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哲学问题探索
    从“感性世界”观念看马克思
    与费希特的理论关联
    阎孟伟
    2013, 47 (2):  5-13.  DOI:
    摘要 ( )   PDF(1581KB) ( )  
    马克思关于“感性世界”的实践论诠释,对于我们理解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内涵具有十分重要、十分独特的意义。而在马克思之前,康德和费希特分别对感性世界作出了各具特色的理论阐释。费希特从纯粹自我的纯粹活动出发,把感性世界理解为由“自我”设定的“非我”的世界,由此确认人的存在的二重性,并认为人的存在必然面遇世界的二重化,即作为经验世界的感性世界和作为道德秩序而存在的“超感性世界”。但他认为,人作为理性的能动的“自我”是可以把这两个世界结合起来的,即通过自我的实践活动,可以把作为超感性世界的道德秩序建构到感性世界中。马克思则从人的能动的感性活动出发,以人的存在和人的活动的对象性为依据,对费希特哲学作出了深刻的批判和改造,把感性世界理解为以人的感性活动为基础的世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治经济学前沿
    劳动平等及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实现
    荣兆梓
    2013, 47 (2):  14-21.  DOI:
    摘要 ( )   PDF(1589KB) ( )  
    劳动平等既是产生于商品经济的“普世价值”,又是贯穿于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制度规则。只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平等才取得社会价值体系的主导权,才成为社会经济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基本经济关系。劳动平等与其所反映的社会主义经济现实既相矛盾又相统一,社会主义不可能实现完全的劳动平等,但可以提高劳动平等的实现程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提高劳动平等实现程度的任务复杂而艰难。一方面,劳动平等与其他市场公平原则并存,形成双重公平叠加的特殊现象;另一方面,企业内部的劳动平等与社会范围的劳动平等既相互区别,又相关联,形成两个层面互动的特殊现象。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能够建立起全社会范围更高程度的劳动平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的逻辑起点和基本范畴
    ——新时期以来科学社会主义研究和学科建设的新进展
    王怀超, 牛先锋
    2013, 47 (2):  22-30.  DOI:
    摘要 ( )   PDF(1764KB) ( )  
    长期以来,学术界没有深入研究科学社会主义逻辑起点问题,也没有提出科学社会主义逻辑起点的概念。但这并不等于说科学社会主义学科没有逻辑起点。本文将中国学术界新时期以来对科学社会主义逻辑起点的研究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没有明确概念的研究阶段,主要有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起点论、资本主义矛盾起点论、历史必然性起点论、空想社会主义起点论;二是有明确概念的研究阶段,主要有劳动异化理论起点论和社会化大生产起点论。本文还系统梳理和阐释了现阶段中国学术界在理论探讨和教材编写中涉及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范畴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
    马克思恩格斯对民粹派村社思想的科学扬弃
    张云飞, 袁雷
    2013, 47 (2):  31-38.  DOI:
    摘要 ( )   PDF(1633KB) ( )  
    在村社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与同时代的民粹派之间有着复杂的思想渊源关系。民粹派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立足本国国情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试图走一条非资本主义道路的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对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俄国村社和探索俄国发展道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启发。但是,民粹派认为俄国可以在村社基础上依靠农民自身的力量直接进入社会主义,这样,就使他们陷入了形而上学和空想当中,无法向前发展。针对民粹派固有的深刻的历史局限性,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世界历史和无产阶级总体革命,运用唯物辩证法对之进行了科学批判和超越。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一套关于俄国村社和俄国发展道路的科学设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资本主义研究
    从“欧债危机”透视当代金融资本主义的制度困境
    蒯正明1,王玉2
    2013, 47 (2):  39-46.  DOI:
    摘要 ( )   PDF(1728KB) ( )  
    欧债危机是资本主义发展到金融资本主义阶段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折射出金融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制度面临的困境,即中产阶级的分化及其向低收入阶层滑落动摇了资本主义社会稳定的基石;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转嫁危机的空间变小,资本积累陷入困境;西方资本主义自由民主制度的神圣“光环”不再,陷入政治合法性困境。所有这些使得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不可调和性表现得更加突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方思潮评介
    声誉可以交易吗?
    ——一个声誉理论的新方向
    李军林,姚东旻
    2013, 47 (2):  47-54.  DOI:
    摘要 ( )   PDF(1539KB) ( )  
    传统的声誉理论通过重复博弈来解释合作均衡的出现,然而在以下两个方面却常常面临挑战:第一,无法解释单期博弈中出现声誉的情形;第二,模型常常出现多重均衡,从而无法回应对于均衡的选择来自于模型外生假定的质疑。对于这些挑战,可交易的声誉模型给出了好的解答。可交易声誉载体的出现可以很好地解释“即使只存在一期交易的卖方也有动机维持良好声誉”这一看似平凡但却被重复博弈理论解释不了的现实,并且使得合作解往往成为模型的唯一均衡从而免除了多重均衡的困扰。本文将对可交易声誉理论的发展进行梳理,研究可交易的声誉如何保证短期内(甚至一期)合作均衡的出现以及作为一种退出机制如何抑制卖家最后一期败德行为,并对其可能的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国际制度与国内政治:进展与问题
    田野
    2013, 47 (2):  55-62.  DOI:
    摘要 ( )   PDF(1526KB) ( )  
    在“适当性逻辑”和“争论逻辑”下,建构主义者为探索国际制度对国内政治的影响提出了具有不同因果机制的模型。组织趋同模型强调了国际组织的传授,社会学习模型突出了被说服者的学习,而文化匹配模型则展示了行为体对外来规范的本土化。但这些建构主义模型并不能有效地说明多元偏好条件下国内行为体对国际制度的战略性运用,也忽视了国际规范扩散的强制性和偏好的相对稳定性。作为既竞争又互补的研究路径,建构主义可以和理性主义携手解决其中的一些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理论搭桥视角下的现实建构主义
    王志,倪世雄
    2013, 47 (2):  63-69.  DOI:
    摘要 ( )   PDF(1326KB) ( )  
    现实建构主义是国际关系理论的新进展。但是,学界对什么是现实建构主义存在争论。有学者将其界定为建构主义内部研究纲领的分化,这削弱了它对融合国际关系理论的意义;也有学者将其界定为独立的理论流派,分析国际政治社会建构中权力的不可超越性,这缩小了现实建构主义的研究内容。而从搭桥视角出发,将现实建构主义理解为古典现实主义和建构主义的相交,从社会实在建构出发,分析权力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权力和道德的辩证关系,有利于将国际关系研究从重视认识论向本体论和认识论同等地位转向,也有利于国际关系理论的进一步融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建构剥削不正当的规范依据与批判当代自由主义正义理论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转向政治哲学的两种基本进路
    李旸
    2013, 47 (2):  70-76.  DOI:
    摘要 ( )   PDF(1388KB) ( )  
    为了确证社会主义较之于资本主义的道德优越性,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通过建构剥削不正当的规范依据和批判当代自由主义正义理论这两种基本进路转向了政治哲学研究。他们从规范角度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社会主义的辩护不仅提示我们反思传统马克思主义长期以来几乎不关注平等、正义等道德话语的问题,也能为当前国内学界重点关注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建构提供借鉴。但若要切实完成自身的理论建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必须在基本范式、方法论与话语系统等方面充分体现出自身独特的理论特质,由此才能克服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政治哲学研究中的局限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评述
     新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史研究述评
    赵付科1, 季正聚2
    2013, 47 (2):  77-85.  DOI:
    摘要 ( )   PDF(1886KB) ( )  
    新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史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体、媒介、渠道、特点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同地区的早期传播、《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三次论争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等问题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对其主要成果作一归纳梳理和简要评述,并对如何加强该问题的研究作了进一步的思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参与国际体系问题研究述评
    范笑迎
    2013, 47 (2):  86-94.  DOI:
    摘要 ( )   PDF(1885KB) ( )  
    近年来,国内外学界对中国参与国际体系问题的学术关注与理论研究日趋增多,已取得不菲成果。这些文献研究了中国参与国际体系的历史演进、指导思想、总体效果、不利因素、战略决策和未来角色,有助于学术增长和外交实践。但现有研究仍有可待改进的地方,学界应当以开阔的理论视野、恰当的研究方法和精准的实践洞察进一步深化中国参与国际体系问题的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学.教材.教改

    实事求是:中国人民大学的教育理念溯源
    阚红柳
    2013, 47 (2):  95-99.  DOI:
    摘要 ( )   PDF(1091KB) ( )  
    实事求是是中国人民大学自创建以来一直秉承的教育理念。这一理念的形成,既是继承发展传统教育观念的产物,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创办高等教育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在此基础上,中国人民大学结合新中国成立伊始的实际状况,因地制宜,因时变通,将实事求是的教育理念引入高等教育与大学建设的教学与科研实践之中,进而成功地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诠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态.信息
    “全球化与变化中的价值观国际学术会议”概述
    郑伟
    2013, 47 (2):  100-103.  DOI:
    摘要 ( )  
    “全球化与变化中的价值观国际学术会议”于2012年11月2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60人参加。会议就以下四个主题展开了讨论。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杨耕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韩震教授分别进行了大会致辞。一、全球化背景下的价值观的
    变迁与价值多样
    世界的全球化不仅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生活,也现实地影响着人们的观念与文化生活。它不仅带来了价值关系的多样性和价值观的多元性,也带来了价值观与文化认同的危机。在对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认识过程中,始终穿插着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两种不同向度。
    在当下多样性价值观的起因方面,与会学者进行了热烈讨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约翰·塞尔教授认为,所有的人类制度现实都是由特定形式的语言表征创造的,这种语言表征可以被定义为有着相同逻辑结构的状态函数声明。制度实存在通过状态函数声明所导致的持续性存在中被保存了下来;没有了例外函数的状态函数制造了积极的和消极的权力。这些权力在权力、责任、义务等问题中创造了一种道义力量。这种道义力量一旦被认识到,它就给了人们一种付诸实践的渴望,具有了价值观色彩。美国纽约大学诺曼·列文认为,美国价值观是18世纪启蒙运动的结果,并不是这些价值观创建了美国。美国德鲁大学麦格奈尔勾勒了美国文明规范和政治意志形态之间的连续性。他认为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美国的例外主义/美国优越主义是传统美国意识形态和共和党政策的化身,导致了美国意识形态的孤立性。
    价值关系与价值观的问题始终是中国价值哲学的基础研究领域。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兴起,这一领域愈发显得重要。北京师范大学吴向东教授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不仅是实然的关系,而且还是一种应然关系、价值关系,因而也成为作为价值意识的价值观所要处理的基本对象性关系。价值观的核心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的价值关系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解答依赖于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本体论立场和方法论预设。这种预设既为我们批判性地认识和解构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价值观,也为我们探讨现实社会中合理的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价值原则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前提和基本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宋友文认为,要重新审视“市民社会”之政治解放到“人类社会”之人类解放的过渡问题,即市民社会及其蕴涵的价值与规范问题。
    全球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变迁和价值多样性,使得如何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成为一个重要时代课题。北京大学丰子义教授认为,除了加强基本理论研究之外,特别需要加强对有关思潮的辨析和洞察,通过比较研究,廓清民族精神认识上的迷雾,明确民族精神发展的方向,厘清民族精神与民族主义、文化相对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关系。今天讲民族精神,应当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科学性。导致社会问题和文化危机出现的原因不在于现代文化精神本身,而在于对主体性、理性等的错误发挥和扭曲发展,在于人对自身与周围世界关系的不恰当处理。复旦大学邹诗鹏教授认为,全球现代化以来,随着资本主义扩张且日益高涨的国族主义及其促成的帝国主义及法西斯主义,使全球文明蒙上了可怕的阴影。中国依然须处理好国族认同与民族自觉的关系,使民族多样性的呈现有益于中华国族的重构。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中,世界视野成为中国哲学必须具备的一个现代品质。美国罗耀拉大学王蓉蓉教授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魂”、“魄”与“身”并不能用现有的西方词汇加以简单理解,它们反映着人类身体与身体培育的价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美国德保罗大学帕金斯教授认为,19世纪大多数西方哲学家解决分歧的思路与中国古典的观点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相似。北京师范大学王楷从比较哲学的角度,使用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作为一种工具分析了荀子的道德哲学理论,试图在儒家伦理和西方德性伦理两种哲学传统之间建立一种试图交流和融合的模型。
    二、全球化时代的价值冲突与对话
    在伴随着现代性矛盾与困境的全球化进程中,价值观的摩擦成为导致国际冲突、地区矛盾乃至社会动荡的一个重要诱因。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价值观的对话也势在必行。
    俄罗斯不仅在地理位置上横跨欧亚大陆,其偏西方的自我文化定位和被西方边缘的现实更是使得它的哲学呈现出复杂特点。这些特点同样能够为我们反思现代性与价值观的变迁提供鲜明案例和借鉴性视角。俄罗斯太平洋国立大学雅鲁林教授以俄国为例分析了全球化与非西方世界的价值变化,认为全球化是在各个领域发生迅速的公共生活的活动,它破坏和否定旧的思想范式,而俄罗斯一直介于西方世界和亚洲/斯拉夫世界之间的矛盾使它的归属感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俄罗斯西伯利亚联邦大学库达绍夫教授认为,全球化中的价值观转变不可避免,一些意料不到的价值观可能从社会正义手段演变为剥削手段,社会和政治价值观发生的变化需要特殊和紧急关注。俄罗斯科学院鲍里斯·于定教授认为,技术进步是文化差异的倍增器,科学技术革命对人的影响越来越直接波及到人本身,信息化交往手段将导致价值的平均化。
    在全球化所带来的价值观的挑战及其社会后果方面,瑞典斯德哥尔摩索德托恩大学达卢奇·多斯特教授认为,在过去的三十年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了劳动与新价值的转变,情感、无形的劳动和文化产业为新经济的引擎,可能意味着新全球中产阶级的产生。山东省委党校贾英健教授认为,全球化时代的虚拟生存作为一种崭新的生存方式,不仅使虚拟认同成为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当代人所直面的新的认同观念,而且也很容易地对人们已有的认同造成瓦解并引发生存认同的多重困惑。从哲学上揭示虚拟认同的深刻意蕴及其当代变化,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正确对待的事关当代人生存质量的一个重要课题。正视当代虚拟认同自身的反思性,必须明确,认同在某一阶段可能走入困境,但困境不同于绝境,认同自身的反思性能够引导它走出困境,重要的不是在对认同和认同危机的批判性审视中走向对认同的否定,而是走向一种对当代虚拟认同意义的重建。
    在全球化对中国价值观所带来的挑战方面,重庆交通大学郑国玉副教授认为,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我国民众的精神维度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缺失:以伦理性和政治性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与以经济性和现代性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相互碰撞,以及消费文化在中国的滥觞,造成了人们价值衡量尺度的模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超前与政治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使得西方传入的个人主义未能与中国传统的集体主义精神很好地结合;我国传统文化中本来就极为稀薄的理性、科学和民主精神,在全球化造成的文化混乱中几近完全缺失。我们要在承认和发展资本、积极推动资本全球化进程的同时,尽量想办法驾驭和控制资本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建构起具有主体性意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维度。
    三、现代性与文化认同
    针对全球化所带来的人的生存状态、文化处境和价值观的变化,如何在现代世界重构人的生存意义成为各国学者共同关心的一个重要议题。北京师范大学张百春教授认为,文化既类似于科学和技术,又有不同于科学技术的特点,即对待此世的否定性态度。文化是处在此世中的现象,但它又不安于此世。所以,与文明不同,文化不与哲学、宗教对立。由此可以断定,文化也应该成为精神世界里的一个支点。这样,在人的精神世界里应该有三个支点:哲学、宗教和文化。正是这三个支点,最终能保证人的精神世界的稳定。俄罗斯远东国立大学曼达托夫教授认为,目标的解释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政策的挑战要求对人类意义的共同理解。这种意义是与世界文化和哲学传统伦理内容结合在一起的。可持续发展政策的核心意义构架是一种多边文化与文明的对话: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文明之间的对话,东方与西方之间的跨文化对话。
    全球化作为一种全面的相互影响过程,其中既有文化的交流和冲突,也有各种体制中的人们对文化的交互作用。俄罗斯后贝加尔国立大学别尔纽凯维奇认为,文化交互的作用是一个复杂、多维的过程。文化交互作用不仅仅是思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西方哲学彼此理念的接受对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互作用的方法论研究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张曙光教授认为,价值和评价与人类生活和精神密切相关, 它源自于生存与死亡、身体与心灵、社会与个人等等之间的双重关系。在哲学史中,它们体现在“存在”和“虚无”、“真实”和“虚假”之间的关系上。因此,“价值”和“评价”绝不仅仅是价值论类别,它们也是本体。作为现代价值观,西方国家正面临“摆脱上帝”的问题,中国面临的问题则是是否应该以及如何“摆脱父母”的问题。现代价值论研究的任务是在“存在”和“虚无”、“真实”和“虚假”之间构建一种合理和适当的关系。在此过程中,虚无主义只是一个临时的过渡现象。
    此外,吉林大学林奇富认为,在当代族群冲突、文化多元与社会排斥日益突出的社会情势下,描述性代表正日益显示其对促进族群间信任、回应少数族群的正当利益要求、提升边缘群体的政治效能感和增进政权合法性等方面的正面价值。与此同时,描述性代表却由于过于强调情境主义理想而又缺乏一套成熟的代表制度,因而无法从制度上充分展示出公民授权与政治责任的统一,只能成为民主代表制度的合理延伸和补充,难以成为支撑现代民主的标准代表模式。
    四、转型时期价值观的危机与重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基础的时代特征。这一过程不仅仅是经济的转型,还带来了价值观的相应调整,甚至在某些层面还引发了不同程度的价值观危机。这就构成了转型期危机应对与价值观重建的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李德顺教授系统勾勒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价值哲学发展的总体趋势。他认为中国的价值理论不是先学了西方再来模仿的产物,也不是在原有哲学教科书体系框架内重组和发挥的产物,而是反映了“文革”之后一种历史反思和理论重建的趋势。确立自觉的中华文化主体意识,是我们的主要经验,是保证我们的研究深化发展的思想基础,也是构建当代“中国话语”的一个必要“潜台词”。我们应该在语境上超越“拥西”与“反西”情节,站在学科高度,直面“问题”本身,进一步形成当代中国自己的学说话语。中国人民大学马俊峰教授认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必须科学理解和合理对待它与普世价值的关系,处理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辩证关系——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为我们超越民族主义的狭隘性、合理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
    中国传统文化始终构成着中国时代发展的文化底蕴,对其内容的研究和阐释始终关系到中国哲学的时代生命力。北京师范大学李祥俊教授认为,中国哲学是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下产生的一个现代学科,但它却奠基于中国传统学术思想的深厚土壤之中。伴随着中国传统社会的阶段性发展,中国哲学也有一个以儒学为主干、不断发展的历程。如何在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的冲突融合中实现中国哲学的创造性发展,则是时代赋予中国哲学工作者的使命。北京师范大学刘孝廷教授认为,汉语界有一些学者一直在讨论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在此问题上博物的实践哲学具有不可穷竭的价值。北京师范大学章伟文副教授认为元代以后,道教易老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元代高道李道纯统合儒、释、道三教,兼宗《易》《老》,提出“道本至无,易在其中”以体用的方式贯通道体与器用,沟通形上与形下,为道教修持确立形上的本体的依据,也为形上的道体奠定了形下的现实的、物质的基础。北京师范大学蒋丽梅认为,王安石的道德性命之学在《老子注》中展开了为学与为道的价值转向。尽管王安石天道与人道二分的做法遭到了二程的强烈批评,但他试图通过道的本末关系,将儒家的道德性命、政治学说贯穿到《老子》人道之域中来,提升“有为”对于“为道”的重要价值。穷理与尽性的根本目的是以“内圣”的道德修养为手段实现承继天道、为政于天下的理想。
    合理的社会价值理性信念的确立和自觉践履,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走向成熟和圆融的标志。陕西师范大学袁祖社教授认为,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社会变革实践,是中华民族以自己的方式,反思“现代性文明”的多重弊端,自主地探寻、创制并努力实践“中国价值”,追求并重塑民族文化之新精神信仰与价值(理性)特质的艰难曲折的过程。“中国价值”从一开始就禀赋着鲜明的实践指向,其所依循的是个体性与社会公共性、民族化与世界化内在有机整合基础之上真实的社会“公共价值”的实现逻辑;其所着力锻造的则是具有当代“世界公民”气度与博大胸襟,且具备宽厚、仁爱、责任、担当的美好人性品质,以及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气质的风范大国民——“中国人”形象。
    最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韩震教授在闭幕式中强调,全球化背景下价值观是一个冲突和交流并行的过程。价值观研究要注意各国所处的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国家意识形态的特点以及文化观念的差异。在这一过程中,如果人们做出更多的交流努力,就能够促成更多的相互理解和共识。各国学者有责任对这些现象和问题进行认真思考与广泛对话,共同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代中国人的国家观念与世界意识
    ——“第四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曾科
    2013, 47 (2):  104-106.  DOI:
    摘要 ( )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近代思想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主办,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承办的“第四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10月26—28日在湖南长沙举行。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香港及大陆地区的7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近代中国人的国家观念与世界意识”的主题,就“国家观念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型”、“文化观念的开放与世界意识的形成”、“近代中外关系与近代国家观念”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现将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和观点综述如下。一、传统国家观念的近代转型
    传统中国人的国家观念自成体系,近代以来在西方势力的冲击下出现了变异与转型。影响国家观念近代转型的因素很多,此次会议集中讨论了民族主义、自由主义思潮对于国家观念近代转型的重要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耿云志指出,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是在空前的变局之下,因受外力刺激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方面,在具有高度文化的“西夷”面前,不得不放弃古代的华夷观念;另一方面,在“西夷”的侵略面前,为谋自救而激活民族意识,此民族意识已逐渐摆脱古代的华夷观念,而导向建立独立的近代民族国家的目标。鲁东大学教授俞祖华认为,作为现代社会核心价值的自由主义是现代国家观念的核心理念,个人观念、个性意识为现代性国家观念的生成与拓展提供了最关键的元素。西北大学教授方光华等研究了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传统观,认为自由主义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因素进行了有益阐释,特别是自由主义者所提出的心灵自由、道德自由与现代政治自由互补的主张,揭示了传统文化对于塑造近代国家观念的独特价值。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郑大华将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综合起来加以考察,认为近代中国人国家观念的转型基本上有两条主线,一是从天朝国家观念向主权国家观念的转变,二是从君主国家观念向民主国家观念的转变,两条主线背后的推动力分别是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南开大学教授江沛认为,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很不平衡,民族主义始终处于强势地位,“民族自由”的诉求往往压倒“个人自由”的诉求。台湾“中央研究院”教授张玉法对自由主义议会制度传入中国的研究显示,20世纪初国人普遍将国会视为救国的良方。这一个案研究也从某个侧面反映出自由主义在近代中国所遭遇的困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邹小站认为,影响近代中国人国家观念建构的因素中有几点值得特别注意:第一,恶劣的外部环境使得国人特别关注国家富强;第二,传统国家观念转型的最重要的思想资源不是英国、法国的自由主义,而是经由日本思想解释的德国思想;第三,当近代中国人构建其国家观念时,西方思想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
    近代国家观念向民间社会的传播与普及,是国家观念近代转型的重要环节之一,与会学者探讨了近代国家观念的传播媒介与机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郭双林以民国时期的平民千字课文教材为史料,揭示了平民教育运动向底层社会播撒现代国家观念的重要作用。湖南师范大学讲师郭辉研究了抗战时期国民党政府对国家纪念日体系的设置与调整,认为国家纪念日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向民间社会传达主权国家的观念。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卫春回以《观察》、《世纪评论》为例,考察了抗战胜利后公共舆论对自由主义国家观念的塑造,认为自由知识分子对民主国家学理意义的阐发,既体现出民主政治的精义,也吸取了战后世界性的自由主义修正思潮和民主社会主义的若干价值。二、近代中国人的世界意识与世界主义
    传统中国人持一种“天下主义”的世界观。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许纪霖认为,“天下”具有双重内涵,既指理想的伦理秩序与典章制度,又是对以中原为中心的世界空间的想象。晚清以后,当西方文明以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优越性来到中国后,以儒家礼教为核心的“天下主义”开始转向另一种“新天下主义”,即以西方为中心的近代文明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贾小叶以理、势观念在19世纪中后期的变迁为线索,揭示出中国人世界意识的演化过程。“理”、“势”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在对外关系中,“理”表现为一套“德化”外夷的天朝观念,“势”则是保证“理”得以贯通的政治、经济、军事上的优势。湖北大学教授何晓明认为,近代世界意识的形成,不是国人主观构想的结果,而是在接触到许多“外国”以后,才形成的一个整体之下各国彼此有别且彼此对等的系统观念。他选取晚清政府的第一位驻外公使郭嵩焘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域外经历与世界意识形成之间的互动作了详细分析。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马克锋从文化比较学的角度探讨了中国文化与世界主义的关系。他认为,中国文化自其发生之初,就展现出强烈的兼容性与包容性。这种禀性与特质,使得中国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具有世界主义的情怀与诉求。
    近代史上高扬世界主义的世界语运动受到了与会学者的广泛关注。华中师范大学教授何卓恩指出,世界语是一种人造语言,它的“世界主义”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各民族语言文化价值的肯定与尊重,二是鼓吹超越任何政治立场,追求一种普世的和平友谊理想。世界语在传入中国后,受中国转型时代特定环境的影响,出现了摆脱世界主义的趋势。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周质平将世界语运动废灭汉字的主张视为激进思想,认为这一激进思想的产生固然是受了进化论、科学主义等思潮的影响,也与世界语者缺乏语言学常识有关。中国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彭春凌的论文也涉及语言改革的问题,不过却展示了具有世界主义色彩的西洋语文观念与从民族主义出发的中国语文思想合流的情形。三、国家思想的个案研究
    此次研讨会对国家思想进行的个案研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首先是对某一思想家或思想家群体的国家思想的研究。中山大学教授孙宏云在检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梁启超国家思想及其相关理论背景研究提出了两点“注意”:第一,应注意梁启超的国家主义思想实际上具有两个侧面,一是对外关系,即如何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二是关于国家内部关系,主要涉及政府与国民之间的权力关系。第二,应注意将梁启超国家论中的建国论与政体论分开来看。清华大学刘珊珊博士则对梁启超创办《新民丛报》的动机提出新解,认为《新民丛报》是梁启超创办“国报”理念的实践。梁启超的“国报”理念来源于其赴日以后逐渐形成的近代国家思想,同时是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盛行的国民性批判思潮的回应。
    西方民族主义思潮在清末时期传入中国,对传统中国的民族意识、国家观念产生重大影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帆以刘师培的论说为例,认为“一民族一国家”理念的输入使原本主要强调文化差异、而非种族之别的“夷夏之辨”染上了种族论的色彩,从而促进了传统的文化民族主义向近代的政治民族主义的转换,但在这一转换过程中,文化与种族之间的内在矛盾并未消弭,后来也出现过以“文化”作为认同基点、超越种族界限的“大民族主义”,某种程度似又回归到了“夷夏之辨”的旧义。五四时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思想家对“国家”的思考与理解达到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社会科学院徐伟博士将陈独秀国家观的形成、变化与其对人生意义的探索联系起来加以考察,认为陈独秀出于对现代性世俗化、去神圣化特征的认知,而致力于寻求“非宗教的信仰心”,将人生意义定位为“大我主义”,而符合其理想中的“大我”则是“国家”。
    抗战时期,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国人的国家观发生了深刻变革,罗梦册即为一例。据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兴涛研究,罗梦册在《中国论》中对西方政治学理论提出了不同意见,并开创性地从民族关系的角度考察了中国“天下国”的历史轨迹,向西方世界展示了中国的特性。《中国论》一书体现出充分的理论自觉与中国气派,在中国和平崛起的今日,值得深入研究。清末留日学生群体与近代中国政治、社会、文化的转型,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郑匡民认为,清末留日学生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是中国传统的族群意识与外来思想互相交融,并向近代民族主义转化的过程。主要有四个因素参与、决定了这一过程:留学的生活与经历、传统中国的世界秩序观、近代日本的社会思潮、清代的满汉关系。国家主义派在现代政治史上以鼓吹“国家至上”著称,中国社会科学院曾科分析了其国家观的理论困境。他以国家主义派对“一战”后民族自决思潮的回应为切入点,认为国家主义派赞同民族自决的国族模式,即汉、满、蒙、回、藏联合起来求得中华民族整体的自决,而不赞成民族自决的族群模式,即允许蒙、藏独立建国。
    其次是对中国近代史上某种国家学说的研究。“有机国家论”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影响的国家理论之一。武汉大学刘耀的论文勾勒出“有机国家论”在近代中国的传播路径,认为清末《清议报》只是对“有机国家论”进行了简单的翻译与介绍,在留日学生手中才实现了对“有机国家论”学理层面的讨论。
     “强有力政府论”是近代史上受到众多思想家、政治派别追捧的国家理论之一,且在一定程度上付诸过实践。南开大学副教授邓丽兰强调,世界性的民族主义浪潮是“强有力政府论”被中国思想界吸纳的时代背景,并考察了“强有力政府论”的西学渊源及其传入中国的思想史脉络,认为它的具体思想资源颇为复杂,既来源于现代政治中行政权扩张的趋势,也来自极权主义的挑战。各思想家、政治派别对“强力”的诉求程度不尽一致,其间最大的差异在于是否颠覆宪政框架,这也是划分现代民主主义与极权主义的分水岭。
    与“强有力政府”论密切相关的是所谓“最低限度”民主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闫润鱼认为,“最低限度”民主论是近代中国自由知识分子为推进现代民主国家建构而做出的适应性阐述:一方面,强调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不应该“陈义”过高,旨在打消人们对于目标高远的宪政民主的恐惧感,坚定人们对于民主政治的信念;另一方面,强调民主政治成功与否“尽其在我”,以督促执政者和动员群众。“最低限度”民主论在近代中国的出现,深刻反映了后发现代化国家民主进程的复杂性。四、中外关系史视野中的国家观念与世界意识
    从中外关系史的角度来探讨近代中国人的国家观念与世界意识,是此次研讨会的一个亮点。湖南师范大学教授李育民通过梳理“国体”观念在晚清时期的变化轨迹,揭示出中外条约关系对近代中国国家观念转型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他认为,传统国体概念以维护天朝体制、君主专制为思想内核。经过鸦片战争、贵州教案、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庚子之役等事件,传统的国体观在中外条约关系的支配下不断摆脱天朝观念、专制思想的束缚,而发展出国家主权意识、民主政治意识,最终与近代国家观念相融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细珠以1870年代李鸿章对日本的认识为切入点,考察了李鸿章与东亚国际关系近代转型之间的关联。他认为,李鸿章对日本的认识及其外交策略经历了从“联日制西”到“以西制日”的转变,这一转变的背后隐藏着李鸿章在维持传统东亚国际秩序与进入近代国际秩序之间的深刻矛盾。
    韩国首尔大学教授金衡钟选取中韩关系史上广为人知的吴禄贞及其《延吉边务报告》为研究对象,认为吴禄贞在“间岛”(延吉)归属问题上采取了历史论证的策略,其对领土的认知反映出辛亥革命时期尚在形成中的中国人对领土及“中国”的普遍认识,同时也提供了现代中国对领土认识的原型。韩国新罗大学教授裴京汉的论文以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所引起的国际形势的变化为线索,探讨了蒋介石国民政府对韩国临时政府的承认问题,以及此中折射出的国民政府对战后亚洲国际秩序的构想。
    通过此次会议广泛深入的研讨,与会学者一致认为,今后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要充分借鉴和利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加强跨学科交流,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就近代中国人的国家观念与世界意识的研究来说,要注重考察国家观念的近代转型与近代政治历程之间的关联互动,要对近代东亚诸国的国家观念与世界意识进行比较研究,要加强研究西方史地知识、法政知识的传入对近代国家观念与世界意识的影响等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纪念《教学与研究》创刊60周年
    一流大学要有一流杂志
    黄泰岩
    2013, 47 (2):  107-109.  DOI:
    摘要 ( )  
    一、一流杂志是一流大学的标志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也是一国软实力的基本标志。一流大学有许多衡量指标,拥有一流的学术杂志也应包含其中。一流大学必须要有与其地位相称的一流杂志。大学的基本功能是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学术杂志,是大学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要平台,教学与科研成果的展示窗口,服务社会的重要媒体,文化传承的基本载体。一流大学要培养出一流的人才,要有一流的教学科研成果,要成为影响社会和引领社会发展方向的主要阵地,更是文化传承的坚强堡垒。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成果、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的主流,理应会带出一流的杂志,同时,一流的杂志又为一流学校的创建和发展起到助推作用,二者形成良性互动和同步发展。
    《教学与研究》作为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类的权威期刊,60年来,为中国人民大学成为全国人文社会科学的顶尖高校,特别是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60年来,她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人才,多少作者通过这个平台成长为学术领军人物、学术骨干和有社会影响力的人物。我虽不才,也得到了她的阳光雨露滋润,从中受惠多多。60年来,她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特别是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难点疑点问题的科学解答竭尽所能,使多少教师和社会科学工作者在黑暗中的摸索得到了阳光的照耀。我作为一名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工作了30多年的教师,虽然今天短暂离岗,但仍为学校有这么一本杂志而感到骄傲,也为能在过去这么多年中有幸在这本杂志上发表若干篇拙作而感到自豪,更盼望在今后的时间里还有能力在这本杂志上写上我的名字。
    《左传》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只要做到了其中一项,就可以不朽,而三项都做到了,就称为“三不朽”。王阳明的故居有一副楹联为“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万人师”,可见后人将王阳明作为“三不朽”之楷模。最近我到浙江绍兴市瞻仰蔡元培先生故居,看到了美国著名学者约翰·杜威对蔡元培的如下评价:“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较,牛津、剑桥、巴黎、柏林、哈佛、哥伦比亚等,这些校长中,在某些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不乏其人;但是,以一个校长身份,而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而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个。”诚哉!蔡元培就是大学校长之榜样。
    承蒙杂志社的厚爱,邀我在《教学与研究》创刊60周年的良辰吉日说几句感念和鞭策之语。而我想到的几句话就是:《教学与研究》在过去的60年里,因立德立功立言而不朽。祝福她在未来的60年里,继续立德立功立言而基业常青。
    一本杂志,能辉煌地走过60个年头,实属不易,可敬可贺! 而未来的路怎么走,特别是在新形势新挑战的情况下怎么走,更应该要有战略眼光。虽然这本杂志在CSSCI2012—2013年度马克思主义理论类的学术期刊综合排名中,由2010—2011年度的第一名下降到第3名。排名有升有降,也许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但我认为,这一现象应该引起杂志社应有的警觉和重视。我说这句话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提醒,是出于对这本杂志的敬重和珍爱,是不希望她受到哪怕是一点点的损害。当然,也可能是过于爱而杞人忧天了。
    二、一流杂志要有自己的特色
    为这本杂志命名的人一定是一位了不起的人,他把大学的两大最主要功能——教学与研究集合在一起,为杂志做了鲜明的定位。教书育人是大学的天职,是永恒的第一功能。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何为大师?就是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杰出人才的人。所以,离开了教书育人,大学也就不称其为大学,大学的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三大功能,最终都是为了更好地教书育人。
    《教学与研究》作为大学主办的杂志,深领大学之要义,在创刊时非常智慧地将教学摆在了首位,60年来发表了一大批给人以顿悟的教学大作,解教学之惑,克备课之难,成为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的良师益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品牌魅力,引领了大学的教学方向,培养了一批批青年教师。我就是读着这本杂志成长起来的一名大学教师,这也是我敬重这本杂志的原因所在,也是《教学与研究》60年基业长青的奥秘所在。
    今天,教学在大学中的首要地位是否还稳固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虽然我们的各种文件中仍然强调教学的突出地位,但在实际运行中这一地位受到了挑战。虽然也有教学评估,但在对大学评价时主要还是以科研成果、科研课题、科研经费的多少论英雄,而且不论是“985”高校还是其他高校,不论是科研教学型大学还是教学科研型大学,都放在同一尺度下衡量,无形之中教学被忽视了。
    所以,大学对教师育人的重视程度,决定着以反映教学成果为特色的杂志的兴衰。当高校出现不重视教学的倾向时,以反映教学成果为特色的《教学与研究》也不得已偏向了研究。当中国高校今天在重新审视教学在大学中的重要地位时,当一些高校在拿出有力举措强化教书育人的首要功能时,更重要的是,当改革浪潮开始深化到教育领域,教学改革提到重要日程上时,是否也应该对我们杂志的特色做出一些反思?特别是在我们隆重庆祝创刊60周年的时候,我们是否也要总结总结60年成功的基本经验。特色就是实力!就是竞争力!
    三、一流杂志要富养
    承载着大学教学与研究两大主要功能的品牌杂志《教学与研究》,是一本学术性杂志,其属性要特别强调她的学术性、社会性和引领性。60年来,《教学与研究》正是秉承了这样一种理念,以及对这一理念的自觉与自信,才使这一杂志的品牌熠熠生辉。对此,我曾有过亲身的经历。记得1989年,本人的一篇拙作得以在《教学与研究》发表,由于发表有一定的周期,当就要正式出刊时,本人发现有一句话表达得有些欠妥,想做些修改,虽然由于技术的原因(当时还是铅排)修改起来有很大的难度,但编辑部还是不计成本让我做了修改,体现了办杂志对学术的那种坚守,那种令人尊敬的职业操守。我想,这也应是《教学与研究》60年荣耀的奥秘之一。
    既然属性是学术性的,就很难用商业性的思维和办法去运作。要办出高品位的学术杂志,还是要富养。我们不能让坚守学术的人宁饿死不失节,这是很难的。对此,冯仑就曾坦言道: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惜牺牲自己的“色相”,在各种媒体上露脸。毕竟,失节事小,饿死事大。对企业来说,生存下来才是第一位的。说出了为了不饿死的那种不得已。在过去的许多年中,大学的经费并不多,但却富养了那么多优秀的杂志。今天,大学的资金宽裕多了,难道我们却失去了富养杂志的资本?
    从大学的视角来看,的确应该重视对杂志的投资了,以提升大学杂志的影响力。如以经济学类的杂志为例,根据CSSCI的排名,进入前20名的杂志,高校只有7本;进入前10名的,高校只有3本。高校作为中国教学与科研的主力军,理应办出与自己地位相称的优秀杂志。当然,办出优秀的杂志,主要不是靠富养,但不富养肯定是很难办成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时代命题的准确定位与学术刊物的生命力 ——从编者、作者和读者的三重视角看《教学与研究》
    高程
    2013, 47 (2):  110-112.  DOI:
    摘要 ( )  
    我与《教学与研究》之间的渊源虽还算不上久远,亦不敢自言深厚,但却颇为特别。同样作为学术刊物的编者,我以同行的身份特别关注着这份学术界重量级刊物的发展和最新动态。作为国际战略问题的研究者,我既是《教学与研究》忠实的读者,同时还有幸成为其作者队伍一员。由于同时扮演了编者、作者和读者三重角色,因此我在看待《教学与研究》这些年的变化和发展时可能具有多重视角。特别是,我本人负责的刊物近年来在选题方向和读者及作者定位方面曾经进行过较大的调整,对于国际问题方向的把握和判断与《教学与研究》在许多地方有着非常相似的理解。所以,时逢《教学与研究》创刊60周年,我很荣幸应邀写一些自己真实的感触和想法。
    作为中国人民大学的重要学术刊物,《教学与研究》仅从刊名来看,有着较强的综合性。同时涵盖多个学科领域,是综合类学术刊物比较普遍的特点。学术期刊界的同行都知道,综合类刊物最不容易办好,和专业刊物相比更加难以驾驭。其一,由于学科涉及范围广,因此对于编辑队伍的学科功底考验较大。其二,由于选题涉猎的范围宽泛,因此不容易形成自己的特色,往往呈现给读者的不是“综合”,而是“分散集合”。其三,凝聚固定作者群和读者群的难度更高。从读者角度,他们通常会将注意力锁定在几种与自身学科或研究领域具有高度相关性的刊物上,而缺少必要的时间和精力长期固定地关注综合性强的刊物,因为这些刊物可能一年刊登不了几篇他们所感兴趣的文章。同样作为作者而言,他们通常首先考虑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投稿给本学科或专业领域的学术刊物,这样不但投稿命中率较高,而且可以进入更多同行研究者的视野。对于一份在学术界拥有分量和影响力的刊物而言,不但其作者群和读者群需要明显突破所属机构的范围,而且还需要成为某一稳定的群体长期重点关注的对象,使他们定期阅读该刊物上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而不仅仅通过像中国知网等数字平台的关键词海量搜索找到这些相关文章。大学综合性较强的刊物如果没有一个清晰和准确的定位从而形成自身独特的风格,往往容易迷失选题方向和丧失固定的关注群体。
    《教学与研究》在一个带有综合性色彩的刊名的大方向下,成功办出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尽管在学科范围上广泛涵盖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比较政治学、国际关系、经济学等领域,但是《教学与研究》依靠对中国发展道路上最重大和最前沿问题的敏锐嗅觉和捕捉能力,抓住了时代的脉搏和自己固定的关注群体。而这一点显然是学术刊物最具有生命力所在。特别是本世纪以来,《教学与研究》对于国际问题的关注、兴趣和热情不断上升,国际战略问题的讨论成为近十年来刊物的一大亮点和特色。这一选题方向上的侧重可以说具有很强的时代敏感性和预见性。近年来由于中国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与中国相关的国际战略问题的研究热度不断上升。一个学科领域受关注程度的变化通常和该领域学术刊物受关注程度(按照国际学术期刊的一般标准,以刊物的影响因子作为客观衡量指标)的大趋势具有一致性。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学术界,这种相关性都表现得比较明显和突出。在中国崛起和国际格局变化的过程中,国内只有少量学术刊物抓住、甚至预见到这一机遇和趋势,并且通过议题的引导获得了自己的优势,《教学与研究》便是其中典型的例子。
    《教学与研究》之所以能够在世界环境变迁的潮流中抓住机遇并获得学术界的关注,这主要与刊物负责人在选题定位方向上的判断和调整有密切关系。前瞻性地意识到国际问题在整个社会科学研究中重要性的上升,并且将对国际问题的关注紧紧围绕在中国崛起和国际战略领域,可谓抓住了时代性主题,体现出敏锐的洞察力和远见卓识。《教学与研究》对于国际问题的关注在视角上以中国需要为本位,从全球战略层次出发对于中国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进行学理和政策性的深度讨论,而这正是国际和国内学术界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这些年来,《教学与研究》围绕中国崛起和国际战略集中刊发了许多受关注程度高的议题,比如关于新的国际政治环境对传统中国政治和社会的影响、新兴国家的崛起、中国崛起的对外战略和外交转型、中国与大国的关系调整、国际合作、全球治理,等等。这些研究近年来较为频繁地被《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转载,也从侧面体现出刊物选题紧扣时代命题的特点。《教学与研究》在围绕中国崛起和国际战略领域的定位和命题引导体现了国际政治研究发展的大趋势,抓住了学科的增长点,融入并代表了该学科的主流方向。一方面,《教学与研究》对于这些时代选题方向的关注客观反映了主流国际关系学界热衷讨论的核心命题。另一方面,从学术刊物与学术研究互动的角度,《教学与研究》通过推动一些重要话题的讨论和互动,努力挖掘中国国际问题领域在理论、视角和观点上的创新。
    由于国内专门研究国际问题的学术刊物众多,因此《教学与研究》一直在探索如何在国际问题的讨论中形成区别于其他国际问题刊物的特色。目前,在国际问题的主要刊物中,有偏重国际政治理论的,比如《世界经济与政治》;有鼓励科学实证方法的,比如《国际政治科学》;有主要定位于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的,比如《外交评论》;有放眼于热点及对策问题的,比如《现代国际关系》、《国际问题研究》和《国际观察》;也有立足国际政治理论、从宏观视角出发重点讨论地区重大问题的,比如《当代亚太》、《美国研究》、《欧洲研究》。《教学与研究》对于国际问题的讨论一方面定位于国际战略,另一方面十分注重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国际问题相结合。和传统国际问题刊物主要偏重实证性研究(to be)相比,《教学与研究》秉持马克思主义思想阵地的传统和优势,在重视实然问题的同时,特别关注规范性的应然研究(ought to be)和人文关怀。对这些规范性国际问题的研究超越了传统国际政治学科的范畴,综合了历史社会学等交叉学科视角,对于国际正义和公共价值领域展开了严肃的思考和争鸣。比如,对于全球收入分配正义、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全球价值观、和谐世界与中国战略文化、中国道路的探索、全球霸权的逻辑和正当性等问题的讨论,弥补了传统国际问题研究中相对被忽视的重要领域和话题。这些具有刊物自身风格和特色的学术对话不但稳固了《教学与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的权威地位,而且拓展了刊物的影响空间,同时吸引国际问题领域学者的高度关注。
    刊物方向的调整过程涉及新作者群和读者群的培养,以及新的学术议题和稿源的开拓等多方面问题。《教学与研究》将部分重点定位于国际战略领域,需要相应地在国际关系学界和政策界的学者、研究人员和研究生队伍中扩展其固定的读者群和作者群。这一点对于刊名本身无法明确体现国际元素的《教学与研究》而言,无疑是一大挑战。不过,《教学与研究》编辑团队通过自身的努力,突破了刊名本身的局限,使自己在国际战略领域的定位被国际关系学界获悉,并且在原有关注群体的基础上稳步壮大了刊物在国内国际关系学科中的读者和作者队伍,成功转型为一本为国际政治学界普遍关注的学术刊物。对此,除了通过议题选择向读者和其中潜在作者群释放信号,以及主动向国际关系领域具有知名度的专家学者约稿之外,现任主编齐鹏飞介绍的另一宝贵经验在于鼓励相关学科编辑积极主动参与各种国际问题的会议和讨论活动,并且在这些公共学术场合宣传《教学与研究》的定位,让相关学者更多了解刊物在国际战略领域的选题导向和稿源需求。而我本人最初关注到《教学与研究》在国际问题上的议题偏好,也是通过学术活动的途径。《教学与研究》从主编到编辑队伍早就意识到,参与开放性的学术活动是宣传刊物理念和议题方向的良好时机。这一点也正是当今数量繁多的学术刊物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必要条件之一。即便是名列CSSCI等中文核心期刊前茅的刊物,如今关起门来坐等来稿都难以满足自身对于优秀稿件的需求。目前上升势头明显的国际问题刊物,更都经常性地活跃于各种国际问题学术活动。通过这些开放性的公共学术平台,作为编者可以充分与潜在读者群和作者群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在关注怎样的问题、有什么好的想法和思路,随时知悉他们研究的现状和最新进展。这不但有助于让更多对于刊物选题方向调整不大了解的学者关注到刊物导向的变化,同时也有益于编者从宏观层面把握学科的发展趋势,寻找该领域的新知识增长点。
    最后,作为《教学与研究》的作者,与刊物编辑团队之间的互动对我而言是非常愉悦的合作过程和经历。《教学与研究》看重文章质量和选题方向、不重作者职称和身份,给予许多具有开创精神的年轻学者以发表机会和展示平台。本单位多位尚未获得高级职称的青年学者的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多次被《教学与研究》采用,而后又通过《教学与研究》的影响而被人大复印资料关注和转载,成为他们重要的学术财富积累。在交往过程中,我还深刻感受到《教学与研究》编辑团队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工作热情。学术刊物的编辑工作是一个对业务能力要求较高、较全面的行业,做好这份工作需要对本学科和领域的发展方向具有敏锐和准确的把握,应当对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判断能力,必须在文字等技术环节掌握熟练的规范技能,同时还要求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和职业热情努力积累和拓展学术人脉资源。当今学术界的发展趋势要求学术刊物不仅仅扮演传统的科研成果客观载体角色,更期待它能够以一种相对主动的姿态为学术研究打造一个良好的平台,使其成为真正服务于读者、作者和不同学术圈之间的桥梁。在新的需求之下,编辑团队办好刊物的集体主动性和热情对于刊物影响力的扩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到,如今每一份刊物的进步和成就背后,通常都有一个具备优秀素质、高度敬业精神和充满活力的编辑团队作为支撑力量。这一点,在我与《教学与研究》从投稿到文章最终刊发的沟通过程中有着真切的体会。特别是,从刊物主编到编辑团队身上所共同释放出的热情和亲和力,以及那种珍惜每一位作者的理念,均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或许,用心办刊不仅表现在最终引用率、转载率等客观指标的变化上,它同时也通过每一封邮件、每一个电话,在点点滴滴中得以体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