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
    对发展现代农业中若干问题的认识
    柯炳生
    2007, (10):  5-9.  DOI:
    摘要 ( )   PDF(461KB) ( )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按照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努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需要澄清一些有关现代农业的认识,正确处理好一系列相关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试论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
    孔祥智, 李圣军
    2007, (10):  9-13.  DOI:
    摘要 ( )   PDF(707KB) ( )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核心是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现代农业作为一个和传统农业相对的概念,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由于我国自然环境复杂、地形种类繁多、经济发展水平各异,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人文环境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地域的资源优势。根据经济发展环境和区域环境,可以大体上将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分为四种类型或模式,本文将从自然、经济、社会等条件出发,分析各个区域选择不同发展模式的原因,以及不同区域如何推进现代农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现代农业产业链整合研究
    张利庠, 张喜才
    2007, (10):  14-19.  DOI:
    摘要 ( )   PDF(1133KB) ( )  
    现代农业的关键就是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农业产业链就是在现代农业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开展的一种新的经营形式的产业体系,因此,农业产业链建设是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产业支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术评论
    当代中国马克思辩证法研究的四大范式
    白刚, 张荣艳
    2007, (10):  20-27.  DOI:
    摘要 ( )   PDF(2444KB) ( )  
    当代中国对马克思辩证法批判本质的理解和解释,先后形成了自然主义、认识论、实践论和生存论这四大研究范式。而这四大范式的转化和逻辑推进,实际上使马克思辩证法的批判本质逐步得以彰显和澄明,大大推动了我国马克思辩证法的当代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由主义的批判与乌托邦观念的合理性
    刘慧
    2007, (10):  28-32.  DOI:
    摘要 ( )   PDF(959KB) ( )  
    一切以乌托邦观念作为运动纲领,主张通过激进方式一次性彻底实现一个完美新世界的运动,都可称之为乌托邦运动。自由主义者基于乌托邦运动给现实世界带来的消极后果,对乌托邦运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批判。然而,乌托邦观念本身也有其合理性及对人类生活的积极作用,因而有必要辩证地对待乌托邦观念及乌托邦运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治经济学前沿
    使用价值社会属性的辨析——兼对“抽象使用价值论”述评
    林岗, 盘为龙
    2007, (10):  33-38.  DOI:
    摘要 ( )   PDF(1397KB) ( )  
    在商品生产条件下,分工的生产方式及与之相适应的商品交换关系孕育了使用价值的社会属性,即商品是为他人生产、对他人有用。使用价值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经济的特有范畴,它以商品的自然属性为基础,对应于人的具体需求,因而与抽象使用价值存在本质区别。从价值作为商品交换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的实质来看,抽象使用价值或者效用也不可能成为商品交换和价值决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构筑中日共同利益的战略框架
    门洪华
    2007, (10):  39-46.  DOI:
    摘要 ( )   PDF(1866KB) ( )  
    中日两国之间既存在复合安全困境,也存在某种相互依赖。中日均意识到维护本国核心利益最有效的途径莫过于承担东亚利益攸关者的责任,在地区框架内发挥负责任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尝试构建中日基于共同利益的战略框架,包含国内、双边、地区、全球四个层面,体现在政治、经济、安全、社会、文化等五个维度上,并交叉组成一个共同利益矩阵。在具体措施上,建议以观念创新促进战略调整,通过信任增进措施建立双边制度化交流机制,在双方都关心的重大国际议题上逐步建立事先磋商和事后通报机制,适时启动战略互信建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与周边经济体贸易关系的变迁(1995—2005)
    常黎
    2007, (10):  47-54.  DOI:
    摘要 ( )   PDF(2290KB) ( )  
    本文在"泛东亚地区"的框架下探讨了1995—2005年中国与周边经济体贸易关系的演变。期间,中国与周边经济体迅速贸易一体化,成为更多周边经济体的前三大贸易伙伴,日本和美国的地位则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同时,中国与接壤邻国的贸易模式显著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东亚地区的经济体。笔者认为,东亚地区已经出现竞争性的"轮轴—辐条"格局,中国应努力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向东亚自由贸易区的更高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
    “中体西用”说与近代文化建构
    马克锋
    2007, (10):  55-61.  DOI:
    摘要 ( )   PDF(2257KB) ( )  
    "中体西用"是近代中国学人在建构新文化过程中一种形态比较完备的理论或模式,内涵外延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反映了东方民族的思想智慧,是20世纪中国知识精英的普遍选择,应该给予重新评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心态与社会思潮——从清末民初到五四时期的考察
    胡伟希
    2007, (10):  62-69.  DOI:
    摘要 ( )   PDF(2179KB) ( )  
    本文以清末民初到五四时期的中国知识分子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哲学思想、行为方式以及价值观念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在近现代中国,知识分子之参与社会政治变革的方式,是可以划分为类型的。这种类型的不同,同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气质与心理类型有关,自由主义与激进主义这两大社会思潮的对立也由是而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述评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思想研究的现状与前瞻
    张化
    2007, (10):  70-76.  DOI:
    摘要 ( )   PDF(2082KB) ( )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50年来,这篇文章的理论贡献一直为国内外学者所肯定。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后,国内对《正处》的研究出现一个热潮,研究取得新进展。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思想的研究,将是一个长期为理论界所关注的重要课题。下一步的研究,应注意加强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注意新时期中央领导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注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思想的发展和变化。同时,注意把握好学术研究与纪念宣传活动的关系,避免把《正处》中的一些原理、概念牵强地套用于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内西方“马克思学”研究述评
    蒋天婵
    2007, (10):  77-83.  DOI:
    摘要 ( )   PDF(2278KB) ( )  
    国内学界对西方"马克思学"研究的历史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早中期,第二阶段从1989年前后直至90年代中期,第三阶段则从2000年至今。各个阶段都涌现了许多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体现了每一阶段独特的理论特征,在更深层面上也表明了国内西方马克思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方式、历史发展紧密相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然状态”学说及其对国际关系理论的影响研究综述
    孙雪峰, 房乐宪
    2007, (10):  84-90.  DOI:
    摘要 ( )   PDF(2282KB) ( )  
    霍布斯和洛克最早提出的"自然状态"学说是西方著名的政治学说之一,对西方政治思想和国际关系理论产生了巨大影响。霍布斯和洛克对自然状态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学界对他们的"自然状态"学说进行了多层面的探讨。本文回顾和分析了学术界关于霍布斯与洛克"自然状态"学说内涵及其对国际关系理论的影响的主要研究成果,并评估了各类相关研究成果的基本特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态·信息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教材出版座谈会纪要
    徐治立
    2007, (10):  91-92.  DOI:
    摘要 ( )   PDF(253KB) ( )  
    我国第一部面向理工科博士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教材——《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已经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自然辩证法工作者长期努力的结晶,也是自然辩证法为国服务的一个新成果。为了进一步探索我国博士生自然辩证法教学的经验,提高其教学质量,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决定以出版教材为契机,围绕我国理工农医科博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材建设与课程建设,召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教材出版座谈会。2007年8月16日,座谈会在中国科协综合业务楼会议室如期举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自然历史过程”到“社会存在本体论”——《历史唯物主义新形态的探索——卢卡奇社会存在本体论研究》评介
    萧笙
    2007, (10):  93-95.  DOI:
    摘要 ( )   PDF(446KB) ( )  
    卢卡奇的思想早已受到了各种不同派别的思想家的重视,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的思想资源。但是人们在如何理解卢卡奇思想特别是他的社会存在本体论的历史地位的问题上却存在着分歧。刘卓红教授所著的《历史唯物主义新形态的探索——卢卡奇社会存在本体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以下简称《探索》)一书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评《中国经济热点前沿》(第四辑)
    吕萍
    2007, (10):  96-96.  DOI:
    摘要 ( )   PDF(190KB) ( )  
    一年一度的《中国经济热点前沿》已经出版至第四辑(由黄泰岩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该书继续秉承服务于中国经济学创新研究的一贯理念,但又体现出以下新的特色。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