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从“改变世界”的维度看“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贾丽民, 郭潞蓉
    2023, 57 (12):  5-15. 
    摘要 ( )   PDF(8402KB) ( )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彻底的理论”立足实践基础、遵循人的根本、回应现实关切,内蕴“改变世界”的价值旨归与现实指向。中国共产党在推动群众掌握理论的工作实践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经由此,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通过有效发挥人民群众和物质实践的作用,进一步触及现实世界,在转化为“物质力量”的过程中改变了中国和世界,显现了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迸发出的真理力量、强大生机与无限活力。实践证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方法论基础的阐释及其当代价值
    竭长光, 张贝可
    2023, 57 (12):  16-24. 
    摘要 ( )   PDF(6341KB) ( )  
    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区别不仅表现在“理论内容”方面,更表现在“方法论”上。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自身所具有的“历史他因论”和“历史外因论”性质,是其之所以带有“空想”性质的方法论根源。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实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与其在方法论上具有“历史自因论”和“历史内因论”的性质是分不开的。深入把握二者在方法论上的差异,对于思考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方法
    刘建军
    2023, 57 (12):  25-32. 
    摘要 ( )   PDF(6046KB) ( )  
    理论研究方法是一种运用抽象思维、借助理论语言而进行的旨在把握事物整体、本质和规律的学术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研究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方法,要求对本学科重要概念进行学理锤炼,辨析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对本学科重要命题进行学理阐述,既系统阐释党和国家重要文献中相关重要命题,又根据学术研究而概括形成新的理论命题;对本学科理论体系进行学理建构,形成和完善本学科的自主知识体系;对本学科研究成果进行学理叙述,以分层叙述方式达到环环相扣的效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研究方法
    王树荫
    2023, 57 (12):  33-41. 
    摘要 ( )   PDF(7414KB) ( )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历史范畴,本文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运用大历史观,在古今中外历史视野中,侧重中国共产党百年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阐释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研究及其方法论相关问题,深化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历史视野,以期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研究,提供学理依据、基本原则和一般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本研究方法
    宇文利
    2023, 57 (12):  42-48. 
    摘要 ( )   PDF(5310KB) ( )  
    文本研究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定位价值、校正价值和导向价值。从程序和环节上看,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研究方法包含着文本归类、文本调查、文本阐释、文本评论、文本应用等基本形式。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研究方法应坚持整体性、求是性、充分性和导向性原则,其实施思路主要有:服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坚持科学思想方法论的指导,坚持义理、考据和辞章相统一,做到点、线、面、体相结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共党史党建学研究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话语体系建构范式的多维探究——基于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文本分析
    王海军
    2023, 57 (12):  49-59. 
    摘要 ( )   PDF(8557KB) ( )  
    党的二十大报告既是一部内涵丰富、逻辑缜密、系统完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重要理论文献,又是一部续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的科学行动纲领。党的二十大报告作为让世界读懂中国的重要文本和话语呈现,其话语表达清新质朴,用鲜活话语生动讲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故事,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宏伟战略目标。话语是理论的载体,报告是由具有系列浓厚时代气息的新概念新语汇构成的科学理论话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极具典范意义的话语创新和理论创造。推进科学性、民族性和时代性话语体系塑造,是党的理论话语创新的重要使命,应在学理研究和传播实践中不断推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治经济学前沿
    平台企业价值运动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王婷, 丘雅琪
    2023, 57 (12):  60-72. 
    摘要 ( )   PDF(2408KB) ( )  
    平台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社会生产和流通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平台企业的价值运动过程表现出新的变化和特征。在生产领域,平台企业以互联网用户的数字化活动为生产的必要条件,通过雇佣数字劳动者进行数字劳动,直接参与了数字商品的价值创造过程。在流通领域,平台企业的数据商品价值实现过程和借助数字平台流通的非数据商品价值实现过程相互交织。在分配领域,凭借着新型产业资本和新型商业资本的身份,平台企业获得了从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参与价值分配的权力,占有了数字劳动者和广大非数字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成果,分享了传统职能资本的利润,并逐步实现平台资本的积累。与此同时,平台经济中市场竞争不充分、分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也逐渐显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平台经济发展进入关键时期。为进一步规范平台企业的生产与分配过程,我国应规避资本主义国家平台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充分释放平台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规范平台资本的运营管理、完善平台收益分配机制、发挥平台经济服务实体经济的巨大潜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算法革命”背景下数字帝国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李韵, 李皎
    2023, 57 (12):  73-84. 
    摘要 ( )   PDF(8910KB) ( )  
    “算法革命”不仅是生产力的革命,也是生产关系的革命,两者具有辩证统一性。为了适应以“算法革命”为标志的新的技术进步要求,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一些新变化,发达资本主义进一步向数字帝国主义演变。数字帝国主义是帝国主义的新阶段和新形态,它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而是使资本主义固有的各种矛盾得到新的发展。数字帝国主义通过数字生产垄断引起数字劳动异化,扩大了对全球劳动者的剥削;利用国际平台垄断的数字霸权,造成全球交换的更加不平等;借助算法规则的控制权重新分割全球财富,形成了数字分配鸿沟,加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不平衡性;采用数字消费依赖机制放大数字消费歧视,加强对全球消费性的掠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中国与世界
    世界政治视角下的国际秩序变迁:国际秩序为何趋向平等
    宋伟, 王越
    2023, 57 (12):  85-98. 
    摘要 ( )   PDF(11044KB) ( )  
    世界政治研究旨在解释国际关系和国内政治基本性质和基本制度变迁。当前的国际秩序正不断趋于平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越来越不得民心。究其原因,从世界政治研究的视角来看,技术革命、追求承认的斗争和产业转移的推动是国际秩序变迁的根本动力,国家间力量格局的变化和世界政治思潮的兴衰是国际秩序变迁的直接动力,而国际政治斗争是塑造政治思潮兴衰并将政治思想转变为国际秩序、国际规范的基本作用机制,其具体包括主导国倡导、学习和社会化以及政治妥协三种基本作用模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的合理内核及其镜鉴
    林伯海, 李潘
    2023, 57 (12):  99-108. 
    摘要 ( )   PDF(7596KB) ( )  
    “现代性”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阈与核心议题之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在如何对待现代性和现代化、如何规避现代化负面效应、如何扬弃异化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重大问题上蕴含着诸多合理元素,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启示意义:其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现实地、辩证地展开现代性批判,彰显了对待现代化及其特性的合理态度,确证了追求现代性的必然性和多元现代化路径的合理性、可能性,对于科学认识现代化及现代性具有深刻启迪;其二,多维度地批判了西方现代化及其特性的负面效应,揭露了现代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甚至难以避免的难题,为后发现代化国家深入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正确处理现代化过程中的矛盾关系,并从根源上规避现代性困境提供理论镜鉴;其三,关注现代人的生存境遇、主张弘扬人的主体性、追求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凸显了现代化的人本立场,对于正确认识人与现代化的关系、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具有重要启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三条路径
    孙颖, 韩秋红
    2023, 57 (12):  109-119. 
    摘要 ( )   PDF(8887KB) ( )  
    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是贯穿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史的主题之一。西方马克思主义围绕现代性价值体系及其内在发展逻辑主要形成三条批判理路:一是哲学维度的理性主义批判。针对启蒙理性这一资本主义现代性的精神内核,西方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让现代性的理性理念以完整形态得以正确应用的发展方案和主张“瓦解的逻辑”的否定方案,在关于启蒙“再启蒙”的思辨中走向重建与解构的分野。二是经济学维度的普遍异化批判。从“物化”到“新异化”,西方马克思主义揭示资本主义从实体经济到虚拟经济时代社会关系异化普遍化的进程,以价值批判立场要求人的本质和社会本质的复归。三是政治学维度的极权主义批判。从“新控制形式”到“生命政治”,西方马克思主义揭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虚假性及现代官僚政治体制的极权主义危机,对现代政治持怀疑与否定态度,将建基于主体间包容性的参与式民主与新社会运动视为个体与共同体“和解”之路与期许。总的来看,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百年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西方社会本土化中的批判特色,但其马克思主义底色的缺失和对马克思主义本色的销蚀则需引以为戒。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