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本刊专稿
    恩格斯晚年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理论取向
    顾海良
    2005, (12):  5-12.  DOI:
    摘要 ( )   PDF(1925KB) ( )  
    恩格斯晚年十分强调时代发生的变化,十分注意纠正对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绝对化”理解的倾向;恩格斯晚年坚持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批判,并不是为了维护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权威性,而是为了保卫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科学性。面对当时欧洲经济学的不同流派和不同经济学家的理论观点,恩格斯主张要作细致的研究和深入的探讨,反对采取简单的否定了事的方法;恩格斯认为,边际主义最根本的就是抛弃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中很多科学的和合理的成分,从而动摇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产生了边际主义对传统的经济学的反动,导致经济学“庸俗化”的滋蔓。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
    社会政策与社会和谐
    李迎生
    2005, (12):  13-18.  DOI:
    摘要 ( )   PDF(928KB) ( )  
    在我国社会转型加速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弱势群体问题,对社会和谐的实现有着明显不利的影响。社会政策作为支持弱势群体、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的制度化模式,在帮助党和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鉴于我国目前的社会政策存在着从属性、不完整性、不平衡性、不稳定性以及低效性的特点,从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出发,应当加快我国社会政策体系的改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公共服务精神
    钱冰, 刘熙瑞
    2005, (12):  19-24.  DOI:
    摘要 ( )   PDF(1218KB) ( )  
    社会发展离不开公共服务精神这个社会资本,而强调公共服务精神是时代的呼唤和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认为,可以从外部和内部几方面培育公共服务精神,其中包括学习、内省、组织内的文化建设、社会的文化建设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内涵及其实现路径
    张强, 韩莹莹
    2005, (12):  25-29.  DOI:
    摘要 ( )   PDF(969KB) ( )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改革的目标和基本方向,也是我国现阶段市场化改革的客观要求,它标志着公共行政价值的根本转变。本文在界定服务型政府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迫切性,并进一步探讨了服务型政府的实现路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前沿问题
    丰裕中的贫困
    彭刚
    2005, (12):  30-35.  DOI:
    摘要 ( )   PDF(873KB) ( )  
    本文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在新科技革命的背景下,无论是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还是就某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都存在着这样一个普遍的趋势:在经济增长的推动下,当一些国家、地区和社会阶层经济发展、福利水平提高的同时,另一些国家、地区和社会阶层的贫困状况不但没有好转,甚至更加恶化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原本是为了减少贫困的经济增长却成了导致新的贫困产生的原因。这一趋势作用的结果使得世界范围内的贫富鸿沟日益相对、有时甚至绝对地加剧了。这种丰裕中的贫困是在过去世界贫困的历史上从来都不曾发生过的现象,是当今人类所面临的共同挑战,也是中国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反贫减贫、构建和谐社会的严峻考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不断走向“保守化”的日本政治
    黄大慧
    2005, (12):  36-42.  DOI:
    摘要 ( )   PDF(1945KB) ( )  
    战后日本政治史是一部“保守”与“革新”相互对立与斗争的历史。从保革对立格局的演变过程来看,日本政治是不断走向保守化的。日本政治的保守化,自上世纪80年代起日渐明显,在冷战后得到进一步发展,并呈现出明显的“总体保守化”倾向。这种保守化潮流的形成,固然与日本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有关,但其中日本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更是不能低估。今后日本的保守化趋势无疑会继续发展下去,并将对日本的未来走向产生巨大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俄罗斯发展道路的调整和问题
    庞大鹏
    2005, (12):  43-50.  DOI:
    摘要 ( )   PDF(1199KB) ( )  
    俄罗斯社会从20世纪末以来经历了剧烈的变动。这些变动与俄罗斯所选择的发展道路密切相关。俄罗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选择的是一条以宪政制度的确立与演变为中心,激进经济改革的发展道路,并建立了一个法治化水平不高的社会。2003年底以来,俄罗斯的国内政治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别斯兰人质事件后普京提出一系列政治改革措施,俄罗斯发展道路的调整方向已经从加强法治过渡到建设公民社会。俄罗斯的发展一直存在目标与措施之间的矛盾问题。从长期看,俄罗斯面临八点深层次问题,这也是普京政权今后需要解决的基本方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论哲学的独特功能与价值——从李瑞环同志《学哲学用哲学》谈起
    韩震
    2005, (12):  51-56.  DOI:
    摘要 ( )   PDF(1113KB) ( )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对人的发展而言,哲学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功能,它可以提升人的素质,使人变得富有理性,使人有坚实的人生信念和理想,使人能够进行复杂的思维,使人的言行富有条理。努力学习哲学,可以帮助人们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
    民国地方主义成因的制度分析
    王续添
    2005, (12):  57-63.  DOI:
    摘要 ( )   PDF(1809KB) ( )  
    制度是一个国家和社会中约束和支配人们特定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系列规则。对民国一代地方主义产生直接影响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制度构建,总体上尤其是实际效果上是不良甚至是缺失的。所谓不良,即从民国一代实际存在的相关制度来看,对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未能起到良好的规范和约束作用。所谓缺失,即从民国一代中央与地方关系运行的实际状况来看,客观上需要的这方面制度并未出现。有的仍本质上是以君主专制为核心的中央高度集权制,这就是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它不仅未能有效地约束地方,反而成为地方主义泛滥的制度因素。它是民国一代国家和社会急剧变动中统治集团各种势力博弈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制度政治学研究
    温格斯坦理性选择制度主义政治学研究
    李月军
    2005, (12):  64-70.  DOI:
    摘要 ( )   PDF(775KB) ( )  
    温格斯坦用理性选择理论分析了制度的生成因素、维系与演化过程与影响,并把结论运用到民主制度的稳定性、有限政府、民族国家兴衰、经济增长等问题的研究,认为不同环境中的制度选择与制度结构对博弈结果起着决定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思潮评介
    试论系统哲学与结构主义的异同
    黄小寒
    2005, (12):  71-76.  DOI:
    摘要 ( )   PDF(1177KB) ( )  
    在世界哲学史中,系统哲学与结构主义关系十分密切。系统哲学就是研究系统复杂性中的哲学问题,就是研究系统的普遍本质和一般发展规律。结构主义的中心概念是结构,它强调结构的流动性。结构主义也使用了系统哲学的一些概念与方法。其强调结构的动态性与相对性,这与系统哲学强调系统的开放性、相对性有共同之点。结构主义与系统哲学都是“反事件”的,它们本身是一种抽象形态的。结构主义主要强调一种方法论,重点在于树立结构的观念,把一切研究导向结构主义。系统哲学是一种理论体系,重点是要树立一种新的世界观。双方研究的目的不同,讨论的侧重点不同,理论的抽象力度也不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后现代主义思潮:一个解构的研究纲领
    杨鸿江
    2005, (12):  77-80.  DOI:
    摘要 ( )   PDF(686KB) ( )  
    本文围绕如何界定后现代主义的问题,梳理了后现代主义思潮几种比较重要的理论表征,指出界定后现代主义的真正困难在于其理论愿景与方法之间的悖离,表现为指称悖论、系统悖论和操作悖论。在此基础上,笔者试图把后现代主义思潮定位为一种以“解构”的方法为核心的“研究纲领”,即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理论内核是其解构的方法,外围是各种不同的理论。这种界定有助于我们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把握后现代主义思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述评
    发展经济学发展观的演变
    姜少敏
    2005, (12):  81-87.  DOI:
    摘要 ( )   PDF(1441KB) ( )  
    发展观的演变既是发展经济学理论发展的过程,也是发展中国家实践发展的过程。随着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发展理论必将得到进一步的丰富。本文认为,没有一个适合于所有国家的发展模式,每个国家都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资源禀赋探索适合于本国的发展理论和模式,也许没有共识就是最好的共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态·信息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新探讨学术研论会”综述
    王晓红
    2005, (12):  88-89.  DOI:
    摘要 ( )   PDF(270KB) ( )  
    由北京大学“二十一世纪哲学创新论坛”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坚持、发展与创新”课题组联合主办,清华大学、中央党校和教育部社科中心等多家单位参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新探讨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9月25日在北京大学举行。黄楠森、赵光武、赵家祥、王东、杨学功、聂锦芳和仰海峰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20余人,以及北京大学哲学系的部分博士、硕士研究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的部分博士研究生参加了这次会议。与会者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等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学发展观与宏观经济调控研讨会”综述
    李红梅, 魏伟, 胡莹
    2005, (12):  90-91.  DOI:
    摘要 ( )   PDF(317KB) ( )  
    2005年11月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教学与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等杂志社协办的第四届首都经济学家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中央政策研究室等单位7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论坛。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林岗教授到会致辞,大会执行主席、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张雷声教授代表会议主办方致辞,并对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会议的主题内容作了简要介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