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
    风险社会与风险治理
    张成福, 陈占锋, 谢一帆
    2009, (5):  5-11.  DOI:
    摘要 ( 1116 )   PDF(1176KB) ( 2091 )  
    风险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志性特征和理解世界的无所不包的背景。风险社会的根本选择在于风险治理。应尽快将风险治理纳入议程,在政府和全社会培育和建立风险治理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方式方法和保障条件,形成风险治理的共识与合力,最终实现风险善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发展援助与中国经济发展
    姜少敏
    2009, (5):  12-19.  DOI:
    摘要 ( 1180 )   PDF(2058KB) ( 1874 )  
    官方发展援助弥补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资金的不足。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开始接受双边和多边发展援助。这些援助在缓解资金短缺、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等方面都发挥了显著的作用,而对华援助给援助国带来的收益也是显而易见的。将发展援助政治化,减少或终止对华援助并不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大的不利影响,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也不会因此停止。中国希望得到发达国家的援助,但绝不依赖这些援助;援助可以促进发展,但发展最终还是取决于内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性意义
    赵汇
    2009, (5):  20-25.  DOI:
    摘要 ( 1120 )   PDF(1036KB) ( 1697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伟大旗帜和根本道路,而且具有世界性的意义,本文从两制关系的研究视角,从宏观层面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性意义主要在于:它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验证了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科学性,验证了当今世界现实中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研究对象
    张维闵
    2009, (5):  26-31.  DOI:
    摘要 ( 1278 )   PDF(1019KB) ( 1648 )  
    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进入封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当务之急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总体方法论,从"当前事实出发"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社会性和历史性,并在把握当前社会的整体结构的基础上,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研究对象。这也是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和逻辑结构的前提和基本内容。以此为起点,按照抽象—具体的严谨方法,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叙述体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
    五四时期反孔的三点启示
    李喜所
    2009, (5):  32-37.  DOI:
    摘要 ( 1005 )   PDF(1301KB) ( 1676 )  
    讲到反孔,五四毫无疑问是一个里程碑,具有奠基意义。这次反孔运动从根本上动摇了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孔子的思想权威和文化权威不再,圣人也被迫走下了神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与此同时,在反孔的理论、思维、目标上也有独创:运用的是西方人权、民主、自由理念,展示的是科学实证的思维逻辑,追求的是现代文化和文明的构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回眸五四:从“民族”与“民主”的视角
    张宝明
    2009, (5):  37-40.  DOI:
    摘要 ( 1065 )   PDF(1466KB) ( 1792 )  
    从学术史的角度看,自五四运动发生后的第三天起,就有人开始了对这一现象的研究。然而直到五四运动已满90高龄的今天,后学对其性质仍无定论,这固然表明了五四自身的丰富性无法被任何人征服,人们只能通过阐释不断寻找进入的方式。但同是岁月的磨蚀和阐释得累积也使其出现了日渐模糊甚至隔膜的趋向。譬如就五四运动的内涵而言,我们耳熟能详的是“一场民族民主运动”,但究竟是反帝爱国还是科学民主,就有各视其是的判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新认识五四时期的个性主义
    左玉河
    2009, (5):  40-43.  DOI:
    摘要 ( 1039 )   PDF(1174KB) ( 1701 )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真正价值,在于人的价值发现与人的个性解放。五四启蒙者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倡导个性解放、人格独立和思想自由,提倡个性主义,将国人从蒙昧主义和专制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实现“人的解放”,对中国思想文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90年后的今天,有必要重新认识五四时期的个性主义,澄清有关个性主义的若干理论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术评论
    马克思批判理论的几个基本特征——从与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理论比较的视角来看
    罗骞
    2009, (5):  44-51.  DOI:
    摘要 ( 1189 )   PDF(1658KB) ( 1752 )  
    本为认为,不应该简单地将马克思的批判理论归并为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理论。从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相比较的视角,文章对马克思批判理论方法论的总体性、价值立场的阶级性、理论批判的实践性和批判态度的辩证性几个基本特征进行了阐释,以期在当代的语境中有效地突出马克思批判理论的特殊性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治理论视野下的国际关系
    张旺
    2009, (5):  52-58.  DOI:
    摘要 ( 1234 )   PDF(1543KB) ( 1812 )  
    作为政治学的两门分支学科,政治理论与国际关系曾经紧密地相互交织在一起,经过学科史上的前两次争论,二者逐步分离并成为两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冷战的结束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不仅对主流理论提出了挑战,也正在打破国内政治与国际关系传统界限,并促成政治理论与国际关系再次结合。政治理论不仅是我们理解当代世界政治丰富的思想遗产,也为国家提供了适当的行为准则并为构建一种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提供了价值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葛兰西知识分子思想的再审视
    诺埃尔·E·博尔汀, 潘西华, 文雅
    2009, (5):  59-65.  DOI:
    摘要 ( 1320 )   PDF(2411KB) ( 1753 )  
    对于倡导将哲学三分的人来说,二元论应当受到强烈谴责,那么,仅仅将葛兰西的知识分子思想看作是"有机知识分子"与"传统知识分子"的简单对立,是对其思想解读的偏离。确切地说,在葛兰西那里存在着传统的知识分子、有机的知识分子和批判性的有机知识分子的区分。只有联系他划分三类知识分子时所产生的五个特殊难题,才能更为深刻地阐明批判性的有机知识分子这一概念。这些难点包括:(1)意识的本质源发于批判的有机的知识分子的活动;(2)保守主义的传统的前景;(3)这种知识分子在可能的接受人中所担当的角色;(4)智力工作者的概念;(5)特殊原则所导致的人文主义及全球认知前景的替代物。这些源发于葛兰西对批判性的有机知识分子角色探究时的五个被争议的问题至今仍被关注:首先,批判的有机知识分子的智力行为的接受人缺乏理解的基础何在?其次,这种采用马克思主义术语的知识分子的观点在今天是如何兴起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前沿问题
    劳动力市场统计性歧视的起因、长期性和反歧视措施研究
    石伟, 卿石松
    2009, (5):  66-72.  DOI:
    摘要 ( 1552 )   PDF(1288KB) ( 1876 )  
    统计性歧视模型利用劳动能力信息非完全的思想对劳动力市场长期存在的非生产力特征引起的工资差距现象做出了充分的解释。研究发现:群体能力差距、群体能力测量效度差距和人力资本投资内生化是产生统计性歧视的三个主要原因。而雇主更新能力信息的低效率、歧视效应的代际传递,以及雇主在能力甄别中的策略性行为使得统计性歧视能够长期存在。文章同时也总结了实证研究的主要发现和结论,评述了反歧视措施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试析欧盟在国际发展合作领域的治理
    刘丽云
    2009, (5):  73-79.  DOI:
    摘要 ( 1155 )   PDF(1267KB) ( 1744 )  
    近年来,欧盟加大了在发展合作领域中推行治理政策与实践的力度。治理成为欧盟发展合作政策的重点。欧盟治理建立在与发展合作伙伴合作协定基础上,通过援助手段和伙伴对话机制,推动合作伙伴国政府的能力建设和民主化进程。欧盟治理是实现其价值观、国际秩序观和安全目标的重要途径。它对欧盟与发展中国家关系的发展和后者国内的政治经济发展都将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放大与稀释:国会与美国贸易保护主义
    李淑俊, 沈昕
    2009, (5):  80-88.  DOI:
    摘要 ( 1174 )   PDF(1944KB) ( 1760 )  
    2008年美国大选进一步确立了民主党在新一届国会中多数党的优势地位,这使得研究国会与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关系的必要性提高。本文通过学理与实证的视角分析了这一问题。研究表明,国会只是通过国会政治结构放大了公众贸易保护主义情绪,制造了国会山上浓郁的保护主义氛围,但鲜有实质性的保护主义法案出笼,这主要是因为其先天具有的否决票制和后天自创的快车道授权。通过考察102届至110届国会对华贸易提案,笔者亦可得出上述研究结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述评
    近五年来国内五四运动史研究的进展与趋向
    吴效马
    2009, (5):  89-96.  DOI:
    摘要 ( 1267 )   PDF(2370KB) ( 1839 )  
    近五年来,中国大陆的五四运动史研究稳步发展,日趋深化,取得了多方面成绩,呈现出一系列引人注目的进展与趋向:政治、思想、学术与社会多方互动关系研究日渐勃兴;思想寻绎与史实重建趋于深化、细化;历史反思意识持续高涨。上述三种趋向,均贯穿着鲜明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体现出一种更趋精细、全面的历史观与注重多维度辩证思考的科学态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