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农业政策转型*
    钟真,孔祥智
    2015, 49 (5):  5-13.  DOI:
    摘要 ( )   PDF(2085KB) ( )  
    新世纪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粮食产量“十一连增”、农民增收“十一连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加速,城乡公共服务全面发展。但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农业面临着“丰年缺粮”呈刚性态势,国内外价格倒挂局面难以扭转,波动性风险和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财政支农政策过于分散,政策着力点与农民收入结构不协调等诸多新的挑战。为此,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产品价格政策、财政支农政策、农业科技政策、农村金融政策等主要农业政策亟待转型升级。在“农业新常态”尚未全面到来之时,中国农业应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的步伐,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碳发展对中国能源价格改革的冲击*
    罗来军1,朱善利2,傅帅雄2,臧元峰2
    2015, 49 (5):  14-23.  DOI:
    摘要 ( )   PDF(2021KB) ( )  
    低碳发展就必然涉及价格体系的调整和改变。在中国推进低碳发展的进程中,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和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是极其关键的问题,而实现这一使命的最大抓手无疑就是能源价格的改革。能源价格的经济关联既深又广,一头联系着能源的生产与供给,另一头联系着能源的需求与消费,这两头又联系着整个国民经济体系,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系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中国与世界
    新时期大国双边合作机制建设 ——以中美关系为例*
    刘长敏
    2015, 49 (5):  24-33.  DOI:
    摘要 ( )   PDF(2054KB) ( )  
    进入新时期以来,大国双边关系机制化建设速度加快。中美建交后,两国关系经过数十年艰难曲折的调整与发展,终于迎来了迈向机制化的进程。目前共形成了涵盖诸多领域的90余个对话合作机制。这些合作与对话机制的建立,经历了中美关系发展的不同阶段,并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从覆盖范围上看,涵盖领域广泛、议题丰富;从层次上看,建立了从民间到高层的多维度对话合作机制,呈现立体化交往;从形式上看,由分散、重叠向统一、整合方向发展;同时,也存在各个领域合作机制发展水平不均衡等缺憾。在全面建设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今天,对中美对话合作机制进行系统分析和整体评估,有利于两国关系的深度调整,建设性地推进新型大国关系的健康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外交转型的微观社会互动分析*
    尹继武
    2015, 49 (5):  34-43.  DOI:
    摘要 ( )   PDF(2080KB) ( )  
    社会认同的转化,成为中国外交转型和变化的非物质性动因。中国面对国际社会时,如何展现一个积极的国家自我,进行印象管理和身份展示,以及在此过程中的内在认知差异和张力,是中国外交转型的微观社会互动内容。中国外交的目标维度包括权力、地位和价值三个方面,但三种外交仪式具有多重性和模糊性特点,中国外交在印象管理和身份展示过程中,需要契合话语与行为、政府与社会以及主我与客我之间的一致性;权力、地位和价值仪式的挫折会产生中国的情感反应,以及外交的管理策略调整。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微观社会互动研究,对于中国公共外交、国际形象管理等具有启示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时期中国外交转型的原因与影响*
    高小升
    2015, 49 (5):  44-52.  DOI:
    摘要 ( )   PDF(1851KB) ( )  
    新时期的中国外交不仅体现出愈加积极主动和更加全方位的新特征,而且强调周边外交和多边外交以及更加注重顶层设计和全局统筹。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上述转型与当前国际环境的变化、中国国家实力、国家利益和身份认同的变化以及中国领导风格和中国国内社会的变迁等因素密切相关。新时期中国外交的转型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治经济学前沿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经济失衡再分析*
    白宇飞1 ,孙俊新1 ,陈建2
    2015, 49 (5):  53-61.  DOI:
    摘要 ( )   PDF(1804KB) ( )  
    在综述全球经济失衡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基于要素的价值链分工是造成本轮经济失衡规模庞大、持续时间长的决定因素。全球价值链影响经济失衡的机制包括:产业结构的调整、贸易统计向增加值核算转化的内在要求和贸易利得的内涵及决定因素的变化。金融危机之后各国采取的再平衡政策缓解了失衡的规模,但造成失衡的根本性因素没有变化,未来全球经济失衡仍可能加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资本主义研究
    当代意识形态存在的三重特性*
    沈江平
    2015, 49 (5):  62-69.  DOI:
    摘要 ( )   PDF(1814KB) ( )  
    从人类发展现实来看,意识形态并没有走向终结,它依然行走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传统的意识形态理解可能更多的是纠结于科学与虚假之分,事实上,现实的发展迫使我们用更为开阔的视野来考量。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和拓展,把每个国家(不同制度)都纳入到这股不可阻挡的洪流之中。经济发展促使观念的不断调整和更新,制度差异下政策措施的趋同并不意味着作为表征经济基础的观念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的趋同,更不意味着意识形态斗争的消解。从宏大叙事向日常生活转移,将意识形态扩展至包括阶级视域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活过程,揭示出上层建筑和社会个体之间的统治、对立乃至争夺的动态关系。谁掌握了大众,谁就掌握了话语权,意识形态的现实走向也符合这种理论作用的实质。当然,日常化、微观化的转变并不是意识形态与过去决裂,只是意识形态作用的延伸和深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论马克思高阶正义的实现
    路径及其限度*
    蒋志红,黄其洪
    2015, 49 (5):  70-76.  DOI:
    摘要 ( )   PDF(1446KB) ( )  
    马克思的高阶正义理论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使正义成为一种不必要存在的过时的有限的现象,一种不再引人关注的理想,因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超正义社会。由正义社会走向超正义社会有着现实的实现路径。但是,马克思在这方面的思考却存在着自身的限度,正因如此,马克思还提出了一种低阶正义理论作为高阶正义理论的补充,思考二者的关系,是推进马克思正义观研究的突破口。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马克思正义观的转向与重建
    杨宏伟
    2015, 49 (5):  77-83.  DOI:
    摘要 ( )   PDF(1347KB) ( )  
    马克思的正义观经历了一个转变与重建的过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批判中,马克思从早期的法律正义转向经济正义,解构了传统自由主义的正义观,并从经济基础、实现路径和价值目标等维度重建了科学的正义观,认为经济正义是社会正义的本质内容,经济增长是实现正义的基本前提,公平分配是实现正义的根本路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正义的最高目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关系新解*
    李合亮
    2015, 49 (5):  84-90.  DOI:
    摘要 ( )   PDF(1342KB) ( )  
    在各种可能的表现形式中,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最能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基本特性与关系实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之间保持着适度张力,既紧密联系、相互交结,又互为工具与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是基础,是社会价值的主体组成因素,社会价值包括了个人价值,是个人价值的延伸与保证,社会价值的实现必须建立在个人价值充分实现的基础之上,个人价值的实现必须以维护社会价值为前提,必须是社会认可的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
    现实审视与思考
    唐平秋,李勇图
    2015, 49 (5):  91-97.  DOI:
    摘要 ( )   PDF(1707KB) ( )  
    微文化的兴起和发展正在对当代大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处于微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开始多彩呈现;尽管当前大学生群体的网络政治参与总体上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但同时也出现了情绪化、自由化、圈群化等非理性现象;应从跟进热点微话题、重视微社交活动、发挥微示范效应、加强微文化监管和注重微民主建设这五个维度来进行应对,促进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和谐、有序地进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媒体视域下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建设*
    高丽静
    2015, 49 (5):  98-104.  DOI:
    摘要 ( )   PDF(1631KB) ( )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和传播提供了新平台,为主流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观念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新媒体所特有的开放性、虚拟性、交互性等特点使新媒体环境呈现出多元和复杂的局面,影响着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和发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明确责任,是新媒体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尔库塞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
    意识形态批判与超越*
    蒯正明
    2015, 49 (5):  105-112.  DOI:
    摘要 ( )   PDF(1736KB) ( )  
    马尔库塞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物质丰富,精神痛苦”的现象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批判,这种批判是以资本主义技术理性的意识形态化为内核而展开的。通过对科技理性意识形态化的阐释,以及这一内核展开下的“虚假需求”和“额外压抑”的分析,向我们深刻展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病态,但其理论也存在明显的缺陷,为资本主义社会开出的药方也不可能医治好现代资本主义的疾病。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