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本刊专稿
    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顾海良
    2011, (6):  5-9.  DOI:
    摘要 ( )   PDF(958KB) ( )  
    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之作,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理论源泉。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解的视阈更为宽广,特别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中一系列重要理论观点,如生产力理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理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等的重新理解,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的内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中国共产党与20世纪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三次转变
    武力, 王丹莉
    2011, (6):  10-17.  DOI:
    摘要 ( )   PDF(1326KB) ( )  
    1840年西方帝国主义的入侵使得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提。在此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将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境况中解放出来,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建立以后,为迅速改变积贫积弱的状况、突破"贫困陷阱"以实现工业化,中国共产党选择了赶超型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并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计划经济体制。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共产党通过改革开放再次实现了对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发展模式的突破,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走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制度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的历史分析(1949-2010)
    肖翔
    2011, (6):  18-25.  DOI:
    摘要 ( )   PDF(1531KB) ( )  
    中国60年来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变迁,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1949-1978年,我国政府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城市化水平长期被人为压低;1978-1997年,我国进入全面推进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1998-至今,我国进入城市化重启重化工业阶段。"十二五"时期,在我国急需进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背景下,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关系面临着新的调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叶卫平
    2011, (6):  26-30.  DOI:
    摘要 ( )   PDF(842KB) ( )  
    国家经济安全的风险不仅来自于国外,也来自于国内,因此国家经济安全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间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控制国际金融危机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风险;加快转变内需与外需关系的处理方式,有利于维护国家经济主权安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处理方式,有利于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安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市社区治理的网络参与机制研究
    魏娜, 崔玉开
    2011, (6):  31-36.  DOI:
    摘要 ( )   PDF(1072KB) ( )  
    公民参与的缺失是我国当前社区治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本文基于网络公共领域理论,对北京市三环新城社区公民网络参与的运行机制及意义进行了分析。在社区治理过程中,治理各方都有建立一个便捷、有效的沟通平台的需求,这一平台是作为"网络公共领域"的网络社区,其形成的前提条件是: 社区精英的倡导与发起,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认同与回应。在"网络公共领域"上,社区治理主体能够平等沟通,就社区公共事务的解决,应理性协商,达成共识,进而催化了社区的形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胡建成, 彭冰冰
    2011, (6):  37-41.  DOI:
    摘要 ( )   PDF(957KB) ( )  
    实事求是具有普遍的哲学意义。它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经验和内在逻辑。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方法论基础,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思想动力。党的思想路线形成、发展和完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进的过程。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就是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马克思的自然力思想
    王朝科
    2011, (6):  42-51.  DOI:
    摘要 ( )   PDF(1567KB) ( )  
    自然力思想在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和经济思想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他的哲学著作、经济学著作乃至通信往来中都广泛使用自然力这个范畴。在自然力越来越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约束条件的今天,重温并完整的把握和发展马克思的自然力思想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认为马克思的自然力思想包括: (1)自然力的经济学含义;(2)自然力的基本性质;(3)自然力成为生产力的条件;(4)自然力与剩余价值的秘密;(5)垄断的自然力与超额利润的来源;(6)大工业对自然力的破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关于马克思自由时间范畴的再思考
    张永红, 胡若痴
    2011, (6):  52-58.  DOI:
    摘要 ( )   PDF(1235KB) ( )  
    在马克思的理论视域中,自由时间是非劳动时间,是扣除了必要生理需要时间之后的非劳动时间,因为生理需要时间的非劳动性而将之归入自由时间领域是对马克思相关界定的误读与误解。自由时间是休闲时间,尽管马克思没有明确使用休闲字眼,但他关于人们在自由时间中所从事的自由活动的相关论述是对休闲的最好诠释。当然,自由时间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发展时间。马克思的理论旨趣在于探求"一切人自由发展"的现实条件和实现途径,休闲的自由并不等于无的放矢,自由的休闲活动必须渗透主体精神,彰显人的自我发展目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述评
    在批判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中探索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新形式——以马克思1848年法国政治革命的总结为例
    谭培文
    2011, (6):  59-64.  DOI:
    摘要 ( )   PDF(849KB) ( )  
    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可以区分为制度与形式两个方面。马克思在对法国革命的总结中,对于其制度是完全否定的,而对政治形式则是辩证的扬弃,并非一概否定。研究马克思1848年法国政治革命的总结,对于探索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新形式有其新的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两种实践哲学之异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葛兰西实践哲学之比较
    张艳玲
    2011, (6):  65-69.  DOI:
    摘要 ( )   PDF(1065KB) (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葛兰西实践哲学都强调哲学的实践本质,都主张从实践的角度理解世界、历史和人的认识,都可以称之为实践哲学。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实践的唯物主义,它强调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实践对认识检验标准的唯一性,葛兰西的实践哲学是实践的唯心主义,它常常以意志活动代替实践活动、以是否被群众普遍接受作为判断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中国与世界
    从中国—东南亚关系看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何龙群
    2011, (6):  70-77.  DOI:
    摘要 ( )   PDF(1808KB) ( )  
    东南亚国家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多样的政治体制,成为世界主要大国的关注之地,在中国处理国际关系事务中具有特殊意义。中国在处理与东南亚的国家关系中,率先提出并逐步在世界范围内推行了一系列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新理念、新政策。包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睦邻、安邻、富邻";"和谐世界"理念;"开放合作,互惠共赢"战略等等,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得到了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际难民现状与难民机制建设
    王海滨, 戴长征
    2011, (6):  78-85.  DOI:
    摘要 ( )   PDF(1258KB) ( )  
    进入新世纪之后,国际社会所面临的难民问题日益突出。虽然国际社会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的国际难民机制,并在全球难民救助问题上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由于各国在该问题上仍存在难民法规、惯例、主权认知上的差异和分歧,加之难民参与机制缺乏,全球难民形势得以根本缓和的前景仍不乐观。国际社会应共同推动难民问题合作共识,进一步完善难民法规及救助机制,做到治标与治本并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科恩驳诺齐克的反社会主义论证
    王增收
    2011, (6):  86-91.  DOI:
    摘要 ( )   PDF(734KB) ( )  
    右翼自由主义学者诺齐克在其名著《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反社会主义论证,认为要维持社会主义平等必须以牺牲自由为代价,所以是不正义的。当代分析马克思主义学派代表人物G.A. 科恩意识到这种反社会主义论证的危险性,从政治哲学层面对此进行了有效反驳,从而在规范价值层面捍卫了社会主义的可希求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态·信息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高层论坛”综述
    唐建兵
    2011, (6):  92-96.  DOI:
    摘要 ( )   PDF(662KB) ( )  
    2011年4月22-2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与研究》编辑部、安徽大学科学发展观研究中心主办,安徽大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研究"创新团队、安徽大学科学发展观研究中心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省级重点学科承办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高层论坛在安徽大学举行,来自教育部、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湘潭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近30位专家和安徽大学学者一起就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