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杨凤城, 肖政军
    2023, 57 (4):  5-17. 
    摘要 ( )   PDF(8800KB) ( )  
    从中共党史看,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经过百年砺炼,无论是在历史经验、治国理政能力方面,还是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方面、开展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方面,均达到一种新高度、进入一种新境界;从新中国历史看,发展是国家的主题,历经新时代十年发展,我国无论就综合国力、经济总量、科技实力等而言,还是就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结构、教育普及等而言,均处在并跑甚至领跑世界现代化的国家队列里,民族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从改革开放历史看,制度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石,历经新时代十年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健全更加成熟,从而为民族复兴提供了最根本最稳定的保证;从社会主义发展史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蓬勃发展的昂扬姿态向世界表明: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也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从中华民族发展史看,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从未像今天这样清晰可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从中国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
    赵锦英
    2023, 57 (4):  18-28. 
    摘要 ( )   PDF(8969KB) ( )  
    从一般的现代化到具体的中国式现代化,意味着一系列的转变、提升和优化,孕育着一系列的创新、融合和发明。现代化在中国首先是在外部冲击—中国回应模式影响下被迫奋起的现代化,是一般模式的应用与推广,只有把普遍、一般诉求与中国独特的条件、路径、模式相结合,开创了现代化的“中国范式”后,中国式现代化才逐渐摆脱现代化与西方化等同的发展主义与发展决定论,告别西方启蒙话语制造的落后的“中国”形象,在现代化的普遍要求、回归中华文明发展大道和社会主义新文明的三者融合创新中型塑新的中国形象。中国式现代化通过更多的“流转”“往来”开拓一种超越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社会主义新文明格局和逻辑,即人与自然、人与人、国家与国家的和谐共生、合作共赢取代了掠夺宰制、你死我活式的零和思维模式,呈现新文明的崭新世界格局和视野。防止资本逻辑的盲目扩张、遏制全球性问题的外推、保证发展成果属于全体人民而不是资本和精英,需要一个成熟的社会主义政党和政府来保障。唯有如此,中国式现代化包含的新理念、思路、政策才能更好地获得实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中国与世界
    中国国际关系知识体系建构中的概念创新
    田野
    2023, 57 (4):  29-40. 
    摘要 ( )   PDF(8753KB) ( )  
    概念是知识体系的基本元素。国际关系学科在形成和发展中产生了一系列概念,就其来源可分为前现代国际关系思想和实践中生成的概念、现代国际关系理论构建中创造的概念与从其他学科移植到国际关系领域的概念等。鉴于前现代国际关系思想和实践中生成的既有概念主要来自西方,中国学者已开始挖掘和阐释中华经典国际关系概念,基于古代亚洲各区域国际体系的分析生成新概念,并收缩或扩展既有概念的适用范围。对现代国际关系理论构建中创造的概念,中国学者通过正本清源、辨异求同、旧瓶新酒、分门别类等方式来重新界定既有概念,并通过为既有概念添加形容词、组合两个既有概念等方式创造新概念。在社会科学学科交叉的趋势下,中国国际关系学者有意识借用其他学科的概念描述国际关系领域中的经验事实,并依据国际关系领域的特点重新界定来自其他学科的概念。在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进程中,这些概念创新为中国国际关系知识体系的建构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数字经济时代虚拟偶像产业的资本逻辑及其超越
    韩文龙, 李艳春
    2023, 57 (4):  41-54. 
    摘要 ( )   PDF(10813KB) ( )  
    以虚拟偶像代替真人偶像成为资本主义偶像工业降低风险、生产虚拟空间的重要方式,虚拟偶像产业由此受到资本逻辑的支配与控制,成为资本缓解过度积累与生产过剩矛盾的新领域。为生产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阶级不断扩大剥削范围,提高剥削程度,从粉丝的免费劳动到雇佣工人的付费劳动均被纳入资本主义增殖体系,由此完成剩余价值的最大化生产。与此同时,为将这些剩余价值最大化实现,资本家阶级将消费主义应用到虚拟偶像产业,使虚拟偶像符号化,实施符号消费主义,利用数字平台等现代传播手段编织和构建虚幻意义,使消费动机超越使用价值,转而追求符号价值。按照马克思“从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方法,从虚拟偶像产业生产与消费现象抽象出剩余价值生产与实现的资本逻辑,以及数字劳动剥削与符号消费主义的必然性,最后回归到中国虚拟偶像产业发展的具体实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三重境界
    徐蓉, 陈振媚
    2023, 57 (4):  55-62. 
    摘要 ( )   PDF(6247KB) (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要坚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止于至善”的重要论述为高校思政课建设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学,应在增强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等方面绵绵用力,在强化师资队伍能力、用心开展教学交往、不断优化教学模式等方面狠下功夫,在站稳国家立场、面向青年学生、坚持创新引领等方面不懈追求,不断开拓新征程上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新境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治学前沿
    从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到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构想的发展
    陈钰, 俞敏
    2023, 57 (4):  63-71. 
    摘要 ( )   PDF(6685KB) ( )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世界历史”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东西方社会发展“互相补充”的思想,认为东西方社会发展将在互相影响、互相支持的过程中实现。列宁十月革命前夕提出俄国革命是全欧洲革命“序幕”的思想,认为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将揭开全欧洲以至全世界革命的序幕,促使西欧和北美的无产阶级起来同资本主义“决战”。列宁逝世前夕意识到西方国家由于资产阶级统治者实行“糖饼”政策,缓和了国内的阶级矛盾,这些国家短时间内难以爆发革命。以后世界社会主义的胜利“取决于”俄国、中国、印度等东方国家人民展开斗争。习近平在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候,提出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从世界发展的目标、发展的方式和发展的力量主体等方面,丰富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国家能力建设的时间性分析
    江天雨
    2023, 57 (4):  72-80. 
    摘要 ( )   PDF(9161KB) ( )  
    既有的中国国家能力的研究基本上是共时性、快照点式的,本文则从时间性角度分析中国国家能力建设中暗含的长周期性和可见的时序性。按照国家能力的类型学理解,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发展进程,在国家能力建设上依次体现为主权能力、经济发展能力和总体安全能力。这一国家能力建设历程体现了国家建设重心在政治—经济—文化关系中的依次转移,具有历史制度主义政治学方法论中的“时间性”。在时间性视角下,国家能力并非与生俱来的公共产品,而是需要依次建设的、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暗含着历史文明基因的复杂工程。由此,国家现代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国家能力建设,这对于建设中国自主的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具有启发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资本主义研究
    实体、金融与不稳定性:明斯基与马克思
    李黎力
    2023, 57 (4):  84-95. 
    摘要 ( )   PDF(9591KB) ( )  
    无论从家庭出身还是学术培养而言,明斯基与马克思均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不过令人困惑的是,明斯基在其研究中却鲜少引用参考马克思的洞见。通过比较研究发现,尽管明斯基和马克思在经济图景和方法论上存在着许多共性和相似之处,特别是,他们都从资本积累过程当中发现资本主义经济存在内生不稳定性的根本缺陷;但他们却在对金融的理解上,从而对这种不稳定性和危机产生的具体根源的判断和分析上有所不同。或许正是这方面的歧见导致明斯基对马克思产生误解,误以为马克思只是将金融作为实体“本质”的外在“表现”而对其予以忽视。而一些马克思主义者则同样对明斯基存在误解,误以为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性假说”只是关于资本主义不稳定性动态的纯粹“金融”理论而加以贬斥。然而,事实上二者之间的分歧是可以调和和互补的,理解资本主义的不稳定性需要将二者有关实体与金融的洞见有机结合起来,在马克思理论框架下吸收和发展明斯基有关金融及金融化的思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共党史党建学研究
    经验与知识:“中共党史党建学”的学科历史形成
    郭若平
    2023, 57 (4):  96-104. 
    摘要 ( )   PDF(6670KB) ( )  
    “中共党史党建学”已然成为法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但它并不是一夜之间突然出现的新兴学科现象,而是有一个学科的历史形成过程。这个新命名的学科,是由早已形成的中共党史与党的建设两个知识领域整合而成的,但由于在一个学科的构成要素之中,存在着两个含有差异性的知识领域,可能造成学科认知上的某些困难。因此,应对中共党史与党的建设的学科发展进行考察,以取得对“中共党史党建学”的学科理解与认同,并在“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框架下,将中共党史与党的建设两个知识领域有机地融合起来,以推动“中共党史党建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势——基于卢卡奇与阿尔都塞之异同的一个考察
    毕芙蓉
    2023, 57 (4):  105-114. 
    摘要 ( )   PDF(7337KB) ( )  
    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卢卡奇和阿尔都塞,一个被看作人本主义的代表,一个被看作科学主义的代表。然而,这种划分是否准确?本文通过对卢卡奇“总体性辩证法”和阿尔都塞“多元决定论”等思想的论述与分析,阐明了两者的同与异,卢卡奇与阿尔都塞两人具有相同的认识论基础,表现出西方马克思主义主体哲学的基本特征;把两者分列人文与科学两边,是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一致性成果的忽视,也会掩盖西方马克思主义自身中存在的问题。对二者的深入考察,更为明确地揭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