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学科研究:‘现代民族国家·国族’论坛”综述
林青1, 祁涛2
2014, 48 (7):
110-112.
DOI:
2014年3月15日,“跨学科研究:‘现代民族国家·国族’论坛”在复旦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思想研究中心、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主办,来自复旦大学、中国社科院、国家民委研究中心和云南大学的10位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
中国作为传统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在面对民族问题错综复杂的新形势时,以何种理念和话语形式来建立和谐的民族关系秩序,这既是建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哲学社会科学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方面。自清末以来,梁启超、杨度、章太炎与孙中山等都对“中华民族”、“国族”概念有过不同的内涵解读。随着作为传统政治世界支撑的帝国的瓦解,“民族国家”成为现代国家的主要存在形式,在全球化浪潮及其所催生的民族主义复兴的环境下,民族国家愈发成为理论界所争论的焦点之一。本次论坛,来自哲学、民族学、人类学、政治学、历史学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围绕“中华民族”、“民族国家”、“国族”等议题,展开了富有成效和建设性的跨学科研讨和争论,从不同学科背景厘清了概念的缘起、合法性及其界限,以期为国家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建设提供理论上的论证与支持。
一、“中华民族”概念的形成史、界限及其再生
民国时期作为“中华民族”观念缘起的时代,成为研究“中华民族”概念的基本环节,在复杂的国内政治形势、民族关系和外来文明的冲击下,“中华民族”观显得尤其重要,但其中必定夹杂着一定的“狭隘性”,这表现为潜在的大汉族主义。当今天再来论述“中华民族”时,首先要在理论上厘理概念的形成史、界限及其再生所需要的新内容。针对这些主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郑大华研究员认为,孙中山的“中华民族”观经历了两个不同的时期,1919年到1922年,孙中山秉持的是一种以同化为基础的一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观,其实质是一种大汉族主义的民族观;而1923年以后,孙中山倡导的是一种以平等为基础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观,既承认“中华民族”是中国的“国族”,但同时又不否认各民族的存在,主张在平等的基础上实现各民族的融合。郑大华研究员认为,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是继承了孙中山的以平等为基础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观。对“中华民族”观的研究,要回到原点即民国时期的话语论述框架中,然后再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云南大学政治学系周平教授附和了此主题,他认为对“中华民族”的不同理解,实质上解构了“中华民族”的内在统一性。所以应该回溯“中华民族”概念的形成史来重建“中华民族”的内涵并取得共识。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任军锋教授从“五族共和”和种族意识的角度指出,从民国时期的章炳麟、邹容、陈天华、孙中山等人的论述中可见,中华民族观蕴含着浓厚的汉种族意识,这主要是因为种族革命成为当时政治革命的主要动力,这根源于汉民族在中华民族国家框架中的绝对主体地位。就郑大华研究员所述的孙中山中华民族观的转变问题,任军锋教授认为,孙中山的民族观仍然具有连续性,主要表现在对汉人的自我种族意识、自我优越感,以及以汉人同化能力为主轴的民族观。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红杰研究员认为,民国时期的论述是民族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但其前提是成熟的政治话语的形成。复旦大学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的纳日碧力戈教授认为,“中华民族”的“中华”不是一个文化概念,而是一个政治概念。他主张民族问题应该以差异为前提,在公平正义的基础上开展包容差异的政治协商,以缓解国家认同与语言认同之间的紧张关系。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的张世保研究员建议用“体用不二”和“理一分殊”来理解中华民族与各民族的关系,从而增强各民族之间的认同。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邹诗鹏教授认为,中华民族的现代重建,参照了西方民族国家的经验,特别表现为通过国族建构实现对中华民族的集聚。从梁启超到孙中山的中华民族概念虽然包含着汉族中心的意味,但须结合当时的国情国势予以综合考察,因为即使梁启超和孙中山,也将中华民族看成了一个包容性的概念。尤其重要的是,经历一百多年的历史,今日中华民族概念事实上已经成为一个包容团结意味很强的国族性质的概念,因此完全不必仅限于汉民族理解中华民族,更不应该借着考证或实证解构中华民族概念。
二、“民族国家”的论域、适用性及其特征
“民族国家”作为西方现代国家的范式进入中国,本身就具有域外色彩。而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在建立民族国家的话语时,其必然会遇到多民族的统合问题,即适用于单一民族国家的“民族国家”概念如何适用于多民族国家的中国,这成为本次论坛的焦点之一。
周平教授指出,“民族国家”首先出现于西欧,为民族提供政治保障,为国家提供民族动力。作为一种国家制度框架,民族国家调适民族与国家之间的二元关系的方式,就是确立民族对国家的认同。他认为,从民族构成来将民族国家理解为单一民族国家是有失偏颇的,民族国家描述的现实不是从民族构成来理解的,其实质在于国家,其本质是解决民族与国家之间二元的政治框架。邹诗鹏教授指出,民族国家是一定区域及文化传统中的诸族群面向现代意义上的国家的集聚及其整合,西方的民族国家有着鲜明的特征即政治建构、宗教维度和地缘政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孙向晨教授认为,民族国家是应对现代国家的手段,个体本位和民族认同共同构筑现代国家,表现为现代的民主政治和民族主义。但是,“民族”和“现代国家主权体系”是外在于中国文化传统,这意味着中国是被迫接受“民族国家”观念。他主张应该从“文明国家”和“天下意识”的双重维度来建构当代中国的认同。李红杰研究员认为,民族国家所实行的民族—人民—国家的合一及其所借助的同化手段,使得民族差异趋于消解,而这不利于民族问题的解决,他还主张将民族国家译为国民国家,以消除过于局限族群意义上的民族理解民族国家的误会。纳日碧力戈教授则建议将“民族国家”翻译为“多民族国家”,从而在此基础上建立公平正义的多族共生国。邹诗鹏教授则认为民族国家的实质就是“国族国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陈建樾研究员强调要区别单一民族和多民族的民族国家,这是理解中国特色民族观的重要指标。张世保研究员强调要区分内生性和外生性民族国家,并且指出中国构建民族国家的重要内容是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白彤东教授认为,先秦哲学已经提出了对现代性问题(包括国家认同与国际关系)的回答,他认为儒家的国家认同以恻隐之心与夷夏之辩为基础;国际关系是既强调国家认同(“主权”)又强调对这一认同的超越(“仁权高于主权”),在这个意义上,白彤东教授认为儒家对西方近代的狭隘民族国家理论有其优越性。
三、国族及其可能的建构
近来国族建构话题越来越成为学术探讨的主题,其实质在于抛开由于种族称谓所带来的政治话语层面谋求形式统一的困扰。在民族学和人类学的意义上,各民族的存在样式必须得到完整的保存并获得平等的尊重,这在政治层面是必须得到保障,但是在政治话语的建构上,国族概念更能实现民族的整合并对外形成统一的形象。所以,如何澄清理论旨趣和阐释国族建构在政治话语建构层面的必要性,仍然是需要进行开拓的领域。
对此,周平教授指出,国族是民族国家的根基,民族国家的实现过程,都依托于国族。国族不是民族群众自然演进的结果,而是政治建构的产物,其根本特性是国家特性或政治特性。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国族的建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互为条件,离开国族就无法真正把握民族国家的制度内涵。国族建设的具体内容是围绕着增强国族的同质性与维护非主体民族的族属身份和权益关系展开的,关键在于共同文化和国族意识。张世保研究员对此有不同观点,他认为,在外生性的民族国家中,国族与民族国家并不互为条件。邹诗鹏教授主张,国族的建构并不是以消灭各民族差异存在为条件,而主要是立足于政治层面,即如何以一种话语建构的形式来谋求多民族的治理。他认为,中华民族的现代重构就应该通过国族的建构来规避民族差异,从而避免民族间的冲突与对抗。因此,“国族”概念更应该是政治话语的一种策略形式。邹诗鹏教授强调,现代多民族国家国族建构的两个基本方面是作为政治自觉的国族认同与文化民族的自觉。同时,邹诗鹏教授还指出,马克思主义对西方自由主义及其民族国家的批判以及社会主义的内在属性,都为我们理解和把握国族建构提供了理论资源。陈建樾研究员则通过一种实证的方式考察了台湾光复初期山地国语运动,并且指出在多民族社会的族际政治生态中,必须要厘清并向各民族说明“国族化”与“民族化”的界限,避免族际之间的猜忌、疑虑、歧义甚至冲突。纳日碧力戈教授认为,国族建构忽略了人类学的基本原则,即种族、文化和语言之间的边界不可重合性,会激化国家认同与语言文化认同之间的矛盾,不利于民族团结。他认为,国族建构要坚持自下而上的人类学方法。李红杰研究员指出,民族国家与国族合一的前提是种族主义和同化主义,这不利于整合多民族国家。他倡导在自由、平等和公正的基础上建立公民国家,使得民族、文化与国家脱钩,实现多元文化共生,并强调应当充分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进行国家认同建设。
本次跨学科对话,旨在尝试打通不同科学范式的界限,激发学科间的争论和互补,同时呈现各学科视野的盲区,这种开放的对话态度有助于现实问题的解决。李红杰研究员指出,跨学科研究要超越“民族”视野,以非民族的话语来呈现问题的客观性。纳日碧力戈教授指出,民族问题的探讨,要摆脱索绪尔语言学式的平面叙述,要以知识考古学的方式推进各民族间的差异研究,为民族问题的研究提供实证材料。孙向晨教授认为,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重要环节是对现代文明和基本人权的认可问题,而这是整个哲学社会科学都要承担起的使命。与会学者深感本次论坛问题集中、跨学科的研讨开放了视域,打开了思路,很多局限于本学科论域的纠结豁然化解,民族学研究的同仁深感突破民族学范式开展民族学研究的必要性,而非民族学研究的同仁在研究民族问题时,也深感中国民族问题的现实复杂性。就问题本身的探讨而言,这样高质量的论坛有必要继续做下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