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试论中共党史90年的历史分期问题
    齐鹏飞
    2011, (7):  5-12.  DOI:
    摘要 ( )   PDF(2874KB) ( )  
    在中共党史研究领域,分期问题,一直是非常重要但却始终存在争论的敏感问题。因为,中共党史的分期问题,不仅涉及其专业研究和学科建设中的历史发展主题、主线和阶段性特征等基础性问题,而且直接关系到对于中共党史90年及其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总体认识和评价问题,它既是学术问题,也是政治问题。迄今为止,国内学界在关于中共党史90年大的历史时期和小的发展阶段之划分的讨论中,主要是由于在划分依据、标准及其分界点问题上认识的不一致,在中共党史90年三个"30年"的具体发展阶段的划分上,相继出现自"九个阶段"说至"十四个阶段"说等歧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共产党农民思想及政策述论
    辛逸, 高洁
    2011, (7):  13-22.  DOI:
    摘要 ( )   PDF(3020KB) ( )  
    中国共产党的农民思想和农民政策,为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三个历史时期中心任务的完成发挥了无以替代的历史作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完善土改政策和路线,极大地动员了广大农民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农业集体化和户籍制度为制度依托,通过实施数十年的对农副产品的统购统销,基本完成了为工业化积累资金的历史任务;在改革开放初期,先是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一系列措施,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至世纪之交,又连续推出取消农业税、补贴农业生产,以及为广大农民提供基本社会保障的"新农合"和"新农保"等反哺农业的惠农政策,成为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04年以来李大钊研究述评
    朱志敏, 李梦云
    2011, (7):  23-31.  DOI:
    摘要 ( )   PDF(2511KB) ( )  
    2004年以来,李大钊文集资料整理有新进展,由马克思主义传播、政治学、文化、史学、哲学、人物关系、史实考证等众多视角入手的研究均有创获。本文介绍其主要成果,并尝试指出研究趋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神圣家族》中的生产关系思想
    赵家祥
    2011, (7):  32-39.  DOI:
    摘要 ( )   PDF(2203KB) ( )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虽然尚未提出生产关系概念,但已在其核心思想异化劳动理论中蕴含了生产关系的内容及其本质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神圣家族》延续并深化了《手稿》中的生产关系思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物质生产”的历史剥离与奠基——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考察
    王虎学
    2011, (7):  40-45.  DOI:
    摘要 ( )   PDF(1859KB) ( )  
    在政治经济学研究和批判的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洞悉历史唯物主义本身的"分工的观点"。而正是根据这一重要视角和方法论指示,马克思才真正得以从纷繁复杂、错综交织的社会活动与社会关系中剥离出历史的奠基性和决定性要素——"物质生产",进而从"物质生产"出发阐明了历史的出发点:现实的人的物质生产;发现了历史的发源地:尘世的粗糙的物质生产;揭示了历史的决定性因素:物质生活的生产与再生产,最终创立了唯物史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治经济学前沿
    也谈劳动生产率同价值创造的关系
    何干强
    2011, (7):  46-53.  DOI:
    摘要 ( )   PDF(1789KB) ( )  
    研究本论题,必须确定关于价值性质的有关科学规定,必须从劳动二重性的基本原理出发;充分认识同一部门生产率高的劳动,其有用劳动的质高于社会标准,所以其实际劳动时间能折合成更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能创造较多的社会价值;应当纠正忽视劳动二重性在本论题上产生认识误区;承认同一部门先进客观生产要素能够起增加吸收社会必要劳动程度的作用;并注意在劳动形成的价值量的数量分析中,数学逻辑应服从于科学经济学的逻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关系的思考
    张衔
    2011, (7):  54-59.  DOI:
    摘要 ( )   PDF(1389KB) ( )  
    无论从单个商品来看,还是从商品价值总量来看,商品价值量都是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反向变动,即"成反比"。考察劳动生产率与劳动复杂程度同时提高发现,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仍然"成反比",而与劳动复杂程度"成正比"。商品价值总量的增加只能用社会分工的发展来解释,这正是被众多文献所忽视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变动关系的理论界定及探索
    马艳
    2011, (7):  60-67.  DOI:
    摘要 ( )   PDF(1992KB) ( )  
    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反向变动关系是经典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一个重要命题,我们将马克思经典"成反比"理论中关于劳动因素做了重新假定,即假定在科技进步的条件下,伴随劳动客观因素的变化,劳动主观因素也发生同方面的变化,并假设劳动主观条件的变化幅度大于劳动客观条件的变化幅度,那么,我们就可以获得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之间呈现正向变动趋势的结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中国与世界
    孤立主义及其对当代美国大战略的影响
    刘军
    2011, (7):  68-74.  DOI:
    摘要 ( )   PDF(1634KB) ( )  
    冷战结束尤其是"9·11"事件以来,美国社会的孤立主义思想不断上升。尽管美国不会退回到传统的孤立主义路线,但是孤立主义作为一项战略选择始终是当代美国大战略的选项之一,孤立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基础始终迎合美国民众对当代美国大战略的反思,孤立主义作为一项国内政治的舆论压力始终限制着美国自由国际主义的进程与努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东北亚安全走向与中国战略调整
    肖晞
    2011, (7):  75-80.  DOI:
    摘要 ( )   PDF(1293KB) ( )  
    2010年初以来,东北亚诸多热点因素先后激化,地区安全局势起伏不定,对中国国家安全构成了严峻挑战。本文认为,东北亚安全困境将持续存在,大国博弈趋于激烈,地区热点问题短期内难以消除,中国未来战略走向对东北亚安全具有实质性影响。中国应以国力增强为基石,保持有理、有利、有节的温和形象,锤炼勇于担当的锐气,着力维护东北亚和平稳定和促进地区发展繁荣,积极扩大战略空间,促成符合自身核心利益的地区安全框架,为中国顺利成长为世界大国奠定坚实的地缘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述评
    从资本逻辑看“全球现代性”的内在矛盾
    郗戈
    2011, (7):  81-88.  DOI:
    摘要 ( )   PDF(1904KB) ( )  
    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出发看待"全球现代性"问题,应当通过资本逻辑来理解"全球化"与"现代性"的内在统一,把握"全球现代性"的矛盾本性,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资本逻辑,现代性与全球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全球化其实就是在世界范围内流动、扩张的现代性形态即"全球现代性"。资本逻辑贯穿了整个全球化进程,并引发其根本性的矛盾悖论:全球现代性具有整合世界的"文明同化"作用,同时还包含着分裂世界的"中心—边缘"机制。全球现代性的内在矛盾产生了一系列恶果,最为严重的便是"全球混沌"的无序状态。"全球治理"是超越全球现代性矛盾悖论的当代路径,从资本逻辑出发来审视全球现代性的治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试论全球化下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生存能力
    潘亚玲
    2011, (7):  89-96.  DOI:
    摘要 ( )   PDF(2114KB) ( )  
    全球化与相互依赖的发展为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继续生存带来了严峻挑战。如何适应新的环境、并适当调整以延续其生命力,是当前国际关系乃至于政治学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从探讨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初始逻辑出发,全面分析了该体系的宽容、自由放任以及自我超越的逻辑,并与现实对立面相比较。本文认为,该体系有很大的弹性和适应性,当前国际关系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对其初始逻辑的回归,而非超越。要全面、充分地实现这些逻辑,仍需将低政治领域广泛存在的宽容"外溢"至高政治领域,通过寻求实现资源稀缺的和平解决方式实现其自由放任逻辑,推动全球治理由等级制向网络化方向转变、保证自我超越逻辑的首要地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