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本刊专稿
    人民的忠诚卫士青年的慈祥导师——人民教育家卫兴华先生经济学教育思想研究
    周文1,何召鹏2
    2020, 54 (1):  5-15.  DOI:
    摘要 ( )   PDF(8630KB) ( )  
    新中国70周年华诞之际卫兴华先生被授予“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卫兴华先生教育成就卓著,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育事业的“最美奋斗者”。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征程中,经济学界要学习卫兴华先生以信仰为根基、以人民为中心、以真理为准绳、以问题为导向的思想,培养学生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肩负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秉承治学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努力培养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逻辑、方向和体系
    靳诺
    2020, 54 (1):  16-23.  DOI:
    摘要 ( )   PDF(5916KB) ( )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出发,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明确要求。要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首先应深入理解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新背景新思维新要求,紧密围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初心,在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的政治性、理论性、系统性、适应性原则基础上,认真把握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思想维度、历史维度、学科维度、比较维度,切实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中党的领导、教学创新、学科支撑、教材建设和师资建设等五方面的工作,更好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和为民族育苗,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更坚实的基础和更有力的支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立场、任务与实践原则——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相关论述的考察
    李忠军,刘建璋
    2020, 54 (1):  24-31.  DOI:
    摘要 ( )   PDF(6066KB) ( )  
    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立场、任务与实践原则是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范畴、本质、规律和方法的重要依据。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诸多经典论断的解析可以发现,理解和践行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包含基本立场、主要任务和实践原则等主要维度。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始终秉持人民性、科学性、革命性的基本立场,明确理论武装、观念铸塑和实践转化的主要任务,遵循现实性、群众性、彻底性的实践原则,就能准确掌握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认真分析和研究这些论述有助于更好地实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不断深入和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沉浸传播时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王嘉,张维佳
    2020, 54 (1):  32-39.  DOI:
    摘要 ( )   PDF(6542KB) ( )  
    随着虚拟现实等媒介技术的不断成熟,人类逐渐迈入沉浸传播时代。沉浸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打破虚拟和现实界限,颠覆“受众”概念,实现人类感知系统的高度沉浸。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过程、对象以及载体等要素均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为适应媒介时代的变革,思想政治教育将形成智能空间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交往主体、构建综合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以及使用“沉浸指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
    文明治理和治理文明: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方向
    杨立华
    2020, 54 (1):  40-51.  DOI:
    摘要 ( )   PDF(10001KB) ( )  
    加快推动文明治理和治理文明,是实现国家治理手段和目标的统一,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与治理文明的五层内涵(文化文明、价值文明、制度文明、行为文明和器物文明)相对应,文明治理必须以治理文明为目标、以价值文明为引领、以制度文明为核心、以行为文明为基础、以器物文明为载体。治理文明和文明治理的基本特征可统一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代表的一系列社会核心价值,是对这些价值的具体体现和真正落实。要实现文明治理,必须实现全内涵(从文化文明到器物文明)、全领域(从经济到外事)、全层次(从个体到全球)、全主体(从国家到个人)、全世代(所有世代)的文明治理,也就是“五全”文明治理。同时,要实现文明治理,还必须实现物质治理和文化治理、制度治理和价值治理、行为治理和心灵治理、一般治理和器物治理、硬治理和软治理、法制治理和民主治理、科技治理和人文治理、正式治理和非正式治理、大治理和小治理、境界治理和精美治理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我国国家治理才能最终形成现代化的国家治理文明,并最终完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治经济学前沿
    收入不平等是否影响了经济增长——斯蒂格利茨收入不平等思想述评
    张衔,王洪东
    2020, 54 (1):  52-63.  DOI:
    摘要 ( )   PDF(9134KB) ( )  
    收入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研究形成了促进经济增长与损害经济增长的两种完全相反的见解。斯蒂格利茨长期关注收入不平等问题,针对收入不平等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的传统观点(自由主义经济学观点),斯蒂格利茨从多视角给予了否定,明确指出收入不平等将损害经济增长。在斯蒂格利茨看来,2008年金融危机的重要起因就是美国社会严重的收入不平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中国与世界
    观念差异与合作关系探析
    王帆
    2020, 54 (1):  64-73.  DOI:
    摘要 ( )   PDF(7181KB) ( )  
    本文从观念差异的界定入手,分析了观念差异对合作的影响。虽然观念差异不是影响或决定合作的决定性因素,但却是影响合作的持续性因素。相似性是合作的起点,但差异性带来的互补性则可能成为合作推进的持续动力。差异并不必然导致冲突,相近或类似的观念也可能带来冲突。差异并不是影响合作的唯一变量,但处理不好差异的问题或持有错误的差异观却有可能直接影响到合作的进程。差异间能够实现理解和互动也能促进合作的发展。虽然不是所有差异都可以实现合作,但差异间实现合作却是可行的、也是可能的。减少差异增进合作是一种类型,化解差异增进合作是另一个层次。人类必须实现差异间的和谐共存,协调差异、化解分歧、促进合作。中国外交正在努力实现由“求同存异”到“求同合异”的转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软实力视阈下美国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构建机理与问题分析
    王赫奕,金灿荣
    2020, 54 (1):  74-83.  DOI:
    摘要 ( )   PDF(8037KB) ( )  
    美国崛起的过程也是国际秩序构建的过程,它在崛起中始终扮演了霸权控制者与秩序构建者的双重身份,二战后逐步建立了自由主义国际秩序。自由主义国际秩序与美国的世界霸权构成了相互作用的系统。在该系统中,硬实力与软实力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世界霸权以纯粹的硬实力为依托,而自由主义国际秩序更多的是软实力的影响。本文以硬实力与软实力作为分析要素,将美国构建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划分为初步构想—秩序对抗—普世推广三个历史阶段,重点分析秩序构建过程中美国软实力的发展机理。在三个阶段中,美国的软实力相对于竞争者都处于劣势,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形成是建立在美国硬实力而非软实力的绝对优势的基础上。当前特朗普时期的美国出现诸多不适应自由主义国际秩序要求并试图摆脱该秩序束缚的倾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维果茨基与马克思的相遇——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的认识发生问题研究
    王兴辉
    2020, 54 (1):  84-93.  DOI:
    摘要 ( )   PDF(7894KB) ( )  
    维果茨基是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对心理发展活动理论具有深入的研究。心理学与认识论是有机统一的,维果茨基反对传统认识论中的身心二元论,在批判吸收斯宾诺莎和黑格尔哲学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和方法论,开创了辩证唯物主义心理学。维果茨基借鉴《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方法论原则,运用“单位分析法”“概念分析法”等来研究人的心理机制和认识发生过程,从语言和意识出发思考人与世界的关系,以工具—符号理论解决意识和活动的统一性问题,创造了一元论的历史方法论。维果茨基理论从认识发生学的角度解释了马克思的社会实践本体论,进一步深化、扩展了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治学前沿
    环保社会组织协商的功能及实现:基于政策过程视角的分析
    董石桃1,刘洋2
    2020, 54 (1):  94-103.  DOI:
    摘要 ( )   PDF(8309KB) ( )  
    社会组织协商功能包含着意向目标、行动过程和客观效用三大要素。从政策过程视角分析,环保社会组织协商功能的类型可分为意见表达、诉求沟通、关系协调、执行监督四项功能。在“嘉兴模式”中,环保社会组织协商通过“点单式督查”“圆桌会议”协商实现了意见表达功能;通过“评审团”协商、环保联合组织协商实现了诉求沟通功能;通过环保公益活动、环保公益诉讼实现了关系协调功能,通过“环保市民检查”实现了执行监督功能。总结分析“嘉兴模式”,可以发现社会组织协商功能实现的三大影响因素:即公民参与意识、社会组织自身结构以及政府的资源禀赋支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道德·意识形态·历史唯物主义——以凯·尼尔森的《马克思主义与道德观念》为切入点
    倪寿鹏
    2020, 54 (1):  104-112.  DOI:
    摘要 ( )   PDF(6530KB) ( )  
    在分析马克思主义学者中,凯·尼尔森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与道德兼容,却对艾伦·伍德等人的反道德主义论证抱以深度的了解之同情的人。他通过对“道德并非都是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并非都是虚幻观念”的论证和说明,截断了道德与虚幻观念的必然联系;进而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带有关系主义意味的道德情境主义,为建设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开拓了理论空间。但是他没有重视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存在论意义,仅仅从社会学而非哲学高度阐释历史唯物主义,使得其理论并不彻底,难以达到对“马克思主义的反道德主义”的根本性驳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