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
    中国综合防灾减灾的国家战略思考——背景、目标与行动方案
    郑功成
    2012, 47 (6):  5-14.  DOI:
    摘要 ( )   PDF(2154KB) ( )  
    中国是多灾之国,各种灾害特别是重大灾害一直是危及民生与国家正常发展的重大风险因素。在日益严重的灾害面前,应当将灾情视为重要的国情并加以认真考量,将举国减灾扩展为举国防灾减灾,并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用战略思维来指导全国的防灾减灾行动,同时明确追求灾害损失最小化的防灾减灾目标、战略步骤与关键性措施。经过30—40年的努力,使中国从多灾之国转变成富有安全感的现代化强国,并对全球灾害的治理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的体制性障碍
    与改革取向
    应松年, 林鸿潮
    2012, 47 (6):  15-21.  DOI:
    摘要 ( )   PDF(1443KB) ( )  
    2003年以来,中国的防灾减灾体制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并不彻底,在现阶段还面临再次改革的任务。改革的核心是促进防灾减灾资源和能力的有效整合,实现政府防灾减灾职责和权力的明晰一致。本文主张,应当重构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以建立多元化的防灾减灾组织体系,彻底解决公共部门之间的“条块关系”,理顺纵向与横向的府际关系,建立防灾减灾的日常管理机构,实现灾害应急决策指挥机构与现场指挥机构的合理分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保险业在国家防灾减灾中的
    战略定位与发展
    许飞琼
    2012, 47 (6):  22-29.  DOI:
    摘要 ( )   PDF(1488KB) ( )  
    保险业是专事风险管理与损失补偿的专业部门,在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国的保险业发展滞后,存在着总量不足、结构不良、功能不全等缺陷。在中国灾害问题日益恶化的背景下,国家宜将保险业纳入综合防灾减灾体系,通过明确的保险业战略定位与大力发展保险业的政策取向,让其成为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体系中的生力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典著作研读
    新MEGA之后的恩格斯与
    历史唯物主义体系之争——以1892年恩格斯的《论历史唯物主义》(MEGA②I/32)为例
    张秀琴
    2012, 47 (6):  30-37.  DOI:
    摘要 ( )   PDF(1626KB) ( )  
    2010年新出版的MEGA②I/32,首次收入了恩格斯1892年发表在《新时代》杂志上的《论历史唯物主义》。这将给国际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研究界带来新的思考和讨论,因为我们知道,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明确界定为“历史唯物主义”的正是恩格斯,而《论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迄今为止唯一一部直接以“历史唯物主义”为题名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共同)创始人(恩格斯)的著述,首次被收入马克思恩格斯著作集,将不仅关涉“历史唯物主义”称法由来的新界定,而且还将与恩格斯晚年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新贡献密切相关,并因此对恩格斯身后整个20世纪马克思主义话语建构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在新MEGA所提供的相关背景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论历史唯物主义》的缘起与传播,将有助于我们利用新材料,深化对恩格斯晚年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创建及其对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发展的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恩格斯《费尔巴哈论》的批判逻辑探析
    陈向义
    2012, 47 (6):  38-42.  DOI:
    摘要 ( )   PDF(996KB) ( )  
    恩格斯写作《费尔巴哈论》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批判施达克对费尔巴哈思想的理解。恩格斯在正式评析“费尔巴哈哲学”主题之前,先讨论了“黑格尔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原因在于,恩格斯要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讨论澄清和阐明两个层面的前提:第一,深层的批判前提,费尔巴哈为什么需要施达克保护,为什么施达克通过“唯心主义”的定性就能达到保护的目的;第二,批判的直接前提,既然施达克用来“保护费尔巴哈”的根据是“唯心主义”,那么施达克意义上的“唯心主义”是什么,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真实内涵又是什么。理解了这两个理论前提,就能明白恩格斯《费尔巴哈论》的批判逻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对话与大众化:关于中国马克思主义
    早期传播史认识的一个新视角
    沈成飞
    2012, 47 (6):  43-50.  DOI:
    摘要 ( )   PDF(1790KB) ( )  
    发生于20世纪初期的“问题与主义”之争既有政治色彩,也有学理之辩,且应以学理讨论为主,政治论战次之。这场争辩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但和传统观点将之归功于政治意识决裂而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观点不同,本文恰恰认为,这场争辩的学理性,及其在争辩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开放、自由和包容的氛围乃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重要原因。这一方面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则表明在开放的争论中,马克思主义更容易为人所接受,更容易大众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
    马克思恩格斯“悲剧观”的历史意蕴
    姜微微
    2012, 47 (6):  51-56.  DOI:
    摘要 ( )   PDF(1289KB) ( )  
    马克思恩格斯对拉萨尔剧作《济金根》的批评,成为悲剧思想发展史上的转折性文献。在这些文献中,马克思恩格斯批判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既有悲剧理论,提出了“现代悲剧”观念,并阐发这一悲剧类型的历史的和美学的要求。他们指出并不存在所谓理念论的悲剧,只有社会历史的矛盾和冲突导致现实悲剧;社会历史的变动才是悲剧的真正根源和悲剧艺术的真正内容;历史变动是否合乎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或者说是否合乎历史理性,才是判断历史变动是否构成悲剧的内在准则。他们在批判理念论的悲剧观的同时,还提出了现实主义剧作和文学作品的美学要求,即悲剧或文学作品要做到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历史理性和美学要求的有机融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中国与世界
    论中非合作论坛的运作机制及其
    与非洲一体化的关系
    李安山, 刘海方
    2012, 47 (6):  57-65.  DOI:
    摘要 ( )   PDF(1865KB) ( )  
    中非合作论坛的运作机制表现出双边多层互动、共同推进的特点,非洲国家从多个方面对论坛做出了贡献。中非合作论坛与非洲一体化是一种互动关系。非洲联盟一直作为观察员参与论坛并做出应有的贡献。在一些议程和合作项目的设计中,非洲一体化的因素也得到适当重视。有的企业在非洲设立项目时注意到区域因素。非洲联盟大楼的落成是加强非洲联盟在中非合作论坛中的分量和作用的一种表示。目前,论坛决策过程表现出逐渐科学化的特点,也明显具有因势利导和不断调整的特征,这意味着随着非洲各国对这种集体性协调机制态度的变化,论坛将出现更多元化的走向。本文还就中非合作论坛的可持续性提出了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试析中美在非洲的竞合关系
    张春
    2012, 47 (6):  66-74.  DOI:
    摘要 ( )   PDF(1982KB) ( )  
    近年来,美国对中非关系的批评正变得日益系统化、理论化和官方化,非洲正逐渐成为中美的一个新竞技场。当然,中美在非洲的关系是复杂的:尽管更多是竞争性的,但仍有协调与合作的一面。随着2012年第五届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的临近,这两个趋势都表现得更为明显。鉴于美国国内尚未就与中国在非洲展开三边合作形成战略共识,中国需要主动下先手棋,前瞻性和战略性地制定中美非三边合作战略,掌握在这一议题上的战略主动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
    现代性审视
    孙其昂1, 王素玲2
    2012, 47 (6):  75-80.  DOI:
    摘要 ( )   PDF(1339KB) ( )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正面临着重要性和实效性的落差困境,需要从现代性视域重新审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凸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现代性根源诉求,剖析其内在张力的贫乏和紧缩以及走向实践领域中的无力和难为,其原因是“社会本位”的膨胀和“主体本位”的缺失、“技术理性”的控制和“价值理性”的消解、“文化堕距黑洞”的充斥和理论的“实践”意义衰微、“理论教育方式”的主导和“事实教育方式”的游离。而解决这种困境的良方是现代性超越之路,即理念维度、视野维度、实践维度的构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学难点解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的
    几个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式
    陈世珍
    2012, 47 (6):  81-85.  DOI:
    摘要 ( )   PDF(1012KB)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存在着几个常见问题: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的冲突;讲坛内容与论坛焦点不一致;学生的阅读习惯与教材的写作方式不相适应,学生的思考兴趣与教材的内容不尽合拍。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具体方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
    “《资本论》与当代经济问题
    学术研讨会”综述
    陈翔云
    2012, 47 (6):  86-89.  DOI:
    摘要 ( )   PDF(85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
    第十一次学科论坛”综述
    程妍
    2012, 47 (6):  90-93.  DOI:
    摘要 ( )   PDF(80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纪念《教学与研究》创刊60周年
    成功之道:明确的办刊方针和
    准确的学术定位——我在《教学与研究》当主编的一点切身体会
    李景治
    2012, 47 (6):  94-96.  DOI:
    摘要 ( )   PDF(669KB) ( )  
    《教学与研究》是一本具有优良传统和很高学术地位的杂志,在学术界、理论界,尤其是在高校,具有广泛而巨大的影响,得到了广大读者和作者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是与其60年来各位编者和作者的辛勤劳动分不开的,也得益于一大批忠实读者的厚爱。总结一下它的成功之道,我个人认为,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其明确的办刊方针和准确的学术定位。本人有幸于2001年9月至2006年3月间担任该杂志的主编,对此有着切身的体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主持编辑部工作之后,就发现各位同仁一直为杂志的定位而苦恼。众所周知,杂志的编者最关心两个问题:一是杂志学术地位、学术影响、理论深度,包括其转载率,引证率、学术界的口碑、相关部门的评价;另一个问题是杂志的发行量。前者涉及名,而后者涉及利。要真正做到“名利双收”,是非常困难的。只注重普及性的文章,发行量会大一些,但在学术界、理论界就会没有地位,一些知名专家和崭露头角的中青年学者也不愿意把好文章放在这里发表。而如果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发行量则有可能上不去。为此,编辑部经常就有关问题进行研讨,乃至激烈的争论,还广泛听取读者、作者和相关部门的意见,举行了一些专题探讨的座谈会,请不同方面的作者、读者出主意、想办法。记得第一次举办这样的座谈会,就受到专家学者和有关方面负责人的高度重视。一些知名的老专家和中青年学者都出乎意外地应邀参会,杂志当时的主管、主办部门的负责人也到场指导。从与会者对会议的重视程度和对杂志寄予的厚望,可以看出杂志在学术界和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就我个人而言,这也确实是对杂志的一次再认识。一方面,为有幸成为这样一份杂志的主编而自豪,同时又感到继往开来,继续办好杂志的责任重大。编辑部的同仁以年轻人为主,多数人对这本杂志的传统缺乏全面的了解。我们就走访杂志的老编辑,听取他们的意见。通过以上的工作,我们了解到这本杂志曾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部(国家教育委员会)直接主办的少数理论性杂志之一,其地位比较特殊,有过非常辉煌的发展时期,但我们也非常清醒地认识到这本杂志正面临着转型。过去那种比较特殊的地位、待遇和辉煌已不可能再现。它由具有比较特殊地位、特殊身份、特定资源的杂志转变为一本“普通”的杂志,面临着同类的或者相类似杂志的激烈竞争和挑战。作为编者,特别是主编,如何适应形势的变化,积极应对挑战,尽快实现杂志的转型,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次令人难忘的座谈会,是在北京郊区举办的。那是春暖花开、桃红柳绿的美好季节。与会的主要是中青年学者,他们在会上踊跃发言,各抒己见,为办好杂志出了不少的好点子,给我们以很大的启示和帮助。会议休息期间,作者与编者一起漫步在溪流边、花树下,呼吸着沁人肺腑的新鲜空气,饱览着令人陶醉的春光美景,共同探讨办刊的思路和繁荣学术的举措,真是令人流连忘返。经过反复的研讨和深入的思考,编辑部在以下几个问题达成了高度的共识:第一,明确了本刊为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综合理论刊物。也就是说,杂志应办成高水平的大型马克思主义综合理论刊物,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内容都是本刊涉及的主要领域。而其主要的服务对象、主要的发行范围,应该是我国高校,同时兼顾各级党校、社会科学院和党政实际工作部门。杂志要力求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宣传的重要阵地。这无疑是《教学与研究》的优良传统和特色、优势。坚持这一传统和特色,杂志就有了一个正确的办刊方针。事实上,由于我们坚持了这一办刊的方针,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各个领域都发表了一些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引起了学术界、理论界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其转载率、引证率一直名列前茅。不少著名的专家学者都把自己的最好文章放在《教学与研究》上发表,并将《教学与研究》作为重要的学术平台。第二,明确了本刊必须旗帜鲜明地、坚定不移地直接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服务。《教学与研究》既注重研究,更注重教学。准确地说,是力求围绕着教学进行学术研究,而教学的主要领域是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兄弟杂志相比,《教学与研究》的最大特点和优势是依托教学、服务于教学。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一个明确的领域,相对稳定的教学队伍和教学对象,从而保障了《教学与研究》相对稳定的发行量。这是其他兄弟刊物所不具备的条件。当然,为教学服务,还有服务好坏的问题。服务得好,人家才读你的杂志、订你的杂志。否则,就没人愿意读,没人愿意订。这一思想明确了,我们就在为教学服务方面下大力气。每当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调整和改革时,我们就请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对调整、改革的情况和指导思想进行权威的解读。每当新的“教学大纲”颁布,我们就请相关的专家进行深入细致的阐释,以帮助任课教师正确地理解和落实新的教学大纲。每当一门新的课程开设,我们就请相关教材的编写人员就教材的主要宗旨、要求进行必要的说明,并请名师专家逐章地撰写辅导材料。杂志还开辟了“教学难点解析”的专栏,专门解决老师和同学在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忆往,还有一件令人难忘的事——那就是编辑部的全体成员集体去天津参加研讨会。会议由《教学与研究》编辑部与南开大学联合主办。天津的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踊跃参加了讨论会,会上气氛热烈,大家畅所欲言,为搞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办好《教学与研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其中一些意见和建议形成文字,陆续在《教学与研究》上发表。几年过去了,会议的活跃场面至今还历历在目。为了贴近教学第一线,我们还和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问题举行研讨会,并请一些对此有专门研究、体会较深的教师撰写文章在《教学与研究》上刊登,其中包括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文章。由于几年来一直坚持这样做,使杂志深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同时,也保障了杂志的稳定发行量。作为编者,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这是《教学与研究》的根基所在。绝对不能因为过分地强调所谓的“学术性”、“前沿性”而动摇这个根基。第三,明确了本刊需要与时俱进,拓宽领域,突出学术性与前沿性。随着新世纪学术研究的日益繁荣,尤其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的发展,迫切需要有一个高端的学术交流平台,以便发表最新的研究成果,深入开展学术研讨。应该说《教学与研究》完全具备承担这一高端学术交流平台的条件。如果刊物只停留在一般性为教学服务的定位上,那么就会丧失良好的发展机遇,也辜负了相关作者和读者的殷切希望。我们也深切地体会到《教学与研究》要承担这样的责任,必须拓宽领域,提高自身的学术性和前沿性,争取把相关领域最好的文章吸引过来,发表出去,服务于读者。这一时期,我们除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为主体,还积极拓展了杂志涉及的学术领域。例如,根据教学的需要,加大了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专门请该领域的知名专家策划撰写了系列文章,受到了读者的热烈欢迎。同时,我们加大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以及政治学、社会学方面的内容,使之成为杂志的新的增长点,使杂志的内容和涵盖领域更加饱满充实。其综合实力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当然,新增的内容并没有挤占原有内容的版面,因为我们适时地根据需要扩大了版面。尽管由于没有增加编辑力量,而使编辑的工作量大量增加,但各位同仁丝毫没有怨言。回忆起往事,至今仍对各位同仁的支持与配合怀着一份深厚的感激之情。要保证杂志的学术性和前沿性,关键是要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和良性机制。我们努力吸引一流学者把自己最得意的文章投给《教学与研究》。而由于各领域的一流学者陆续在本刊上发表文章从而形成一种整体效应和良好的学术氛围。在这种情况下,一流学者就会以在本刊上发表文章而自豪。与此同时,我们也特别关注各个领域的中青年学者,积极推出他们的研究力作。我们努力做到把文章的学术水平和质量放在第一位,不以知名度的大小论“英雄”,从而推出了一批中青年学者的好文章。为了突出学术性和前沿性,我们加大了策划的力度,其中包括整个编辑部的年度策划,半年策划和每个编辑的个人策划。在此基础上,推出了一些专门的栏目和重点专题文章,在理论界和学术界引起了良好的反响。为了扩大《教学与研究》的影响,我们还同一些教学和学术机构联合主办了学术研讨会。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等国内十余家国际问题的教学与科研机构,共同发起和举办了中国国际问题论坛,《教学与研究》同新浪网等一起作为支持媒体参与了论坛的工作。第一届论坛的主题是“中国和平崛起与国际战略”,第二届的主题是“多边外交与中国的外交政策”。这两期的主要会议论文和学术综述均在《教学与研究》上集中发表。引起国内外的密切关注和强烈反响。其中一些文章为《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同时,《教学与研究》还同马克思主义哲学青年学者论坛、国际政治青年学者论坛等联合举办了几次学术研讨会,并在《教学与研究》上为其开辟了学术专栏,专门发表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不仅文章得到广泛的好评,而且通过这一举措把相关领域的青年学者,特别是其中的佼佼者稳固地吸引到杂志的周围。从而使杂志的作者队伍后继有人,不断发展壮大。《教学与研究》编辑部既是一个能够编出好文章,办出好杂志的战斗集体,又是一个大家和睦相处、关系融洽的大家庭。大家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相互支持,这里既有激烈的学术争论和思想交锋,也有工作分歧,唯独没有勾心斗角、互相拆台,因而始终保持着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氛围。由于我出任主编期间,还兼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院长,工作较为繁忙,一些本来应由我处理的事情却落在了编辑部同仁的手上,她们不仅没有怨言,反而给我以很大的关心、支持与帮助。每当我带着教学和学院工作的疲劳走进编辑部的时候,都有一种温馨的、令人轻松的氛围扑面而来。几年过去了,这种感觉依然难以忘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