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本刊专稿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十个理论问题(续二)
    杨瑞森
    2010, (9):  5-14.  DOI:
    摘要 ( )   PDF(2408KB) (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涉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历史和社会主义现实等诸多领域,关涉到哲学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涵盖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全部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近些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研究作为一门显学,引起学界广泛重视和热烈讨论,但我国学界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研究中对许多重要理论问题的认识并未取得共识,有一些深层次理论问题和认识问题尚待深入研究,即:关于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前提;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的界定和把握;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问题和根本经验;关于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良传统;关于新中国成立后"两个30年"的关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内在联系性;关于解放思想和理论创新;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哲学家的使命与责任
    阎孟伟
    2010, (9):  15-21.  DOI:
    摘要 ( )   PDF(1208KB) ( )  
    哲学家的使命和责任问题是哲学的学术人格问题,也是前辈哲人启发我们始终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在人类文明的进步过程中,哲学所承担的伟大使命和责任就是守护人类文明。哲学作为高度抽象的理论思维是人类理性但当文明守护者的方式。哲学作为理论素质教育,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爱智者",使他们对知识或智慧有一种超越功利目的的追求。当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变动中的社会,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焦点,我们应当把我们民族文化的思想资源、外来文化的积极成果兼收并蓄地用于研究当代中国的重大现实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
    “十二五”时期中国就业形势、战略定位与政策选择
    杨伟国, 陈玉杰
    2010, (9):  22-30.  DOI:
    摘要 ( )   PDF(2966KB) ( )  
    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矛盾仍十分突出,就业能力不足已经成为日益严重的问题,因此必须把就业战略放在更加优先的位置。本文在对"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形势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我国就业战略应坚持的三个基本原则,即要体现国家治理战略,要支撑经济成长模式,还要满足劳动市场需求。立足三个基本原则,作者进一步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应该优先考虑的就业政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术评论
    论虚拟实践的哲学意蕴
    孙伟平
    2010, (9):  31-36.  DOI:
    摘要 ( )   PDF(1801KB) ( )  
    所谓虚拟实践,是指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通过数字化中介系统在虚拟时空进行的主体与虚拟客体双向对象化的感性活动。它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进行的能动的探索和改造虚拟客体、同时也提升和改造自身的客观活动,是人类在当代技术革命推动下兴起的一种新型的实践活动形态,具有与传统实践迥然不同的特征:虚拟实在性、即时交互性、自由开放性、现实超越性、自主创造性。虚拟实践的出现和广泛应用,打破了既有的"虚""实"界限或中国传统的"知""行"界限,革命性地拓展了人类实践的范围,极大地提升了人类的实践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民族国家视域下的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
    莫红梅
    2010, (9):  37-43.  DOI:
    摘要 ( )   PDF(1358KB) ( )  
    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是一种高层次的现代文明意识。公民身份是人们国家属性的反映,对公民身份的认可是人们对国家认同的一种表达,国家认同是超越其他认同的高级认同。作为多民族国家的公民,通过公民教育,要将对本民族的认同意识与公民身份认同、国家认同三个维度协调、统一起来,不仅有效激发各民族公民的国家认同感和主人翁意识,也有利于保留少数民族的传统历史文化不致断裂与消失。在我国现阶段正确认识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有利于社会稳定,对维护国家的统一、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主义与现时代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维度
    黄晓波
    2010, (9):  44-49.  DOI:
    摘要 ( )   PDF(1016KB) (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针对现实、诠释现实、引导现实,现实维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向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维度既是实践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从现实要求出发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适时回答现实提出的重大课题,为马克思主义增添现代内容,促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向实践转化,是确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实维度的具体路径。确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维度,还要处理历史与现实、现实与未来、民族立场与世界眼光的关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人的尊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关系
    龚群
    2010, (9):  50-54.  DOI:
    摘要 ( )   PDF(957KB) ( )  
    人的尊严实现是社会基本成员千百年来的最基本精神需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就是要保障人人享有的最基本的尊严需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人的尊严的实现提供了价值保障。劳动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生产活动,体面劳动是实现人的尊严需求的现实途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学·教材·教改
    另一种经济学:理解资本主义的现代视角——评《理解资本主义:竞争、统制与变革》
    张衔, 庄志晖
    2010, (9):  55-60.  DOI:
    摘要 ( )   PDF(1346KB) ( )  
    资本主义被新古典经济学简化为水平的市场竞争关系。《理解资本主义:竞争、统制与变革》的作者通过对新古典经济学核心假设的批评,增加了垂直的企业内统制维度和时间的变革维度,由此构建了替代主流经济学的三维经济学,经济分析回归政治经济学传统。它既有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深刻批评,又保持了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对话能力;既有对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坚持,又有重要的修正和发展,为理解资本主义提供了现代视角。但其对劳动价值论的回避,也许会给这一理解带来某种程度的损失。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重大改革的一种尝试——由《理解资本主义:竞争、统制与变革》引发的思考
    贾根良
    2010, (9):  61-65.  DOI:
    摘要 ( )   PDF(1166KB) ( )  
    《理解资本主义:竞争、统制与变革》作为一本入门性的经济学读物,在理解复杂多变的现实世界上,相对于以一维经济学为特征的西方经济学教材,它所提出的三维经济学编写体系彰显了政治经济学的明显优势;而书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分析传统但又吸收西方经济学成果的多元主义视角也值得借鉴。当然,该书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改进之处,如对金融资本、创新和帝国主义等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如何评价联合国价值与价值整合
    李东燕
    2010, (9):  66-74.  DOI:
    摘要 ( )   PDF(3007KB) ( )  
    在《联合国宪章》及其他一些联合国重要文献中,已经包含了若干指导国际关系的价值准则。联合国《千年宣言》和2005年联合国世界首脑会议《成果文件》明确提出了对21世纪国际关系"必不可少"的若干"共同基本价值",本文将此概念定义为"联合国价值",并认为"联合国价值"有别于"普世价值"、"西方价值"及"全球价值"等概念。"联合国价值"是会员国不同价值和利益求同存异的结果,是会员国协商、合作与妥协的结果。对会员国来说,联合国价值具有正式性、广普性和指导性意义,也具有多样性和冲突性一面。联合国在全球价值整合方面可以发挥积极作用,但这种作用是非常有限的,联合国价值是会员国最低限度的价值认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冷战后影响美国对外政策的国内政治因素分析
    刘军
    2010, (9):  75-81.  DOI:
    摘要 ( )   PDF(1822KB) ( )  
    一国的对外政策是决策者根据国家利益在理性选择的基础上制定的。但是,决策者制定外交政策又是处在一个复杂的国内政治环境之中,从而使得国内政治影响对外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从美国来看,其国内政治中的宪政民主、治理机构、利益集团等因素对冷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当代国外社会主义学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比较
    金瑶梅
    2010, (9):  82-87.  DOI:
    摘要 ( )   PDF(1931KB) ( )  
    当代国外社会主义学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间存在着诸多共同点和不同点。通过选取当代国外社会主义学说中的四种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比较,可以思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学理借鉴,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实质等的理解。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态·信息
    在文本与社会现实之间——“京津马克思论坛”综述
    王贵贤
    2010, (9):  88-94.  DOI:
    摘要 ( )   PDF(1726KB) ( )  
    2010年1月16—17日,“京津马克思论坛”在南开大学召开。这次论坛旨在加强北京、天津两地之间的学术交流,深化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研究,促进国内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的发展。来自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编译局、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及《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等科研院所和出版部门的2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论坛。这次“京津马克思论坛”同时还是北京“马克思学论坛”的第18次会议,它延续了“马克思学论坛”的报告形式,共设八个报告,每个报告由一名报告人做主题发言、两名评论人评议和大家自由讨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第七次学科论坛”综述
    魏晓文
    2010, (9):  95-96.  DOI:
    摘要 ( )   PDF(348KB) ( )  
    由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主办,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第七次学科论坛”,于2010年6月19—20日在大连理工大学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等50余所高校的60多位专家参加了此次论坛。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学科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张雷声教授,辽宁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曲建武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邵龙潭教授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