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
    论孙中山的中华民族复兴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郑大华
    2016, 50 (10):  5-12.  DOI:
    摘要 (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的愿望和追求,与此相联系,中华民族复兴思想或思潮也是近代以来的主流思想或思潮之一。孙中山先生不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了他的毕生精力,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复兴思想的最早提出者和阐述者,他的中华民族复兴思想在近代中华民族复兴思想或思潮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中的民粹主义倾向
    左玉河
    2016, 50 (10):  13-19.  DOI:
    摘要 ( )  
    跨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近代民粹主义的基本特征。孙中山为避免中国出现资本主义弊端而提出民生主义,希望在中国落后的社会环境里举种族革命、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主观上要避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走不同于欧美的国家资本主义道路,并倾向于社会主义。但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及集产社会主义等主张在客观上却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民生主义不能完全等同于民粹主义,但从跨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个关键问题上,民生主义具有浓厚的民粹主义倾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孙中山社会经济思想的宏观审视*
    马克锋
    2016, 50 (10):  20-26.  DOI:
    摘要 ( )  
    孙中山社会经济思想主要包括土地思想、实业发展、节制资本、社会救济等多个方面。土地思想强调通过土地国有、核定地价、涨价归公等方式,最后实现“耕者有其田”;优先发展交通运输,积极开发矿业资源,切实提振民用工业,是其振兴实业的主要内涵;通过节制资本与政府控制,实现均衡发展,避免重蹈欧美覆辙,真正解决社会经济问题是其基本出发点。孙中山社会经济思想主要渊源于其经历,欧美社会经济思想、中国古代经济制度对其思想也有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工业化与社会主义的选择
    程广云
    2016, 50 (10):  27-34.  DOI:
    摘要 ( )  
    社会主义是某些国家人民基于本国国情的历史选择。这一选择有着无可选择的历史和逻辑前提——工业化,而工业化的前提又是资本原始积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是掠夺;社会主义原始积累是节约。正是在这一前提下,某些国家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形成以计划经济和威权政治为特征的传统社会主义;进而为了发展工业化生产力亦即商品经济,通过社会主义改革形成以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为特征的现代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具有特殊性,而且具有普遍性;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更是社会主义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形态——一个被不断反思的命题*
    王程
    2016, 50 (10):  35-42.  DOI:
    摘要 (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之后,必须用一种全新的视角解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同属于人类第二大社会形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内生关系,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观念形态既包含现代性生成链条的完整环节,又表征着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的一种新的关联方式。因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形态”的形成过程,正是社会主义本质不断显现的过程,它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实践不断趋于成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论实质性的自由及其实现——兼与康德比较*
    陈晓川
    2016, 50 (10):  43-49.  DOI:
    摘要 ( )  
    由康德所确立的自由理念在现代性条件下却无从实现,换言之,已经走向了它的反面——奴役,马克思亦称资本主义为“现代的奴隶制”,对马克思而言,重要的不是以形而上学的方式论说自由这个概念,而是揭示以自由为其本质的人在标榜自由的资本社会中的异化表现,并找寻一条现实的人性复归之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
    凯恩斯主义和供给学派排他式主导政策选择的缺陷
    郑有贵
    2016, 50 (10):  50-56.  DOI:
    摘要 ( )  
    凯恩斯主义和供给学派都有自己形成的特定历史条件。统一于西方经济学的这两个学派,在假设和理论逻辑起点上是对立的,前者以需求决定供给为起点,后者以供给创造需求为起点,因而互不相容,把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对立起来,在政府和市场手段的使用上也存在分歧。两个学派的假设和理论逻辑与现实不一致,都回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矛盾,而主要是在既定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讨论需求、供给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这两个学派是解救不同原因所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药方,其理论和政策主张在实践中的运用,解救了旧有经济危机之后,又衍生出新的经济危机。两个学派解救危机成效的光环及革命之革命的理论演进思维定式,对其假设、理论逻辑与现实不一致及导致新危机的问题有所屏蔽,对此应还其本来,不能将其中的某个学派作为排他式单一主导一国经济政策选择的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
    韩艳红
    2016, 50 (10):  57-64.  DOI:
    摘要 (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推动我国“十三五”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必要举措,对提升我国国际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依据应源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唯此才能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正确理解并顺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也是对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与完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治经济学前沿
    再论二次分配与经济增长之关系
    冉昊
    2016, 50 (10):  65-70.  DOI:
    摘要 ( )  
    二次分配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有两个普遍性观点:一是经济增长从根本上决定了二次分配的大小;二是二次分配的扩大会对经济增长起阻碍作用。本文对这两种论调产生的理论背景和内在逻辑逐一进行分析,并对这两种论调分别进行逻辑上或经验上的驳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二次分配可能有助于经济增长。辨明二次分配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基础性关系,对我们重新认识“效率优先于公平”的论断,以及思考把社会政策放到与经济政策同等重要的位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中国与世界
    全球能源与气候治理视野下的G20*
    潜旭明
    2016, 50 (10):  71-78.  DOI:
    摘要 ( )  
    在全球化时代,能源安全由单纯的能源供应安全向能源价格、环境和气候变化等问题拓展,全球能源气候问题需要通过全球治理的方法加以解决。近年来,在G20体系框架下已建立和完善全球性的能源气候治理机制,G20成为全球能源基础设施的投资中心和全球性能源与气候治理中心。中国是G20机制和全球能源气候治理的重要利益攸关方和参与者。依托G20框架,中国建立各种层次的能源对话渠道,为全球能源治理奠定坚实的基础。2016年,中国正式接棒G20峰会的主办权,领衔全球治理的顶层设计,在全球能源气候治理中有所作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的中亚地区主义与周边命运共同体的生成*
    雷建锋
    2016, 50 (10):  79-88.  DOI:
    摘要 ( )  
    中亚地区是中国较易进行战略塑造和积极作为的外交方向,从“上海五国”到上合组织,再到“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的中亚地区主义战略日渐清晰,体现了以推动地区治理践行睦邻外交的新态势。其特征有:提供地区性公共产品以形成地区合作的制度基础;以创新机制引导非国家行为体参与,促成地区主义和地区化的相互促进;以多种机制综合配置战略资源,安全与发展并举;视中国与周边为命运共同体,以自身发展惠及邻邦,培养地区共同体意识和共同利益观念,构建新的地区意识和地区主义。目前中国的中亚地区主义还在成型之中,对其进行学理化概括与提升对周边外交具有引导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话语权分析——兼论当代中国外交话语权的发展
    孙晓
    2016, 50 (10):  89-95.  DOI:
    摘要 ( )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关于国际格局、全球治理等外交话语的提出,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问题备受关注。本文试图提出从话语到话语权形成的分析框架,并以此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话语权的产生进行分析,探讨话语权产生背后的话语因素。以此为基础,本文对当前中国外交话语权问题进行反思,提出要在找准自身定位的基础上,注重外交话语发展的包容性可沟通性,把握时代进步性,同时增强话语的实践性,推动中国外交话语体系的完善与发展,进而扩大中国的外交话语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治学前沿
    程序民主中“授权”的政治学释义*
    赵宬斐, 朱俊瑞
    2016, 50 (10):  96-102.  DOI:
    摘要 ( )  
    民主程序中“授权”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民主的过程主要表现为“授权”的过程。“授权”得以顺利运行,不仅依靠系列的程序公开、优先、广泛参与和公平竞争等原则为其提供保障与支持;同时还需要“实体民主性”与“程序民主性”双向共进、程序机制的协调性建构以及授权机制的“效能”与“价值”有效发挥为其提供制度支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德勒兹的资本主义批判:一种后马克思视角*
    吴静
    2016, 50 (10):  103-108.  DOI:
    摘要 ( )  
    德勒兹和加塔利合著的《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症》从“欲望机器”入手,对不同形态的生产关系逐一进行了解析,并在此基础上重新诠释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以及它对“欲望”的压抑。这样一种新的理论模式一方面继承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精神,另一方面又突破了传统马克思主义所描述的生产关系变革原因范式,从资本主义内在极限与外在极限两个方面的不平衡入手,准确地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的现状。他还对资本主义的自我调整与更新提供了新的解释,使我们能够从一个更具有当代性的视角来面对今天的全球化问题以及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术动态
    人学视野中的新发展理念——“中国人学学会第十八届年会”综述
    董彪1,曹得宝2,孔伟3
    2016, 50 (10):  109-112.  DOI: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