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当前位置: 一年内发表文章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新时代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成就、问题与路径选择
    王桂军, 张辉
    教学与研究    2023, 57 (6): 12-30.  
    摘要1912)      PDF (13267KB)(307)    收藏
    现代化产业体系蕴含于中国式现代化,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具体可分为动力体系和保障体系两大部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虽然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诸多领域成就卓著,但仍然在产业结构演进、数字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等个别领域存在梗阻和挑战。深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应以数字经济为核心引擎,在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同时,确保现代服务业、现代流通业和现代基础设施体系的同步跟进和深度融合:一是充分释放数字经济发展红利,以数字经济推动技术变革,打造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内部动力体系;二是从产业体系内部的动力机制和外部的保障机制同时入手稳定实体经济规模,打造“以量促质,以质保量”的实体经济发展机制;三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流通业和现代基础设施,促成保障体系与动力体系的深度融合。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机遇与挑战:AIGC赋能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王少
    教学与研究    2023, 57 (5): 106-116.  
    摘要620)      PDF (7468KB)(407)    收藏
    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内容生产(AIGC)的迅猛发展,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创造了新契机。AIGC技术基础中内蕴的文图对比预训(CLIP)、可扩散化模型(Diffusion)和反馈强化学习(RLHF)机制,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与内容表里交融、内境与外境多元交互、主体与对象深度交流。与此同时,AIGC赋能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也带来了新挑战,受结论预设、泛娱乐化和技术滥用的影响,容易固化青年学生的价值偏见、冲击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并引发青年学生的多重风险。应坚持用系统的、辩证的、发展的眼光审视AIGC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发挥AIGC的正向效能,增加有效话语供给以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利用特征关联驱动来形塑青年学生健康品行,重视科技伦理融入并加强青年学生科技伦理教育。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发展历程、形势研判与提升方略
    张铤
    教学与研究    2023, 57 (5): 90-96.  
    摘要511)      PDF (5261KB)(171)    收藏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国际话语权大致经历了初步创建、逐渐提升再到有效增强的发展历程。当前,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面临西方国际话语霸权的压制、现行国际规则体系的制约以及自身国际话语能力的不足等多重挑战的同时,中华民族正走向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趋向成熟以及全球治理体系正经历深刻变革为中国提供了战略机遇。国际话语权的建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在辩证分析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形势基础上,统筹兼顾,多维并举,采取有效方略着力提升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权,主要包括:加强国家顶层设计,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变革;提高话语内容质量,构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创新话语传播方式,促进中国话语国际认同;完善话语传播机制,增强中国话语传播合力;培育话语传播人才,壮大中国国际传播队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从“改变世界”的维度看“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贾丽民, 郭潞蓉
    教学与研究    2023, 57 (12): 5-15.  
    摘要400)      PDF (8402KB)(193)    收藏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彻底的理论”立足实践基础、遵循人的根本、回应现实关切,内蕴“改变世界”的价值旨归与现实指向。中国共产党在推动群众掌握理论的工作实践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经由此,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通过有效发挥人民群众和物质实践的作用,进一步触及现实世界,在转化为“物质力量”的过程中改变了中国和世界,显现了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迸发出的真理力量、强大生机与无限活力。实践证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中国共产党党性观念的历史变迁
    吴文珑
    教学与研究    2023, 57 (8): 81-89.  
    摘要341)      PDF (6324KB)(85)    收藏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有关党性的理解和表述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样态。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党性观念初步形成,党的阶级性作为党性的核心内涵被重点阐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党性的言说重心发生改变,群众观念和实事求是精神成为共产党人诠释党性的中心内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组织纪律建设和思想观念塑造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和论断,从而使其党性观念进一步延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党性观念实现创造性发展。梳理、考察中国共产党党性观念的历史变迁,对于人们正确理解党性内涵、澄清模糊认识,以及推进中共党史党建学科话语体系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促进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洪银兴
    教学与研究    2023, 57 (6): 5-11.  
    摘要337)      PDF (4922KB)(128)    收藏
    人的现代化不仅是现代化的目标,也是推动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中国式现代化所要促进的人的现代化包括人的生活品质、人的精神文明和人的全面发展三个维度。人的高品质生活涉及人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显著提高,居民消费升级,人居环境的绿色化和美化。进一步扩大公共消费反映政府对高品质生活的导向。人的精神文明需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加先进文化的供给。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以文化人的作用在于对各个市场主体经济行为进行引导。首先是解决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问题,其次是促进人的观念达到现代水准,再次是弘扬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家文化。人的全面发展涉及身体素质的现代化,人的文化素质的现代化和劳动者知识和技能的现代化。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第二个结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朱康有
    教学与研究    2023, 57 (9): 5-14.  
    摘要331)      PDF (7208KB)(117)    收藏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探索了一条不同于西方文明的现代化之路,使传统形态的中华文明跃至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阶段。“第二个结合”在这一历程中发挥了巨大的历史性作用,并由此共同汇聚累积、结出新时代“人类文明新形态”之硕果。“第二个结合”,既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更是对以文化的有机融合促进中华文明发展这一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贯彻“第二个结合”指导思想和理念,引领中华文明伟大复兴,就要以“文明史”的方法书写“新时代中国历史”,以“道义性”的途径持续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促使人类文明朝着“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标不断进步。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与中国式现代化拓展
    欧阳奇
    教学与研究    2023, 57 (6): 31-42.  
    摘要327)      PDF (8855KB)(137)    收藏
    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现代化建设是在具体社会形态中进行的变革性实践。社会主要矛盾与现代化建设的内在关联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客观作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中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在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状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具体映现,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化解社会主要矛盾中,明晰发展目标、路径、原则、格局,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并联规划、协调自主、人民中心、合作共赢型特征进一步凸显,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在纵向和横向上成功拓展并日益呈现出人类文明新形态特征。以生产方式创新性发展为核心的中国式现代化在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上具有典型性,其追求生产力平衡充分发展与生产关系协同优化的科学路径,致力社会美好生活与人类美好世界同构的中国方案,诠释出中国式现代化就是人的现代化的内在本质,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现代化拓展中无可比拟的制度优势,肩负着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世界历史使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当代中国地方人大常委会党组:历史演进、结构特征及其运行机制
    黄小钫
    教学与研究    2023, 57 (5): 38-49.  
    摘要324)      PDF (8361KB)(158)    收藏
    地方人大常委会党组是地方党委在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设立的领导机构,发端于1979年地方人大设立人大常委会作为常设机关之际。设立地方人大常委会党组,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和社会中心力量的内在要求,破解了党既要领导国家政权机关但又不能代替国家政权机关的困境,实现了党的领导与执政的有机统一。地方人大常委会党组领导作用的充分发挥,有赖于党组会议机制、请示报告机制、沟通协调机制以及团结联系机制的有效运行。新时代提高党领导人大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要全面认识并把握人大常委会党组的价值及意义,不断推进人大常委会党组制度建设。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西方“民主-威权”二元对立论批判
    孙帅
    教学与研究    2023, 57 (6): 107-114.  
    摘要312)      PDF (5984KB)(62)    收藏
    西方“民主-威权”二元对立话语的生成过程,展现了西方以偷换概念的方式争夺民主话语权,企图把“民主化”转化为“西方化”的过程。这一话语既存在鲜明价值诉求,又存在强烈的政治诉求与利益诉求,其暗含的民主转型诉求是在遮蔽经济基础的前提下,企图以唯意志论的逻辑,实现对他国的政治蒙蔽。其话语既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又存在“不当二分法”的形而上学悖论,还存在价值原则与事实原则的二元对立。西方民主话语遮蔽经济基础的根源性问题,虚幻地站在上层建筑与价值理念的道德制高点进行合法性与非法性的判定,必然会面临逻辑建构与现实实践的悖反困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与中国特色
    周文, 白佶
    教学与研究    2023, 57 (9): 26-39.  
    摘要287)      PDF (10489KB)(167)    收藏
    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式现代化是现代化模式中的一种,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具备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为价值追求,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现代化,以其人本逻辑超越了西方现代化的资本逻辑;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以其全面性和整体性超越了西方现代化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价值理念,以和平发展和交流互鉴为主旋律的现代化,以其和谐性超越了西方现代化的掠夺性,展现出了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和基本国情,以及自主性、“并联式”的发展特点,决定了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走出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科学实践观的确立与马克思的主体性革命——从“异化劳动”“感性实践”到“全面生产”的概念嬗变
    苏红豆
    教学与研究    2023, 57 (8): 49-56.  
    摘要276)      PDF (5586KB)(39)    收藏
    从《巴黎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到《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通过主体性革命,以“实践主体”取代“认知主体”,把握到主体与客体在感性实践活动中的相互生成关系,有效克服了近代主体性哲学中的主客体二分困境,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科学实践观的确立与主体性革命的完成包含了从“异化劳动”“感性实践”到“全面生产”三个理论环节,形成了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演进逻辑。其核心是借由对实践概念的“劳动—生产”化重构,将劳动概念中的自我意识原则与生产概念中的物质第一性原则相统一,进而打通了哲学批判和社会历史批判的理论关节,实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中主体向度和客观向度的辩证统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论“大思政课”视域下“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衔接
    孙秀玲, 郭倩倩
    教学与研究    2023, 57 (9): 113-120.  
    摘要272)      PDF (6773KB)(136)    收藏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大思政课”是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必然趋势,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要求。在“大思政课”视域下推进“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衔接,有助于打破“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壁垒,拓展育人场域,促进学生知信行的统一,实现内修与外化的双向发力。全面提升“大思政课”建设质量,要加强顶层设计,在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组织维度上协同发力,促进“两个课堂”的有效衔接,提高思政课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以“四个治理”构建网络舆情治理体系的探讨
    颜菲
    教学与研究    2023, 57 (5): 50-59.  
    摘要256)      PDF (7472KB)(79)    收藏
    网络舆情治理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网络舆情治理体系,提升网络舆情治理能力,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营造健康舆论氛围、推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从决策层面向执行层面转化的需要,也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课题。本文拟以“四个治理”,即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为理论基础,结合网络舆情发展的阶段性、时代性特点,探索构建系统、科学、有效的网络舆情治理体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本特性
    李合亮
    教学与研究    2023, 57 (6): 43-50.  
    摘要238)      PDF (6043KB)(109)    收藏
    思想政治教育因拥有理想图景与制度维护、人生导向与价值评价、思想批判与道德教化、秩序稳定与社会和谐等功能而具有不同于一般教育类学科的政治特性,拥有不同于一般政治类学科的意识形态属性。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是批判过往、反思时下、前瞻未来的学科,是创造性地认识人、理解人的学科,是将特殊的思维逻辑与价值负载有机融合的学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理论指引与实践伟力
    吴志成, 徐菁忆
    教学与研究    2023, 57 (5): 5-12.  
    摘要227)      PDF (5205KB)(172)    收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洞察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创立了习近平外交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外交理论的新境界,也为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提供了科学指南。在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外交有效应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营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实现了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跨越,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党的二十大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新时代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描绘了宏伟蓝图,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也必将不断创造新的历史荣光,为推动构建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理论基础与中国实践
    王晓东, 谢莉娟
    教学与研究    2023, 57 (5): 24-37.  
    摘要226)      PDF (10016KB)(134)    收藏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有着丰富的实践基础,从新中国成立伊始探索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开始,以市场经济改革中系列、连贯的认识和部署为基础,逐步形成立足新发展格局的全国统一大市场观。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理论基础在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并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市场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发展。新发展格局下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既要紧扣大内需、大循环、大国经济的发展思路,也要在推进中国特色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完善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制度体系、优化政府经济行为与政府间关系等方面具体发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历史与政治: 约翰·西利与《英格兰的扩张》
    吴征宇, 陈小屋
    教学与研究    2023, 57 (5): 117-128.  
    摘要222)      PDF (8452KB)(130)    收藏
    约翰·西利作为一名历史学家的独特性在于将历史与政治看作是两个密切依存的领域,他对历史研究的首要贡献在于将现代英国的成长置于一种全球背景中进行考察。西利认为英国海外扩张奠定了一个由英国及定居者殖民地构成的世界性国家的基础,他关注的重点就是构建这种世界性国家的可能性与必要性。西利眼中的世界性国家乃是以美国为样本的,因为美国的经验证明一种以合理的宪法为基础的联邦制,能够在保障个人自由的同时满足对一个超大规模国家的治理。西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地理政治研究领域,且他思想中的核心要素也是此后英美国际政治观的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
    陶文昭
    教学与研究    2023, 57 (11): 5-16.  
    摘要217)      PDF (8092KB)(171)    收藏
    经过新时代十多年的形成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概括正当其时。这一理论体系包括时代背景、重大时代课题、主要内容、根本途径、世界观和方法论、历史地位等基本要素。建构这一理论体系,选取哪些基本要素,要素之间如何贯通,具体要素如何阐释,有哪些共识,还存在哪些难题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既要遵循政治上的权威论断,又要从学理上周密思考,从而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对这一理论体系的认识。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抽象力”:从斯密、黑格尔到马克思
    庄忠正, 陆君瑶
    教学与研究    2023, 57 (5): 80-89.  
    摘要216)      PDF (6405KB)(91)    收藏
    马克思分析经济形式的“抽象力”是在对斯密的形式抽象力、黑格尔的思辨抽象力批判性继承与革命性超越基础上构建起来的。斯密致力于把抽象概念上升为多样性统一的理性具体,但因缺少中介环节,形而上学地探索事物的内部联系,造成了表层归纳与深层抽象的混淆和研究方法的二重性。黑格尔超越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直观与实证,把固定的、僵死的内容升华为综合的、发展的具体,实现了“抽象力”的伟大跃迁。但是,黑格尔混淆了理性具体与现实具体,他的思辨抽象力与斯密的形式抽象力最终沦为形而上学的“同谋”。马克思则立足于现实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确证了抽象力的完整逻辑路径,终结了它与形而上学的“勾连”与“纠缠”,完成了抽象力科学性、革命性变革,不仅实现了“政治经济学批判”,而且深化了唯物主义辩证法及认识论的理论逻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