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在推进和实现中国化过程中的若干特点
    吴家华
    2012, 47 (11):  5-14.  DOI:
    摘要 ( )   PDF(1971KB) (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本质上是不断中国化的过程,亦即是在同中国实际、时代特征和人民群众相结合中不断回答中国面临的时代课题和实践课题的过程。在中国化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呈现出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的特点,出现了从高扬世界性到突出民族性、从捍卫普适性到强调时代性、从阶级性话语主导到人民性话语主导、从追求正确理解到聚焦理论创新、从注重基础理论到着眼于实践应用等方面的重心转变,凸显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色、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民间路径——基于公民社会发展的视角
    陈媛1, 刘鑫淼2
    2012, 47 (11):  15-21.  DOI:
    摘要 ( )   PDF(1412KB) ( )  
    大众存在形态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选择的主体依据。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组织以行政化的单位为基础,单位大众是大众的主体存在形态,以此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以采取自上而下的“精英化大众”路径来实现。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深刻转型重构了大众的存在形态,统一于中国共产党和国家体系内的单位大众发生了分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形成了以经济利益为目标的市场大众;公民社会的发展形成了以促进个人发展、实现互助为追求的民间大众。单位大众、市场大众和民间大众构成了当代中国大众存在的立体结构。由此,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突破自上而下的传统路径,构建以民间大众形态为基础的“大众化大众”的民间路径,形成自上而下路径与自下而上路径的协同作用机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
    对话范式: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
    研究的重要方法
    姚新立, 车玉玲
    2012, 47 (11):  22-27.  DOI:
    摘要 ( )   PDF(1147KB) ( )  
    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根本目标是关注现实问题,然而如何关注现实与如何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地在我们的时代“出场”,这是当代学界研究中面临的一个根本问题和焦点。“对话”无疑是一种很好的研究范式,使马克思哲学与当代对话、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话、与中国现实对话。20世纪80年代以后,对话范式作为国内学界的一种主要研究方法,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当代化,无疑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体系化”问题
    孙代尧, 李健
    2012, 47 (11):  28-33.  DOI:
    摘要 ( )   PDF(1157KB) ( )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曾经有过四次经典理论的体系化工作,均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提供的成功经验是:提炼鲜明的理论主题,具备前后延伸的逻辑结构,双向延伸的内容安排,强调大众化、时代化和本土化,以及在批判错误观点中凸显自身的真理性。这些经验,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再体系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哲学问题探索
    哲学思维方式与哲学变革——兼论马克思对康德哲学的继承与超越
    路向峰
    2012, 47 (11):  34-39.  DOI:
    摘要 ( )   PDF(1235KB) ( )  
    康德在先验哲学基础上以理性实践的思维方式开启了西方哲学史上的“哥白尼式革命”,但康德哲学革命的真实成果却完成于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对古典哲学的超越和对现代哲学的开启之中。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通过生活实践对理性实践、自由的外在对内在和现实社会关系对自在之物等三个维度的扬弃使得康德所开启的哲学革命得以真正完结。实践思维方式是我们理解马克思哲学变革的钥匙,也是我们探寻从康德到马克思哲学变革本质的必然结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治经济学前沿
    试论国有企业是后发国家资本积累的有效制度安排
    赵峰, 张晨, 冯志轩
    2012, 47 (11):  40-47.  DOI:
    摘要 ( )   PDF(1594KB) ( )  
    马克思—马格林的资本积累理论认为,资本积累不能被简单看做是“个人储蓄行为”;而应被理解为企业的“扩大再生产”行为;资本积累对于经济发展的有效性需要由一定的积累体制作保障。在此基础上,本文论证了国有企业由于其所有制优势,能够在量和质上更好地承载后发国家实现经济“起飞”的积累体制的要求。因此,国有企业可以被理解为后发国家资本积累的有效的制度安排。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批判实在论与经济解释学方法新探
    马国旺
    2012, 47 (11):  48-54.  DOI:
    摘要 ( )   PDF(1438KB) ( )  
    根据批判实在论,本文认为解释学方法突出了实在的意义维度、解释活动的创造性和解释对象的有机整体性,在经济学方法论领域,这些对于克服实证主义的价值中立、经验主义、封闭系统观和还原论等缺陷大有裨益,但它也有自然与社会的二分法等本体论缺陷。在批判实在论的本体论分层论、社会行动转化模型和解释性批判原理基础上,本文对解释学循环原理做出新的诠释和转化,由此提出批判实在论的经济解释学方法并初步探析了它的研究范围、基本内涵和方法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学.教材.教改
    劳动与雇佣法经济学的变迁
    杨伟国1, 代懋2
    2012, 47 (11):  55-64.  DOI:
    摘要 ( )   PDF(2000KB) ( )  
    本文综合大量文献对劳动与雇佣法经济学的变迁进行了梳理,概括为三个阶段: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的诞生期,20世纪40年代到2006年的发展期,2007年至今的学科体系与框架建立期。本文结合各个阶段经济政治以及学术流派发展的背景对劳动与雇佣法经济学的发展历程进行解析,以期还原学科发展的轨迹,并促进该学科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方思潮评介
    西南欧国家的国际关系研究评析
    吴志成, 朱旭
    2012, 47 (11):  65-72.  DOI:
    摘要 ( )   PDF(1737KB) ( )  
    西南欧国家的国际关系研究起步较晚,长期处于相对孤立和封闭的边缘状态,成为当代世界国际关系研究“被遗忘的角落”。尽管国际关系学科在西南欧国家已经得到学术上的认可,并获得了稳固地位,但尚未形成自己独创的理论体系和学术流派。随着西南欧国家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事务,其国际关系研究的成就和影响必将吸引更多学者的关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冷战后地缘理论的发展与嬗变——学理依据、研究框架与后现代转向
    郭锐
    2012, 46 (11):  73-79.  DOI:
    摘要 ( )   PDF(1550KB) ( )  
    冷战结束后,深受全球化、信息化和多极化的冲击,地缘理论的学理依据发生了巨大变化,“去国家中心”与“去领土化”的趋势鲜明。面对新的世界格局和国际环境,冷战后的地缘研究在延续诸多“传统”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出地缘经济、地缘文明和批判性地缘政治等新的学说及方法。地缘经济理论与地缘文明理论进一步丰富了地缘研究的理论框架,扩大和延展了地缘理论的学理内涵,同时继承了传统地缘理论的命题假设和哲学基础。而批判性地缘政治理论从方法论、本体论和认识论三个层面,系统批判了传统地缘理论,其强调深入研究地缘理论的文本与论述,重视人的“认知”和“理解”对地缘政治的深远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中国与世界
    试论中国对于安全外交的新认知
    吴莼思
    2012, 46 (11):  80-86.  DOI:
    摘要 ( )   PDF(1520KB) ( )  
    国家安全,是国家外交工作所要服务的主要目标之一,但“安全外交”这一概念直到2009年才浓墨重彩地出现在当代中国的外交实践中。这一现象一方面说明当代中国外交在理论化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代中国外交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对安全利益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本文试图从国际体系的范式、国家安全的内容以及中国的国际身份等三个角度分析这种新认知,因为这些新的认知必将对中国未来的安全外交实践产生重要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际政治权力的特质及其启示——与国内政治相比较的分析
    戴轶, 吕彬
    2012, 46 (11):  87-93.  DOI:
    摘要 ( )   PDF(1366KB) ( )  
    国际政治学的“权力论”,或是把权力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一般性含义应用到国际政治中来,或是移用国内政治的权力理论,两者都没有顾及权力在国际关系中的特殊性,因而未能揭示出国际政治权力的特质。通过与国内政治相比较的分析,可以发现,国际政治中的国家权力在类型上是一种私有权力,在价值取向上是国家个体利益,在行使上是相对自由的,在属性上并不是政治权力。这些特质启示我们,在学科建设上,国际政治学在借鉴别的学科理论时,要注意消化吸收,笔者建议创设“国际权力”概念,以与国内政治权力概念相区别。在国际政治的界定上,权力的差异决定了国际政治是与国内政治并行的另外一种形态的政治,这一点也引出了国际政治学科的独立性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纪念《教学与研究》创刊60周年
    《教学与研究》:两代人的情缘
    吴忠民
    2012, 46 (11):  94-96.  DOI:
    摘要 ( )  
    我的父亲吴玉黎非常喜欢和看重《教学与研究》杂志。父亲参加革命很早,但新中国成立后不愿意从政,多次向组织提出要求,想读书,执意要当教师。经组织同意,1952年作为“调干生”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生班学习,1954年毕业。父亲当了一辈子教师,主讲“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他教书极为敬业、勤勉、刻苦。我小的时候,每晚总是看到父亲在25瓦的灯光下伏案读书、写作、备课。这种情景至今仍然历历在目。估计是父亲在中国人民大学两年的读书经历,对中国人民大学所办的刊物容易产生感情,再加上《教学与研究》办得很好,是当时最好的理论学术类刊物之一,能够满足当时理论工作者现实工作的需要,所以,父亲对《教学与研究》一直情有独钟,长期订阅。“文化大革命”之前,父亲最喜欢的杂志是《教学与研究》和《哲学研究》,最喜欢的报纸是《光明日报》。父亲十分爱惜《教学与研究》。每年都要装订一次《教学与研究》,装订时,总是小心翼翼,先是用夹子将杂志固定好,然后在杂志下垫上一块小木板用锥子给杂志钻眼(家里有一块小木板的用途是固定的,上面密密麻麻都是针眼),再用线绳穿起来,最后还要用好的纸张在装订好的杂志合订本的书脊处粘贴好封好。“文化大革命”以前的《教学与研究》合订本,在书架上摆放得整整齐齐,一年一年清清爽爽,一直留存到现在。这也是父母家里“文化大革命”之前订阅的所有杂志当中,保留得最为完整的一套杂志。可以说,《教学与研究》是父亲教学生涯中,特别是父亲在“文化大革命”以前教书生涯中最为重要的参考资料。父亲备课时,总离不开《教学与研究》。翻看家里的《教学与研究》,每一期杂志的很多地方都被父亲用红蓝笔认真划过。听父亲的同事和学生讲起,父亲的课讲得很好,讲课效果在所在单位一直享有很好的声誉。而且,父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十分扎实。比如,有一次,父亲在参加外单位的研究生答辩时,指出有的学生在文章当中的一些引语弄错了,把原本是马克思的语句当成是列宁的语句,接着告诉学生马克思的这些语句是出自马克思哪本书的第几页。这给在场的学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应当说,父亲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扎实的理论根基,同《教学与研究》杂志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教学与研究》是郭沫若题写的刊名。郭沫若题写的刊名,遒劲、庄重,既美观,文化味重,又大气。当时给人的印象是,凡是最好的学术刊物一般都是由郭沫若题写刊名,如《历史研究》、《哲学研究》、《经济研究》、《考古》等。那时我的感觉是,凡是郭沫若题写刊名的杂志才是最好的学术杂志,一本学术杂志如果不是郭沫若题写刊名,那一般说来就不是最好的学术杂志。我在上小学的时候就知道家里有《教学与研究》。中学时期尽管看不懂,但也时不时地会翻翻看看,似懂非懂地获取了一些知识,开阔了眼界。大学时期,对于《教学与研究》上的一些文章则是认真阅读和学习了。大学期间,自己在上哲学课以及报考研究生复习准备时,都曾认真研读《教学与研究》上的一些相关文章。我觉得,对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同别的理论刊物包括教科书相比,《教学与研究》做得最好。《教学与研究》是以讲道理为主(这在当时十分难得),既有知识点,又有宏观理解思路;既有条理性,有深度,又有权威性;既适合于教师的口味,也适合学生阅读学习。读之,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些重要观点的理解有时会产生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几乎可以这样说,《教学与研究》在当时是不可替代的。在报考研究生复习准备政治课的阶段,是以教材和《教学与研究》为主,同时参考别的书或别的刊物上相关文章的解释。读《教学与研究》上的相关文章时,自己十分认真,几乎是一笔一画横平竖直地做笔记(像是认真的初中生的字迹),按照专题分门别类地整理好各种问题。工作后,由于自己从事的是社会学学科领域的研究,觉得《教学与研究》主要是政治理论类刊物,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与之没有产生工作上的直接联系。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教学与研究》的编辑李文苓老师。文苓老师人好,性格也十分爽快,有亲和力,容易让人产生信任感。所以,当她提出约稿邀请时,一直对《教学与研究》有着深厚情结的我有些受宠若惊,几乎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由此,每年都选一篇自己比较满意的文章送给《教学与研究》,供他们备选。如果所送的文章不合适,就再送一篇。之后,我便开始在《教学与研究》发表文章。自己在《教学与研究》上发表的文章质量还算可以,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没有拖杂志的后腿。比如,2010年在《教学与研究》发表的《中国现阶段社会矛盾特征分析》一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大量刊物转载;还被《光明日报》和《学术月刊》联合列为“2010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的代表作;在被《北京日报》摘编后,又被大量网站转载,其中被《人民网》理论频道转载后,其点击率在《人民网》理论频道一周之内排在第一。现在,每到春节前后,自己总是要把在《教学与研究》上发表文章的复印件,连同在别的刊物上发表的并且是自己满意的文章的复印件,在父母安息地跟前焚烧,告诉父亲,告慰父母,让父母分享。客观地看,《教学与研究》目前在学界仍然保持着很好的学术信誉和学术声望。一个明显的事实是,《教学与研究》没有广告稿,编辑们心无旁骛,忙于选题策划,忙于同作者沟通,忙于认真编稿,一心一意地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应当说,《教学与研究》还是一块学术净土。这在一个心浮气躁的转型社会当中,是一件十分难得的事情。再者,《教学与研究》的很多作者都是业内公认水准较高者。这些都保证了《教学与研究》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学术水准。因此,与别的刊物相比,《教学与研究》之所以一直有着很高的被引用率、被转载率,并非偶然之事。如今刊物这么多,相互间竞争十分激烈,好的稿件分流现象十分明显。一些新的刊物迅速崛起,以往一些知名度很高的刊物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被边缘化了,这一类现象已经屡见不鲜。《教学与研究》要想长期保住品牌刊物的地位,需要做很多事情。作为一个对《教学与研究》有着深厚情结的读者和作者,我想诚恳地提三条建议:第一个建议是,注重打造特色品牌栏目。对学术前沿问题,对社会大的热点问题,应当提前布局,请一流的作者围绕着这些问题撰写文章,使《教学与研究》在学术前沿问题和社会大的热点问题上持续拥有话语权和影响力。这是学术刊物安身立命之根本。现在,无论是在经济领域、社会领域,还是政治领域,作为研究探索,在很多大的问题上能够进行拓展的空间巨大。重要的是,由于中国在世界当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影响越来越大,所以,对中国有重大影响的成果,一般来说,也会产生某种国际的影响。第二个建议是,注重高等教育当中一些重要教学规律的研究。《教学与研究》刊名当中有“教学”两个字,这是不同于其他刊物的特色之处。所以,与刊物名称对应,《教学与研究》应当开设固定的栏目,对教学当中一些重要的问题进行研究。不一定每门课程面面俱到。现在学科太多,特别是分支学科、交叉学科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如果对每门课程的教案都进行探讨,显然顾不过来,而且受众对象也有限。但是,《教学与研究》如果设定固定的栏目,对教学心理、听众心理等重要问题进行研究,或者请一些公认的教学名师从大的思路方面谈教学体会,肯定会产生很好的效果。栏目文章的组稿一定要精当、前沿、高档,还要实用。现在,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一种潮流。相信在这样大的时代背景下,《教学与研究》如果顺应这种潮流,做出积极有效的反应,再加上已有的品牌效应,一定会拥有更为庞大的读者队伍。第三个建议是,《教学与研究》能否考虑同时办一个英文版。英文版的《教学与研究》,可以从中文版的《教学与研究》当中选取一些好的、有代表性的文章,同时还可以请外国的重要学者撰写文章。英文版的《教学与研究》可以是季刊或半年刊。以此为契机,使《教学与研究》走向世界,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学术界研究议题、研究现状的重要窗口。祝愿《教学与研究》迈上一个更大的台阶,祝愿《教学与研究》拥有更大的读者人群,祝愿《教学与研究》成为百年品牌杂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