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政治经济学前沿
    “一带一路”倡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创新
    杨志,秦臻
    2018, 52 (1):  5-14.  DOI:
    摘要 ( )   PDF(9686KB) ( )  
    本文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的四年历程进行了回顾和梳理,解读“倡议”短时间内在国内和国际产生巨大的话语效应和实践效应的时代背景与悖论,解读“一带一路”从习主席的倡议转化为沿线国家与地区的建设的内在动力与合作机制,揭示出以新发展理念为特征的科学世界观如何转化为科学方法和创新实践从而为“世界困惑”和“时代悖论”提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本文旨在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角,阐释“一带一路”倡议与建设对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贡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包容性全球化理论与引领路径分析
    龚晓莺,陈健
    2018, 52 (1):  15-22.  DOI:
    摘要 ( )   PDF(7989KB) ( )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包容性全球化是为应对西方主导下的传统全球化所造成的全球发展失衡等负面效应而提出的,目前无论是官方还是学界都已经意识到“一带一路”倡议由于具有包容性的内涵,因此通过“一带一路”引领全球化完全可以实现不一样的全球化,即包容性全球化,从而破解西方主导下的全球化所造成的负面效应。但是目前学术界对包容性全球化的内涵、特征及“一带一路”倡议引领包容性全球化的路径等方面鲜有研究,因此本文在对包容性全球化的互利共赢、公平包容性等内涵和特征进行理论界定的基础上,就包容性全球化发展面临的信任度缺失、大国掣肘等困境进行分析,进而进一步阐述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力推多边包容贸易体制、开启E贸易时代、消除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壁垒,力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包容性合作平台的建立等以助推包容性全球化的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资源利益差异性动因分析
    邬璟璟
    2018, 52 (1):  23-29.  DOI:
    摘要 ( )   PDF(7165KB) ( )  
    本文认为从根本上来讲,“一带一路”是基于各国资源利益存在差异的事实而制定的发展战略,其目的不是通过资源掠夺来拉开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资源利益差,而是以资源利益共享为基本战略目标,旨在促进各国自然资源优势互补,弥补其利益差异性,达到合作共赢。本文从理论上将造成各国资源利益差异的因子区别为自然因子、技术因子和制度因子,根据中国“一带一路”践行的实际,从这三个维度提出了消弭或缩小各国之间资源利益差异性,共享各国资源利益的基本路径与对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试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刘建军
    2018, 52 (1):  30-36.  DOI:
    摘要 ( )   PDF(6452KB) ( )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一个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这一问题如果处理得好,就能使研究与信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否则就可能使二者都受到损害。由于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科学的基础和理性的方式,也由于我们具有辩证而圆融的思维,因而我们能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把信仰与研究统一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发挥信仰对研究的动力、引导和规约作用,也要发挥研究对信仰的支撑、深化和完善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邹广文1,王毅2
    Zou Guang-wen1, Wang Yi2
    2018, 52 (1):  37-44.  DOI:
    摘要 ( )   PDF(7521KB) ( )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反全球化运动也出现了新的动态和变化,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转化,他们的理论内核是“全球化”下的人类的普遍交往。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加,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中国在面临“全球化”和“反全球化”问题时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判断。这不仅有助于中国应对时下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早日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而且为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本、历史与问题——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视域中的“青年马克思”
    周嘉昕
    2018, 52 (1):  45-53.  DOI:
    摘要 ( )   PDF(9736KB) ( )  
    “青年马克思”问题构成了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一个焦点话题。该问题的讨论依赖大量马克思未发表文本,充满意识形态的分歧甚至是对抗,并且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变迁而呈现出不同特征。以“青年马克思”为切入点,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形成传播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不同文本类型,系统梳理“青年马克思”研究不同模式的历史更迭,在阐释模式反思、思想语境重构、问题意识转换中,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演进,将为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定坚实学术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
    中国梦视域下当代中国精神的形塑与建构*
    温静
    2018, 52 (1):  54-61.  DOI:
    摘要 ( )   PDF(7861KB) ( )  
    当代中国精神是中国精神的最新呈现样态,既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完成了内容、结构、特征和价值的多方面建构。中国梦提供了历史传承规约、现实生成根基和国际借鉴标准,铸就了植根传统、立足现实、面向世界的中国精神内容;中国梦以巩固内核、夯实主体、扩展外围的方式,优化了以爱国主义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为内核,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基本内容为主体,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表现形式为外围的中国精神结构;中国梦以人民性、政治性和包容性等内在属性,彰显了以人民群众为承载主体、以政治认同为根本目的、以开放包容为基本品性的中国精神特征;中国梦以现实观照、方向引领和艰辛历程,推动中国精神实现凝聚价值、激励价值和支撑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资本论》与当代政治经济学批判——以美国当代人本主义辩证法学派为例
    张秀琴
    2018, 52 (1):  62-70.  DOI:
    摘要 ( )   PDF(9259KB) ( )  
    近30年来,(后)新左派时期的美国马克思思想研究界,存在着由过去偏重经验实证分析范式向倚重哲学、特别是辩证法路径的转变。这一点,亦明显体现于他们基于对《资本论》的解读而掀起的对当代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之中。如果把这一时期的美国辩证法学派划分为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流派,那么,本文主要对由波斯顿、奥尔曼、詹姆逊、哈维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辩证法学派的论著进行探讨。这些论著的相继出现,使得“辩证法”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范畴成为当今马克思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且此后,似乎成为“政治经济学”这一美国马克思主义最具独创性研究领域中一个不可回避的范式倾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哈维的21世纪“资本矛盾论”思想探析*
    平成涛
    2018, 52 (1):  71-78.  DOI:
    摘要 ( )   PDF(7996KB) ( )  
    哈维在其最新力作《资本社会的17个矛盾》中,深刻分析了当代资本社会的种种矛盾关系,完成了一部21世纪的“资本矛盾论”。哈维吸取了马克思关于矛盾分析的辩证方法,同时延续了马克思《资本论》中所诊断的资本社会拜物教的时代病症,进而理析了其与资本流通和积累之内在根本矛盾的共生关联。在哈维所考察的资本社会矛盾体系中,商品交换价值成为主导、货币表现形式成为目的、资本增殖成为社会总体逻辑这三个方面切中了拜物教这一轴心原理的内在机理与核心要义,成为把握21世纪资本社会矛盾体系的三重维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中国与世界
    合作发展:非洲发展的选择与中非合作的示范效应
    刘青建
    2018, 52 (1):  79-87.  DOI:
    摘要 ( )   PDF(8913KB) ( )  
    非洲国家自独立以来或主动或被动地采用过多种发展战略或发展政策,也实施过多种发展计划,但均未获得成功。从整体而言,非洲拥有广袤的土地资源、充足的人力资源、丰富的自然资源、多样的植物资源和其他资源,但就54个国家各自的基本国情来看,小国弱国居多,资源禀赋千差万别,并未展现非洲的区域特征。21世纪十多年来,世界主要国家和国家集团与非洲建立了多个合作平台与机制,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态势为非洲选择合作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和多种选择的机会。中国与一些非洲国家的合作,实现了优势互补和合作双赢,并对非洲各国选择合作发展具有示范效应。在此背景下,非洲国家需要在整体规划下,根据自己的国情来选择合作的领域与合作的方式,借助国际合作来实现自身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网络空间国际安全互动的发展态势与治理
    刘杨钺
    2018, 52 (1):  88-96.  DOI:
    摘要 ( )   PDF(9458KB) ( )  
    网络空间安全互动已经愈发成为影响国际政治的重要变量。近年来,网络空间国际冲突表现出一系列新特点,尤其是网络冲突地缘政治化、目的战略化、目标物理化和组织专业化等新的发展趋势。随着网络冲突与传统冲突的深度融合,网络攻防的战略意义更加突出,对传统战略威慑体系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应对和约束网络冲突的风险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努力凝聚共识,推动构建有效行为规范,创新合作机制安排,并在网络空间透明度建设等问题上寻求新的突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论红色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其当代价值*
    沈成飞,连文妹
    2018, 52 (1):  97-104.  DOI:
    摘要 ( )   PDF(7533KB) ( )  
    红色文化,就其概念内核而言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形成的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红色遗存和红色精神,就其概念外延而言,是近代以来的革命基因和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凝聚;就其价值内核而言,红色文化体现的是融入中国特色传统文化的中国革命精神、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就其价值外延而言,它凝聚了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人类共同价值。它具有丰富多样性、革命先进性、开放永恒性特征,在当今中国,红色文化对抵御历史虚无主义、增强文化自信、标识中国特色、提升国家认同具有不可取代的价值地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思想咨商”助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
    王习胜
    2018, 52 (1):  105-110.  DOI:
    摘要 ( )   PDF(6390KB) ( )  
    获得感是在获得之后产生的主观感受。获得既有“物质性获得”,也有“思想性获得”。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主要来自于“思想性获得”,是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获得的满足其成长和发展之思想需要的主观感受。思想咨商是以消解求助者思想症结、解除求助者精神困扰为旨要的思想关怀活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优秀文化为思想资源开展的思想咨商活动,可以帮助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化解其思想困惑,助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术动态
    “信息化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传播学术研讨会”综述
    郑兴刚
    2018, 52 (1):  111-112.  DOI:
    摘要 ( )   PDF(2036KB) ( )  
    2017年11月35日,“信息化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传播”学术研讨会在重庆举办。此次研讨会由重庆邮电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网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编辑部、《教学与研究》编辑部、《思想教育研究》编辑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编辑部、《湖北社会科学》编辑部协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东北大学、暨南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与会代表紧紧围绕十九大报告的主要内容,对信息化时代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意义及路径畅所欲言,并围绕“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大数据时代意识形态安全理论与实践研究”、“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研究”等四个议题展开了研讨与交流,提出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观点。
    1.信息化语境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与发展研究。
    信息化语境下,马克思主义呈现出怎样的新特点,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其创新和发展的路径何在?这是与会代表普遍关心的问题。有学者基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对新媒体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问题进行了审视,强调应重视制度的文化——认知性要素,充分发挥新媒体“媒介仪式”的功能,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有代表认为,互联网的信息和虚拟技术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逻辑起点提出了新的挑战,提出“存在”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叙述体系的逻辑起点的崭新观点。有学者指出,大数据研究范式无论在科学内涵还是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等方面都与传统研究范式存在界分,并呈现出逐渐取代传统研究范式的新趋势。
    2.大数据时代意识形态安全理论与实践研究。
    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哪些机遇和挑战,应如何应对这些机遇和挑战?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这些问题,结合党的十九大所提出的关于“供给侧改革”、“创新型国家建设”、“意识形态”、“国家安全”等基本精神,对大数据时代的意识形态建设展开了深入讨论。有学者将大数据时代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机遇归纳为:传播速度快,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辐射力;覆盖范围广,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实现路径多,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信息密度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掌控力。有学者认为,信息网络技术拓展了意识形态的辐射范围、丰富了意识形态的传播形式、增强了意识形态的传播实效。有学者将大数据时代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归结为:销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舆论导向、削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方式、挑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构架、冲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结构。有学者提出,当前网络空间马克思主义认同面临着话语失声、错误思想渗透、贫富分化等诸多挑战。也有学者认为,信息网络技术加剧了意识形态的外来威胁、催化了意识形态的多元分立、增大了意识形态的引导难度。还有专家提出,应加强对网络文化传播的监管和引导,推进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内容的大众化生活化;加强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的队伍建设,形成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和社会网民的合力。有学者认为,应破除并拒斥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认识误区,并从理念重构、制度建设、机制构建等三方面切入,切实推进网络意识形态建设迈入新境界,把握好“高”与“低”、“冷”与“热”、“同”与“异”、“空”与“实”、“显”与“隐”五个着力点。有学者主张,应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网络话语体系,加强领导干部网络意识形态能力建设,运用新媒体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
    3.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较之传统媒体时代有何异同,其实效性应如何增强?与会代表围绕这些问题各抒己见,提出了一些富有创意的观点。有学者在讨论中直击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三大困境:理念困境、教学实践困境、教学话语困境,强调应进行教学理念重构、教学话语重构、教学模式重构。有学者主张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改革与创新进行深入研究,正确处理好“需求与供给”、“形式与内容”“理论与现实”“全面与重点”的关系。有学者强调应加强理论研究,获得对“翻转课堂”的正确认识;深入师生调研,不断完善“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做好实践探讨,将“翻转课堂”纳入混合式教学。有学者认为,应明确模式建构的主导性、主动性、交互性、底线性原则,解读模式的构成要素,整体建构“要素协同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传播模式。有学者主张,应融入高校青年的网络圈群、抓住高校青年网络圈群中的关键少数、进行分类引导,切实加强网络圈群中高校青年的思想引领。有学者强调,应加强舆情主体教育、搭建自由互通的交流平台、构建健全的法制网络环境、建立高效的网络舆情预防及干预机制。有学者总结了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和应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基于“四大技术、四大支撑协同”的“平台+管理”模式,并就高校网络舆情应对提出了一些管理建议。有学者认为,应打造全时空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精准传播和教育体系,创建多元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交流模式,建立提升话语权效果的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有学者提出,由于对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定位出现偏差、新媒体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存在局限、新媒体运用受到固有观念和制度建设的制约,导致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重形式建构轻内涵创新、重知性传播轻观念引导、重传统经验轻制度革新等不良倾向,应以内容创新为核心,坚持思想引导原则,转变思维革新制度。有学者认为,应提高党务工作者的数据素养、建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数据库”网络平台、实现高校基层党建方法运行的立体化。有学者剖析了网络审丑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负面影响,主张采取多种措施,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有学者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应链在信息化时代呈现出协同效应、信息共享、资源整合、需求拉动等四方面特征,应创建供需协同育人机制、建立学科网络教育集群、打造全育人信息云平台。
    4.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研究。
    此次研讨会的另一议题是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问题。与会代表围绕这一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有学者指出,社交媒体时代,网络文化软实力对外传播既存在巨大机遇,也面临诸多掣肘因素,应完善对外传播理念、更新媒介渠道和平台、设定新的意义框架和议程、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抵制网络文化霸权。有学者认为,应有效促进网络文化软实力各子系统发挥协同作用,不断提升大众对主流文化的认同度,加强网络文化软实力研究。有学者强调,必须建构网络关键技术支撑体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建设、积极发展网络文化产业、培育网络文化创新力、提升网络文化传播力、增强网络文化凝聚力。有学者梳理了美国网络国家战略、网络立法、网络文化技术支撑、网络文化产业的建设与实践,并挖掘了其对中国网络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启示意义:重视顶层设计,纳入国家战略;注重网络立法,规范网络秩序;加强技术支撑,确保文化安全;加强舆论引导,增强应对能力;做强文化产业,提升整体实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