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大数据与社会主义
    秦宣
    2016, 50 (5):  5-14.  DOI:
    摘要 ( )   PDF(2141KB) ( )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海量数据的几何级数增长,人类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直接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进而影响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影响人类发展的未来。认识大数据,适应大数据,引领大数据,发展大数据,已经成为诸多国家的国家发展战略,也必将改变民族国家的命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
    中国公共政策与公平分配——基于国民收入分配流程的分析
    王秀芝, 尹磊
    2016, 50 (5):  15-24.  DOI:
    摘要 ( )   PDF(1858KB) ( )  

    本文立足国民收入分配流程,从居民福利角度出发,将居民分配问题分解为居民收入分配、公共服务分配、税负分配和财富分配四个维度,并分析了公共政策在公平分配中的作用和效果。研究结论为:我国地区间、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分配不平等程度较高;政府转移性支出对公平分配的贡献远高于个人所得税的效果;政府收入结构和税制结构使得税负分配具有明显的累退性;财产税的缺失导致在财富公平分配上存在政策空白。因此,应加大转移性支出力度,调整政府收入结构并优化税制结构,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尽快推出房地产税。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治学前沿
    我国社会组织协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谈火生, 苏鹏辉
    2016, 50 (5):  25-33.  DOI:
    摘要 ( )   PDF(1992KB) ( )  

    “社会组织协商”是2015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中的一个新提法,目前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相对缺乏,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尝试对我国社会组织协商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剖析。本文认为,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组织在公共议题协商、内部公共事务协商和参与其他渠道协商等三个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此同时,我国社会组织协商的发展还存在着进一步改进的空间,尤其是在协商能力、制度化程度、参与机制和成果转化渠道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从五个方面提出促进社会组织协商的政策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治经济学前沿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中国现代国家的成长
    叶麒麟
    2016, 50 (5):  34-39.  DOI:
    摘要 ( )  

    以社会资源正义分配、国内秩序保障以及外部安全保证为核心要义、任务的国家治理,是现代国家的基本属性,而国家治理方式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现代国家成长的内在逻辑,它是考察现代国家成长较为科学、合理的维度。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维度下,中国的现代国家经历了独特的成长轨迹,即由传统国家治理危机所促成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国阶段,到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运动式治理所带来的国家一体化阶段,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制度化治理所带来的执政兴国阶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资本主义研究
    #br#  后期资本主义社会系统及其危机 ——评奥菲对福利国家危机的系统功能诠释
    谢静
    2016, 50 (5):  40-46.  DOI:
    摘要 ( )   PDF(1458KB) ( )  

    克劳斯·奥菲作为德国著名政治社会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第三代主要代表人物,他秉承了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的社会理论传统,将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同社会学的结构功能主义和系统功能理论结合在一起,对后期资本主义国家矛盾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了著名的福利国家危机理论。奥菲对后期资本主义社会系统及其危机的阐释不仅是他福利国家危机理论的核心,而且也是其政治社会学思想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产剩余价值”的理论进展及其在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王丰
    2016, 50 (5):  47-55.  DOI:
    摘要 ( )   PDF(1915KB) ( )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之一。在《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规律,指出了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随着全球宏观经济形势以及微观组织形态、行为的变化,剩余价值的生产方式也出现了较大变化。在新形势下,国内外学者深入探讨了“生产剩余价值理论”,实现了理论进展与现实变化的契合。现实变化主要有五个方面,即金融资本的掠夺式剩余价值生产、资本空间扩张的剥削式剩余价值生产、技术进步式的生产剩余价值、劳动者技能升级式的生产剩余价值和新产品投资式的生产剩余价值。五大变化形成了当前“生产剩余价值”的三个新特点:长期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短期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并举、提高全要素增长率与资本投资并重、劳动力价值提高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并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学之维——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视角
    汪盛玉
    2016, 50 (5):  56-61.  DOI:
    摘要 ( )   PDF(1294KB) ( )  

    价值和价值观在人的主体性维度上是一致的,构成人的行为的发端之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丰厚的人学观照,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昭示人的实践本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彰显人的生存意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表征人的发展主题。以“现实的人”为前提、以“人性完善”为标准、以“人生需要”为基础、以“人民主体”为动力、以“人的实践”为保障、以“人的发展”为宗旨,开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路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心理与社会核心价值观本质关系的理解与运用
    韩丽颖
    2016, 50 (5):  62-67.  DOI:
    摘要 ( )   PDF(1216KB) ( )  

    社会心理与社会核心价值观是基于一定社会生产关系和历史文化传统产生的两种发展程度不同的社会意识形式。社会心理是全部社会文化产生的直接来源与感性基础,社会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心理系统化、理论化的价值表征,二者关系具有相融相通的统一性与互适改变的矛盾性。厘清社会心理与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关系,对深刻把握我国当前社会心理状况、有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逻辑理路与行为过程
    谢迪斌
    2016, 50 (5):  68-75.  DOI:
    摘要 ( )   PDF(1416KB) (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有着内在的客观规律。社会思潮的特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构功能决定了引领的逻辑起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功能体现与作用发挥决定了引领的逻辑演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从逻辑规律变成实践行动,必须进行方案的设计与过程的管控,主要从媒体的传播、教育的引导、学术的推动三个方面实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中国与世界
    中国和平发展构建国际制度的途径分析
    蒲俜
    2016, 50 (5):  75-81.  DOI:
    摘要 ( )   PDF(1516KB) ( )  

    中国和平发展的进程,一直伴随着对国际制度的参与、建设与塑造。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继续坚持和平发展的战略选择,加强构建国际制度的能力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中国的和平发展通过倡导新型国际关系理念、推进现行国际制度改革、打造新型国际制度平台等途径,对国际制度的构建发挥着建设性的作用。这既是中国和平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更加公正合理国际制度的必然选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球化世界中文化—文明对话的价值
    赵岩1, [俄]A.N.丘马科夫2
    2016, 50 (5):  82-95.  DOI:
    摘要 ( )  

    不同的个体和社会的文化差异及文明发展程度的不同是当代社会矛盾产生的根源。对话是解决当代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最好方式。如果理性且人道的政权取代仅靠使用力量的威权,发展包容文化并达到一定的文明程度,对话就会成为不同人群交往的基本手段。本文旨在探讨在日益增长的、相互依赖的全球化条件下所产生的社会政治冲突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寻求政治解放的新可能性——论大卫·哈维空间正义理论
    崔丽华
    2016, 50 (5):  89-95.  DOI:
    摘要 ( )  

    在大卫·哈维看来,空间本身包含着政治属性。在此基础上,他强调社会差异,提出了不均衡地理发展所带来的人员、资金、信息等在全球规模上的高度流动,生产、技术、资本在全球空间的重新布局等等,这也深深地改变着今天世界政治的走向,从而产生了“新帝国主义”。他的终极目的是要建立一种没有掠夺、剥削的正义的资本主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阿尔都塞偶然相遇的唯物论思想研究
    经理
    2016, 50 (5):  96-102.  DOI:
    摘要 ( )   PDF(1492KB) ( )  

    阿尔都塞晚年提出偶然相遇的唯物论,以便消除“辩证唯物论”的表述对法国共产党政治实践的不利影响。他并未抛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投向唯意志论的怀抱,而是反对“目的论”的唯物论;把意识形态作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条件,认为无产阶级要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利用意识形态机器瘫痪的有利境遇,与其他团体实现联合,干预历史进程。他强调从“偶然性”视角重新理解历史唯物论强调意识形态的意义,但却从根本上否定了生产关系的连续性和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述评
    国际环境政治研究的变迁及其根源
    董亮
    2016, 50 (5):  103-112.  DOI:
    摘要 ( )   PDF(1923KB) ( )  

    国际环境政治研究通常以1972、1992、2002及2012四个重要年份的国际会议作为公认的重要节点。鉴于知识生产与节点大会的密切关联,加之极强的跨学科性及应用性,国际环境政治研究不断演化。目前,可分为四大类研究议程:与环境相关的传统国际制度研究;环境与国际政治经济学相结合的问题;环境类非传统安全问题;国际环境治理中的相关规范性问题。研究方法也日益细化,定量、定性方法得到均衡发展。具体而言,过程追踪、大型事件的团队研究、统计数据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嵌入式问卷试验及排放情景等受到推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