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
    国有企业历史方位的两次转变
    杨思远
    2010, (5):  5-8.  DOI:
    摘要 ( )   PDF(965KB) ( )  
    国有企业的历史方位先后发生了两次根本性转变:第一次是从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作为剥夺剥夺者的手段转变为落后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手段,第二次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附属物转变到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对国有企业性质、地位和作用的判断,都不能脱离这两个转变所体现出的历史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的定位
    谢富胜, 李双双
    2010, (5):  9-14.  DOI:
    摘要 ( )   PDF(1339KB) ( )  
    委托代理问题、搭便车、软预算约束和垄断等问题与所有制没有关系,将国有企业限制在非竞争性领域的主张忽视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不具有可操作性,违背了我国国有企业保值增值的目标,并且缺少政策依据。企业史研究表明,大企业是一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发展国有大企业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几个理论问题——从“国进民退”的争论谈起
    王中保
    2010, (5):  15-19.  DOI:
    摘要 ( )   PDF(1165KB) ( )  
    西方经济学把国有企业定位为弥补市场经济的功能缺陷,这是建立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之上的逻辑推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实现微观经济的劳动平等和宏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出发,合理论证了作为公有制企业的国有企业的建立和发展的必要性。把国有企业如何办成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所有制企业,一直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所面临并一直在着手解决的问题。完善全体人民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委托代理机制、监督机制和利润分享机制是我国国有企业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取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转型深化期的国企改革
    张建君
    2010, (5):  20-23.  DOI:
    摘要 ( )   PDF(757KB) ( )  
    所有制问题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有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既包含社会制度的一般要求,也存在市场经济自身演进的结果。伴随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趋势,产权社会化成为资本主义所有制结构发展变化的重要趋势,国有化和私有化浪潮更是交替发生,对我国的国企改革不无启迪意义。产权改革并不能完全激发激活企业效率,要素市场化也不等同于要素私有化,摆脱私有化的预期,客观来看所有制的改革,产权社会化的发展是所有制市场化演进的最新成就。机构持股、社团法人的发展、公共所有制的大量存在,甚至各种资本的混合发展,都是产权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形式,转型深化期的国企改革要很好地关注所有制的上述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地租问题
    张春敏
    2010, (5):  24-28.  DOI:
    摘要 ( )   PDF(909KB) ( )  
    地租是国有企业改革中利益分配的重要环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国有企业内部委托代理关系和商品货币关系,要求国有企业在使用国有土地时,应该缴纳地租。但在国有企业改革中,依然按照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和经济体制的特点来规定国有企业收益分配中的地租政策,对国有企业免征地租或不规范征收地租,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市场竞争秩序紊乱、国有企业之间分配不均等问题。在下一步的改革中,必须根据国有企业性质对其进行分类,对其在使用国有土地时,分别给予不同的地租政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前沿问题
    社会维稳的风险治理研究
    唐钧
    2010, (5):  29-34.  DOI:
    摘要 ( )   PDF(1169KB) ( )  
    社会维稳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风险治理是其科学践行的必然路径。通过社会维稳的全方位风险识别,剖析其风险属性,把握其客观困境;加上维稳工作的现实特征,必然要求规划科学的风险战略,开展理念再造;并在实践中,不断调适社会维稳的风险管理模式,优化风险管理策略,创新风险管理机制。实现标本兼治,提升维稳绩效,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共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主义与现时代
    马克思社会公正观的基本内涵
    汪盛玉
    2010, (5):  35-41.  DOI:
    摘要 ( )   PDF(1554KB) ( )  
    实现社会公正是马克思的崇高理想。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创立,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把对社会公正的追求奠定在科学基础之上。由此,形成了马克思具有丰富内涵的社会公正观:以无产阶级和人的解放为根本内容、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以历史必然性为现实根据、以长期实践为实现过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日常生活理论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谢加书
    2010, (5):  42-45.  DOI:
    摘要 ( )   PDF(735KB) ( )  
    日常生活理论是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视角,马克思主义面向日常生活的传播,并通过非日常生活的传播提升认识,起着引领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自身及两者关系发生了巨变,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产生了较大影响,这要求我们培养传播骨干,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的活动领域,采取不同的传播对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方思潮评介
    国家自主性理论的发展脉络
    张勇, 杨光斌
    2010, (5):  46-52.  DOI:
    摘要 ( )   PDF(1477KB) ( )  
    "国家自主性"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科学研究流行的一个概念。马克思在提出国家的工具主义性质和规律的同时,也指出了国家自主性现象。后来的新马克思主义者普朗查斯和密利本德系统地论证和发展了国家自主性理论,认为国家自主性是一种普遍而非特殊的现象。深受马克斯·韦伯国家观影响的"回归国家学派"进而认为,国家作为一个组织系统,本身就具有自主性。不仅如此,国外社会科学界还发展出"以国家为中心的研究路径"。就这样,"国家自主性"从一个概念演变为一种研究路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东亚一体化的困境:路径之争
    韩彩珍
    2010, (5):  53-60.  DOI:
    摘要 ( )   PDF(2175KB) ( )  
    近年来,东亚一体化进程取得了巨大进展。"东盟+1"、"东盟+3"、"东盟+6"、东亚峰会等进程,无疑都是东亚一体化进程加速推进的重要标志。然而,东亚一体化要继续大步推进直至完成,仍有许多难题有待解决。最主要的是一体化应沿着一个什么样的路径发展下去。对于这个问题,各国又在诸多选项上存在着争论,这包括:东亚一体化应该走机制化道路还是采取一种松散的、非制度化的合作方式;一体化应该采取开放式的还是封闭式的合作方式;在涉及区域主导权的问题上又存在着小国主导还是大国共治的争论。这些问题是区域一体化过程中涉及的根本性问题。路线问题不解决,东亚一体化就很难向前迈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构建中国文化外交新战略提升国家形象
    乔旋
    2010, (5):  61-66.  DOI:
    摘要 ( )   PDF(1615KB) ( )  
    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应努力构建自身的文化外交战略。具体来说,发展文化外交新战略需要从思想层面和操作层面同时下工夫。在思想层面,中国必须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在操作层面,中国必须要完善机构、机制,采取更多的措施来将此重大战略运用到实践当中,塑造、提升一个积极、正面的国家形象,让世界接受中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经济学——兼谈我国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体系的逐步完善
    郑吉伟
    2010, (5):  67-73.  DOI:
    摘要 ( )   PDF(2707KB) ( )  
    随着我国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深入和"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的设立,我们有必要对西方学者提出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研究体系进行反思。西方学者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就是脱离经济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的哲学理论,后来提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视野开始转向经济学。我们构建具有我国特点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体系,必须正确认识西方学者所提出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必须加强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变迁与新的历史使命
    谢晓娟, 李文苓
    2010, (5):  74-80.  DOI:
    摘要 ( )   PDF(2117KB) ( )  
    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对经典的解读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是社会进步与制度变迁的结果,是思想解放的产物。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承担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政治文明与政治进步,从多维的视角为政府提供合法性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述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基本问题述论
    姚宏志
    2010, (5):  81-87.  DOI:
    摘要 ( )   PDF(1753KB) ( )  
    近年来,理论界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基本问题的讨论十分热烈。本文对这方面研究成果作了较为系统的考察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见解和看法,目的在于总结成绩,明确今后的研究方向,以便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态·信息
    哲学创新与教学改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暨哲学教学改革学术研讨会”综述
    臧峰宇
    2010, (5):  88-90.  DOI:
    摘要 ( )   PDF(576KB) ( )  
    为纪念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艾思奇教授诞辰一百周年,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中共腾冲县委党校联合举办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暨哲学教学改革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1月17-21日在艾思奇的故乡云南省腾冲县召开。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兼哲学院院长郝立新教授主持,郭湛、安启念、马俊峰、王南湜、陈路、张文喜、汪绍仲、常晋芳等与会学者就艾思奇哲学思想的历史地位与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以及哲学教学改革等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展开学术批评 澄清理论是非——《围绕改革问题马克思主义与错误思潮的斗争》评介
    王红艳
    2010, (5):  91-94.  DOI:
    摘要 ( )   PDF(695KB) ( )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敏感性和政治鉴赏力,构筑思想防线,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与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始终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周新城教授的著作《围绕改革问题马克思主义与错误思潮的斗争》(以下简称周著),正是贯彻这一精神的一部力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史研究的开创性尝试——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增订版)的编撰体例
    罗燕明
    2010, (5):  95-96.  DOI:
    摘要 ( )   PDF(622KB) ( )  
    把香港、澳门、台湾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编撰中是史学工作者多年来的愿望,也是国史学界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近些年已有一批这样的著作陆续问世。其中,由武力同志主编、多位专家撰写的两卷本《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具有开创意义。该书初版于1999年,概述了新中国成立后50年的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首次将港、澳、台地区的经济发展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体系之中”。今年1月,编著者们又在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了增订版,将著述范围从新中国成立后50年扩大到60年,并为此重新安排了编、章、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