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科学认识历史文化与中国制度的关系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体会
    陶文昭
    2015, 49 (4):  5-11.  DOI:
    摘要 ( )   PDF(1498KB) ( )  
    历史文化对社会制度的影响是重要的,但不是决定性的。中国社会制度深深扎根于历史文化之中。当今中国重视制度的历史文化因素,是对社会主义认识深化的自觉,是对全球化认识深化的自觉。中国制度从深层次到浅层次、从宏观到微观、从政治到文化、从内政到外交,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因素。社会制度与历史文化关系要辩证把握。制度建设既要扎根历史,又要面向时代;既要汲取历史精华,又要剔除文化糟粕;既要立足中国,又要面向世界。制度建设既要重视历史文化,更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搞喧宾夺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球化场域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话语权的变化与建构
    廖小琴
    2015, 49 (4):  12-20.  DOI:
    摘要 ( )   PDF(1929KB) ( )  
    在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作用下,意识形态的政治话语权中心地位被打破,文化话语权彰显;主流思想文化话语权面临被分化、淡化等的处境与认同危机;作为规制个体精神生活的话语权受到生活碎片化、选择多样化,以及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的挑战。考察和研究全球化场域中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变化及其特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遵循,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这对于我们有效应对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典著作研读
    类本质:社会批判的价值依据
    ——对马克思《手稿》中类本质思想的再探讨
    阎孟伟, 蔡昱
    2015, 49 (4):  21-28.  DOI:
    摘要 ( )   PDF(1580KB) ( )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人的“类本质”问题做出了充分的理论分析。他的类本质思想受到了费尔巴哈宗教批判、国民经济学和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三个思想资源的启发,同时又是对这三个思想资源的超越。他从人的感性的生命活动出发,对人的类本质做出三个方面的规定:人是感性的自然存在物、人是自由的存在物和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其中,人是自由的存在物是马克思类本质思想所确立的普遍性命题。以类本质思想为依据,马克思提出了批判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异化劳动理论。在以后的著述中,马克思依然坚持类本质思想所确立的普遍性命题,从而把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实证性研究同价值批判结合在一起。因此,马克思的类本质思想是社会批判理论的不可消解的价值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思晚年恩格斯视域中的
    “唯物主义辩证法”
    ——兼及《自然辩证法》手稿解读
    臧峰宇
    2015, 49 (4):  29-36.  DOI:
    摘要 ( )   PDF(1649KB) ( )  
    被恩格斯称作“最好的工具和最锐利的武器”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是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唯物主义重置,恩格斯这样称呼他和马克思的哲学并无不妥,问题是对自然观具有浓厚兴趣的恩格斯以唯物主义自然观理解唯物主义历史观引来众多争议。以《自然辩证法》为代表的这项研究不仅没有得到德国社会民主党内部的重视,而且遭到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严重质疑。解析这个问题,需要理解自然辩证法与自然哲学以及历史辩证法的关系,需要分析晚年恩格斯界定的哲学的最后存在样态意味着什么。恩格斯以形式逻辑和辩证法替代包罗万象的旧形而上学,并将哲学的应用论域融入历史科学。后者已经在当代哲学的发展进程中得到很大程度的证实,而前者等同于追问“哲学是什么”,值得每个哲学研究者终生探索。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
    社会矛盾的主要成因分析
    吴忠民
    2015, 49 (4):  37-45.  DOI:
    摘要 ( )   PDF(1795KB) ( )  
    经济基础是社会矛盾得以生成、加剧或化解的根本性原因: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着社会阶层结构亦即社会力量对比结构,而一定的社会阶层结构又决定着一定的利益结构;另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着社会矛盾得以化解的可能空间。物质利益是社会矛盾直接、具体的原因。社会矛盾数量的多少及强度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取决于利益结构的公正与否,或者说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取决于利益结构不公正程度的高低。非物质利益因素对社会矛盾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某些特定情境下甚至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转型期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对于社会矛盾的成因具有一种加剧、放大、挤压的效应,从而使得大量的社会矛盾呈现出多样化演化的情形。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生产关系与技术创新的内在#br# 逻辑认识混合所有制改革
    贾利军1, 杨静2
    2015, 49 (4):  46-53.  DOI:
    摘要 ( )   PDF(1604KB) ( )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范式,以生产关系与技术创新的内在逻辑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在回顾资本主义发展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系统考察生产关系变革对生产力的发展包括技术进步所起的作用,来分析认识当前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目前推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必须坚持国有控股才能确保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体现出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进而推动社会主义的技术创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治经济学前沿
    工资超额增长到底会不会引起物价上涨?
    ——基于劳资双方边际消费倾向的理论分析
    吕少德
    2015, 49 (4):  54-62.  DOI:
    摘要 ( )   PDF(1683KB) ( )  
    对货币工资的超额增长是否会引起物价上涨这一古老问题,学术界目前仍争论不止。本文指出,影响深远的工资—成本加成价格理论其实是循环论证,无法证明工资超额增长会引起物价上涨;而马克思只考察了工人和资本家边际消费倾向相等的特殊情况,也未能证明工资超额增长不会引起物价上涨。基于资本家边际消费倾向未必总小于工人的事实,本文从理论上证明,货币工资的超额增长在资本家的边际消费倾向大于等于工人时不会推动物价上涨,反之则会推动物价上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中国与世界
    参与式治理与代议制民主
    之间的张力与平衡
    ——欧洲地方民主改革实践及其借鉴
    周晨虹
    2015, 49 (4):  63-71.  DOI:
    摘要 ( )   PDF(1804KB) ( )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欧洲地方民主改革中参与式治理与代议制民主的同时并存产生了既互补又冲突的复杂关系。两者之间的张力主要体现于政策实践中的各自为政;决策者难以适应参与式治理改革;地方议会处于两难困境以及公民参与自身的局限性。很多欧洲国家的地方政府一直着力协调参与式治理与代议制民主之间的紧张关系,在地方议会与政府行政的权力关系、地方议员的角色作用以及治理创新与过程管理之间寻求新的平衡。梳理西方学者对参与式治理与代议制民主的关系研究,有助于借鉴西方地方民主改革的经验与教训,以促进我国的地方民主治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叙述、参与实践与地方政府的对外合作
    ——以广西参与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为例
    贺刚
    2015, 49 (4):  72-80.  DOI:
    摘要 ( )   PDF(1740KB) ( )  
    目前关于地方政府对外参与的研究,将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和自主性或是过高的估计,或是相对淡化其自身的能动性,侧重强调中央分权的外部激励因素。本文认为在对地方政府的对外参与进行研究时,我们应该注重对地方政府自身能动性的分析,注重分析地方政府自己在争取中央授权和对外参与过程中的主动积极性。为此,本文提出了一个以话语研究中的叙述为基础,以实践进程为解释路径的理论分析框架,着重分析了地方政府作为一个“有限参与行为体”在参与次区域合作中的施动进程和自身的动力因素,并以广西参与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为例进行经验验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资本主义研究
    资本主义的全球联合干预
    可以治愈生态危机吗?
    ——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研究述评
    沈尤佳,翟敏园
    2015, 49 (4):  81-89.  DOI:
    摘要 ( )   PDF(1956KB) ( )  
    2008年以来围绕生态社会主义的研究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讨论生态危机的资本主义根源,针对资本主义与生态可持续性的可兼容假说,从资本主义进入对抗自然的帝国主义阶段,以及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生态角度定义为破坏生态的单调生产,指出这种生产方式有着不可治愈的内在矛盾与“代谢断层”,提出相反的不可兼容的假说。二是从生态社会主义的角度对生产重新定义,探讨这种生产的理想模式,以及建构新生产的具体路径。这为理解大国之间围绕地球生态可持续性与本国发展优先性的角力(集中表现在2009年以来历届气候会议)提供了分析的工具。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胡华关于加强和改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考
    张静如1,丁俊萍2
    2015, 49 (4):  90-95.  DOI:
    摘要 ( )   PDF(1338KB) ( )  
    胡华毕生致力于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和教学,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教学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均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特别重视发挥包括中共党史学科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学科的育人功能,强调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的极端重要性,呼吁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并对包括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在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不少深刻见解。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今天,或许我们能够从胡华当年的思考中获得诸多启迪。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学难点解析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塑造
    民族精神”的社会功能
    ——基于以“实践思维方式”为建构原则的“马哲”新理论体系
    潘宇鹏,倪志安
    2015, 49 (4):  96-103.  DOI:
    摘要 ( )   PDF(1554KB) ( )  
    哲学的一个重要社会功能,就是对民族精神的塑造。“马哲”传统教科书理论体系以“物本主义思维方式”作为建构原则,从而具有一系列严重的局限,无法在当代社会历史条件下真正地发挥这一功能。以“实践思维方式”作为建构原则的“马哲”新理论体系,对哲学“塑造民族精神”问题进行了全新的理解和阐释,能够实现其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提供“思维方式引领、价值观念导向和行为方式规范”的重要社会功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近代史基本问题
    报刊叙事中的“中山舰事件”
    ——以《广州民国日报》和《申报》为中心的考察
    邱涛,潘若天
    2015, 49 (4):  104-112.  DOI:
    摘要 ( )   PDF(2009KB) ( )  
    “中山舰事件”,又称“三·二○事件”,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因历史认知的差异,对此事件的叙事呈现强烈反差。事件爆发后,当时的报纸有不同的叙事:《广州民国日报》由于党报性质,将事件“掩饰”为无关紧要的局部问题;《申报》作为对政治事件具有强烈好奇心的商业报纸,因事件诡异,信息不畅,将事件猜测为一场内斗、“反赤”运动。两者与历史事实均有距离,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塑造了时人的事件认知。但该事件在两份报纸的版面上,均未占据重要位置和比例。事件的即时影响力,在蒋介石当局的刻意“掩饰”下,在当时国人普遍更重视的北方政局频出“大事件”的冲击下,显得无关紧要。这与近代历史叙事中浓墨重彩、意义重大的“中山舰事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