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
    陶文昭
    2023, 57 (11):  5-16. 
    摘要 ( )   PDF(8092KB) ( )  
    经过新时代十多年的形成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概括正当其时。这一理论体系包括时代背景、重大时代课题、主要内容、根本途径、世界观和方法论、历史地位等基本要素。建构这一理论体系,选取哪些基本要素,要素之间如何贯通,具体要素如何阐释,有哪些共识,还存在哪些难题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既要遵循政治上的权威论断,又要从学理上周密思考,从而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对这一理论体系的认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历史视域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左玉河
    2023, 57 (11):  17-27. 
    摘要 ( )   PDF(8024KB) ( )  
    新时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要完成近代以来未竟的中华文明现代转型任务和中华文明现代复兴使命,实现中华文明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并在这种现代转型过程中,创造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具有“中华民族”突出特性的现代文明,是“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发展形态,同时也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高度发达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文明。新时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坚定文化自信,保持健全的文化心态,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必须秉持开放包容,在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中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正确处理守正与创新的关系,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中华文明的历史文脉;必须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按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要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那些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创造一种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刘伟
    2023, 57 (11):  28-37. 
    摘要 ( )   PDF(7335KB) ( )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要践行这一中心任务,必须以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保障,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战略基点,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而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马克思《博士论文》对世界起源问题的解决
    辛向阳, 吕耀龙
    2023, 57 (11):  38-45. 
    摘要 ( )   PDF(6097KB) ( )  
    在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博士论文》创作时期是其批判宗教的重要阶段,这可以通过研究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文化背景、戴维·麦克莱伦对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的研究、马克思早年履历以及马克思自身早期文本来确证。《博士论文》通过提出原子偏斜创世说,分别将构成物体的质料的原子和原子的排斥确立为原子偏斜创世的物质条件和动力条件,将上帝逐离创世现场,有力驳斥了基督教上帝创世教义、解决了世界起源问题,既初步实现了宗教批判,又确立了《博士论文》唯物的哲学立场,为唯物史观的发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践理性”的内涵及其当代意义
    阎孟伟
    2023, 57 (11):  46-54. 
    摘要 ( )   PDF(6032KB) ( )  
    关于实践理性问题的讨论凝聚了实践哲学的全部理论节点,而究竟什么是“实践理性”则是首先必须弄清的一个前提性问题。用于实践的理性包含科学理性和价值理性两个基本层面,其中价值理性具有第一位的重要性。实践理性就是指这种价值理性。实践理性与科学理性的基本区别就在于它必须在理性思维中确立具有永恒的、绝对的、终极性意义的、不可动摇的价值理念,作为引导实践活动的普遍原则和终极依据,并能够对实践活动本身的合理性或合法性做出价值评价和论证。实践理性的这种价值预设不是来自对经验世界的归纳、概括、抽象,而是来自人的纯粹理性的设定。实践理性价值预设的作用在于构建和批判。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批判性也是以人的自由本质这个前提预设为根据的,失去这个价值预设就会消解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批判性。当代世界的全球性风险或危机的思想根源就在于实践理性被淡化或边缘化,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人类共同价值以及以这个共同价值为根据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摆脱全球危机的正确途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对康德历史哲学三重矛盾之解决
    李军时
    2023, 57 (11):  55-65. 
    摘要 ( )   PDF(8014KB) ( )  
    康德的历史哲学因其所拘囿的二元论立场,始终无法克服历史的必然与人的自由、人的非社会性与社会性、公民宪政与人的道德趋归之间所存在的矛盾。马克思对象性活动或实践概念所凸显的本体论革命,既开启了哲学对世界本质探求的全新视角,又弥合了康德哲学在现象与本体、自然与自由、感性与理性之间所规设的逻辑鸿沟。马克思的哲学致思不仅使康德历史哲学所内蕴的三重矛盾得到了彻底的本体论聚焦,而且使历史规律与人的自由活动、感性追求与道德进步、外在法权与社会历史发展的统一获致了本真的历史唯物主义应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研究
    王学俭, 徐曼
    2023, 57 (11):  66-74. 
    摘要 ( )   PDF(6804KB) ( )  
    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与时代发展的产物,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语境和场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体现了自身独特的发展逻辑、展现了丰富的内容。具体来说,在中国式现代化特征的要求下,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展现出变革功能、价值引导作用、精神生产效用、培育塑造价值、引导辐射效应。在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建设,就要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主题当中发展其协同模式,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优势中提升其服务水平,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智能技术增强其科技支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中国特色投融资体制保障我国金融稳定运行的作用机制研究
    张宏博, 朱安东
    2023, 57 (11):  75-91. 
    摘要 ( )   PDF(12198KB) ( )  
    当前世界的经济金融风险水平与不稳定性日益上升,保障经济金融的稳定运行成为各个国家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以马克思和明斯基对金融不稳定性的分析为基础,考察了国有经济部门主导的中国特色投融资体制对金融不稳定性的逆向调节作用。首先,国有经济部门主导的投融资过程直接推动了经济增长,通过促进增长保障了经济金融的相对稳定。其次,国有银行贷款创造出大量银行存款,并伴随着国有企业投资过程流入居民部门成为居民与企业的重要财富形式。这一财富形式相较于股票、债券与衍生品等私人信用活动创造出的金融产品而言波动性更低。同时,银行存款这一财富形式背后的风险多由银行承担,而国有为主的银行体系背后拥有国家信用作为支撑,具有更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在金融市场上提供了稳定性。最后,国有企业可以服务于国家战略而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进行投资生产,能够在金融危机爆发向实体经济传递的过程中逆向投资扩大总需求,对金融危机传导至实体经济所引发的债务违约与通货紧缩过程形成对冲,具有倾向于稳定实体经济的重要作用。国家信用支撑下的中国特色投融资体制与政府的金融政策,共同构成了中国金融相对稳定的重要保障,是中国式现代化路径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世界不稳定性不断增加的局面,需要充分发挥这一投融资体制对于稳定经济金融的重要作用,继续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路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共党史党建学研究
    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话语体系建构的三重维度
    谢章典, 陈金龙
    2023, 57 (11):  92-100. 
    摘要 ( )   PDF(6326KB) ( )  
    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设立,对学科话语体系建构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一级学科语境下的中共党史党建话语体系建设,必须明确三重言说目标,遵循三维叙事逻辑:明确“言之有物”的目标,遵循中共党史党建话语体系建构的事实逻辑;明确“言之有理”的目标,遵循中共党史党建话语体系建构的认知逻辑;明确“言之有情”的目标,遵循中共党史党建话语体系建构的价值逻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治学前沿
    论爱国主义与世界主义之间的相容性
    高景柱
    2023, 57 (11):  101-109. 
    摘要 ( )   PDF(6566KB) ( )  
    爱国主义与世界主义之间通常被认为存在一种张力,实际上,某种版本的爱国主义和某种版本的世界主义之间存在相容的可能性。“正义的爱国主义”这一温和爱国主义与“道德世界主义”这一温和世界主义可以相容。以正义的爱国主义来探讨爱国主义和世界主义如何相容这一问题,并不意味着公民会对其他拥有类似特征的国家产生爱国之情。世界主义为爱国主义提供了一种约束边界,一旦背景性正义得到了满足,爱国主义的偏袒就没有被拒绝的恰当理由,同时,世界主义的实践也应当受到爱国主义的约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述评
    国际关系中对冲战略的研究进展及启示
    韩召颖, 李源
    2023, 57 (11):  110-124. 
    摘要 ( )   PDF(11065KB) ( )  
    随着传统制衡—追随的二分法愈发难以描述国家复杂多样的战略行为选择,源于金融学的对冲概念日益受到国际关系学界的关注。学者们围绕对冲战略的核心内涵、具体形式、形成原因与实施演变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针对对冲概念应用的局限性,通过回归其金融学原意,并根据国际关系的经验特征进行修订,由此实现跨学科借鉴的概念转换。在清晰界定对冲战略的基础上,未来研究可以关注以下问题:从时空维度扩展对冲的研究案例、明确对冲实施的前提条件、关注对冲成败与对冲影响等“结果端”问题、重视大国竞争升级背景下对冲实施的动态变化,以及在对冲研究中运用多元方法。对冲概念的引入为理解国家在大国竞争时代的战略选择提供了开拓性的视角,对中国对外政策与中国国际关系研究具有现实和学理启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