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
    深入研究和把握改革的历史经验与历史启示
    赵凌云
    2006, (7):  5-11.  DOI:
    摘要 ( )   PDF(778KB) ( )  
    当前,为了进一步坚定推进改革的信念和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有必要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改革的历史,要把握改革的历史成就和历史方位,增强进一步推进改革的信心;要把握改革的历史主线,增强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决心;要把握改革的历史逻辑,增强对改革长期性和艰巨性的认识;要把握改革的历史阶段,增强对当前改革阶段性特征的认识;要把握改革的历史经验,增强对改革系统性和协同性的认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
    谢富胜
    2006, (7):  12-16.  DOI:
    摘要 ( )   PDF(667KB) ( )  
    深化经济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核心应该是调整企业内部的劳动关系,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必须发挥国家的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前中国社会风险形成的原因及其基本对策
    熊光清
    2006, (7):  17-22.  DOI:
    摘要 ( )   PDF(1005KB) ( )  
    在中国现代化的发展、社会转型的推进和融入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利益失衡,这是当前中国社会风险不断累积的主要原因。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建立健全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与协调机制逐步控制和化解社会风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转型期社会公德问题的矛盾分析
    程立涛
    2006, (7):  23-28.  DOI:
    摘要 ( )   PDF(767KB) ( )  
    按照矛盾分析法的理论考察,我国转型期的社会公德问题表现为两对矛盾,即公德规范与个人行为的矛盾、公德需求与公德供给的矛盾,两对矛盾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产生矛盾的社会根源在于,由实践所推动的公共生活拓展、科学技术进步与传统行为模式及价值观的冲突。实施有效的角色行为教育,推进社会公德制度化以及社区公共生活的开展等,是解决目前社会公德矛盾的主要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前沿问题
    中国管理哲学论纲
    葛荣晋
    2006, (7):  29-34.  DOI:
    摘要 ( )   PDF(2287KB) ( )  
    本文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论证了建构中国管理哲学思想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为“综合创新”是建构中国管理哲学的必由之路,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全面阐述了中国管理哲学丰富的文化资源,并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中国管理哲学的本质特征及基本管理模式提出了创新性的学术观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范畴规定性的哲学辨析
    王峰明
    2006, (7):  35-40.  DOI:
    摘要 ( )   PDF(2242KB) ( )  
    本文认为(1)在马克思那里,“经济范畴”是一种“形式规定”。“形式规定”是作为社会生产关系和经济关系的“本质规定”借助于具有一定“物质规定”的物质载体而获得的规定性。(2)由于本质关系和本质规定采取了“物质的”存在形式,显现为种种“物象”,每一种存在形式和形式规定对本质关系和本质规定都会产生一种“遮蔽”甚至是“颠倒”作用。(3)如果不注意把“物质规定”和“本质规定”正确地区分开来,就会将经济范畴的本质规定归结为它的自然的物质存在和物质规定,产生种种“拜物教”观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术评论
    回归生活世界的政治
    杨晓东
    2006, (7):  41-45.  DOI:
    摘要 ( )   PDF(873KB) ( )  
    通常意义上对政治的特定化、片面化和狭隘化的理解,主要源自工具理性向政治领域的扩张所致,这样就导致了政治生活的专门化,从而忽视了政治的价值理性,因而致使政治活动的非生活化。这种背离为人自身和社会的发展设置了障碍。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重新审视政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于古希腊城邦时期政治与人类自身生存价值相互关联的思考,使得政治回归生活世界成为可能,为打破僵化的理解方式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因此,政治作为一种人们现实的生活样式,其价值在于它不仅能够提升人的生存意义,使人的政治性更好地体现人性和人的生存方式,而且是增强社会生活民主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根基所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方思潮评介
    国际体系解构分析:结构、变迁与动力
    蔡翠红, 倪世雄
    2006, (7):  46-52.  DOI:
    摘要 ( )   PDF(1353KB) ( )  
    当代西方国际体系理论纷繁复杂,学派众多,给人们理解国际体系这一概念造成了困难。本文提取了西方国际体系理论研究的不同观点,从国际体系的多侧面来解析这一概念,选取了国际体系的形成、结构形态、变化模式、稳定机制与变迁动力等几个变量进行了解构分析比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大国油气需求的地缘争夺及中国的应对
    韩彩珍
    2006, (7):  53-59.  DOI:
    摘要 ( )   PDF(952KB) ( )  
    冷战结束以来,列强的角逐已经逐渐从不正常的意识形态竞争回归到传统的地缘政治和资源争夺。全球的油气资源在西方跨国石油巨头苦心经营了上百年后已成定局,作为后来者的中国,面对经济飞速增长所产生的巨大的能源需求,如何在既有的利益格局中谋取一席之地,成为中国目前必须应对的困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关于国际政治的社会性
    郭树勇
    2006, (7):  60-63.  DOI:
    摘要 ( )   PDF(686KB) ( )  
    国际政治中是否具有社会性?本文的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主权国家之间缔结成某种社会契约;形成了某种较为稳定的国际秩序;具有天生而且日益增长的相互依赖性;具有某种体现共同价值观念的国际政治文化;国际政治不是无国际治理的领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为技术竞争手段的反倾销——日本光盘播放机的案例分析
    李平
    2006, (7):  64-67.  DOI:
    摘要 ( )   PDF(562KB) ( )  
    反倾销的判定结果具有内生于企业战略的特点,这一“内生性”特质在企业的法律因素中很少出现,并因此而使反倾销能够作为一种技术竞争手段在技术竞争中得到用武之地。本文通过对日本光盘播放机的案例分析,正是用现实来解释反倾销作为一种技术竞争手段背后所隐含的内生性实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备课札记
    对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本真精神的探讨
    游兆和
    2006, (7):  68-73.  DOI:
    摘要 ( )   PDF(2288KB) ( )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与对哲学本真精神的认识是一致的,有什么样的“哲学精神”,就有什么样的“哲学问题”。以“本体论”精神解读哲学,就会把哲学基本问题规定为“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并形成“本体论—认识论—知识论”的哲学史模式。但哲学除“本体论”模式之外,也一直存在着“人生价值论”模式。这两大模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本体论”构成认识基础,并促使哲学科学化,“人生价值论”则构成认识升华,并保持哲学的形上本质,其基本问题即理性和信仰的关系问题也构成了西方哲学史的主题与本真精神。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述评
    新时期以来国内“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研究综述
    杨德山
    2006, (7):  74-79.  DOI:
    摘要 ( )   PDF(1486KB) ( )  
    1980年邓小平“8·18讲话”后,“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成为政治学界一直关注的话题。20多年来,理论界、学术界围绕党的领导体制中存在的弊端、产生的原因和改革的方法等问题,因应形势的发展变化,从多个角度、用多种方法展开了讨论。本文以时间发展为线索,力图全面反映这一问题的研究状况和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术史视角下的当代中国史研究
    耿化敏
    2006, (7):  80-86.  DOI:
    摘要 ( )   PDF(2043KB) ( )  
    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代中国史在体制化与学术化的双重进程中,已成长为中国历史学领域中一门新兴且显要的学科。从学术史的角度观之,它的研究历程经历了从通史研究到专题史研究的嬗变,研究旨趣经历了从宏大叙事到实证分析的转移。这直接体现为近年来在冷战中国史、人民公社史、“大跃进”、学术争鸣等问题研究中呈现出的新气象。目前的研究,在学科特性的认知、史料获取的路径、史观与方法的构建、“碎片化”的研究状态、二元研究格局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未来的研究将在回应上述问题的同时,通过加强科际整合与学科共同体内外的对话而整体协作式推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综述
    许光清
    2006, (7):  87-92.  DOI:
    摘要 ( )   PDF(909KB) ( )  
    本文着重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源起和研究趋势,认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内容主要着重于资源与环境角度、生态角度、经济角度、空间角度和社会角度,而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方法主要集中于系统协调理论、资源承载理论、系统更新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态·信息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征求意见座谈会纪要
    于新
    2006, (7):  93-94.  DOI:
    摘要 ( )   PDF(360KB) ( )  
    今年秋季,全国普通高校(包括高职高专)将普遍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对2006级新生首先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目前这门课程的教材正在送中央审定。为广泛深入地征求第一线教师的意见,同时也使任课教师尽早了解和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中宣部、教育部于2006年7月1—9日联合在京召开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征求意见座谈会。7月2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周济出席了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主持了会议。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宣部理论局局长路建平出席了会议并讲话。教育部社科司司长杨光对这次座谈会进行了总结。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第一届全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论坛”述要
    龚云, 刘志明
    2006, (7):  95-96.  DOI:
    摘要 ( )   PDF(231KB) ( )  
    2006年4月14-16日,以“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为主题的“第一届全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论坛”在武汉大学举行,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64所高校、科研机构和学术杂志社的13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论坛。本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和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共同主办,西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市委党校协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兼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冷溶给论坛发了贺信。程恩富、顾海良、黄蓉生、王威孚、王观松等主办和协办单位的领导,以及沙健孙、靳辉明、陶德麟、梅荣政等特邀专家应邀参加了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马克思主义青年学者围绕论坛主题,从以下各方面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