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制度化的“身份”:初心与使命对中国共产党人身份的内在规定
    项久雨
    2020, 54 (9):  5-14. 
    摘要 ( )   PDF(7348KB) ( )  
    初心与使命内在塑造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一种制度化身份,即成为人民幸福与民族复兴的担纲者与引领者。之所以这是一种制度化了的身份,是因为其嵌入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逻辑、理想信念的内生性逻辑以及当代中国实践的目的性逻辑。在新时代,初心与使命衍生出的制度化身份具有三重规定性,一是要成就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美好生活,二是要深入推进中华文明在21世纪的复兴,三是要在“世界历史”的演进历程中不断造福于世界。巩固这一制度化身份,有赖于各种制度安排与作为主轴制度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互动与互促,特别是有赖于通过这一制度化身份的承载者——共产党员——内化到精神世界并外化到制度实践中,生成一种常态化、规范性的制度效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中国政企合作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林光彬, 徐振江
    2020, 54 (9):  15-25. 
    摘要 ( )   PDF(8424KB) ( )  
    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本文首先对政企“分离论”“博弈论”“合谋论”“同质论”等几种主要观点进行思辨;然后从国家的生产性视角考察新中国成立70年来政府与企业关系的演进过程,提出中国的政企关系是一种典型的合作关系。在前30年里,政企通过直接显性的合作模式建立了新中国的工业体系、国防体系和基础建设体系,为国家独立、自主、富强奠定了基础;在后40年里,政企通过直接和间接相结合的合作模式,助推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实现了中国的产业升级和工业现代化。从政治经济学角度看,政企合作关系的理论基础是国家的生产属性。政企合作的关系是中国国家生产性特征的体现之一,这种特征是由社会主义要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一根本目的所决定的,这也是中国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核心要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如何理解资本二重性——兼论新型政商关系的政治经济学基础
    张开
    2020, 54 (9):  26-35. 
    摘要 ( )   PDF(7467KB) ( )  
    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枢纽”,作为劳动二重性派生范畴的资本二重性:一方面是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体现生产力属性;另一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体现生产关系属性,两个方面构成资本二重性内在矛盾。本文遵循“劳动二重性—资本二重性—资本二重性内在矛盾的创造性转化”的叙述逻辑,尝试给新型政商关系提供一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扬弃市民社会:国家与治理——马克思国家理论与法哲学及其当代意义
    文兵
    2020, 54 (9):  36-43. 
    摘要 ( )   PDF(5981KB) ( )  
    马克思关于国家与法的思考,是从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开始的,而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处理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关系问题。“市民社会”作为马克思早期的一个重要概念,具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前者特指作为一种特定历史阶段即资本主义的物质关系与社会形态;后者是指作为所有社会阶段皆存在的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建立于其之上的经济关系。马克思思想的形成过程,深刻体现了他对“市民社会”在两个方面上的扬弃:一是扬弃了对作为现实具体的存在而被“狭义”理解的“市民社会”,二是扬弃了作为理论分析工具而被“广义”理解的“市民社会”。而对前者的摒弃,对于马克思来说,既在于变革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又在于打碎资本主义的国家机器。自由主义的法治理念和治理理念,与马克思的思想是根本不同的。马克思对于国家与法律的思考,对于我们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与国家治理理论的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建构序列及其当代性
    侯耀文
    2020, 54 (9):  44-54. 
    摘要 ( )   PDF(8932KB) ( )  
    马克思的需要理论是马克思实践人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对以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德国古典人学的批判与超越,建构了自己的实践人学,从而也为理解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一把独特的人学锁钥。在这一建构过程中,马克思通过前提逻辑的方法转换,人学存在论的范式变革,历史生成论的方法建构,现实主义思维的方法开启,不仅展现了对德国古典人学需要理论的批判序列,而且实现了具有革命意义的方法论变革。马克思需要理论及其方法论变革,对审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民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理论上,我们要以历史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方法论审视新中国成立以来人的生存变化。在实践上,要在需要的“既成性”和“生成性”、“个体性”和“社会性”、“历时性”和“共时性”、“应然性”和“实然性”中保持合理张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治学前沿
    族群民族主义的复归与民族国家的选择
    林红
    2020, 54 (9):  55-64. 
    摘要 ( )   PDF(7339KB) ( )  
    现代民族国家的“民族大厦”建立在以公民身份为载体的、建构性的公民民族主义之上,但是在全球化的当前阶段,原生性的族群民族主义骤然突显,民族国家陷入认同之困,公民身份面临严峻挑战。复归的民族主义浪潮是全球化带来的文化焦虑和认同政治的产物,呈现出清晰的族群性而非公民性取向。这种族群民族主义威胁着公民身份的唯一性、平等性与神圣性,削弱了公民民族主义,从而导致公民身份的文化碎片化危机。关于公民身份与民族认同的协调方案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理想主义的“公民国家”建构方案,主张“切割论”;一种是现实主义的民族国家强化方案,主张“维系论”。在族群民族主义的挑战面前,重塑公民身份和强化国家认同是民族国家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中国与世界
    网络空间政治安全治理中的国际合作:缘由、脆弱性及中国理念
    唐庆鹏
    2020, 54 (9):  65-74. 
    摘要 ( )   PDF(7934KB) ( )  
    基于共同政治威胁和各自政治利益关切,各国在全球范围合作维护网络空间政治安全迫切而紧要。但是,网络空间政治安全领域开展国际合作并不容易,面临更多传统和非传统安全上的脆弱性。导致网络空间政治安全国际合作脆弱性的因素既有观念上的网络空间政治安全国际合作的意识形态化,又有网络空间政治安全悖论的客观实在性、不对等依赖关系带来的合作脆弱性、国家间协调力量的虚弱导致合作不稳定性等行动上的困境。从国家的战略和现实出发,中国应以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参与和促进网络空间政治安全治理国际合作的着力点与行动路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能武器:国际权力斗争的新动力
    黄忠
    2020, 54 (9):  75-84. 
    摘要 ( )   PDF(7287KB) ( )  
    人工智能的发展推动着智能武器的研发与部署,现代战争也因此发生颠覆性变化。在常规战争领域,具体军种的作战方式会有重大变革,全球反恐战争将出现新样式,与之相配套的灰色区域战强化。在核战争领域,智能领先的国家会更加喜欢使用或者威胁使用战略核武器获得整体优势,而在智能战争中失败的前景则会刺激国家利用战术核武器谋求局部主动;它会强化国家之间的核军备竞赛,核危机管控也面临更大风险;它还会给核武器日常管理带来新的风险与不确定因素。智能武器在战争中的这些作用会成为国际权力斗争的新动力。国际社会的安全困境因而加剧,新一轮智能军备竞赛不可避免;南北国家之间的权力鸿沟加大,西方扩张自由主义秩序和转移国内危机的决心会受到进一步刺激,世界新的战乱风险剧增;中国的和平崛起同样面临更多不确定的安全考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任重而道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回归现实世界的哲学——马克思与怀特海的感性活动论之共通性
    张秀华
    2020, 54 (9):  85-96. 
    摘要 ( )   PDF(8342KB) ( )  
    伴随哲学的转向,作为现当代思想家的马克思与怀特海都把哲学目光投向现实世界,并寻求哲学的经验基础,在辩证思维、过程思维与整体论、有机论立场下,终结了传统形而上学、意识哲学。他们不再分析作为实体、本体的“物”、作为主体的自我和自我意识,而是分析现实的人之生存活动及生活过程、现实实有和事态的感受、摄入活动,立足主体性原则,回答主体如何在环境中自我生成、实现自身、获得解放;依循主体间性探究宇宙秩序、人类文明何以可能。在这个意义上说,他们都经历了从“反”——批判与解构到“返”——回归感性现实的理论重建的思想历程。尽管马克思与怀特海哲学使用的核心概念不同,前者强调现实的人之劳动、生产、实践,后者则考察现实实有的感受、摄入、生成、创造,但其哲学都是植根于感性活动论,不仅将名词动词化,从“实践解释学”进展到“纯粹感受批判”,而且关注“主客体”相互作用与“主体间性”的交往等,在诸多方面具有共通性。在两位那里,无论是主体间的交往还是相互摄入关系都必须建立在主客体相互作用这一感性活动的实践辩证法和过程辩证法的理解之上,主体和认识、实践的对象——客体、环境都是客观实在,并从历史的逻辑和过程视野确立感性活动这一最基本的理论维度。这无疑有助于凸显马克思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解释原则的哲学革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社会思潮视域下的“美国生活方式”:缘起、危害及对策
    程立涛
    2020, 54 (9):  96-102. 
    摘要 ( )   PDF(5814KB) ( )  
    以武力征服北美大陆的新殖民者,在崇尚个人奋斗、无限攫取财富中形成的“美国生活方式”,如今已经演化成一种全球流行的社会思潮,它运用自身的巨大影响力和潜在诱惑性,引导大众沉迷感性享乐和物欲追求,以此服务于美国资本主义霸权对外进行经济、军事和文化扩张的需要。刺破“美国生活方式”虚幻华丽的伪装,揭穿其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本质和恶劣影响,警醒大众摆脱以“美国生活方式”为代表的消费主义文化逻辑的钳制,树立全球意识、宽广视野和整体思维,寻求新的生活坐标和人类发展的意义空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述评
    40年来小康社会建设研究热点述评
    肖鹏, 沈传亮
    2020, 54 (9):  103-112. 
    摘要 ( )   PDF(8376KB) ( )  
    从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提出小康命题至今,小康社会建设一直为学术界所关注和研究,有不少重要研究成果问世。小康社会建设有些问题成为研究热点,包括对小康社会概念,小康社会思想的发展,小康社会建设的内涵、历史地位和战略意义、评估标准和指标体系,小康社会建设的重点难点、关键问题、制约因素和有利条件,以及小康社会建设的实现路径等。本文对这些热点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评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