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国家认同学术研讨会”综述
张奇峰
2014, 48 (10):
110-112.
DOI:
2014年8月9—10日,由复旦大学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与研究》编辑部、北方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的“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国家认同学术研讨会”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北方民族大学举行。来自全国有关高校、科研机构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在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结合当前中国国情和社会现实,以多元文化为背景,就国家认同问题,从哲学、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民族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政策、实践不同维度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一、多元文化给国家认同带来的挑战
当今世界和中国所面临的首要挑战就是随着全球化而来的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会专家指出,文化在起源和发展上都具有多元性的特征,从世界的角度看,多元文化包括希腊文化、希伯来文化、印度文化、伊斯兰文化、中华文化等多种文化,即全球范围内的多元文化;从国家的角度看,一个国家内各个民族和地区独具特色的民族和地区文化,即国家范围内的多元文化;从民族的角度看,民族群体内存在的多种文化,构成了族群范围内的多元文化。就当代中国来看,行进中的现代化从时空结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和身心结构五个层面解构了传统价值体系。在社会转型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随着利益格局的不断分化,不同群体的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呈现出复杂、多元和异质的总体特征,多元文化所带来的多元价值取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构成了挑战。对此,有学者指出,当今中国的国家认同是最趋同的时期,同时也是争论最严峻的时候。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国家认同越来越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从历史上看,国家认同问题在19世纪表现为各殖民地争取独立的斗争;冷战结束后,国家认同意味着原来被“两极”格局所掩盖的民族国家问题大爆发,这无论对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当代中国的国家认同正面临着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出现背离,统一的国家遭遇到民族分裂势力的威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正在逐步丧失,优秀的中华文化传统在丢失,既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又适合于现代潮流,也适合于当代中国人身心需要的文化缺失的危机,统一的文化认同遭遇危机。
与会学者认为,当前中国国家认同面临的挑战大致可以归纳为六个问题:(1)56个民族的国家认同问题,不同民族之间产生了不同的国家认同;在鼓励不同民族特色时,是否能构筑一条统一的中华民族认同作为底线;(2)国家认同和政治制度认同的同一和统一问题;(3)“一国两制”中的国家认同问题;香港和澳门地区的国家认同所带来的挑战;(4)海峡两岸的中国国家认同问题,即能否用“一国两制”来解决台湾问题;(5)各种宗教文化、社会思潮的云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问题;(6)全球华人的中华认同问题。
二、“国家认同”的多维解读
与会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在中国国家认同面临诸多挑战时,首先就是要在基础理论层面界定国家认同的内涵和外延。有学者主张,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应该是国家认同的主要内容。也有学者主张,在当代中国,国家认同已越来越从族群认同、文化认同转向制度认同,唯有制度认同才是国家认同的根本。
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是与会学者深入探究与激烈争论的一个核心主题。有学者认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是一致的和统一的;还有学者认为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在民族国家为单位的国际竞争中,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是相互背离的,在某些民族地区,出现了民族认同高于国家认同的情况;有学者主张区分民族认同和民族主义的认同,主张民族认同是一种原生性的认同,而国家认同是一种建构性的认同;还有学者通过研究表明,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都是一种非原生的认同,是一种被建构起来的认同,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从来就是一个相伴生的过程。民族地区的民族认同高于国家认同可能是由于地理的封闭性导致了民族地域的认同;也可能是由于血缘和文化的高度一致导致了较强的民族认同的出现;也有可能是由于宗教文化的强化,由共同的教义产生了民族认同;也有可能是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现代化的程度不同,在共同利益诉求的基础上造成了民族认同压倒了国家认同;还有可能是由于现行的民族政策采取的一系列特殊的扶持计划,导致了民族认同的强化。与会专家在承认中国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面临诸多理论、实践和政策上的难题的同时,也认为中国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有一些先天的优越条件,比如,在世界范围内文明的传承过程中,只有中国是没有中断的;中国的大一统和天下理念都有效地促进了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统一。
关于国家认同的另一维度是对国家认同的关键要素进行研究。与会学者指出,国家认同的关键要素可以从国家的组成要素、国家的职能和本质、历史叙述和现实状况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在国家的组成要素上要注重对自然、社会、领土、人口和权利的研究;从国家职能和本质上来说,国家认同的关键是对政府的认同;从历史的角度看,历史叙事和历史观的叙述如何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认同;从现实状况看,则要重视规则和民意。
国家认同的合理性和标准问题是有关国家认同的外延性问题,也是研究国家认同问题无法绕开的一个重要议题。有学者指出,国家认同的标准应该放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来看,这意味着对国家的认同要以中国的现代化作为国家认同的标准。具体来看,这种现代化大致包含以下三项:政治民主;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普遍参与的要求。只有以此为标准,才能使得国家认同的主体——公民更好地认同其所处的政治共同体。
从国家治理的视角来研究国家认同是国家认同研究的另一维度。这一维度包含以下几个重要问题:一是国家意识形态问题,即如何在社会思潮多元化的情境下建构新的国家意识形态;二是中国的国家制度所具有的高度合理性和合法性,以及由这种合理性和合法性的内在一致所产生的国家正当性;三是要在国家认同中关注国家治理的理论和价值、国家治理的政策、国家治理的评估体系、国家治理的信息采集、政府决策的支持系统以及政党与政府的关系。
三、围绕核心价值进行意识形态建设
国家意识形态作为共同的价值和信仰,是维系国家共存和持续的基础,而处于现代化转型阶段的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现实状况异常复杂。有学者提出,在当代中国,国家意识形态可以划分为三个层面,一是作为领导核心的政党意识形态,二是与国家生活相适应的国家意识形态,三是与社会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这三者之间既有一致性和同一性,也有差别和断裂。从历史的角度看,当代中国的国家意识形态的演变经历了毛泽东时代的“泛意识形态化”和共产主义的乌托邦时期,改革开放时代的“去意识形态化”和实用主义意识形态时期,以及最近以中国模式论为代表的意识形态重建和再造。从根本上说,意识形态问题归根到底是要解决国家认同问题。积极推动国家意识形态的建设,就要处理国家、政党、社会三者的关系问题,即国家意识形态、政党意识形态和社会意识形态三者如何协调统一。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的价值认同建设是重建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路径。多元价值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挑战、个体主义与功利主义价值吸引、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是中国当下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大环境。在这种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想提高吸引力,引领诸多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就必须在理论上具有足够的解释力,方法论和实践上有实效性,价值目标上的先进性以及具有超越性的包容力。与会专家学者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具备了上述的理论和实践品格,而且还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古老的德性和现代国家的契合。这首先表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之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固有根本”和“民族基因”;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精神滋养。从国家层面上看,“仁”指出了国之为国的根本,从社会层面上看,“恕”是社会和谐的依据,是“仁”的精神在社会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从个人层面看,“德”是个人品质的核心。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融合时,还要做到两个分清、三个剥离,即分清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绵延性与现实创造性的关系,分清中华传统文化的承载主体与创造主体的关系;把根植于中华民族中优秀的大众的传统文化与封建社会中王权的专制的文化形态剥离开,把中华民族中优秀的知识精英与封建专制中的王权统治者剥离出来,把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创造者与文化的使用者、占有者剥离开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全社会共同的思想基础,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本质要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进行意识形态建设,可以更好地统合国家认同。
四、探索增强国家认同的有效教学途径
在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如何在当代大学生特别是在民族院校大学生中培育和推进国家认同是一个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的问题,这也是此次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探讨的重要议题之一。有学者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民族院校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意识进行了实证性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国家意识,但部分大学生的国家意识不够理性;民族院校的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受民族意识的影响,而民族意识受地域文化影响又显示出一定差别;宗教习俗和文化对国家意识和国家认同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大量的实践调研也反映了部分大学生对一些重大理论问题认识不清,对国家认同观念存在一定的偏差等问题。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增强国家认同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成了一个关键问题。有专家指出,民族院校除了要有特殊的政治属性、特殊的人才培养模式、复杂与多样的信仰以及较强的文化与民族意识等特殊性之外,还要在教学中重视大学生接受和认同马克思主义的路径选择,增强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意识,通过解决理论认知问题、通过利益引导以及最大限度地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性,采用适合少数民族接收和认同的文化方式和载体,加强国家认同意识。
也有学者从民族心理认同机制的角度对少数民族国家认同问题进行了研究。各民族由于受地理环境、历史记忆、语言文字、宗教习俗、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影响,形成了某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独立性,也具有某种层次性和可变性的民族心理。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要想在国家认同的教学实践中取得实效,就必须重视对各民族心理文化结构的了解,了解其历史以及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现状。
在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路径上,从宏观上看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国家政策的实施等来保障教育导向、创设教育氛围和优化教育环境。从微观上讲,则需要在国家认同的内容、方式方法和渠道载体上下工夫。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国家认同问题究其实质乃是中国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国家意识重构问题,这种国家意识的重构引发了国家认同问题。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形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交错杂居、和谐共生的多元一体格局,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冲击下,各民族间的跨区域交往、交流、交融正以空前的规模和密度进行,民族关系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影响民族团结和发展的因素也更加复杂。我们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才能打造更有利于各民族交流融合的载体,促进各族人民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使民族大团结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此次研讨会主题鲜明,问题意识突出,充分体现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研究活力。与会专家学者的论文和发言针对性强,对于增强国家认同,牢固树立起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非常有益的思想交流和实践探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