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政治学前沿
    超越“群享”与“私享”:马克思的共享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刘洋
    2017, 51 (7):  5-14.  DOI:
    摘要 ( )   PDF(7040KB) ( )  
    社会发展成果的享有方式是一个亘古常新的问题,在人类历史上大致出现了“群享”与“私享”两种方式。马克思所处的资本主义社会实行的是发展成果的“私享”方式,宣扬社会发展成果由“私人”“公平公正”地享有。但马克思察觉到资本主义“私享”方式的虚伪性与意识形态性,并通过对异化劳动的事实指认、资产阶级分配理论的谬误分析与私有制的根源剖析,对其进行了全面批判。批判“私享”的目的并不是要回到“群享”,马克思提出了建立在共产主义社会基础上的共享发展方式,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在生产资料社会个人所有制和联合劳动生产的基础上通过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来共同享有社会总产品。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实践中,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共享思想就在于将其理论观点转化为改革所有制、分配制度与发展生产力的实践策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科恩的共享原则:提问与阐发*
    刘敬鲁
    2017, 51 (7):  15-23.  DOI:
    摘要 ( )   PDF(5973KB) ( )  
    科恩所提出和论证的共享原则,实际上存在着一些并未言明的重要方面。对于共享原则何以是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本文主要是从理论证明和现实求证的角度进行论证,并指出了科恩对于当今的社会主义现实不够敏感。对于共享原则与激进的平等原则之间的关系问题,本文认为是基础原则与调节原则、高级原则与初级原则的关系,两者的实施是相互依存、协同互动的过程,由此才能形成完整的社会主义社会。对于共享原则与市场原则相对立的观点是否能够成立和能否把二者正确结合起来的问题,认为这两者的实施过程的确会引发对立,但这是经济生活的根本层次和具体层次之间的不同价值取向的对立,同时,人们也能够在共享原则的要求下,建立起实施这两个原则的合理方式。最后,指出共享原则与我国目前所提出的共享的发展理念,在本质上具有共通性,都属于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
    金融结构变动对监管的挑战与对策——国际经验与中国趋势*
    付敏1,许荣2,刘成立3
    2017, 51 (7):  24-33.  DOI:
    摘要 ( )   PDF(7163KB) ( )  
    近年来全球金融结构变迁呈现了显著的市场化趋势,金融结构变动在带来诸多方面金融功能提升的同时也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挑战。主要发达经济体在金融危机之后的监管改革越来越重视提升金融市场透明度。金融化、市场化与证券化的发展趋势在中国金融结构变迁中已愈发明显。中国金融监管改革既要防范从银行主导向市场主导金融体系演变过程中风险形式的变化,更要契合金融市场化的趋势,建立金融机构资本金与金融市场透明度并重的监管理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国防工业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从军民融合和供给侧改革视角的考察
    申晓勇
    2017, 51 (7):  34-41.  DOI:
    摘要 ( )   PDF(5646KB) ( )  
    国防工业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是国防现代化建设中武器装备发展的前提和基石;同时,国防工业又是国家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新中国重点建设国防工业深刻影响大国独立工业体系的形成,国防工业纵深布局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改革开放后,国防工业军民结合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进入新世纪,国防工业与民用工业由体系结合向系统融合转变。当前,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下,加快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强化国防工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拉动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治经济学前沿
    建立社会劳动生产力函数的一个尝试*
    荣兆梓
    2017, 51 (7):  42-51.  DOI:
    摘要 ( )   PDF(6866KB) ( )  
    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建设需要借鉴和利用西方经济学各个学术流派的有益成果,但是借鉴和利用不等于原样照搬。由于使用价值不可加总,不同产品的劳动生产率也无法加总,马克思的社会劳动生产力概念没有清晰的数理表达。本文借鉴新古典经济学“帕累托效率”的合理成分,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劳动生产力函数,并且从与新古典效率理论相比较的角度,对社会劳动生产力函数的基本性质及其理论优势做了初步讨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中国与世界
    APEC框架下中国海外利益维护
    肖莉梅,李宝俊
    2017, 51 (7):  52-59.  DOI:
    摘要 ( )   PDF(5575KB) ( )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大幅度提升,中国积极融入国际社会,主动塑造周边安全环境,维护世界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中国参与国际事务和塑造国际制度的能力不断增强,是中国国力日益强盛的必然趋势,也是维护中国国家利益,尤其是海外利益的现实需要。中国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国家之一,与亚太国家是一荣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为确保中国自身发展以及该地区的繁荣,中国在该地区的海外利益保护亟待加强。本文将从中国在亚太地区的海外利益现状,APEC框架下中国维护海外利益的具体措施和APEC框架下中国进一步拓展海外利益的路径选择三部分具体阐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马克思主义逻辑*
    项久雨
    2017, 51 (7):  60-68.  DOI:
    摘要 ( )   PDF(5955KB) ( )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阶级意志,反映了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诉求。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及其关系问题是贯穿思想政治教育中最关键、最基础的理论问题。根据马克思主义主客体理论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特殊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并不仅仅是指教育者,而是具有多种主体形式的主体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指向也不仅仅是指受教育者,由于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解的不同,客体所呈现的形式也会存在差别。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具有动态性,在一定条件下,主体与客体可以相互转化。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呈现出多种形式,因此,认识关系、实践关系、价值关系和审美关系就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系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方思潮评介
    试论世界政治中的权力——基于马克思主义和女性主义的比较分析
    严双伍,巩辰
    2017, 51 (7):  69-80.  DOI:
    摘要 ( )   PDF(8282KB) ( )  
    在世界政治情境中,对政治权力这一核心变量的重新解读,并不能完全依靠已有的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来诠释,已有研究揭示出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目标,却也框定了理论效度,即仅限于解读国内政治,因而需要注入新的内涵。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和女性主义来考察世界政治中的权力,可能拓宽理论框架的运用范围,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同时,也可能有益于适应世界政治的现实发展,揭示政治权力运行的内在矛盾、基本规律和权力分布现状等,从而也凸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持久生命力,既涉及性别政治,又观照世界政治的现实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性别差异的表现、原因及减缓路径:基于文献的评论*
    袁晓燕
    2017, 51 (7):  81-90.  DOI:
    摘要 ( )   PDF(6081KB) ( )  
    实验手段的兴起使得研究者对于性别差异的研究进入更为深层次的领域。通过考察影响人们效用函数的风险和竞争方面的性别差异,进而探寻性别差异产生的偏好及社会经济原因。现有研究表明,性别差异的确存在,而且会影响到社会总福利水平,这一结论有悖于传统完全理性假设下新古典经济学的结论。以此为逻辑起点,本文对于性别差异的概念、性别差异的表现、性别差异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全面的梳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命运与期望——论蒂利希的“无产阶级处境”理论
    于涛
    2017, 51 (7):  91-96.  DOI:
    摘要 ( )   PDF(4183KB) ( )  
    蒂利希认为在现时代,几乎整个人类都陷入一种无产阶级式的焦虑不安的生存处境,即他所言的“无产阶级处境”之中。为了说明这一点,蒂利希综合多种理论资源,试图以新教原则的先知性批判作为克服这一扭曲状态的武器,以此来重塑人们对于克服资本主义社会、迎接未来无阶级社会的期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近代史基本问题
    延伸与超越:延安时期中共思想理论界对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认识和思考
    吴文珑
    2017, 51 (7):  97-105.  DOI:
    摘要 ( )   PDF(6251KB) ( )  
    延安时期,中共思想理论界对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认识和思考主要围绕三方面展开:从学理意义上阐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含义、特征与相互关系;初次提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动力问题;论证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科学路径。这种认识脉络基本上遵循着从“是什么”、“为什么”到“怎么做”的逻辑架构。从宏观思想演变的视角来看,其认识既有思想继承和完善的一面,又有思想创新和超越的一面。批判地吸收其思想资源,无疑是有意义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术动态
    “《资本论》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
    安昊楠,张继栋
    2017, 51 (7):  106-109.  DOI:
    摘要 ( )   PDF(2782KB) ( )  
    为纪念《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出版150周年,推进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的对话、交流与整合,“《资本论》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学者论坛第10期于2017年4月8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及《教学与研究》编辑部主办。来自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等单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经济学等学科的专家学者及青年学者代表60余人与会。与会学者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总体性视野,聚焦于经济学问题和哲学问题,展开了跨学科对话。
    一、《资本论》的文本解读与思想阐释
    关于《资本论》的文本解读与思想阐释,与会学者从宏观整体把握进入到微观细节解读,提出了一系列解读和阐释《资本论》的新视角、新课题与新路径。
    要深入理解《资本论》的思想原像,首先就要对《资本论》的文本及其思想内核进行深入把握。清华大学王峰明教授指出,当今时代重读《资本论》有三个问题要引起注意:一是《资本论》的内在的逻辑,二是《资本论》中贯彻的方法,三是《资本论》的当代意义。关于《资本论》的内在逻辑,他认为马克思关于价值的逻辑推导有重要的两部分:一是从交换价值推进到活劳动,二是从私人劳动的社会性推进到生产关系。而后一部分又是马克思关于劳动价值论逻辑推导的一个高峰,表明了生产关系和经济关系是价值的本质规定。关于《资本论》中贯彻的方法,他从价值和价格、本质和现象的关系角度指出,价值规定是一种思维抽象,是本质层面,而价格是现象层面。谈到《资本论》的当代意义,他认为劳动价值论虽然不能为人们的日常经济行为提供具体的操作手段和计算方法,但可以为充分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最大限度地减轻和缩短与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和盲目性相伴生的各种问题,提供深层的学理依据和支撑。
    如何把握资本范畴的历史哲学意蕴,西南大学胡刘教授围绕资本范畴的历史哲学意蕴及当代价值进行了探讨,他分别从常识、经济学、哲学三个不同的角度对资本范畴的不同理解及其存在问题进行了阐述,认为马克思的资本范畴是一个社会总体性的范畴,资本不论是作为生产力来理解,还是作为社会关系来理解,都不能只局限于经济学意义上来把握。就理解马克思的思想总体来说,要有“超学科”的视野,而不能只从跨学科或者单一学科的意义上去理解。另外,关于资本范畴与现代性的关系及其当代意义,他强调要区分“资本”范畴、“资本现代性”范畴以及“文化现代性”范畴,为重新理解马克思的资本范畴提供一个新的起点。
    如何理解《资本论》中关键概念,南京大学周嘉昕副教授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研究史,对《资本论》创作过程进行了文献梳理与理论分析,特别指出“资本一般”概念的出现和消失、“合理形态的辩证法”、机器和科学技术、地租与超额利润问题,从而进一步澄清并凸显了马克思《资本论》的当代意义。具体来说,第一,关于辩证法合理形态及唯物辩证法的理解,他认为马克思不仅仅纠结于价值形式部分,而是把它放到整个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再生产过程、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的总体过程当中来加以理解。第二,不同于西方学者,国内学者注意到,机器最重要的意义不在于直接创造社会劳动,而在于无偿占有他人的剩余劳动,“机器论片段”中涉及的是劳动对资本的实质从属问题。第三,绝对地租理论实际上是马克思理解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内在秘密,理解资本主义拜物教现象、物化现象的一个重要理论突破点。另外,对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资本论》的出场路径的理解,他指出两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是生产的国际分工,二是“一般智力(或智能)”生产。
    如何拓宽《资本论》的解释路径,中国社会科学院杨洪源博士对《资本论》及手稿的重要篇章进行了考辨与解读。他首先回溯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或“原本批判”的旧有模式及一般手法,认为国内外学者在解读和研究上述两部分内容时,往往从马克思本人的论述出发,阐述其首次明确区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与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批驳蒲鲁东主义货币理论的理论错误和实践错误等内容,但是缺乏对作为马克思直接批判对象的巴师夏、凯里和达里蒙思想的全面了解和分析。应当在研究中结合巴师夏《经济的和谐》和达里蒙《论银行改革》等著作的分析,揭示马克思写作的原初背景与批判性对话语境。
    二、《资本论》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
    面对《资本论》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关系,学者们认为《资本论》不仅没有过时,反而日益彰显出现实感和解释力。
    《资本论》基本原理对于当代的宏观经济运行仍具有科学指导作用。中国人民大学赵峰副教授聚焦于《资本论》与宏观经济运行关系,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不仅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而且也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方式。第一,关于资本经济运行的方式。从政策调节的角度看,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问题是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问题,《资本论》第二卷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为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第二,宏观经济运行的中心问题,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和补偿。马克思强调社会总投资是最为关键的一个变量,它从总供给和总需求两个方面影响了宏观经济的运行。要调节投资的规模和结构,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是社会投资率和社会投资效率。也就是既重视总量分析,又重视结构分析,既重视价值实现,又重视使用价值的结构性区分。这也是马克思优于卡莱茨基经济学和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地方。因而,在当代中国经济运行过程中,我们也要既重视市场的作用,同时也要发挥好政府的作用。
    在《资本论》与当前金融改革问题的探讨中,中国人民大学张晨副教授认为,当前中国金融改革的总体思路可以概括为两条:一是在经济下行压力下,防控金融风险,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二是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使金融市场回归到自身的功能定位上,避免经济和金融“脱实向虚”。而要对我国金融改革的思路进行深刻理解,就必须回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去。要理解“杠杆”和“货币政策取向”,就要回到《资本论》关于生息资本和信用的相关理论中去。要理解金融风险的意义,就要求助于马克思关于信用两重性理论的理解;要理解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就要借助于马克思关于生息资本和职能资本关系的理论。所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我们要更好地运用这一科学理论,让科学理论真正地在经济政策制定和指导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矛盾的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张开副教授首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逻辑起点的两种解释及其派生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后发展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其次,他还聚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矛盾,并认为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来看“市场中性论”均难以成立,曾经作为“手段”的市场本身已然具有生产关系属性。再次,他提出应充分认识并发挥社会主义条件下“三主体范式”——政府(国家)、劳动和资本的特殊性,构建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动态结构。
    面对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认知资本主义”,清华大学蔡万焕博士分别从资本积累方式、生产方式、对劳动的剥削方式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定义。第一,在认知资本主义下,资本积累是建立在知识即人的创造力这一基础之上的,主要是靠“非物质劳动”。劳动的“非物质化”理论是对马克思抽象劳动范畴的创新与发展,而并非否定劳动价值论。第二,在认知资本主义下,生产方式是基于计算机将网络中的人脑联合起来,并促使人脑之间进行协作劳动。第三,在认知资本主义下,劳动者的创造力并未消失,只在极小程度上被剥削。另外,知识和创造力无法与人身分离,知识产权又保护了生产者对知识和创造力的所有权,因此也不会出现异化。面对认知资本主义的内在不稳定性,他认为金融是治理认知资本主义内在不稳定性的唯一方法。另外,面对认知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不仅要看到其积极意义,还要从其缺陷中寻找启示。
    面对资本积累的二重性与全球经济危机等新趋势、新现象,中共中央党校张雪琴博士提出了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系统思考。对于资本积累的二重性,她给出了生产和金融两个分析框架,并对这一分析框架进行了根源性的研究,主张把明斯基的“四个假设”和垄断资本学派所提出的生产和金融的分析框架加以整合,这可以为生产和金融的分析框架的完整性奠定一定基础。对于金融危机的合理应对,她认为应严密监管银行和金融市场。
    三、《资本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创新
    学者们认为,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创新,亟需开掘和激活《资本论》及手稿这座思想宝库。
    关于《资本论》走向——当代的理论和现实路径的问题,南京大学孙乐强副教授针对国外一些学者将《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机器论片段”作为马克思思想顶峰的观点进行了回应。从当代资本主义知识生产和智能生产入手,揭示了21世纪资本的运作机制,推进了对资本逻辑的当代批判。他认为,我们必须要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理论,才能更好地从思想史的角度把握马克思《资本论》中对预备性的经济学手稿不成熟观点的扬弃和发展,进而将《资本论》思想推向当代现实。
    面对如何以《资本论》的思想指导国企改革这一问题,有学者认为需要深入把握国企改革背后的资本哲学。黑龙江社会科学院高云涌编审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资本去往何处是国企改革背后隐藏的全局性资本哲学问题。他以《资本论》中的资本逻辑作为理论参照提出了公有资本逻辑的概念,主张将国企改革的进程和公有资本逻辑的建构统一起来。他从公有资本逻辑、公有资本精神以及公有资本人格化三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一,公有资本是马克思“利用资本本身消灭资本”这一构想而采取的创造性措施。第二,鼓励推进公有资本人格化的进程。第三,大力塑造公有资本精神。他认为将这三方面与国企改革统一起来,会为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和具体操作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有学者认为可以借助西方学者对价值形式批判的新阐释来推进《资本论》政治哲学思想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孙亮副教授将约翰·霍洛威的思想作为理论切入点,阐释了霍洛威对《资本论》起点的重构及其政治效应。霍洛威认为《资本论》的起点并不是商品而是财富,因为从商品出发,只是在商品及其资本权力的框架内兜圈子。基于此,霍洛威从文法学和形式批判中蕴含的“相反方向”分析了将财富设定为《资本论》起点的合理性,他还借助阿多诺否定辩证法进行佐证,并将其推进到“行为反对抽象劳动”这一具体革命理念上,从而倡导“停止制造资本主义”以维护人的尊严的抵抗政治学。但同时,孙亮副教授认为霍洛威的思想也存在着历史局限性,霍洛威从资本主义裂缝中以否定辩证法的方式寻找革命主体的做法,只有在他本人所生活的“福利社会”中才有实现的可能。
    关于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信用问题,首都师范大学黄志军副教授从文本学的角度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信用问题的不同理解进行了梳理,认为马克思对信用问题经历了由异化逻辑的否定理解到资本逻辑的肯定理解的转变。而在马克思之后,希法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信用问题的分析,在资本逻辑的基础上,建构出“资本信用”概念作为金融资本的理论,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信用对社会进行统治的隐秘方式及其现实对抗性力量。他认为,通过对马克思与希法亭信用学说及其关系的阐释,可以进一步揭示当代人的存在方式的状况与问题。
    关于合理把握资本逻辑理解模式的问题,北京大学张梧博士针对资本逻辑的诸种理解进行了学理反思。他总结了当前关于资本逻辑的四种理解模式,即劳动还原论、资本主体性论、资本结构化论与资本内在断裂论,并指出了这四种理解模式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时的优势与局限。他认为,资本逻辑范畴揭示的是蕴含在资本运动过程中的内在规律和必然趋势,这无疑是一种合理的抽象,但是资本逻辑绝对不能被理解为可以脱离资本运动而单独存在的独立逻辑。所以,在当前境遇下要对资本主义作出更具阐释力的分析,就必须遵循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从资本逻辑学上升到资本现象学的方法。
    四、唯物史观与政治经济学批判
    学者们基于《资本论》及手稿,探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哲学的有机关系,对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哲学思想进行了深入分析和阐发。
    关于《资本论》中的唯物史观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关系问题,学者们认为只有开启超越现代学科分化的总体性视野才能完整把握马克思的思想。中国人民大学郗戈副教授探讨了《资本论》中经济学与哲学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直接关涉对《资本论》理论性质的把握和理解,同时也关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总体性问题。他认为,应当历史地理解经济学与哲学关系的变迁,从西方思想史上的学科关系来看,经济学与哲学并非始终是现代学科规训中分化并置的形态,而是历史地呈现出“未分化”、“分化”与“再整合”的动态发展过程。马克思与黑格尔虽都处于经济学与哲学在现代分化后重新趋于整合的发展阶段,都试图将政治经济学理解为一种哲学,然而在经济学与哲学的结合方式上又存在着深刻差异。在《资本论》中,经济学与哲学实现了真正的内在结合,同时也形成了一种关于现代世界的存在方式、生成方式与超越方式的新型哲学世界观。
    有学者探讨了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逻辑向度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庄忠正博士将马克思的《资本论》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成果联系起来,以二者的方法论差异为核心,从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前提批判、劳动价值论批判和理论总问题批判这三个维度呈现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逻辑向度。他认为,马克思更多的是深入历史过程分析来展开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从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超出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分析向度。
    面对市场社会中商品化的界限问题,学者们认为资本的无限扩张是商品不断突破自身界限的根源。吉林大学王庆丰教授阐发了劳动力商品化的哲学意义,从商品构成资本开端引申到商品的界限问题。商品界限问题表面看是一个经济问题,但实质是关乎人类社会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对此,他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一,劳动产品作为商品的界限,表明一些物品一旦成为商品就会侵犯人的基本权利和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第二,劳动力作为商品的界限,表明劳动力一旦成为商品,资本主义社会的奴役性的生产关系就会形成。劳动力不能成为商品,即使成为商品,一些明显腐蚀人类价值的劳动行为也不能成为商品。第三,符号作为商品,会使我们的生活受到市场生活的殖民化。澄清并严格限定商品的道德界限,只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权宜之计。从马克思的立场出发,问题的真正解决还在于瓦解资本无限增殖的逻辑,彻底改变人与人之间的物化状态。
    北京工业大学彭宏伟副教授就资本概念的哲学意蕴进行了具体分析:第一,资本并不是单纯的经济概念,而是一个哲学概念。对于马克思而言,资本不仅不是物,而且是一个由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共同构成的有机总体。第二,理解资本范畴的关键,就是要对构成资本的所有要素不仅进行静态性的分析,也要指明动态性的变化,这有助于我们通过解剖资本来把握现代社会结构。第三,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核心是资本理论,这不同于其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
    关于马克思的资本批判与正义观的问题,有学者认为这二者构成了辩证统一关系。东南大学高广旭副教授从三个角度梳理了马克思对现代性正义观念的批判。首先,以人的存在的个体性和公共性的角度把握古典正义和现代正义的差异,从而揭示了现代正义的内在困境。其次,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总体视角分析了交换价值和平等、自由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而从商品交换关系深入到社会权力关系的再生产。第三,马克思现代正义观念批判的真实意蕴是资本权力批判,资本与正义的辩证法必将推动现代正义摆脱资本逻辑的控制,实现自身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的自我革新。
    有学者揭示了政治经济学批判所蕴含的自由维度,阐发其对现代资产阶级自由观的超越。东北师范大学田冠浩副教授审视了自由的整全性观念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之间的思想史关系,他以卢梭和亚里士多德关于公共经济生活目标的论述为切入点,提出了重新看待经济和政治的本质联系的新视觉;用自由的整全性作为反思现代性的标准,由此才能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总问题,进而才能提出重建现代性的合理方案。
    与会学者普遍认为,《资本论》及其手稿是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著述,不仅是研究马克思经济学思想,而且还是阐释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最重要文本依据,理应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工作的重中之重。21世纪全球发展的新形势与中国发展的新境界,再一次验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资本论》原理的科学性与生命力。《资本论》的当代研究,应当打破“过度思辨化”和“过度实证化”的二元对峙,扬弃哲学学科与经济学学科的过度分化,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的“超学科”视野,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总体性建构。文本文献、思想史、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四位一体”的综合性研究,融政治经济学、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于一体的整体性阐释,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合理构建,有助于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论坛”述要
    蒋占峰
    2017, 51 (7):  110-112.  DOI:
    摘要 ( )   PDF(2086KB) ( )  
    2017年4月22日,由《教学与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思想教育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湖北社会科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6家杂志与河南师范大学共同主办,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论坛在河南师范大学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8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的17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大会开幕式由河南师范大学副校长陈广文教授主持,河南师范大学校长常俊标教授、河南省教育厅思政处处长李培俊先后致辞。《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杂志社社长、主编谢成宇代表6家杂志讲话。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这一主题,就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及引领示范作用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及实践教学模式、“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设置及发展等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理论探索和思想交流。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进一步统一思想,回应理论和现实诉求,增强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性、自觉性和历史责任感,就需要我们保持理论上的清醒。
    中国人民大学刘建军教授作了题为“论共产主义信仰的历史根源”的大会发言。他指出,在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理想信念问题是最重要的问题,也是难度最大的一个问题。共产主义信仰渊源最早的基因奠定时期是在原始社会,那是共产主义信仰最早形成的时代。我们的信仰并不是最晚的,它是一个源远流长的信仰,甚至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时间最长的。同时,我们的信仰扎根在人类历史的深处,这是它顽强生命力的一个根本保证。我们的信仰是理性的,但其根基并不仅仅停留在理性表面,实际上是在人类种族记忆集体无意识内心的深处。中国社科院金民卿研究员就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问题意识作了阐述。他指出,问题意识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方法,而是一个带有世界观性质的基本方法论。当问题意识被普遍化应用的时候,以问题取代主义,用问题掩盖主义,对一些枝节性的问题抓住不放,或者完全地按照一些外来的理论框架,设定一些所谓的中国问题,来考量中国现实的发展等现象也频频出现。正确理解问题意识,把握、分析和解决问题,需要注意正确处理问题与主义的关系、增强区分真假问题的见解力、善于处理关键问题与枝节问题的关系、深度把握问题的理论依据和文化基础。
    华中师范大学学工部部长刘宏达教授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要促进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统一,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管教学,学生工作管行为指导,学生工作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结合尚不理想。解决这一问题,二者必须机制融通,内容方法融入,平台融合。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责任与担当,河南科技大学刘振江教授从思想认识到原则坚持等六个方面做了阐释。处在意识形态前沿阵地的新疆高校如何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新疆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孙秀玲教授认为,新疆高校所有的教师都要增强责任意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要牢记守江山守政权的使命,联系新疆的重大问题,回应学生关心的问题,增强学生的获得感。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金龙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在关注现实的同时,一定要有历史的维度。就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他指出,一是可以分别从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的历史时期进行分期研究、比较研究。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可以按群体或阶级、地域、党派、单位或民族等几个维度来划分。三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资源、国际资源、本土资源运用的研究。四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校教育、党校教育,各种培训、会议、仪式,各种运动、纪念活动,媒体及榜样建构等载体的研究。五是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所发挥的作用应分别开展研究。六是对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和教训、积极作用和负面效应要做一些总结和反思。
    华中师范大学秦在东教授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的建构、学科体系要素的逻辑结构、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功能价值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厦门大学徐雅芬教授指出,高校仍存在着一些制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问题,如少数高校仍然没有建立课程教学和学科研究的二级机构,学科点的设立比较少,并且不平衡、不规范、归属混乱,学科研究方向设置欠规范,学科研究成果难以为课程建设提供深厚的学理支持,教师队伍难以适应科研与教学并重的要求等。吉林大学的陈松友教授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发展,应建立一种跨学科定期交流的机制。河海大学的孙其昂教授则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组织维度问题。
    三、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如何贯彻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顶层设计,突出“教材、教师、教学”三个关键环节,着力打一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提升学生满意度,与会专家总结分享了各高校的探索实践,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
    就如何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协同效应,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院院长冯刚教授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每门课程都有一个框架体系,但要注重课程之间的协同联系,做好几门课程之间的配合,整体思考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共同回答四个正确认识等问题;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其他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和高校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及学生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与学生生活于其中的教学科研管理整体系统,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校的文化建设、社会实践、学生心理健康及社团活动等,形成同向同行合力。
    就如何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正确认识”,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北京科技大学左鹏教授提出,“四个正确认识”有内在的逻辑,四句话既明确了我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任务,也明确了达到这一目标任务的途径方法。哈尔滨师范大学的郝文斌教授认为,“四进四信”有效推进,要把握贯穿于讲话的鲜明主题、目标追求、战略布局、立场观点和方法等重点,要抓住进、学、信、用等环节,要把专题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课程安排等。北京体育大学的李庚全教授就习近平党建思想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作了发言。南阳师范学院的袁雅莎教授提出应根据学生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将教材内容整合为若干弹性模块,同时要解决好大学与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重复问题。
    如何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实践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张润枝教授的建议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要有学生指向,关注教学视角转变、教学行动先于教学计划、教学权利均衡、共同话语的构建及反馈等方面。天津大学孙兰英教授、华东政法大学赵庆寺教授、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王学利教授、信阳师范学院门献敏教授等就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中的数据价值思维方式、互联网+思维、专题化教学改革作了发言。浙江大学张彦教授就如何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整体队伍建设提出了“三个坚持,三个认同”的主张,“三个坚持”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四个服务的目标,“三个认同”即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蒋占峰教授则简要介绍了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近年来探索和逐步形成的课堂叙事性教学、基地体验式教学、平台情景式教学三者相互渗透、功能互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
    四、关于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是中共中央的一个重大举措,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决策。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加强建设,模式、方向、标准等是众多马克思主义学院,尤其是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专家们关注的热点。
    关于建设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卢黎歌教授认为,要凝聚学科方向做大做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精心设计培养方案、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高端人才,要关注社会思潮和热点问题、引领社会舆论的主动权和话语权,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给予理论支撑,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青年教师队伍建设,要加强智库建设。他特别强调要用马克思主义学科自己的语言和研究范式来研究社会现象;要做好顶层设计与分工,让不同地区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有自己的特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硕士博士及青年教师要实行挂职性的社会实践;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要支持所在地的其他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西南大学的王文余教授提出建设高水平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围绕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这个圆心,着力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文化传承与社会服务、人才培养这四个同心圆。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的设置,卢黎歌教授认为,这与原来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有所区分,是按照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视域和学科要求进行培养,学生理论功底要更强一些,能够适合各个二级学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硕士博士招生培养优质生源。但河南大学彭绪琴教授则对此提出异议,她从社会认可度、就业以及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博培养的质量、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区别度等方面论证不宜在本科阶段设置该专业。
    南京师范大学王刚教授在大会总结发言中指出,本次论坛问题聚焦非常清晰,专家发言和讨论有深度有广度。而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还有一系列问题生长点。比如,如何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顶层设计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意识形态性和学科性的关系及张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部六个二级学科之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中共党史、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及整合问题,如何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问题,如何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新技术新媒体结合起来,如何避免教学方法求新的形式主义,如何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有尊严感和获得感,马克思主义学院几大任务之间的关系问题,等等,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