思本人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提法,提出 “三足鼎立”观点,即“巴黎手稿”包括《笔记》、《手稿》和《穆勒评注》三个部分。
    三、当代生态问题与马克思主义
    哲学自然观的再认识
    当代生态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观的再认识也是本次会议讨论的重心。北京大学丰子义教授就近年来“经济危机”的根本问题,从“生态文明”与资本的关系、“生态文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生态文明”与现代性的关系谈了自己的认识。他主张依据资本的双重逻辑,发挥资本的效益,才能缓解生态危机,要承认资本、发挥资本、驾驭资本和引导资本,把政治意识注入资本之中,即政府合理引导资本投入方向,创造效益;正确处理生态文明与市场经济、生态文明与现代性的关系。黑龙江大学丁立群教授从“理论”的嬗变与自然之“魅”角度提出了一种“生态文明”的实践哲学进路。他认为,理论的嬗变与现代性的形成息息相关,近现代以来,理论和自然的双重“祛魅”使理论与实践渐行渐远,使自然逐渐“祛魅”,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实践哲学就是要在一个新的层面上,恢复价值的完整性,恢复价值与自然的统一,即“复魅”。
    广西师范大学谭培文教授从生态生存是人的根本的存在状态、生态生存的理念是人类存在的根本理念、生态生存理念的实践逻辑三个角度阐释了生态与人类存在的关系。黑龙江大学隽鸿飞教授论述了“从生成的概念看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指出只有把人与自然理解为生成的存在,才能超越近代西方哲学思维与存在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为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提供合理的理解基础。而马克思正是从人与自然的原初关联出发,把人与自然理解为一个通过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实现的现实生成过程,并在理论上解决了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华侨大学杨楹教授在现有的几种范式的基础上,从现代性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视角,阐释了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批判价值维度。依据马克思,只有以承载更为优化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共产主义”替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可从根本上解构“人与自然关系”的二元对立,从而促成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南京政治学院何怀远教授还从人与人、人与物的角度阐述了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对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指导意义。
    四、马克思主义当代前沿问题研究
    上海财经大学张雄教授探讨了马克思哲学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关系,指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的研究对于当下我国改革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河北大学宫敬才教授论述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与世界观形成的关系,提出了马克思的哲学中也有政治经济学“基因”,并期待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黑龙江大学李楠明教授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原因、发展过程的内在逻辑和哲学理论支撑三个方面对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哲学理念进行了分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哲学的概括和总结。复旦大学邹诗鹏教授从思想史的维度谈了马克思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方法论,认为马克思在19世纪40年代开创的思想变革,即从启蒙思想及其古典自由主义向唯物史观及其科学社会主义的转变,乃是马克思主义兴起的思想史基础。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研究,必然包含着对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以及保守主义等主要现代社会政治思潮的历史分析与批判。思想史研究作为广义的“互文”性研究,与文本及文献研究、义理研究以及现实研究存在着内在关联,也是深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基础。中山大学刘森林教授从“现实”观念中蕴含的两种张力,即对黑格尔的批判、直接的现实和客观的现实,以及马克思“现实”概念的特点等角度探讨了马克思的现实观,指出只有明了实存与本质、现存与未来、自我性与社会性、局部与整全这四种张力结构,才能更好更贴切地把握马克思的现实观。此外,华中科技大学王晓升教授从鲍德里亚的后现代主义视角探讨了人道主义的不人道因素。
    此次马哲史年会会议议题集中,主要是以马克思的《手稿》为文本依据的“人·生态·发展”这一主题,既突出了马克思思想的精髓,又触及了重大现实问题,具有综合性和现实性,彰显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会议提出的《手稿》是马克思新哲学的“起点”、“转折点”的思想,得以较为集中和系统阐发的许多新观点、新思路,将成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新起点,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另外,许多年轻学者与会,并在大会和小组会上畅言,积极地和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其强劲的学术潜力给会议代表留下深刻印象,也呈现出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承接性结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资本的生态逻辑
    张沁悦, 马艳, 刘诚洁
    《教学与研究》    2014, 48 (8): 15-22.  
    摘要2241)      PDF (5685KB)(5717)    收藏
    本文试图阐明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生态逻辑的悖论。资本逐利本性一方面有助于扩大生态外界,从而实现资本与生态良性互动;另一方面无约束的资本规模必将超越生态承载的边界,导致资本与生态恶性循环。解决该问题关键是要通过制度建设确立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生态系统价值观,以此约束资本本性;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发挥资本对生态边界的扩大作用,实现资本与生态的良性互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4)
    3. 阿尔都塞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问题
    王葳蕤
    《教学与研究》    2014, 48 (12): 73-78.  
    摘要2738)      PDF (1233KB)(5055)    收藏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释问题一直是学界探讨的重要话题,也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我们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大多立足于苏联教科书体系式解读和由卢卡奇所开创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式解读,而没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阿尔都塞式解读及其意义给予充分关注。阿尔都塞重新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问题。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是一种“多元决定论”(而非线性的机械决定论),他关于“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的探讨就是对这一多元决定论方法(他所认为的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的典型例证。在一定程度上,阿尔都塞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的解读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式解读的干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4)
    4. 把国家组织起来
    ——旧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十字结构”政体理论
    曾毅
    《教学与研究》    2014, 48 (7): 70-78.  
    摘要2771)      PDF (1918KB)(4873)    收藏
    以不同的视角对政治学的古老知识的“重述”将会有全新的启示。以结构、法条、静态为基本特征的旧制度主义政治学所研究的都是重大制度问题,比如关于横向权力结构的总统制与议会制、关于纵向权力关系的单一制与联邦制,它们构成了本文所称的“十字结构”政体理论。而这个“十字结构”不但具有政治学学说史上的转折意义,更是在现代国家建设面临“重大议程”的根本性挑战时的产物。从国家建设角度理解政治学说史中的一些重要概念,是一个重要的理论突破口。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地方
    政府责任转型的逻辑
    王薇
    《教学与研究》    2014, 48 (10): 15-23.  
    摘要2822)      PDF (7093KB)(4735)    收藏
    在分税制财政体制下,由于财力向上集中,而支出责任向下转移,导致地方政府在履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这一职能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财政压力。与此同时由于转移支付制度的不完善,使得地方政府不得不依靠出让土地获得收入来满足支出需要并负债维持运转。由此,理论界一直在探讨: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地方政府要转型为服务型政府,到底是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太大还是收入太少。要厘清这一问题,应从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划分入手,对地方政府的责任进行梳理,找出地方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责任转型的逻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同质化与异质化
    张静
    《教学与研究》    2002, (5): 56-61.  
    摘要2462)      PDF (758KB)(4615)    收藏
    全球化所带来的一个后果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在这种碰撞中,世界文化发展的走向如何?是将走向文化的同一化,还是走向文化间进一步的分裂?本文认为,由于存在着文化帝国主义及文化主体性诉求这双重现象,全球文化既不会完全走向同质化,也不会完全走向异质化,同质化与异质化这两个相互矛盾的发展趋势将同时并存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2)
    7. 现代西方经济学讲座——第八讲 生产者行为理论
    高鸿业, 吴易风
    《教学与研究》    1987, (3): 73-78.  
    摘要1067)      PDF (2597KB)(4591)    收藏
    一、追求最大利润的假设西方经济学中的生产者行为理论又称企业行为理论。西方经济学把消费者行为理论归结为对需求的研究,把生产者行为理论归结为对供给的研究。连接消费者行为和生产者行为的是价格体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合法化"的概念解析
    王庆利
    《教学与研究》    2004, (12): 81-85.  
    摘要2064)      PDF (2712KB)(4582)    收藏
    作为政治学的一个基础概念,"合法化"存在着经验性理解和规范性理解两种理论传统。这两种理论传统均有各自的理论优势,但也存在着相应的理论缺陷。只有实现了主体、对象、手段和目标这四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统一,才能使"合法化"这一概念在超越这两种理论传统的基础上走向科学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0)
    9. 发展型国家论的研究传统与
    新李斯特主义的管理学基础
    宋磊
    《教学与研究》    2015, 49 (3): 18-25.  
    摘要2406)      PDF (5935KB)(4108)    收藏
    新李斯特主义的前景取决于其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但是,这一流派的研究者目前主要关注前者,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后者。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以产业政策为中心,通过对于发展型国家论——与新李斯特主义具有学术渊源的理论流派或李斯特主义的政治学版本——的早期文献的重新解读,梳理出发展型国家论的两个重要研究传统,并以这样两个研究传统为出发点,对于强化产业政策效果的研究进行系统的整理,确认新李斯特主义的管理学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哥本哈根学派的安全理论评析
    罗天虹
    《教学与研究》    1999, (8): 47-53,80.  
    摘要2244)      PDF (1006KB)(4028)    收藏
    哥本哈根学派是批判的安全研究中的一个分支,它针对80年代以来安全议程的扩大提供了一套较为系统完整的新的安全理论。哥本哈根学派的安全理论认为:安全是一种“言语行为”,具有特殊的“修辞逻辑”和“主体间”特性,但安全只是一个有限的目标,非安全化才是更高的目标;该派把“部门”作为研究不同类型威胁与不同方面安全的透镜,划分了政治、经济、军事、社会与环境五大“安全部门”;它还通过“安全复合体”理论揭示了地区动因对地区安全结构模式的作用。该派吸收综合了新现实主义、建构主义、和平研究等多种理论方法,其研究具有较为明显的欧洲特色。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5)
    11. 科学认识历史文化与中国制度的关系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体会
    陶文昭
    《教学与研究》    2015, 49 (4): 5-11.  
    摘要2173)      PDF (1498KB)(3792)    收藏
    历史文化对社会制度的影响是重要的,但不是决定性的。中国社会制度深深扎根于历史文化之中。当今中国重视制度的历史文化因素,是对社会主义认识深化的自觉,是对全球化认识深化的自觉。中国制度从深层次到浅层次、从宏观到微观、从政治到文化、从内政到外交,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因素。社会制度与历史文化关系要辩证把握。制度建设既要扎根历史,又要面向时代;既要汲取历史精华,又要剔除文化糟粕;既要立足中国,又要面向世界。制度建设既要重视历史文化,更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搞喧宾夺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阿多诺与Being 问题
    尹树广
    《教学与研究》    2014, 48 (6): 105-109.  
    摘要2768)      PDF (753KB)(3656)    收藏
    阿多诺从概念的可能性哲学出发,批判了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指出Being 不过是主观的综合,却被海德格尔客观化为必须屈从的力量。海德格尔反对物化,但是他的存在论带来的是新的存在奴役。在阿多诺看来,主观综合就如用星座来把握繁星一样,不过是概念之间相互联系,趋近于把握多样的经验和可能性的真理,概念的运动不会停止和绝对化。本雅明神学语言学对语言和经验之间关系的研究只是部分地被阿多诺接受,但是却在伽达默尔解释学中有了更进一步的推进。阿多诺没能看到交往语用学对理性的发展,也没能看到存在论通过修辞学这个中介获得的拓展,因而不能给他的可能性哲学以更具体的形态描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
    13. 中国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讲授体会
    朱志敏
    《教学与研究》    2007, (12): 5-13.  
    摘要8143)      PDF (2277KB)(3467)    收藏
    结合统编教材,讲授"中国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专题,需要抓住新文化及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间的关系、胡适自由主义和孙中山三民主义为什么没有成为历史和人民的选择、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历史选择的原因等几个问题,从历史与文化结合的角度做出解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理念与实践探析 ——六十年的“变”与“不变”
    姚璐
    《教学与研究》    2014, 48 (9): 69-77.  
    摘要2721)      PDF (1997KB)(3465)    收藏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建国初期党对处理与他国关系的理念设想,在六十年的发展中,它一直是中国外交的指导性理念。当今国际体系发生重大变革,中国国家利益与所处战略环境发生巨变,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具有指导性和开放性原则,如何认识其“变”与“不变”,并保持两者间的联动,将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下一个六十年继续焕发生命活力的关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张雷声
    《教学与研究》    1998, (11): 58-59.  
    摘要3130)      PDF (176KB)(3372)    收藏
    于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因人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追求一时的经济繁荣而导致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和资源匮乏这一后果既危及人类当代的发展,也危及人类未来的发展而引发的,因而人们往往将对这一问题的探讨集中于自然生态的失衡方面,即如何谋求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如何治理已经出现的生态恶化和环境污染,控制发生重大的自然灾害,维持新的平衡的问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
    现实审视与思考
    唐平秋,李勇图
    《教学与研究》    2015, 49 (5): 91-97.  
    摘要1527)      PDF (1707KB)(3343)    收藏
    微文化的兴起和发展正在对当代大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处于微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开始多彩呈现;尽管当前大学生群体的网络政治参与总体上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但同时也出现了情绪化、自由化、圈群化等非理性现象;应从跟进热点微话题、重视微社交活动、发挥微示范效应、加强微文化监管和注重微民主建设这五个维度来进行应对,促进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和谐、有序地进行。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国内学者对西方女权主义七个流派的评介
    孟鑫
    《教学与研究》    2001, (3): 58-62.  
    摘要1914)      PDF (811KB)(3333)    收藏
    女权主义在西方是一种有较大影响的社会思潮。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开始关注西方女权主义问题,并对当前在西方流行的各种女权主义流派作了初步的介绍和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学术界在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74)
    18. 系谱学辨析——论系谱学的复杂性维度
    李少军
    《教学与研究》    2006, (4): 67-72.  
    摘要1514)      PDF (628KB)(3248)    收藏
    本文分析了系谱学从尼采到福柯的发展,揭示了其反对基础主义、反对本质主义、反对理性中心主义的特征,阐述了系谱学作为对起源(来源)的研究,将非理性的、偶然的、不确定的、非连续的和异质性等被传统科学排斥在外的东西,纳入自己的视野,从而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形成了一种新的思想和方法。同时揭示了系谱学与复杂性科学的关系,认为系谱学和复杂性的相通之处在于它们都反对还原论的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3)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七次党代会报告的回顾与研究
    杨凤城
    《教学与研究》    2013, 47 (3): 5-15.  
    摘要3766)      PDF (2218KB)(3187)    收藏
    中共十二大报告提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中共十三大报告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概括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中共十四大报告的主导思想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五大报告的鲜明特色是一方面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一方面谋划跨世纪社会主义建设布局;中共十六大报告系统阐述和高度评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中共十七大报告系统阐述科学发展观,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新要求新任务;中共十八大报告高度评价科学发展观,全面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提出和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与任务。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中央苏区最后失利的客观原因
    周宁
    《教学与研究》    1987, (2): 52-55.  
    摘要1142)      PDF (874KB)(3182)    收藏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在外有强敌进攻,内有“左”倾错误路线危害的情况下丧失了。多年来,我们着重总结了产生这种结果的主观原因——党内“左”倾路线的错误指导,而对若干客观方面的原因则研究不够。中央苏区失利的客观原因,概括地说,就是:敌人在军事、政治、经济诸方面的力量强大,超过了中央苏区所能承受的限度。有的同志或许要问: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能取得一至四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对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前后敌我双方的基本情形进行考察。以下从三个方面作些说明。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