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学习宣传贯彻中共十八大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七次党代会报告的回顾与研究
    杨凤城
    2013, 47 (3):  5-15.  DOI:
    摘要 ( )   PDF(2218KB) ( )  
    中共十二大报告提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中共十三大报告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概括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中共十四大报告的主导思想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五大报告的鲜明特色是一方面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一方面谋划跨世纪社会主义建设布局;中共十六大报告系统阐述和高度评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中共十七大报告系统阐述科学发展观,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新要求新任务;中共十八大报告高度评价科学发展观,全面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提出和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与任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有机统一
    肖贵清
    2013, 47 (3):  16-22.  DOI:
    摘要 ( )   PDF(1247KB)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是具有内在逻辑的三个基本方面,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框架,三者统一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分析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内在联系和有机统一,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实践,启发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觉和制度自觉,为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提供丰富的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制度的完善提供了理论支撑、理论引领和理论规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规定了道路探索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规定了理论创新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
    列宁对马克思的继承与发展:
    关于列宁主义的再认识
    安启念
    2013, 47 (3):  23-33.  DOI:
    摘要 ( )   PDF(2442KB) ( )  
    随着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萌发与扩散,落后的东方国家产生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普遍需要。落后国家是不是必须经过资本主义阶段才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是这些国家马克思主义者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马克思晚年针对俄国民粹派的提问提出俄罗斯可以有条件地越过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不仅对俄罗斯,而且对所有落后国家都有重要意义。列宁把马克思的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俄罗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外的广大地区掀起了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运动,列宁主义由此诞生。俄罗斯的落后与东方色彩,资本主义早期阶段的野蛮和残酷,使得列宁选择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道路的早期思想,强调阶级斗争、暴力革命以及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这是列宁对唯物辩证法的成功运用,至今都有现实意义。过去和现在都有人指责列宁和斯大林创建的社会主义苏联缺少民主,有悖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念。这反映了列宁的批评者自己在思想方法上缺少唯物辩证法的灵活性,从而陷入教条主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1版出版始末及其历史意义
    姚颖
    2013, 47 (3):  34-42.  DOI:
    摘要 ( )   PDF(1880KB) ( )  
    世界首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由苏联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历时19年编纂完成,共出版29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1版的出版,不仅首次完成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遗愿,使马克思主义奠基人的大量文献遗产系统地公开面世,而且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2版,为世界其他语种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重要母本的编纂与出版,乃至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的编纂和出版提供了极为重要和有益的经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治经济学前沿

    市场经济为什么是创新的机器
    ——基于马克思《资本论》相关论述的思考
    李义平
    2013, 47 (3):  43-48.  DOI:
    摘要 ( )   PDF(1245KB) ( )  
    本文梳理了马克思在《资本论》里关于创新的一系列论述。首先论述了由于交易标准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不是个别劳动时间,并由此激励了旨在提高生产效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的创新;其次,论证了创新形成超额利润的过程,以及军备竞赛式的创新激励着进一步的创新;再次,分析了行业之间的竞争形成了平均利润,并且使社会资源得以有利于创新的最佳配置;最后阐述了经济下行期特有的淘汰、兼并、重组是市场经济下创新的杠杆。本文认为,我国经济正处在由大到强的关键时刻,实现由大到强必须由创新驱动。本文结合我国实际,对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加强激励创新的制度安排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模块化的发生机制与外来劳动者—社会关系的两种形态
    孙晓冬1, 宋磊2, 张衔3
    2013, 47 (3):  49-55.  DOI:
    摘要 ( )   PDF(1415KB) ( )  
    外来劳动者—社会关系正在成为我国当下生产方式的组成部分之一。广东和浙江两地的外来劳动者—社会关系的差异和作为生产力的表现形态的模块化的两种发生机制有关:外生的模块化和内生的模块化分别推动了“脱嵌型”和“嵌入型”外来劳动者—社会关系的出现。但是,模块化的发生机制不是决定外来劳动者—社会关系的唯一变量,后者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制度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
    从政治批判到经济批判:马克思早期宗教批判思想内在逻辑研究
    吴倬,王良滨
    2013, 47 (3):  56-63.  DOI:
    摘要 ( )   PDF(1490KB) ( )  
    马克思在其早期宗教批判中,在把国家看作是人的“类”本质体现的前提下,认为国家的政治解放虽然把宗教放逐到世俗生活中,但并没有使宗教信徒获得解放和自由。随着从生产与实践出发重释国家和人的本质,对宗教的批判也从对影响宗教的世俗政治力量延伸到经济领域,逐步形成了唯物主义宗教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方思潮评介
    风险偏好研究及其未来可能的进展
    左聪颖,周业安
    2013, 47 (3):  64-72.  DOI:
    摘要 ( )   PDF(1578KB) ( )  
    传统经济学忽略了个体风险偏好的异质性,而且在测度方法上也存在诸多不足。行为和实验经济学的兴起使得经济学家得以通过实验室实验的方法以及现场实验的方法来研究和度量个体偏好问题,现有的研究不仅能够相对准确地测度出个体风险偏好的程度及其性质,而且还能够刻画个体偏好的微观结构,以及不同偏好之间的关系。这些研究将为微观经济学的重构建立一个更为科学的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中国与世界
    欧盟对非洲民族冲突干预的特点及对中国的启示
    白云真
    2013, 47 (3):  73-79.  DOI:
    摘要 ( )   PDF(1469KB) ( )  
    暴力性冲突预防已经成为欧盟对外行为的重要因素,也成为中国对外战略不可回避的主题。为此,本文选取欧盟对非洲暴力性冲突干预为案例,剖析安全的发展方法、预防性介入以及多边主义等欧盟暴力性冲突干预的特点,进而思考中国对外战略的战略选择。本文认为,中国在非洲暴力冲突干预中应该实施综合性大战略、预防性外交、发展手段以及多边主义行动,进而以创造性介入方式践行中国的安全与和平责任,推进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冷战后中国周边核态势的两种趋向及其原因解析
    程晓勇
    2013, 47 (3):  80-89.  DOI:
    摘要 ( )   PDF(2127KB) ( )  
    冷战后,中国周边核态势趋于复杂化,具体表现为中国周边的核扩散形势呈现为两个相反的方向。一方面,在东北亚地区,朝鲜的核扩散行为引发了严重的核危机,使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局势陷入持续的紧张状态;在南亚地区,印度和巴基斯坦相继突破核门槛成为核国家;另一方面,中国周边多个地区与国家加快了去核化与无核化的步伐,东南亚、蒙古和中亚地区相继宣布建立无核区,稳定了这些地区的安全形势,并巩固了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冷战后中国周边呈现出这两种不同的核态势,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就具体地区而言,其核态势走向是国际安全环境、地区安全环境以及地区内关键国家国内政治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评述
    国家建构、公民权利与全球化
    ——评“当代世界学术名著·政治学系列”
    杨光斌
    2013, 47 (3):  90-93.  DOI:
    摘要 ( )   PDF(863KB) ( )  
    政治学具有共同的研究主题,但是不同民族文化下的国家具有不同风格的政治学。在研究主题上,政治学今天是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互动问题。但是,如果说过去把政治学称为“国家学”,今天则可以称之为“民主学”。本套译丛就是沿着这些主题而展开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近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戊戌政变过程论”与戊戌变法研究
    邱涛
    2013, 47 (3):  94-102.  DOI:
    摘要 ( )   PDF(2007KB) ( )  
    戊戌政变的发生是“一个过程”观点的提出,在中国近代史、戊戌变法史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对于扩展戊戌变法研究的思维和视野,重新认识和梳理戊戌变法和政变的史学史、学术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方法意义。因此,有必要对“政变过程论”的发生、形成过程及其得以发生的诸因素作出深入的探讨,以利其进一步充实、完善和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态.信息
    哲学视域下的中国社会管理创新
    ——第四届“全国管理哲学创新论坛”综述
    吴硕,鞠龙克
    2013, 47 (3):  103-104.  DOI:
    摘要 ( )  
    2012年11月10—1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哲学研究中心与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联合举办的第四届“全国管理哲学创新论坛”在南宁召开,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7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本次会议开幕式由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谢舜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哲学院院长郝立新教授致辞。本次会议围绕以下议题展开了充分的讨论。一、管理创新:理念、方法与实证研究  
    社会管理的创新离不开管理理念、方法的创新,多位学者从制度构建、法制保障、意识形态中结构功能主义等角度对社会管理创新进行了解读。
    海南师范大学裴广一副教授认为,应当从东西方管理思想与哲学思想交叉的视域梳理管理思想史的发展脉络,着力打造强大的企业组织和公民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努力探索建立稳定有序、公平正义、幸福和谐的新的实践发展路径。中国人民大学李萍教授从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质入手,深入分析了创新与管理创新、社会演进与社会管理创新等的关系,认为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在于进行合理、有效的社会建设。我国当前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任务在于为社团组织和公民个体的社会参与、自发社会管理活动开放空间。山东大学刘陆鹏教授以构建法治为核心的社会管理体制为题,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社会管理有两项基本任务:一是促进发展,二是保持社会稳定。强调了以法治为核心的社会管理体制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管理体系创新的题中应有之义。苏州大学周可真教授从中央集权管理模式阻碍市民社会形成反思郡县制的合理性,并认为唯有在一个成熟的市民社会里,市民阶层“各得自私,各得自利”的自由经济理想才是可能实现的。中国人民大学彭新武教授指出,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中国社会新时期的发展战略,其内涵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和微观经济制度的创新层面,而需要一种全方位的社会制度的变革和观念的革新,以增强自主创新意识,提升社会自组织能力。黑龙江大学陈辉教授从社会管理机制选择角度,认为应当从日常生活的本质和对“中国特色”领会的基础上,理性地探索和完善不同社会管理主体的功能定位及其实现路径,并选择适宜的社会管理机制。二、社会管理创新与文化   社会管理的创新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文化的共识背景可为管理创新提供有力论证。中国人民大学刘敬鲁教授采用科恩和阿拉托所“重建”的“社会三分法”模型,讨论了公民社会价值理念对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意义与限度。他警示道,在探究社会管理创新中不能照搬照抄西方理论,要结合我国实情。复旦大学袁闯教授力图从传统思想资源中寻找现代领导价值和方法论。他提出,“节为而治”是农业时代的领导价值,其精髓包含对自然、社会规律性的尊重以及对各类个体自由发展的尊重,新时代领导者不仅要吸收其精髓,将自己摆在更为客观的位置上,而且要将“节而为治”作为一种领导价值来应对社会的复杂变化。广西壮族自治区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唐敏擎结合本职工作,从社会组织角度论证了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基于民间组织的社会管理观。黑龙江大学教军章教授基于公共制度管理论述公民文化建构,认为公共制度具有管理功能,要进行一种价值框架的整体设计,以实现公共制度所蕴含的文化整合能力从而对公民文化建设产生规约性影响。上海交通大学唐兴霖教授根据田野调查的实例,分析了乡村治理的创新,并提出创新不仅是提出新思路,更要注重发展和延续,走综合一体化的治理之路。广西大学蒙绍荣教授从整体主义环境哲学视角分析了生态管理创新,认为只有在管理理念、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等方面入手进行创新,我国生态管理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还有多位学者分别从“六SHI”角度、道德调控等层面论证了社会管理创新中的文化建设问题。
    三、中国社会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如何认识我国现存的实际状况,不仅存在学科视角上的差别,也有分析方法的不同,所以,对中国社会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认识是一个开放性的领域。中央党校毛卫平教授认为,加强社会管理是我们今天面临的重大课题,要搞好社会管理,要认清管理与执政的关系,要根植于执政党的方针政策的正确引导,着力推进既符合国情又有利于民生的执政理念改革。北京师范大学唐伟教授强调要立足中国实际,促成自身现有资源的有效整合,以实现中国社会福利体系建设的创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朱书刚教授认为,经济和社会转型发展依赖于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管理的完善,需要顺应转型发展趋势,努力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东北大学陈德权副教授的发言立意于我国网络监管的现实困境与哲学解读,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解决路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汝绪华副教授以湖南永州唐慧事件为例,分析了突发公共事件治理中的政府执行力与舆论话语权问题,并认为尊重舆论与坚守法治应当统一。广西大学蒋永甫教授指出,化解群体性事件必须结合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转型发展,从现代国家建设和社会建设两个方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理论研究和事件探索,实现行政向亲民生发展路向的改变。四、中外社会管理思想的借鉴价值   管理创新离不开指导性、引导性思想理论的借鉴与传承,中西方的优秀传统文化对现当代的社会管理具有借鉴价值。目前学者们主要着力于中国传统管理智慧的研究,对西方社会管理思想的讨论不够深入,这也部分折射出目前国内学界关于社会管理的研究还主要是对策性的、应急性的,仍然缺少有力、系统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苏州大学李兰芬教授认为,现代社会管理理论中的“社会”是指人类最大的生活共同体,具有整体性和奠基性的根本特征,且“社会管理”更倾向于“社会自我管理”。中国传统的“天下”和“治道”可以与“社会”和“社会管理”相汇通,她主张从中西古今思想出发去思考当前中国社会管理现实。桂林医学院陈默讲师提出,荀子思想中具有权变管理意蕴,在管理的原则、管理的内在伦理逻辑和领导方式等方面体现了独特的特点。中国人民大学温海明教授对庄子的管理哲学进行了一种过程主义视角的阐释:庄子更关心的是“人”如何生活得更加“自由”。庄子的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一种顺势而为,无贪欲、无强求、虚静澄明的智慧,庄子哲学对人生和社会各个方面以及对现代管理,都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四川大学曾海军副教授以“正名”为题,试图将此与现代社会管理的理论结合起来,赋予“正名”以高贵的意蕴,关注社会管理的价值合理性。广西大学郑朝晖教授从“贤”出发,论证了其身份性,并对“贤”的现代启示进行论述,即可以对“变通”保持适度接受力以维护有效、灵活的社会管理。还有学者从儒家“无为而治”与“小政府主义”出发,将中国古典政治命题“无为而治”在执政目标上与“小政府主义”相契合,力图以最小的管理行为获得最大的管理效益。这次论坛的召开,不仅是管理哲学对社会管理研究的阶段性回顾,更对我国社会管理提出了建设性对策,相信它可以成为未来的社会管理创新学术研究的一个新起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纪念《教学与研究》创刊60周年
    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开拓进取
    ——贺《教学与研究》创刊60周年
    胡钧
    2013, 47 (3):  105-106.  DOI:
    摘要 ( )  
    《教学与研究》作为服务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的专门性刊物,已经走过了60年的光辉历程。在这60年间,她不仅是我学习和工作中的良师益友,并且在一段时间里还与我结下了非常密切的关系和情谊。1983年至1988年,我曾受学校领导的指派和当时该刊总编辑许征帆同志的邀约,担任过该刊的副总编,负责哲学与政治经济学方面的组稿和审稿工作,这使我格外关注她的每一点动态和进步。她是教育部委托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刊物,身负重任。多年来,她在坚持和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在推动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学与研究工作,在坚守意识形态阵地和弘扬时代主旋律等方面,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我为我曾在该刊工作过而引以自傲。
    《教学与研究》经历的这60年,正是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和快速发展的60年,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开辟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教学与研究》在这一伟大过程中,由于她的性质和任务,不管处在哪个时期,她总是围绕着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科学认识,紧随国内国际的发展潮流,在本领域内对各种问题提供科学的解答和阐释。
    这60年里,《教学与研究》的发展面临着极其复杂的环境,国内国际形势不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从国际看,世界格局处于变化调整中,苏东剧变导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一时处于低潮,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影响在扩大,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从国内看,我国处于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因而各类矛盾凸显,社会思想日趋活跃,思想意识趋于多元多变。在哲学方面,存在着多流派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在经济学方面,现代西方经济学各流派学说大量涌入,都对我国思想理论界产生很大的冲击。
    而与此同时,有的人由于未能正确总结我国过去社会主义建设中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未能抵挡住西方的哲学、经济学方面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冲击,发生一定的动摇。在这种环境下,《教学与研究》的同志们在中宣部、教育部和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增强政治敏锐性和理论鉴别力,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明辨理论是非,澄清模糊认识,发表了大量鼓舞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之士气和斗志、坚定教学工作者之立场和信念的好文章,影响巨大,可谓“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杂志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抵制指导思想多元化的压力,努力把握政治大方向,坚持在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提供意见、提供服务时,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正确地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
    当前,在思想理论战线上,形势仍然是复杂的、严峻的,中共十八大要求建设学习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共十八大报告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面临复杂形势下党的新任务,《教学与研究》仍应努力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有鉴于此,这里,我在衷心祝贺《教学与研究》创刊60年及其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提两点建议,以供参考。
    首先,应继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信念,增强对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鉴别能力。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在不同的形势下,往往表现形式不同,我们的辨别能力也要与时俱进。例如,有人以历史阶段、国别、地区的不同来划分马克思主义,说有传统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马克思主义、欧洲马克思主义与苏联马克思主义之分,等等。这里,就实质而论,它们并不是为了表示马克思主义在不同时期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具体应用所表现出的不同特色,如,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是要用“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来否定“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区分来淡化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认识。这些看法显然是欠思考的。
    马克思主义或者说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揭示和阐释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真理,是唯一的,不存在地区、国别的区别,也不存在传统和当代的区别,只有真伪之分,只有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之别。鉴别各种自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唯一标准,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本身;检验这些著作所阐释的理论是不是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运用这些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
    因此,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就成为当前学习型政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现实任务的需要,组织相关的经典著作的辅导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的杂志在这方面可以有更多的作为。
    其次,发挥杂志涵盖马克思主义各学科的优势,继续杂志曾作过的一项很有创意的活动:集中组织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院、经济学院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相关学科为主体之教学与研究机构的教师共同探讨有关理论问题,特别是针对有重大分歧的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的研讨活动,这对提高中国人民大学及其有关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的理论水平很有意义。由杂志出面组织相关学科进行一些专题讨论,对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提高教学与研究工作的质量,肯定会有极大的帮助。
    具体来说,当前,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这两门学科的联系日益紧密,日常教学研究工作中出现了许多重大的需要共同面对但同时又存在着重要分歧的理论问题,杂志有必要给予关注。
    例如,《资本论》是马克思在他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的指导下写成的,同时,如列宁所说:“自从《资本论》问世以来,唯物主义历史观已经不是假设,而是科学地证明了的原理。”所以,《资本论》既是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著作,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著作。这两门学科又共同面对着许多有重大分歧的理论问题。把从事这两门学科的教学与研究的工作者聚集在一起,共同研究这些问题,必会大大促进这两门学科的进步和创新。
    有一种情况更显出这种做法的重要性。当前,我国理论界,特别是哲学界和政治经济学界共同面临着一个非常重要但同时又存在着重大分歧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问题,主要表现在:把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是看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而是退回到用马克思年轻时曾经主张、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后已摒弃了的人本主义哲学来解释。把共产主义看做是人的本质异化的复归,看做是人道主义的实现。西方马克思主义各流派在这方面的趋向更明显。他们一方面自称自己是依据马克思主义思考问题,批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目标,由此称为马克思主义派别;另一方面,他们又都从不同角度否定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的提出要建立一种不要剩余价值理论的资本主义剥削理论,局限于从人道主义立场、观点批判资本主义。因此,他们被列入另类的马克思主义派别。为了更好地服务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在真正科学的基础上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把双方的教学与研究人员,当然也不一定只限于本校,组织起来进行科学探讨,相互切磋,有着紧迫需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缘分友谊敬慕
    ——我与《教学与研究》的点点滴滴
    廖小平
    2013, 47 (3):  107-108.  DOI:
    摘要 ( )  
    我与《教学与研究》之间,没有像其他朋友那样有那么多的故事,且有些故事还富有戏剧性并非常感人(如韩立新教授《我与〈教学与研究〉的二三事》中的故事)。但是,我与《教学与研究》的交往虽然比较平淡,却总想要表达点什么,哪怕是只有一点一滴!而相对准确地说,是三滴:缘分、友谊、敬慕。一第一滴:缘分。
    我与《教学与研究》相识于何时,因时间太久而记不清楚了。而结缘是在2004年,虽近10年,但不算早。
    我从相识时起就有一种向《教学与研究》投稿的愿望和冲动,但一直踌躇不前,因为虽然也自封为《教学与研究》的拥趸,但我深知该杂志办刊十分严肃,对文章质量要求很高。直到2004年,我才鼓起勇气给《教学与研究》投稿,文章的标题是《大学德育语境中的“大学人”与“社会人”》,其主要意思是说,由于大学德育本身的缺陷及其他原因,导致了培养的大学生(德育意义上的而非智育意义上的)只是了解一些德育知识和要求的“大学人”,而难以成为适应社会和工作岗位职业道德要求的“社会人”,两者之间有一个巨大的角色反差,同时提出了如何改变这一状况的解决方案。因为当时觉得《教学与研究》品位甚高,本来只是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并没奢望该文能够在该刊发表。可是令我喜出望外的是,文章投去不久,该刊编辑李文苓女士就致电于我,告知该文决定刊用!这真让我有一种“捡了一个篓子”(长沙话,大意为“意外地得了个好处”)的兴奋和窃喜!后来责任编辑告诉我,文章发表后还有读者专门打电话给编辑部,对文章表示赞赏。在我看来,自己的文章被读者赏识,这之于作者的意义,就像是“粉丝”之于明星的意义。这无疑给了我莫大的鼓舞。自此我就与《教学与研究》结下了缘分。
    2008年,我又投了一篇文章《主导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辨析》,意在区分“主导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这两个常常被混淆且并未被在意的概念,认为主导价值观,就是在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对社会其他价值观及其发展方向和基本走向具有主导、引领和规范作用的价值观;而主流价值观则是指一个社会大多数民众即主流民众所信奉、或各种价值取向大体一致的价值观,并以这两个概念的区分作为方法论,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的演变,在本质上是主流价值观的变迁,而不是主导价值观的变迁。这篇文章也顺利地得以发表。
    这两篇文章后来都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并都分别成为我后来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前期成果。二第二滴:友谊。
    从那以后,我就没有再给《教学与研究》投稿了。不是因为我这几年没写文章,我近几年每年都有十篇左右的文章面世;也不是因为我不愿给《教学与研究》投稿,对此可以借用婚礼上常用的一句誓言:“我太愿意啦!”而是因为我与李文苓老师的友情,使我不能总是有“非分之想”,准确地说总觉得不能“让朋友为难”。正因为这份友情,使我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试想,如果你自己没有信心认为文章本身可以发表,而你们之间又是很好的朋友,这不就使朋友为难了吗?当然,这也许是我多虑了。
    问题是,连李老师的面都没见过,怎么自以为就是朋友呢?而且是有友情的朋友呢?不是“自作多情”吧?对“自以为是”和“自作多情”的“说法”我都承认。不但如此,我甚至就是认为我们是“神交已久”的朋友,而不仅仅是编辑与作者的关系了。所谓“神交”,《新华词典》是这样解释的:“(1)思想感情非常投合的朋友。(2)互相仰慕而未见过面的朋友。”我再一次自以为是地说,这两种解释都适合我自认为是李老师“神交”朋友的解释。但有一点我必须申明:“互相仰慕”应改成“我仰慕”。我想,“文人”中,特别是编辑与作者之间常常有很多结缘了但未见过面的神交朋友。
    几年来,我们在各种方式的联络中,我总是真诚地邀请李老师到湖南来做客观光,她也几次主动告诉我大概某月要到长沙了,可最后还是“吊了我的胃口”,说“放了我的鸽子”也不为过。直到去年10月底的某一天,李老师突然给我打电话,说她要来长沙开会了,这回是真的。我当然既高兴又得意:高兴的是终于可以见到“真人”和那个神交已久的朋友了;得意的是她在长沙应该有很多作者朋友,为什么只给我打电话?——我又“自作多情”了。我们的见面真像分别已久的朋友的再逢。遗憾的是,除了请她和人大的几位教授同事吃了餐便饭外,我就出差了,没有好好地陪李老师在长沙溜达溜达。
    这一点滴儿的小事有必要絮叨吗?我觉得有。因为我也曾是办刊人,我作为曾经的办刊人有一最大收获,就是办刊人总是会与很多作者朋友结下深厚的友情,特别是从以文相会的朋友发展成了心灵相通和神交已久的朋友,这应该是因写作而得却在写作之外的一大收获和快乐吧。三第三滴:敬慕。
    为什么说到敬慕呢?我这里说的敬慕,是对《教学与研究》所有办刊人的敬慕,是对他们兢兢业业把《教学与研究》办得如此有质量、有品位、有特色的敬慕。对《教学与研究》的质量、品位和特色,此前已有很多“我与《教学与研究》”专栏的作者们做了很好的归纳和概括,我就不啰唆了。
    除此之外,之所以如此敬慕,还因为我自己对办刊有深刻的体会。我从1988年起就开始在《长沙水电师院学报〈社科版〉》(后随学校更名为《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科版〉》)当编辑,1995年开始又当了5年主编,前后共12年。在一个一般工科院校要办好社科学报,谈何容易!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如何确定办刊定位,其次就是内外稿的矛盾如何解决(毕竟是学校自己办的学报嘛)。作为这么一个行业院校(当时直属电力工业部)主办的社科学报,既难办出地方特色,又难办出行业特色,当然也难办出学校特色,但我却又不甘心无所作为。别无他法,只有“学术立刊”一途,在想方设法提高学术品位上下工夫。当时,顶着巨大压力开放办刊,一方面留住校内高质量稿源,另一方面想法吸引校外名家高端文章。同时尽量排除关系稿,包括校内领导稿。记得我的导师曾向编辑部投了一篇文章,我为了以身试法说服编辑部的同事们“按质取稿”,硬是活生生地“枪毙”了(当然,后来我还是想办法采用了。至于用的什么办法,在此保密)。多年之中,该学报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高校文科学报文摘》、《文摘报》等的转载量和转载率都非常靠前。在历任编辑部同仁们的共同努力下,1999年,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在国家教育部的指导下评选首届“百强社科学报”,在强手如林的国内社科学报界,《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科版〉》有幸名列第26位。至于后来的情况,就不必再说了。我很欣慰的是,后来学校上下都给了我很高的评价,还结缘了那么多神交已久的学界朋友,到哪里开会都会有人对我说:“啊,你是《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的呀?办得不错!”唉,小人物对一点点小恭维就飘飘然的。
    不好意思,自卖自夸了。之所以拐到自卖自夸,是因对《教学与研究》的敬慕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触发了我一点感悟:办刊如逆水行舟,须时时努力,方能天天向上。
    衷心祝愿《教学与研究》办得越来越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良师益友绽新蕾 ——我与《教学与研究》的30年
    郭飞
    2013, 47 (3):  109-112.  DOI:
    摘要 ( )  
    教育部主管、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教学与研究》杂志即将迎来60周年华诞。60年来,《教学与研究》杂志始终坚持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服务的宗旨,既是高校广大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的良师益友,也是助推我国经济学教师和经济理论工作者研究中国经济重大问题的一个高端学术平台。
    我于1978年开始承担高校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工作。当时,国内文科学术刊物匮乏,直接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政治经济学、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等专业教学与研究服务的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仅有《教学与研究》一种。每逢新的《教学与研究》杂志面世,系里各教研室的老师争相阅读,从中获取理论滋养和教学启迪。后来,从有利于工作出发,我长期订阅《教学与研究》杂志。我不仅是该杂志的一名忠实读者,还逐渐成为该杂志的一名作者,从而与该杂志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公开发表的第一篇科研论文,就是发表在《教学与研究》杂志上。1983年,蒋学模教授主编《政治经济学教材》第三版问世。该教材作为我国高校公共理论课中普遍使用的政治经济学教材,在社会上的影响很大。该教材重视对社会主义经济效益问题的阐发,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效益就是社会主义经济活动过程中劳动耗费与劳动成果的比较。该教材提出一个表现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基本公式:劳动成果-劳动耗费劳动耗费,并举例加以说明:一项经济活动,如果劳动成果为10元,劳动耗费为8元,则经济效益就是(10-8)/8=25%;如果劳动成果和劳动耗费都是8元,则经济效益就是(8-8)/8=0,表现为零效益;如果劳动成果为8元,劳动耗费为10元,则经济效益就是(8-10)/10=-20%,表现为负效益。
    当时,我所在的高校就是使用这本教材。我发现该公式和举例存在明显的概念偏差,于是便与同事陈中杰副教授共同进行研究。我们认为,该公式和举例中的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不是指使用价值形式,实际上是指价值形式。但从价值上看,则又存在着劳动耗费等于c+v+m、劳动成果的价值也等于c+v+m(即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在价值量上相等),从而无法比较经济效益大小的问题。问题的症结,在于该教材没有把劳动耗费与成本区别开来。我们认为,将表现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公式改为劳动成果-成本成本较为妥帖。套用该教材的例子,如果一项经济活动的劳动成果为10元,成本为8元,则经济效益就是(10-8)/8=25%;如果劳动成果和成本都是8元,则经济效益就是0,表现为零效益;如果劳动成果为8元,成本为10元,则经济效益就是-25%,表现为负效益。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应从使用价值和价值两方面来考察社会主义经济效益。从使用价值上考察,以劳动耗费与有用劳动成果的比较来表示;从价值上考察,以成本与有用劳动成果(社会必要劳动耗费)的比较来表示。综合起来,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基本涵义是劳动耗费、成本与有用劳动成果的比较。我们将上述观点撰写成《对一种社会主义经济效益公式的商榷》一文,并投至《教学与研究》杂志。不久,这篇文章便在《教学与研究》杂志1984年第2期上发表。我和陈中杰副教授倍受鼓舞,同系的其他老师也投来羡慕的目光。后来,蒋学模教授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教材》重新修订,将原第三版教材中的该公式和举例予以删除。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成为我国经济学界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其中,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计量尺度成为经济理论研究的一个难点。围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计量尺度问题,当时较为流行的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是社会平均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统一。对此,我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研究,先后在《教学与研究》杂志上发表了两篇论文。当时,我已来到北京工作,在投稿和改稿的过程中结识了后来长期交往并给予我许多宝贵帮助的陈翔云女士。在第一篇论文《按劳分配的综合计量尺度》(载于《教学与研究》1989年第4期)中,我提出并论证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应采用综合计量尺度,即在全民所有制企业内部,按劳分配的计量尺度应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和企业平均劳动时间三者的有机统一;在集体所有制企业内部,按劳分配的计量尺度应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企业平均劳动时间两者的有机统一。该文还明确提出和论证了企业平均劳动时间的概念,并将其纳入按劳分配的计量尺度。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全文转载。在第二篇论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是按劳分配的计量尺度》(载于《教学与研究》1993年第1期)中,我部分地改变了原有的观点。我认为,决不能把制约按劳分配实现水平的社会主义企业外部的商品经济关系与社会主义企业内部的按劳分配原则混同起来,并分别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深入论证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能成为按劳分配的计量尺度。在此基础上,我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计量尺度,在全民所有制企业内部是社会平均劳动时间与企业平均劳动时间的有机统一,在集体所有制企业内部则是企业平均劳动时间。这一观点,此前未见有其他学者提出过,并为我后来在《经济研究》杂志发表的论文《刍议按劳分配中的“劳”》奠定了理论基础。
    搞活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改革与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对此,我在较长时期内进行了重点研究。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撰写了《试论搞活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基本途径》一文,从转机建制、强化管理、科技进步、政企分开、配套改革、扶优汰劣等六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该文投至《教学与研究》杂志,陈翔云女士审读后,与我进行了坦诚的交流。她既肯定了该文的主要优点,也指出了该文的一些不足。她特别提到,该文在科技进步这方面的论述缺乏力度,应进一步深入挖掘并提出具体路径。受到陈翔云女士的点拨和激励,我又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我先将修改过的论文投至别的学术刊物发表;又将原文中科技进步这部分内容深化拓展为一篇新论文《略论我国企业技术改造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并投至另一份学术刊物上发表。这两篇论文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工业经济管理》全文转载。其中,后一篇论文中的主要观点(我国企业应尽快实现从重基建、轻技改向抓基建、重技改转变,从重引进、轻创新向抓引进、重创新转变,从轻开发、低转化向重开发、高转化转变,国有企业技改投资主体从国家为主向企业为主转变)经过改写,还以《企业技改亟待四个转变》为题在《经济日报》理论版上发表。
    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物质利益的深刻调整。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近些年来,我国个人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愈益突出,引起了整个社会的普遍关注。2008年末,我主持承担国家“十一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子课题“开放型经济下我国个人收入分配问题研究”。2010年2月,我在《教学与研究》杂志上发表了《我国当前个人收入分配的主要问题与对策》一文。2011年12月,我和王飞教授在《教学与研究》杂志上发表了《中国低工资制度的阶段特征与中期对策》一文。这两篇论文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全文转载,并在经济学界产生了良好影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和王飞教授提出的制定并实施中国居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的对策建议,与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到2020年要实现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一量化目标基本契合。
    我和王飞教授在该文中,针对“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改革与完善我国低工资制度问题较为系统地提出了五方面的对策建议。其中,我们明确提出制定并实施我国居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并进行了初步的论证。原文如下:
    “抓紧制定并实施我国居民收入(在此指居民实际购买力或居民实际收入)十年倍增计划。目前,我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笔者建议,我国应制定居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2011—2020年)。实现我国居民收入十年翻一番,既是我国显著提高‘两个比重’(即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特别是大力提振居民消费能力的迫切需要,还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迫切需要。笔者认为,实现我国居民收入十年倍增,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能性。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拟年均增长7%。我国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6%,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将大大超过7%。考虑到我国‘十三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可能有所下降,假定我国‘十二五’、‘十三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为7%,假定在此期间我国居民收入年均增速同为7%(在实施过程中,可假定‘十二五’时期居民收入年均增速为8%,‘十三五’时期居民收入年均增速为6%),即可基本达到居民收入十年翻一番的目标。当然,我国居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若能实行,并不等于我国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个人收入都是同步增加。应区分不同行业和不同群体,使广大农民和城镇农民工等低收入群体以及低收入行业职工的收入以更快的速度增长。”(《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12期第34页)
    在撰写该文之前直至该文发表,我和王飞教授在公开发行的报刊杂志和内部研究资料中,未见有别人(或单位)提出过相同或类似的对策建议。该文发表后,我迅速将刊发该文的《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12期)快递给国家发改委就业和收入分配司负责同志,供他们在制定我国个人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的过程中研究与参考。我与该负责同志原本并不认识。2010年,我和王飞教授曾在另一权威杂志上发表了《中国个人收入分配改革:成就、问题与对策》一文。该文被《人民日报》理论版摘发了要点,也引起了该负责同志的重视。他指示该部门相关人员研读了我们的论文,并写了评语。随后,他又与我进行联系和交流,并受聘兼任我负责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的学术指导,还参加了我们研究中心的揭牌仪式。2012年3月2日,我在《中国教育报》理论版上发表《我国个人收入分配怎样改?》一文,重申了这一对策建议。该文发表后,迅即被一些媒体和网站转载。中共十八大召开后,许多网络与媒体热议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十年翻一番这一话题,但未见有文章披露这一量化目标的形成过程,也未见有学者或部门声称他们是该量化目标的始作俑者。我和王飞教授提出的这一对策建议,与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相关量化目标基本相似:(1)遵循“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的基本原则相同;(2)我国居民收入十年(2011—2020)翻一番的基本提法相同;(3)在量化计算中剔除消费价格上涨因素也相同。我们发表的论文中明确提出居民收入是指居民实际收入,这表明须剔除消费价格上涨因素;中共十八大报告中虽未明确提出居民收入是指居民实际收入,但在《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所载的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对此问题的权威解读中,可以看出十八大报告相关提法的本意也是剔除消费价格上涨因素。当然,我们的提法与中共十八大报告中的相关提法也有一定的区别:(1)中共十八大报告中使用了“城乡”和“人均”的概念,这种表述更为细腻,并且引入了2011—2020年这十年中人口的增量因素,从而对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应达到的总量指标要求更高;(2)按照中共十八大报告中的相关提法测算,2011—2020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速和城乡居民人均实际收入年均增速是7.17%(或者7.2%),而不是我们论文中预计的7%。中共十八大报告“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无论是我们提出的对策建议与中共十八大报告中的相关提法不谋而合,还是我们提出的对策建议曾对中共十八大报告中相关提法起到了某种积极作用,我们都非常高兴。为了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既要加强理论创新,也要尽力在能够转化为正能量的对策创新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
    经历60年的风云变幻,《教学与研究》杂志越办越好,我认为至少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该杂志始终高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旗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该杂志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征途上发挥着理论引领的重要作用。无论是在国内外社会主义事业凯歌行进的年代,还是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误解、贬低乃至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杂音、噪音和邪音甚嚣尘上之际,该杂志始终高擎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火炬。该杂志的主编和编辑虽有调整,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坚守,对办好马克思主义权威理论刊物的事业追求,却始终没有丝毫改变。与时俱进而不偏离正确轨道,海纳百川则更显理论本色。该杂志体现的这种对马克思主义高度的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使我们这些从事不同学科、不同层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工作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受到极大鼓舞。大家逐渐形成一种共识:《教学与研究》杂志是我国弘扬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阵地,是坚持与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以及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青年学生共有的精神家园。二是,该杂志主编和编辑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实事求是、敢于担当的正确态度。在对稿件实行匿名评审制度之前,《教学与研究》杂志刊发文章主要依靠编辑与主编把关。长期以来,该杂志推出大量精品力作,与其主编和编辑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辨识能力密切相关。使我深有感触的是,该杂志编辑和主编直面现实,敢于发表有棱角的文章。以前述我撰写并发表的《我国当前个人收入分配的主要问题与对策》一文为例。该文将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存在的主要问题概括为:权力寻租较为猖獗,黑色收入屡打不绝;部分垄断性行业不合理的高收入问题相当突出;利润侵蚀工资,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占比过低;个人收入差距持续显著扩大,全国的基尼系数逼近(或进入)危险区,部分社会成员贫富悬殊。该文引用相关数据和典型案例对上述四个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有些提法相当尖锐。该文还针对当时我国在广东、上海等五省(市)进行事业单位职工养老金改革试点中的某些做法提出了不同意见。2009年11月,该文的压缩稿曾提交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十九届年会上交流。当时,有一位知名教授在与我交谈中认为该文“切中时弊”,“有学者的风骨”。然而,他又不无担心地问我:这样棱角鲜明、语言犀利的文章,学术刊物敢发表吗?我当即表示:要找敢发表的学术刊物。后来,我将该文投至《教学与研究》杂志。经陈翔云女士和主编审阅后,该文很快就在该杂志上发表。三是,该杂志拥有较为庞大的高素质的作者群。长期以来,《教学与研究》杂志凭借其准确的办刊定位和享誉中外的名牌效应,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作者。在经济学界,既有卫兴华、胡钧等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老一辈经济学家,也有程恩富、顾海良、白暴力、张雷声、张宇、孟捷等著名的中年经济学家,还有一些勇于创新、脱颖而出的经济学新秀。高素质的作者群与该杂志的办刊质量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关系,而其中的桥梁与纽带就是该杂志的主编、编辑及全体工作人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