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当代中国与世界
    美国亚太自由贸易协定与东亚区域安全
    ——基于军事冲突的视角
    李淑俊1,倪世雄2,张义凤3
    2014, 48 (11):  5-17.  DOI:
    摘要 ( )   PDF(2577KB) ( )  
    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证结合的分析方法,通过由外及内的分析框架探讨了美国亚太自由贸易协定加剧东亚区域冲突的可能。对于非成员国而言,自由贸易协定具有贸易扭曲效应,它们据此承受经济损失、贸易方式转变,贸易扭曲与军事冲突成正比关系。美国正在协商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可加剧南中国海安全冲突。在自由贸易协定区内,自由贸易协定造成了成员国之间经济相互依赖,而非对称性的经济相互依赖可引起军事冲突。在美国亚太地区的自由贸易协定中,东亚诸国依赖美国市场,这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中尤为明显,越南、马来西亚与美国为不对称性依赖。在美国亚太自由贸易协定所导致的贸易扭曲与不对称性依赖的合力下,东亚军事冲突不可能得到抑制。这对于我们从一个更宽广的视角审视美国自由贸易协定之于东亚安全具有启示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安全困境”的形成与缓解
    ——以冷战后东北亚安全为例
    王俊生
    2014, 48 (11):  18-28.  DOI:
    摘要 ( )   PDF(2288KB) ( )  
    本文以安全困境的形成与缓解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理论分析指出了国家间安全困境形成的基本假设。接着,论证了导致国家间安全困境形成的因素,包括无政府性、人性恶、同处一个体系、某些国家故意引导、某国实力迅速增强、国家间有效沟通效率不高甚至失败、生存和安全利益冲突。以此为基础,本文指出安全困境缓解需要着重加强制度与机制建设、多层面沟通、塑造经济等共同利益、相互妥协、管理安全利益冲突等几个方面。紧接着,本文详细分析了东北亚地区安全困境的形成原因以及缓解的主要思路。在结论中,本文指出,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困境并非无解之局,如何从理论与战略高度看待并务实缓解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困境理应成为事关中国周边外交工作的重要面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完全生产者:美国在东亚安全
    公共产品供应中的角色
    孙云飞,刘昌明
    2014, 48 (11):  29-38.  DOI:
    摘要 ( )   PDF(1926KB) ( )  
    地区安全公共产品并非一种典型的纯公共产品,有着与其他类型公共产品不同的特征。根据霸权稳定论,美国在东亚地区理应发挥着“稳定器”的功能,但现实中由于美国与东亚地区力量间的博弈,造就了美国在东亚地区安全公共产品供应中“不完全生产者”的角色,其供应的安全产品也沦为霸权的副产品。伴随着东亚地区权力结构的转变和地区主义的发展,美国“不完全生产者”角色固定化。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美国的这种角色将会持续下去,并影响东亚地区的安全态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超越私人:马克思的公人思想
    及其规范意义探究
    谭清华
    2014, 48 (11):  39-46.  DOI:
    摘要 ( )   PDF(1515KB) ( )  
    私人和公人都是指个体的人,是个体的人在不同社会关系下的体现。马克思把以私人财产权为核心的个人称为私人,把以平等政治权利为核心的个人称为公人。私人是资产阶级人权的实质,而公人在资产阶级社会中体现了人与人之抽象统一。马克思批判资产阶级政治解放不够彻底。这种不彻底既体现在人作为私人和公人的分裂上,也体现在资本主义社会把私人视为人的真正状态、从而使得公人服从于私人,公人只具有抽象的普遍性。马克思把公人视为人的真正状态,但是这种公人却不是局限于政治领域的抽象的人,而是深入到经济社会领域的相互共享的人。如果说资产阶级社会中人的原型是私人,那么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原型便应该是公人。马克思的公人具有重要的规范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
    我国构建存款保险制度的
    逆向选择问题研究
    邱兆祥1,王丝雨1,安世友2
    2014, 48 (11):  47-52.  DOI:
    摘要 ( )   PDF(1194KB) ( )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环节。存款保险制度是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建立银行业市场化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促进市场竞争和新陈代谢的重要举措。但是,存款保险制度的推行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本文认为,在存款保险制度建立之初,首先要考虑的应该是银行业市场是否会发生逆向选择的问题。本文认为,防范逆向选择问题应从四个方面入手:第一,建立强制存款保险制度,对接审慎监管制度;第二,存款保险制度的功能定位要准确;第三,存款保险机构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定价机制;第四,积极引导隐性存款保险制度退出银行业市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外延与规范
    郑永廷
    2014, 48 (11):  53-59.  DOI:
    摘要 ( )   PDF(1327KB) ( )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外延与规范,是具有内在联系的三个概念,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限定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外延、规范及其相互关系,有利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的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治学前沿
    政治体系发展视野中的国家认同
    王学俭,边耀君
    2014, 48 (11):  60-67.  DOI:
    摘要 ( )   PDF(1756KB) ( )  
    国家认同的内涵伴随着政治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对此种变化的历史考察,能够为研究社会政治发展提供重要的视角,也可为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廓清历史前提与现实方位。如果把政治体系看做是社会系统的子系统,那么政治输入与政治输出则是这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主义、民主政治是政治体系发展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深深影响着国家认同。在基于民族主义、民主政治的国家与人以及制度与人的有机互动中,政治体系的输出子系统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塑造民众国家认同的能力。在当今全球化、现代化与民主化的大时代背景下,围绕现代国家建设所形成的国家认同建构,需要以民主为基本前提,形成新的政治输出子系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
    理论与路径评析
    暨爱民
    2014, 48 (11):  68-74.  DOI:
    摘要 ( )   PDF(1457KB) ( )  
    多民族国家内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既有紧张冲突的一面又有共生一致之处。实现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的转向,对统一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有着重要意义。观乎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路径,主要有强制同化、基于文化多元理论的认同整合、由建构“国家民族”认同而至民族国家认同、由“公民身份”而实现两种认同的“统一”等。实际上,关于国家认同的建构与强化,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应依具体社会政治和民族文化情境来展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治经济学前沿
    福利国家不平等和二次分配的原因
    ——基于福利国家分配系统视角
    冉昊
    2014, 48 (11):  75-84.  DOI:
    摘要 ( )   PDF(1862KB) ( )  
    福利国家改革过程中,阶级冲突和二次分配之间构成了一对悖论。本文试图从福利国家分配系统切入,通过探讨福利国家改革中不平等和二次分配之间的关系及其产生的原因,为这对悖论背后的机理提供一种解释。经研究我们发现,福利国家生产系统的市场属性、权力资源对比和市场经济制度差异,均对福利国家的不平等和二次分配程度的差别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不平等和二次分配问题的探析,对我们运用何种方式处理社会贫富悬殊这一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探寻走向理想社会的途径
    ——经典作家研究理想社会的原则与实现中国梦
    俞良早
    2014, 48 (11):  85-92.  DOI:
    摘要 ( )   PDF(1671KB) ( )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无产阶级在确定革命的策略和行动路线时,必须从当前的现实条件出发,不能拘泥于以往形成的某个理论,也不能用论证西方问题的某个理论来说明和确定东方社会发展的途径。列宁从俄国小农占人口大多数以及经济落后的实际出发探索走向社会主义的途径,认为它必须“通过一系列特殊的过渡办法”,即无产阶级必须同小农达成“妥协”和利用资本主义的作用。经典作家的思想对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中国梦具有理论启示和借鉴的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方思潮评介
    当代世界主义思想形态析论
    张永义
    2014, 48 (11):  93-101.  DOI:
    摘要 ( )   PDF(1707KB) ( )  
    当代世界正在经历世界主义思想的回归,西方学术界出现世界主义研究热潮。与古代世界主义和近代世界主义不同,当代世界主义具有多种思想形态。虽然难以厘定绝对清晰的理论界限,但是在总体上,当代世界主义的主要思想形态可以分为伦理世界主义、道德世界主义、法律世界主义、制度世界主义、政治世界主义、正义世界主义和文化世界主义,每种思想形态皆有温和与激进之分。当代世界主义各主要思想形态共同的理念基础是道德世界主义,价值基础是普遍人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
    困境与启示
    陈文旭
    2014, 48 (11):  102-109.  DOI:
    摘要 ( )   PDF(1809KB) ( )  
    法兰克福学派早期理论家阿多诺一直对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工业”持批判态度。在他看来,“文化工业”实质上是资本主义极权统治的代名词,扮演着“社会水泥”的角色。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理论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尚未揭示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更未触及资本主义私有制;“文化工业”批判遮蔽了工具理性的积极价值;“文化工业”批判无视大众主体性等。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需要进一步反思、批判阿多诺“文化工业”的思想,并以之为镜去观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具体问题,重建属于自己的文化产业新格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术动态
    人·生态·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视域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2014年年会”综述
    李昕桐
    2014, 48 (11):  110-112.  DOI:
    摘要 ( )   PDF(616KB) ( )  
    2014年7月15—18日,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主办,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承办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2014年年会”在黑龙江大学召开,会议的主题为“人·生态·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视域”,来自国内的百余位学者围绕着马克思关于人的问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的文献学问题及文本内容再阐释 、当代生态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观的再认识,以及马克思主义当代前沿问题研究等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问题和人学问题
    马克思的人学思想早已提出,而其中人的本质思想在学界还未被深入的研究和阐发。黑龙江大学张奎良教授依据马克思早期哲学文本,依次考察了马克思先后提出的“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人的类本质、人的发展本质、人的共同体本质、人的社会联系本质和人的社会关系总和本质,为我们展示了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体系的全景透视,并对各种视角、意义的马克思的人的本质思想做了独特理解和阐释。黑龙江大学康渝生教授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本然判断、实然判断 、应然判断三个角度指出,“人的本质”并非某种既定状态,也不可能通过某种理论一览无遗。它实际是在社会实践中生成的人类生存的必然性,一个逐步趋向自由、全面发展的进程,因而只有贯彻方法论的过程论才可能实现对于“人的本质”的真正把握。
    诸多学者的发言从不同角度深化了对马克思的人学思想的理解。中国人民大学梁树发教授以马克思文本为依据,从多个角度谈了“马克思的人学是社会学”的观点。中国人民大学安启念教授和南开大学阎孟伟教授对人与人道主义的关系谈了自己的看法,认为马克思的“现实的人”的思想贯穿其思想始终,并非资本主义理解的抽象的“人道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张新教授探讨了马克思的人本思想,阐释了“人本主义”和“人道主义”概念,当代中国依据“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性,主张从马克思那里深入挖掘和科学阐释其“人学”思想,以服务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
    二、《手稿》的文献学问题及
    文本内容再阐释
    《手稿》文本内容再阐释讨论得十分热烈,尤其是关于《手稿》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地位问题。南京大学唐正东教授坚持认为《手稿》是青年马克思不太成熟的著作,并从人的研究的复杂性角度重新阐释《手稿》。吉林大学孙利天教授认为不应区分青年和老年马克思,还须按照马克思自己的思想历程理解其前后一致性,理解《手稿》在马哲史上的特殊地位。他强调,《手稿》和青年马克思的一些文本与马克思的成熟著作之间有一个逻辑,即青年马克思的一些独创思想是逐步丰富和具体化的历程、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思想历程。北京大学王东教授借鉴与超越西方“马克思学”、苏联“马克思学”,提出了《手稿》“起点论”,即关于其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的新观点,提倡 “以马解马”的马克思文本解读模式。他认为,《手稿》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原生态基因,包含了马克思哲学革命最终完成所需的基本思想元素,全面展示了马克思实践观的合理内涵,它应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内篇。王东教授还提出了以《手稿》为起点的“双线论”,即对象性的实践观与互主体性的交往观。
    此外就《手稿》内容的重新解读,南开大学李淑梅教授在解读《手稿》最后部分对黑格尔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时,从社会政治取向角度来理解辩证法,理解马克思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之间的区别。她指出,辩证法不是价值中立的,而是有明确的社会、政治取向。就黑格尔辩证法而言,它是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而马克思批判地改造黑格尔的辩证法,目的是使辩证法成为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实现人类解放的锐利思想武器。中国社会科学院魏小萍研究员通过对外化劳动与异化劳动概念的甄别,以及对外化劳动、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之间的关系的历史程序的分析,得出外化劳动与财产占有的关系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转化为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占有社会分化的关系的结论。此外还有诸多学者在小组论坛中对《手稿》进行的重新阐释。
    就文献学问题,北京大学聂锦芳教授指出,“巴黎手稿”应该包括通常被称为《手稿》的“三个笔记本”和《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简称《穆勒评注》)。只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从众多材料中单独撷取出来,进而对其内容进行抽象的解读和发挥,是不可能完整地把握马克思当时的理论视域和思想变迁的,由此所进行的概括和评论也必然是片面的。北京大学王东教授和中央民族大学王晓红博士在为会议提供的论文中,根据马克思文本,从思想发展内在逻辑出发提出了对《手稿》版本结构的新认识,作出不同于MEGA2的新编排,即按照马克思本人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提法,提出 “三足鼎立”观点,即“巴黎手稿”包括《笔记》、《手稿》和《穆勒评注》三个部分。
    三、当代生态问题与马克思主义
    哲学自然观的再认识
    当代生态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观的再认识也是本次会议讨论的重心。北京大学丰子义教授就近年来“经济危机”的根本问题,从“生态文明”与资本的关系、“生态文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生态文明”与现代性的关系谈了自己的认识。他主张依据资本的双重逻辑,发挥资本的效益,才能缓解生态危机,要承认资本、发挥资本、驾驭资本和引导资本,把政治意识注入资本之中,即政府合理引导资本投入方向,创造效益;正确处理生态文明与市场经济、生态文明与现代性的关系。黑龙江大学丁立群教授从“理论”的嬗变与自然之“魅”角度提出了一种“生态文明”的实践哲学进路。他认为,理论的嬗变与现代性的形成息息相关,近现代以来,理论和自然的双重“祛魅”使理论与实践渐行渐远,使自然逐渐“祛魅”,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实践哲学就是要在一个新的层面上,恢复价值的完整性,恢复价值与自然的统一,即“复魅”。
    广西师范大学谭培文教授从生态生存是人的根本的存在状态、生态生存的理念是人类存在的根本理念、生态生存理念的实践逻辑三个角度阐释了生态与人类存在的关系。黑龙江大学隽鸿飞教授论述了“从生成的概念看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指出只有把人与自然理解为生成的存在,才能超越近代西方哲学思维与存在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为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提供合理的理解基础。而马克思正是从人与自然的原初关联出发,把人与自然理解为一个通过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实现的现实生成过程,并在理论上解决了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华侨大学杨楹教授在现有的几种范式的基础上,从现代性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视角,阐释了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批判价值维度。依据马克思,只有以承载更为优化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共产主义”替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可从根本上解构“人与自然关系”的二元对立,从而促成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南京政治学院何怀远教授还从人与人、人与物的角度阐述了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对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指导意义。
    四、马克思主义当代前沿问题研究
    上海财经大学张雄教授探讨了马克思哲学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关系,指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的研究对于当下我国改革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河北大学宫敬才教授论述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与世界观形成的关系,提出了马克思的哲学中也有政治经济学“基因”,并期待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黑龙江大学李楠明教授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原因、发展过程的内在逻辑和哲学理论支撑三个方面对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哲学理念进行了分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哲学的概括和总结。复旦大学邹诗鹏教授从思想史的维度谈了马克思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方法论,认为马克思在19世纪40年代开创的思想变革,即从启蒙思想及其古典自由主义向唯物史观及其科学社会主义的转变,乃是马克思主义兴起的思想史基础。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研究,必然包含着对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以及保守主义等主要现代社会政治思潮的历史分析与批判。思想史研究作为广义的“互文”性研究,与文本及文献研究、义理研究以及现实研究存在着内在关联,也是深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基础。中山大学刘森林教授从“现实”观念中蕴含的两种张力,即对黑格尔的批判、直接的现实和客观的现实,以及马克思“现实”概念的特点等角度探讨了马克思的现实观,指出只有明了实存与本质、现存与未来、自我性与社会性、局部与整全这四种张力结构,才能更好更贴切地把握马克思的现实观。此外,华中科技大学王晓升教授从鲍德里亚的后现代主义视角探讨了人道主义的不人道因素。
    此次马哲史年会会议议题集中,主要是以马克思的《手稿》为文本依据的“人·生态·发展”这一主题,既突出了马克思思想的精髓,又触及了重大现实问题,具有综合性和现实性,彰显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会议提出的《手稿》是马克思新哲学的“起点”、“转折点”的思想,得以较为集中和系统阐发的许多新观点、新思路,将成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新起点,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另外,许多年轻学者与会,并在大会和小组会上畅言,积极地和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其强劲的学术潜力给会议代表留下深刻印象,也呈现出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承接性结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