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第二个结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朱康有
    2023, 57 (9):  5-14. 
    摘要 ( )   PDF(7208KB) ( )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探索了一条不同于西方文明的现代化之路,使传统形态的中华文明跃至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阶段。“第二个结合”在这一历程中发挥了巨大的历史性作用,并由此共同汇聚累积、结出新时代“人类文明新形态”之硕果。“第二个结合”,既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更是对以文化的有机融合促进中华文明发展这一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贯彻“第二个结合”指导思想和理念,引领中华文明伟大复兴,就要以“文明史”的方法书写“新时代中国历史”,以“道义性”的途径持续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促使人类文明朝着“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标不断进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制度的创新和发展
    车宗凯, 肖贵清
    2023, 57 (9):  15-25. 
    摘要 ( )   PDF(8856KB) ( )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特点出发,围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擘画了新时代制度建设的总体思路,从制度维度科学回答新时代党和国家的重大课题,以制度创新巩固和保障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全方位、多领域协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起层次鲜明、逻辑严密又与时俱进的制度体系。新的起点上,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和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协同推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价值取向、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结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加完善更加成熟的制度保障,为解决人类制度和治理难题贡献中国智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与中国特色
    周文, 白佶
    2023, 57 (9):  26-39. 
    摘要 ( )   PDF(10489KB) ( )  
    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式现代化是现代化模式中的一种,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具备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为价值追求,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现代化,以其人本逻辑超越了西方现代化的资本逻辑;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以其全面性和整体性超越了西方现代化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价值理念,以和平发展和交流互鉴为主旋律的现代化,以其和谐性超越了西方现代化的掠夺性,展现出了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和基本国情,以及自主性、“并联式”的发展特点,决定了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走出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新的文化创造实现文化自强
    邹广文, 华思衡
    2023, 57 (9):  40-49. 
    摘要 ( )   PDF(8220KB) (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新要求,这需要我们对文化自强的理论内涵加以深入阐发。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与发展目标的转变内在地需要文化自强的出场。中国共产党人自觉提出文化自强的命题是唯物辩证法在文化领域具体运用所诞生的理论成果。具体来说,文化自强包含着依托自身文化资源、依靠自身文化力量、以自身为价值旨归,不断发展强大中国文化、使其足以承担引领现代化强国建设前进方向以及世界发展潮流重任的深刻内涵。实现文化自强需要新的文化创造加以推动,文化创造是实现文化自强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保障,而实现文化自强的目标则为文化创造提供了价值指向和前进动力。从现实路径来说,以新的文化创造推动文化自强,需要努力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心理基础、实现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以及塑造更具影响力的国际形象,同时需要文化本身作为目的性的存在要素,以实现文化自强推动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晚年恩格斯人类学研究中的“历史”哲思——兼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文化补写
    金星宇
    2023, 57 (9):  50-59. 
    摘要 ( )   PDF(9226KB) ( )  
    作为阐析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历史理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立足资产阶级社会从后思索人类历史的思想凝结。晚年恩格斯在从事人类学研究的过程中,基于史前社会和东方社会的实证材料,从历史起源、历史道路、历史根源、历史价值四个层面立题,将既有历史哲学的“历史”射程扩展至囊括“史前史”与“东方史”的人类整体历史之中,并从中凸显了亲属血缘文化、民族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结构、宗教文化观念对于历史更替与变革的推动作用。这种立足民族实践之上的历史哲学祛除了资产阶级“一般历史哲学”的抽象释义,以对“历史”界限范围与适用条件的现实性规定揭示了资产阶级社会的非永恒性,进而为透视共产主义社会的未来形态提供了方向指引。晚年恩格斯的人类学研究兼具哲学的高度、历史的深度、文化的广度,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人类学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导向的内在嵌合,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文化意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中国与世界
    世界政治演变的动力与逻辑——关于世界政治学原理体系的思考
    杨光斌
    2023, 57 (9):  61-75. 
    摘要 ( )   PDF(11573KB) ( )  
    现有的国际关系理论均不能解释中国崛起何以改变了世界秩序这等重大的国际问题,而具有中国传统的世界政治研究则给予实质性启发,因此亟待建设一门世界政治学。研究发现,包含了技术和资本的世界市场和产生于世界市场的政治思潮将隔离性国家或地区联结起来而形成互动的制度化网络,因此世界政治学的研究单元应该是世界市场和政治思潮,它们也是推动世界政治变迁的动力。世界政治演变的逻辑则是社会史导致竞争性、对抗性资源分配并由此催生了世界市场,而在世界市场中的支配者和被支配者则分别构建了属于自己的政治观念和政治思潮,政治思潮改变着政治制度并带来大国关系和世界秩序的变革。世界政治是一个矛盾体,对抗性伴随着世界政治史。但是,诞生于政治史的中国进入世界舞台,其发展方式和世界观必将有助于形成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农产品供给保障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高原
    2023, 57 (9):  76-92. 
    摘要 ( )   PDF(13467KB) ( )  
    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农产品既是人类社会必要的基础性物质资料,又是流通领域的大宗商品从而成为商业与金融资本谋求利润实现的一种载体。农产品供给保障具有双重意涵,一是促进农产品总供给与社会农食总需求相匹配,二是防范化解围绕农产品供应链而形成的系统性风险。农业生产单位的要素利用和技术选择、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以及农业经济的组织与制度,对提高农产品供给能力起关键作用。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相耦合的农产品市场及供应链,是影响农产品供给安全的重要因素。在新发展阶段,中国农产品供给保障需要妥善应对农食需求变动和国际农产品供应链风险加剧这双重挑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
    世界历史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生成与叙事建构
    张永刚, 喻志荣
    2023, 57 (9):  93-102. 
    摘要 ( )   PDF(7672KB) ( )  
    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生成,必须将其置于世界历史视域之中,在世界场域与中国实践互构中理解其叙事构成与价值意蕴。中国式现代化在反思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把握中国发展道路,实现了“西方语境”转向“中国语境”的话语生成。中国式现代化基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叙事起点,聚焦世界历史普遍交往及其人类生存论向度,形成“共同特征”与“中国特色”的辩证统一的叙事特点。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新型文明叙事,构建新时代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叙事方案,并为全球化时代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叙事引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钟启东
    2023, 57 (9):  103-112. 
    摘要 ( )   PDF(8038KB) ( )  
    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简明扼要地回忆了自己为破解“物质利益难题”而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寻求并最终确立新世界观的学术经过,凝练概述了唯物史观主要原理,间接提出了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在精神生活特别是意识形态领域普遍遵循的基本规律,蕴涵着解决“苦恼的疑问”(信仰内涵)“物质生活制约着精神生活”(社会根源)“意识到并力求克服现存冲突”(功能本质)等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使这篇以“洞见性和精确性”著称于世的政治经济学名作和哲学经典,同时也成为了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文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大思政课”视域下“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衔接
    孙秀玲, 郭倩倩
    2023, 57 (9):  113-120. 
    摘要 ( )   PDF(6773KB) ( )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大思政课”是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必然趋势,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要求。在“大思政课”视域下推进“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衔接,有助于打破“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壁垒,拓展育人场域,促进学生知信行的统一,实现内修与外化的双向发力。全面提升“大思政课”建设质量,要加强顶层设计,在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组织维度上协同发力,促进“两个课堂”的有效衔接,提高思政课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