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综合的社会起源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两个方案
    谢永康
    2015, 49 (2):  5-12.  DOI:
    摘要 ( )   PDF(5807KB) ( )  
    认识理论是马克思哲学变革的一个重要部分,然而马克思本人只提出了一个简明纲领,并未系统展开。这为后人理解马克思的认识论思想造成困难,同时也留下了广阔的解释空间。在20世纪哲学中,至少已存在两种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解释方案,二者均可以视为对康德认识批判的回应和深化。一是哈贝马斯提出的劳动综合的解释方案,可以视为沿着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方向对康德的先天综合命题之可能性问题的回答;二是雷特尔提出的社会综合的解释方案,可以视为在新康德主义的先验方法指导下对知识的先天综合问题的回答。这两个解释方案均存在着困难,而要克服这些困难,就有必要首先建立一种具体的主体理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研究的三种方式
    冯建华
    2015, 49 (2):  13-20.  DOI:
    摘要 ( )  
    近几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范式研究的特点是聚焦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孙正聿的当代中国哲学史研究、何萍的1949年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任平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学术史研究是三种代表性的研究方式。虽然存在共同的研究领域、根本宗旨、基本目标,但是三者各具不同的学术特色,在总体特点、针对的问题和提问方式、基本原则和书写方式、具体使用的二级范式都存在差异,因此,三种研究方式各有其独立的学术价值,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都具有独特的创新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
    “协商式选举”:党内选举的路径探索及分析
    赵宬斐
    2015, 49 (2):  21-28.  DOI:
    摘要 ( )  
    中国共产党党内“协商式选举”实质上是把党内选举与党内协商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两者的契合与优化,以推进党内民主健康、有序地发展。党内“协商式选举”在推进过程中注重“横向”与“纵向”的结合、决策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同时注重矫正各种价值偏好,诉诸广泛民意,为票决提供充分的理性。党内“协商式选举”始终坚持在党内法规下,以充分的竞争性作为存在与发展的关键,在运作过程中依托各种党内制度平台,促进党员政治参与的有效性和有序性,达成党内共识,增强党内和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韩克庆
    2015, 49 (2):  29-35.  DOI:
    摘要 ( )  
    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形成了自然灾害救助、城市单位救济与农村集体救济相结合的社会救助制度。市场经济改革以来,随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创新发展,中国社会救助制度内容不断丰富,制度规范不断提高,形成了《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中规定的八项救助内容。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满足了贫困群体的基本需要,保证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维系了社会和谐,促进了社会公平。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走向是:救助对象从覆盖市场转型的城市新型贫困者向全体贫困者过渡;从城市社会救助体系为主体向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过渡;从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分离向社会福利整合社会救助制度过渡;长远来看,从政府主导向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主体过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
    社会治理创新:非均衡性及其应对
    王连伟
    2015, 49 (2):  36-43.  DOI:
    摘要 ( )  
    新时期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社会治理创新成为党和政府新的时代使命和叙事话语。就目前来说,社会治理领域中社会整体结构、社会资源配置和社会问题情境还呈现出很强的非均衡性特征,使得社会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累积。传统社会管理模式无法很好地应对来自社会领域的各种风险和冲击,严重阻碍着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步伐。有必要通过社会治理理念、体制、机制和文化创新构建起包容、开放、和谐的社会治理新体系,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从而为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提供稳定的社会支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治经济学前沿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积累模式探讨
    陈享光,李克歌
    2015, 49 (2):  44-49.  DOI:
    摘要 ( )  
    中等收入陷阱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发展问题,而发展的基础对于中等收入国家来说在于资本积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意味着现有资本积累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发展阶段,需要提供摆脱发展瓶颈推动收入增长的强大动力。因此,只有适时转变积累体制,建立起内外良性互动、金融和资本双重驱动的新积累体制,才能迅速跨越中等收入阶段,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本论》的时间意识及其现实警示
    赵志勇,宁卓越
    2015, 49 (2):  50-55.  DOI:
    摘要 ( )  
    与新世界观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世界观的革命相一致,马克思同样完成了时间意识的革命,将时间理解为人类发展的空间。从政治经济学维度来看,《资本论》是从劳动时间入手剖析商品、货币和资本的秘密;从哲学维度来看,《资本论》则是以商品、货币和资本为基本范畴来揭示人类的“存在与时间”之谜。《资本论》关于时间的本质、时间的构成、时间的客观剥夺、时间的主观丧失等问题的阐发,对于现代社会生活态度的建构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中国与世界
    东亚秩序建构的前景
    门洪华
    2015, 49 (2):  56-62.  DOI:
    摘要 ( )  
    东亚秩序处于政治、经济、安全等不同领域的分割状态,出现了多种秩序主张。尤其是2010年以来,美国重返东亚导致地区变局,日本沦落为地区秩序的捣乱者,东盟主导地位受到挑战,中国则进入战略等待期和战略突围期,东亚秩序处于变动之中。作者认为,构建和塑造东亚秩序的一些基础条件已经逐步形成,当前型构之中的东亚秩序体现出开放性、可渗透性、双边主义与多边主义并行、大国提供地区公共物品、相对较低的制度化水平、国家间制衡以防止地区霸权等主要特征,另一方面东亚各国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经济差距、政治发展不平衡、战略互信缺失、对东亚地域范围和主导权分配上的分歧。基于此,东亚秩序建构的主要路径和突破点在于,超越既有的功能性合作,妥善处理分歧,积极推动制度化建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政府组织对国家行为的影响
    ——以国际人权事务为例
    赵洋
    2015, 49 (2):  63-70.  DOI:
    摘要 ( )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世界政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当前对国际非政府组织的研究主要包括对跨国倡议网络和跨国行为体的研究等。从问题领域上来看,人权等问题往往是非政府组织所关注的焦点。当前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已经对主权国家的行为施加了各种影响,而这些影响往往是国家所不能忽视的。本文结合相关的国际关系理论对非政府组织在当代世界政治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非政府组织影响国家行为的方式及其产生的后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资本主义研究
    后危机时代美国霸权在全球金融
    治理体系的发展趋势展望
    胡海峰1,倪淑慧2
    2015, 49 (2):  71-79.  DOI:
    摘要 ( )  
    全球金融治理体系中美国霸权的存在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严重危害,金融危机爆发后改革的呼声持续高涨。在此背景下,美国通过发展经济、主导改革、推出TTIP、TPP协议等途径来维护其霸权地位;但是TTIP、TPP相关协议的推进困难重重,而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国家也加紧金融和贸易相关合作,试图影响全球经济规则制定并摆脱美国霸权控制。在分析美国维护霸权的努力以及遭遇的挑战的基础上,本文认为,短期内美国霸权的维持取决于欧盟的态度和意愿,长期则取决于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的发展和合作情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
    对外和平与对内认同
    ——当代中国民族主义发展流变与理性塑造
    沈成飞,郭文亮
    2015, 49 (2):  80-88.  DOI:
    摘要 (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迎来全面转型,社会思潮一日千里。民族主义思潮——一种近代以来就影响了中国历史发展的社会思潮被赋予了更多的时代色彩。揆诸近代中国历史发展史实可知,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既曾激励过民族自强和解放,亦曾激发国人盲目排外与自大。在检视改革开放以来民族主义思潮发展流变及其主要特征后,本文认为:无论是学界还是政府都应当着力培植民众的理性民族主义,即在超越历史、超越党派信仰的基础上,对外追求世界和平,对内追求民族认同,这是理性民族主义所追求的两大价值目标,也是人类文明保持健康发展和多样性不可或缺的两大前提条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述评
    国际安全研究的新进展:
    核心议题与研究趋势
    左希迎
    2015, 49 (2):  89-97.  DOI:
    摘要 ( )  
    作为国际政治学科的核心研究领域之一,国际安全研究的发展动态值得关注。近年来,国际安全研究的理论创新主要集中在中国崛起与国际秩序变革、军备与武力使用、恐怖主义与反恐战争、地区安全机制和群体冲突及其管理等几个核心领域,并逐渐出现了一些具有鲜明特征的理论和学说。总体来看,这些研究有三个特点:议题导向的研究逐渐成为主流;中层理论和微观理论成为理论创新的生长点;研究方法更加精细,同时使用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成为常态。理解这些研究领域及其特点,对于未来的国际安全研究至关重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的明斯基时刻”会到来吗?
    ——一个文献评述的视角
    张红梅,李黎力
    2015, 49 (2):  98-105.  DOI:
    摘要 ( )  
    “大衰退”之后,“中国的明斯基时刻”是否会降临成为争论的热点。争论主要围绕中国现今是否已经处于投机性融资乃至庞氏融资阶段,以及中国政府是否有能力防止明斯基时刻爆发这两个方面。然而在这两个方面,要么由于双方缺乏确凿的证据,要么因为双方均存在合理性,因而无法对中国的明斯基时刻是否到来做出预判。但事实上,按照明斯基的逻辑,试图预测明斯基时刻何时到来不仅意义不大,而且不太可能;相反,重要的是理解和关注背后导致明斯基时刻降临的“明斯基动态”。中国应该从明斯基动态着眼,继续不断着力于减缓乃至改善近年来这种动态加剧的局面,并积极关注各种局部突发性风险,及时有效地遏制其风险扩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方思潮评介
    克沃尔生态社会主义的价值诉求
    ——从《生态社会主义宣言》到《贝伦生态社会主义宣言》
    张才国,张昊
    2015, 49 (2):  106-112.  DOI:
    摘要 ( )  
    2001年的《生态社会主义宣言》和2009年的《贝伦生态社会主义宣言》是生态社会主义的两份纲领性文献。在这两个宣言中,乔尔·克沃尔指出癌症般扩张的资本是自然最大的敌人,深刻地阐述了生态危机的资本主义制度根源,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主张。生态社会主义的宣言创立了一种明确否定当前这种甘于妥协和被动服从的话语体系。尽管这些宣言充满了大量的乌托邦成分,但它们至少是一种应对当前全球性生态危机及其救治为基础的理论阐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