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当代资本主义研究
    印度劳动关系的变迁:国家主导和自由竞争的平衡
    陈玉杰, 杨伟国
    2013, 47 (6):  6-16.  DOI:
    摘要 ( )   PDF(2095KB) ( )  
    本文根据印度的政治经济发展情况,将印度的劳动关系政策划分为三个阶段:殖民地时期的劳动关系、国家主导的劳动关系以及经济自由化改革时期的劳动关系,并详细分析了印度劳动关系政策的变迁过程,政治经济及文化理念方面的影响因素。此外,论文还根据印度自由化改革之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及目前面临的问题,预测了印度劳动关系政策的发展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拉美及加勒比地区劳动关系的转型
    代懋
    2013, 47 (6):  17-26.  DOI:
    摘要 ( )   PDF(1839KB) ( )  
    拉美及加勒比地区的劳动关系有着显著的地区特色,其变迁过程凸显出政治和经济因素在劳动关系模式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拉美地区在劳动关系变革领域积累起大量的文献与实践经验,对探讨其他国家劳动关系的转型及政策选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综合大量文献将拉美及加勒比地区的劳动关系转型划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着重介绍了多种劳动关系模式并存的第二阶段,并对第三阶段劳动关系模式的转型局限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我国和其他国家的现实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后种族隔离时代南非劳动关系的转型与发展
    黄伟, 魏薇
    2013, 47 (6):  27-38.  DOI:
    摘要 ( )   PDF(2212KB) ( )  
    本文主要从法律框架、劳动关系主体和劳动关系管理机制三个方面来评述南非劳动关系转型的表现形式和特点。后种族隔离时代的南非劳动关系在社会民主化进程中实现了向“社团主义”的转型,但是这个转型并不成功,超越了其所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由此导致劳动关系机制无法有效发挥其作用,并且阻碍了南非的经济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
    技术史视野中的马克思思想基础解析
    王伯鲁
    2013, 47 (6):  39-46.  DOI:
    摘要 ( )   PDF(1623KB) ( )  
    历史的观点是马克思的基本观点,历史分析法是马克思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由于技术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的基础地位,马克思一直重视对技术史的追溯与梳理,自觉地探讨技术哲学问题。在大量研读技术史著作和学习工艺学知识的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有关技术起源与本质的器官延长说,详细考察了生产工具的演变历程等,取得了一系列技术史研究成果,成为马克思理论体系不可或缺的支援背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核心价值秩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张永芝
    2013, 47 (6):  47-53.  DOI:
    摘要 ( )   PDF(1370KB) (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在研究方法、研究路径上寻求突破。价值秩序作为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和价值评价、价值判断直接相关。一定的价值排序总是反映和代表特定的价值观,价值秩序是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不能忽视的线索。而面对价值的多元化和多样化,解决不合理的价值排序和多元化的个体价值排序的现实局面,我们迫切需要一种受到广泛认同的价值秩序即核心的价值秩序。核心价值秩序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都是时代发展所提出的重大课题。二者的形成和培育存在着不同的研究着力点,但又相互交织。核心价值秩序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合力”重构现代价值秩序,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价值秩序的形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关系问题的再认识
    闫志民
    2013, 47 (6):  54-60.  DOI:
    摘要 ( )   PDF(1317KB) ( )  
    1917年以来,如何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成为百年来科学社会主义需要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这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历史过程。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的社会主义,具有明显的传统社会特征,可以称之为传统社会主义。传统社会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所构想的经典社会主义在发展程度上是有重大区别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所建立的社会主义主要有两种典型形态,即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的社会主义。近百年来,世界社会主义历史上出现了由以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主义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代表的当代社会主义的转变,世界社会主义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来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当代社会制度形态的代表,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最新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
    社会结构变迁与中国社会
    保障制度的发展
    韩克庆
    2013, 47 (6):  61-68.  DOI:
    摘要 ( )   PDF(1638KB) ( )  
    社会结构变迁是研究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重要理论视角。本文通过考察中国社会结构变迁,梳理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必须面对的社会变量,以及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效:一是扭转了产业工人阶级的弱势地位,二是保障了底层群体的基本生活,三是保护了农民工的基本权益。然而,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在不同社会阶层中的资源配置不尽公平。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未来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政策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经济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吗?
    ——兼论“中等收入陷阱”
    姜少敏
    2013, 47 (6):  69-79.  DOI:
    摘要 ( )   PDF(2078KB) ( )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并已经成为一个中等收入国家,如何使增长可持续,或者说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就成为重要的议题。拉美作为较早开始工业化的地区,在一段时期内,经济快速增长,人民收入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债务危机爆发拉美经历了“失去的十年”以来,经济增长减速,大部分国家没能进入高收入行列。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开始工业化进程的东亚地区,不仅取得了快速的经济增长,也成功进入到高收入行列。比较东亚和拉美的经验与教训,对中国的经济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方思潮评介
    整体性治理理论研究及应用
    韩兆柱,杨洋
    2013, 47 (6):  80-86.  DOI:
    摘要 ( )   PDF(1439KB) ( )  
    整体性治理理论是西方行政学界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对立性回应,它主张用整合、协调和网络化的方法解决治理的碎片化问题。本文详细阐述了整体性治理的理念产生、理论发展和应用前景,总结了其国内外研究现状,比较分析了其与无缝隙政府、新公共管理的相通之处,归纳出整体性治理是继传统官僚制和新公共管理之后的公共管理新范式,并对整体性治理的未来进行了探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近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试论中国历史语境下早期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性传播 ——以《共产党宣言》为个案的分析
    王海军
    2013, 47 (6):  87-94.  DOI:
    摘要 ( )   PDF(1735KB) ( )  
    选择性传播是中国早期知识分子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鲜明特点,19世纪末20世纪初,早期知识分子在特定历史语境下从各自阶级利益和政治需要出发,对《共产党宣言》进行有选择地译介,选取适合自己需要的内容进行传播。这种选择性传播决定了《共产党宣言》从传入中国之初就开始了其本土化进程,不断被赋予中国特性,最终被国人逐步接受并建构起中国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国早期知识分子阶级成分复杂,目的与立场各异。系统梳理《共产党宣言》在中国早期的选择性传播及其历史影响,相信对当今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主题教学模式建构及其内容整合
    冯秀军
    2013, 47 (6):  95-100.  DOI:
    摘要 ( )   PDF(1322KB)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能否实现“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这一高标准的课程要求,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有效转化是关键。这是一个涉及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育方法、教学载体、教学环境等诸多要素的系统工程。其中,能否通过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实现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的创造性转化是转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本文从知识逻辑、意识形态逻辑与生活逻辑的三维整合角度,对该课程主题教学模式进行尝试性建构,并着重探索其教学内容的主题式整合路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学难点解析
    原著选读课程在哲学专业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和效果
    ——以内蒙古大学本科哲学专业教改为例
    景剑峰,赵东海
    2013, 47 (6):  101-105.  DOI:
    摘要 ( )   PDF(1048KB) ( )  
    原著选读课程是哲学专业教学大纲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提高学生哲学专业素质的重要环节。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在制定新版教学计划中加大了原著选读的学分比重,特别是将“经典原著读书会”纳入教学考核体系中,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纪念《教学与研究》创刊60周年
    《教学与研究》:我的良师益友
    杨瑞森
    2013, 47 (6):  106-108.  DOI:
    摘要 ( )  
    《教学与研究》自1953年创刊起,到今年已整整60年了。这是一个特别值得纪念的日子。作为一名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和长期从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的教师和管理工作者,在我大半生的学习、教学、研究和工作上都同《教学与研究》有着直接的联系或关系,可谓是结下了不解之缘,从中获益颇多。《教学与研究》是我的良师益友。
    《教学与研究》是由教育部委托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以服务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为根本宗旨的理论刊物。我以为,教育部之所以委托中国人民大学主办这样的理论刊物,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在全国高校中所具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的学科特点和综合优势决定的。《教学与研究》作为全国高校中的一个由教育部直接主管的理论刊物,其重要的历史作用正在于,它充分地发挥中国人民大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上的优势和特点,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学科支撑和学术研究平台,从而推动了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事业的发展。从《教学与研究》办刊60年的历史进程看,《教学与研究》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提供学术支撑的表现形式,大致有如下几种:一是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统编教材及相关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基本内容、精神实质、学习意义和方法等问题,作出简要解读和辅导;二是对中央及教育主管部门指导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和重大改革决策,加以及时传达、阐发和贯彻;三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和学术研究的许多前沿性情况和问题,加以综述和评介;四是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教学中遇到的某些深层次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也即社会上和青年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加以深入研究、分析和回答;五是对某些在社会上广为流行、并对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思潮和学术倾向,加以必要的评析和澄清。应该说,《教学与研究》作为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的重要平台和阵地,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历史阶段,其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服务的具体形式或侧重点,会有所不同;但是,上述诸种形式都是必要的。从总体上看,《教学与研究》创刊60年来,为推动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确实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而深受高校广大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和青年学生的欢迎。对此,我自己也有亲身的感受。
    《教学与研究》作为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理论刊物,因而也必然成为中国人民大学青年学子们的重要课外读物。当年,我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读书期间,许多有关专业方面的知识和信息是通过阅读《教学与研究》获得的;我对学哲学的兴趣逐步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通过学习和阅读《教学与研究》获得的。我记得,当时的《教学与研究》曾刊发过一些由哲学系教师撰写的专业学术论文及相关学术观点在学界展开热烈讨论的信息,这不但增强了我们这些青年学子们专业学习的浓厚兴趣,也增强了我们开展学术研究的勇气和信念。1958年末,《教学与研究》曾发表过我的同年级同学罗国杰、卢之超、杨焕章、姜法曾同志撰写的《论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论文,那是一篇当时的青年学生对“大跃进”历史经验加以理论思考的文章。《教学与研究》能刊发这样的论文,是对青年学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良好学风的鼓励,在当时的青年学生中产生了很大影响。
    我于196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和马列所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工作,与《教学与研究》的工作和业务联系就更多了和更直接了。我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的十多年中,主要工作还是从事本校公共哲学课的教学与研究。那时,作为一名青年哲学教师,教学中所遇到的许多重要问题是通过阅读《教学与研究》获得帮助和得到解决的。比如,关于统编教材教学要点和精神实质的把握。那时,《教学与研究》曾开辟专栏,邀请肖前、李秀林、陈先达、丁叶来、罗定虹等老师撰文,介绍他们对教材各章的“讲授意见”。又如,关于在哲学教学中遇到的诸如感觉、知觉、表象、思维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问题、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致性问题、实践检验与逻辑证明的关系问题,等等,对这样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和认识问题,《教学与研究》则邀请乐燕平、陈先达老师作出专题分析和回答。再如,有关当时学界正热烈讨论的如关于唯物辩证法范畴问题、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问题、关于“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关系问题的讨论情况,《教学与研究》曾刊发了由哲学系资料室艾众、胡素卿、李焕等同志撰写的综述性文章。上述这些都清楚地表明,《教学与研究》在服务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方面,是做得相当到位和出色的。
    这里,我还想提及一件事情,就是《教学与研究》直接支持我在该刊发表有关列宁论著的一篇译文。那是在1963年初,我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看到一本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论国家》的俄文原版书,那是列宁撰写《国家与革命》时的一本读书笔记,当时并无中文译本。出于学习和研究的需要,我将其中的部分内容译成中文,并冠以《列宁:考茨基与潘涅库克的论战》的题目送到《教学与研究》编辑部。之后不久,就接到《教学与研究》的通知,拟在1963年第2期上刊发这篇译文,并请马列所编译室李嘉恩同志任译校。这篇译文的发表对我以后的工作、学习和研究有很大助益,使我从中领悟到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的许多深刻道理。为此,我也由衷地感谢《教学与研究》当时对我这样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学生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1989年初,我从南开大学马列教学部奉调教育部社科司,主要从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的管理工作,这样,同《教学与研究》的联系和关系就更加紧密了。在教育部社科司工作的那一时期,一方面,出于工作的需要,我在《教学与研究》上经常发表一些带有工作指导性质的文章,谈及关于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青年一代、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青年、切实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深化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改革等问题。另一方面,也在该刊发表一些与工作相关,但又同时带有个人独立见解的文章,比如,在关于我们党高度重视思想理论教育优良传统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宣传,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目标和职能的科学定位与把握,关于深入研究和回答青年学生普遍关注的深层次热点难点问题的意义和方法等问题上,我发表的论文就带有一定的研究性和个人见解。我觉得,《教学与研究》作为以服务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为根本宗旨的理论刊物,长期以来坚持把对中共中央有关指导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针政策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同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规律性的深入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以深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去有效支持、配合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的开展,这一办刊的基本指导方针是正确的和成功的。
    1997年我从教育部退休后,不再从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的行政领导工作,但我并未离开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这条战线,仍以不同形式从事这方面的工作。2008年,在我结束了在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培养博士生工作之后,便把主要精力转向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上。我在退休后的十多年中,同《教学与研究》的联系和关系非但没有削弱,反而更加亲密、更像朋友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彼此间有着在理论观点和学术倾向上的信任和认同。这些年来,我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研究主题,以哲学为研究视野和方法,曾在几个报刊上发表一些学术性论文,其中有几篇产生了一定社会影响的学术论文是在《教学与研究》上刊发的。比如,《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7、8、9三期连载了我的一篇题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十个理论问题》约四万余字的长篇论文;2012年第1期还刊发了我的一篇题为《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研究的几点新认识》的论文。这几篇文稿,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教学与研究》能以显著的位置和足够的版面予以刊发,这既是对我的信任和鼓励,也是对论文基本理论观点和学术倾向的认同和支持。后来,这几篇文章发表后,受到学界的关注,有的报刊加以转载,其中有的文章还被学界评为大奖。就我个人而言,作为一名长期从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的老同志,在“奔八”的岁月,写一点学习与研究的心得体会,并能在《教学与研究》这样重要的理论刊物上发表,得到学界同行友人的认可、支持和鼓励,我感到十分欣慰。对此,我再次向《教学与研究》60大庆表示衷心祝贺和诚挚敬意。
    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面临着新形势和新任务。一方面,中共十八大报告和中共十八大之后习近平同志的一系列讲话,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论断、新部署、新举措,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需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工作者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需要推动中共十八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直接相关的深层次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需加以深入研究和科学回答,有的重要理论问题和认识问题则需加以深入分析和澄清。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工作者任重而道远。中共十八大对广大干部群众所普遍关注的某些热点难点问题已作出明确回答,并为进一步深化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科研平台和良好的研究氛围。我由衷地期待《教学与研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新阶段,继续发挥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在服务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研究和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改革与建设上继续作出更大贡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助推高校教学与研究融汇互动的典范
    ——一位作者和读者眼中的《教学与研究》
    吴志成
    2013, 47 (6):  109-112.  DOI:
    摘要 ( )  
    人至花甲而耳顺,刊过六旬不平凡。在中国汗牛充栋的各类刊物中,刊龄达到60载且始终秉持学术理想、服务教学与研究、永葆自身特色的精品学术期刊屈指可数。创刊60年的《教学与研究》杂志伴随新中国成长的步伐,历经坎坷与曲折,披沙拣金,含英咀华,以其突出的学术成就和社会影响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享有盛誉,不仅成为推促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学与研究融汇互动的典范,更是一个特色鲜明的知名学术杂志品牌,成为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创新专业知识、弘扬人文精神、开阔理论视野、启迪思想智慧的重要助力。可以说,《教学与研究》堪称中国期刊领域促进高校教学与研究密切结合的平台,联结学术前沿与现实热点的桥梁,也是中西优秀学术成果展示与交流的窗口。
    一、服务高校教学与研究的平台教学与研究是高校的主要职能,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只教不研,教学就会缺乏理论性与科学性;研而无教,研究就会缺乏针对性与实用价值。研究可以为教学提供新思想新观点,夯实教学工作的理论基础,真正为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服务;教学则是研究的实践阵地,教学中发现的不足和问题可以成为推动研究深入开展的动力。只有关注教学的研究,尤其是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教学与研究》杂志坚持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服务的办刊宗旨,重视将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推动学术研究成果向教学过程、教学实践转化,为教学与研究紧密结合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提供了学习与沟通的平台。它不仅涵盖了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其所属的六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也涵盖了其所直接支撑的四门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还包括两门选修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形势与政策”,硕士研究生的两门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自然辩证法”,博士研究生的一门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不仅如此,它还包括了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机组成部分和基本内容的相关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等,以及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学术领域全面、综合,对高校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具有极大的针对性。它设立了“教学难点解析”、“教学·教材·教改”、“教学与研究论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与教学相关的栏目,涉及深化教学改革、完善教材体系、创新教学模式、交流教学体会等方面内容,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力求给予深入的探讨与解答。《教学与研究》刊发的许多文章,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政治经济学部分的几点教学体会”、“关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教材编写的几点思考”、“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与研究中史料学问题的几点思考”、“在‘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日本政治经济学教材改革”、“关于中印人才培养与国际竞争力的认知与分析”等在评介国内外教材编写与教学改革现状的基础上,将中外教学过程进行对比,借鉴国外教改经验,并根据中外教学水平与教学环境的不同,甄别借鉴,真正做到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教学与研究》还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高水平教材的编写,助力教学质量的提高。它发表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组专题教学模式探析”、“历史影像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探索”、“改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等论文,以一门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为模版,引发对其他学科教学模式改进甚至创新的思考,并对相关学科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开展发挥了积极的启示作用。优秀教材是教学与研究成果结合的具体体现,是高水平教学的必要保证。只有同时具备丰富教学经验与较强科研能力才能撰写出高水平的教材。《教学与研究》充分发挥其“马克思主义研究阵地”和“教学科研平台”的优势,促进加强马克思主义研究与相关课程教学的紧密联系,如“60年来我国教科书体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拓展”、“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建设”等,探讨了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充实与发展,我国相关教材体系也随之得以完善和拓展。
    二、联结学术前沿与现实热点的桥梁理论来源于实践,前沿理论是对现实热点的思考和反映。现实热点则是理论创新的重要源泉和动力。纯粹的理论探讨可能导致学术研究过于抽象、导致理论与现实脱节。只关注现实问题和政策分析又可能使认识过于浅显,无法深入洞察和抽象实践背后的规律。《教学与研究》不仅积极追踪理论前沿,力求所载文章能够反映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而且一直注重兼顾前沿理论与现实热点,通过开设“政治经济学前沿”、“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研究”、“世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当代中国与世界”、“西方思潮评介”、“研究述评”、“动态·信息”等栏目,刊发一系列用最新理论解释现实问题以及探讨现实如何推动理论完善的文章,在学术前沿与现实热点之间架设起一座结合的桥梁。它紧跟国内外经济与政治形势,紧贴现实重大需求,涉猎区域一体化、低碳经济与气候治理、国际政治经济学、“三农”问题、国企改革以及收入分配等研究领域与现实热点,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当前学术前沿研究的潮流。比如,全球气候变暖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发展绿色环保的低碳经济成为抑制全球气候变化、开展环境治理的可行途径。《教学与研究》专门刊发了许多相关文章,如“低碳经济:国际能源战略新路线”、“国际气候政治的中国困境”、“环境安全化路径分析与治理体系构建”、“气候变化、国际体系转型与中美关系”、“非政府环保组织与联合国气候谈判”等,将气候治理与低碳经济相结合,选文视角多样、开放,既给读者留下更多思考的空间,也体现了我国学术界对现实热点和社会需求的密切关注。
    《教学与研究》还以敏锐的选题策划,抓住时政热点问题,组织学术研讨。近年来的“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等专题紧扣时事,以重大历史事件的周年纪念为契机,组织学者解析重大事件的历史背景,审视现实,展望未来。“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从中共党史、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发展道路等视角帮助读者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与政治责任。“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专栏从辛亥革命的影响、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等角度阐述辛亥革命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都直接反映了《教学与研究》及时捕捉现实热点并将其与学术前沿有机结合的意识和能力。
    三、展示中西方优秀研究成果的窗口《教学与研究》兼顾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研究,同时尝试将西方的理论或研究成果中国化,成为中国与西方研究成果交流结合的窗口。《教学与研究》既有专注中国国内问题的“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和专注西方研究的“当代资本主义研究”、“西方思潮评介”栏目,也有关注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当代中国与世界”、“马克思主义与现时代”等板块。中国与西方研究相结合,既包括西方研究成果在中国是否适用、西方研究方法能否引用到中国相关学科研究中,也涉及如何共同解决中西普遍存在的问题等。
    作为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园地,如何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是《教学与研究》坚持努力的方向。“马克思主义与现时代”板块发表的“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一体化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十个理论问题”、“当代国外社会主义学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比较”、“苏联化、西马化与中国化”、“继承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关系研究探析”、“马克思主义与新中国60年”等文章,都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等研究。具体就是,如何将马克思主义这一源于西方的重要理论跟中国不断变化的实际国情相结合,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教学与研究》尝试将一些西方理论中的观点、话语与中国的相关理论或实践相结合或进行比较。例如,“集体行动的可能与实现:公民有序参与的视角”、“市民社会理论:透析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新视角”将西方“市民社会”、“集体行动”等理论或观点用于分析中国社会矛盾或社会转型,为我国国内问题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诠释视角。“社会质量理论:检视中国福利改革的新视角”引入西方学术研究中常用的“社会质量”理论,分析中国社会福利改革的状况,但中西“社会质量”理论的语境不同,如何找到中西方关于同一事物或现象论述的相似点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城市社区治理的网络参与机制研究”、“中国特殊制度禀赋约束下规制困境与规制治理结构的重构”、“中国参与国际机制的历史进程:基于国际多边条约的考察与分析”等文章探讨的“治理”、“规制”问题都是西方制度主义理论的常用词汇,这些问题就是将中国国内问题、中国参与国际事务与西方通用的理论结合起来深入研究。
    四、举荐学术新人与理论新思的园地
    回首过去的60年,《教学与研究》刊载了许多名家大师的学术精品,也推出了大量学术新秀的代表作,助力萌发过不少不朽的理论思想,甚至改变过一些学者的研究路径与学术生涯,成为中国学术界举荐学术新人与酝酿理论新思的一方园地。可以说,难计其数的高水平论文和一个个闪耀着光芒的作者名字,虽然已经保留在《教学与研究》的档案资料中,但是杂志的学术生机常发、创造活力恒新。
    我是《教学与研究》的忠实读者,也是受益作者。我与《教学与研究》的直接交往可以追溯到九年前,我在《教学与研究》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是“西方治理理论述评”(2004年第6期),这也是我给杂志的首次投稿。这篇论文对全面系统地梳理、概括和评析现代西方的治理理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是我的用心之作。自此之后我又有幸发表了“欧洲化:研究背景、界定及其与欧洲一体化的关系”的学术论文,这是向国内学界引介欧洲化研究状况的最早论文之一。这两篇论文是我对西方前沿理论问题学习与思考的结果。特别是近年来在国际关系教学与研究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到,当前学术界关于国际关系理论的探讨基本上只关注美英主流国际关系理论,而作为国际关系理论源流并在当代国际关系理论演进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欧洲大陆国家国际关系理论则被大大地忽视了。实际上,欧洲大陆国家不乏独树一帜且影响深远的国际关系理论流派,例如法兰克福学派、年鉴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等。欧洲大陆推崇哲学、历史学和法学等多学科交叉,不同于美国科学行为主义的规范研究方法,亦具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国际关系和欧洲研究的学者,我有责任将欧洲大陆的国际关系理论更多地介绍到国内学术界。非常感谢《教学与研究》刘蔚然编辑对我的这一研究计划给予支持和鼓励,在研究资料严重缺乏和相关国家语言不通的困难面前,正是这种信任让我和我的研究团队仍然满怀信心地继续坚持在这一领域耕耘。由此,自2008年至今,我和我的研究团队在《教学与研究》杂志上先后发表了法国、意大利、德国、北欧、西南欧国家国际关系研究评析的系列文章,中东欧国际关系研究的论文也已经完成初稿,正在完善之中。这种系统的分区域、按国家评介欧洲大陆国际关系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美英主流之外的国际关系研究状况,也有助于推动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百花齐放”,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学派同样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虽然《教学与研究》不是国际问题类专业期刊,但是它一直以来都很关注国际问题研究,对我本人的学术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更为推进中国的国际关系研究,尤其是在引进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一名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值此《教学与研究》60华诞的喜庆时刻,我从刊物发展的历程和与刊物的交往交情中,领悟出一个深刻的启示:历尽历史洗礼的思想理论财富的继承与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高品质且具有责任担当的期刊载体。经过几代编辑人员的不懈努力,《教学与研究》文脉相继、薪火相传,始终不渝地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坚守高水平的学术标准,追求高端的学术品位,倡导学术民主,包容学术争鸣,凝聚学术名家,关注时代热点,拓展理论深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仅展示了哲学社会科学教学与研究的新成果、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新信息,在繁荣学术、创新知识、资政育人等方面做了重要的贡献,以不凡的业绩赢得了广大作者和读者的信赖,得到思想界、学术界的关注和认可,而且刊物自身也办出了特色,办出了风格,为中国学术界搭设了一个高起点的学术平台。当然,当今世界的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交锋和融合,期刊电子化和学术传播网络化的挑战严峻,选编和刊发更多学术精品力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新老作者读者的期待更加热切,这些都对《教学与研究》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学与研究》依然任重而道远!
    我敬重《教学与研究》的辉煌成就与高尚刊品,珍惜和《教学与研究》编辑的合作与友谊,感谢《教学与研究》的支持与信任,祝愿《教学与研究》更上一层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