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教学与研究论坛
    全球化与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
    戴维·麦克莱伦, 黄继锋
    2005, (10):  5-9.  DOI:
    摘要 ( )   PDF(763KB) ( )  
    我谈论的主题是全球化现象给中国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所形成的挑战和机遇。十年前,不论在学术界或在大众报刊上,全球化还是一个新颖的词语。今天,无论是经济学的讨论或是政治的争论,要是不涉及全球化,似乎都是不全面的。但有人争论说,全球化实质上并不是一种新近的甚至20世纪的现象。这种观点一定的道理。许多评论者谈到了第一次世界大前数十年的国际贸易水平。一些评论者把古腊、古罗马的文明看作是全球化的一个实例。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对的,罗马帝国曾提供一种治法律制度,使不同的民族和文化能很好地结一体。但它并不具有全球性:想想同一时代但彼隔绝的中国、印度也许还有南美的帝国就会明白一点。所谓的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主义理论构想与中国经验
    特奥托尼奥·多斯桑托斯, 陶文昭, 邹积铭, 张莹莹
    2005, (10):  9-16.  DOI:
    摘要 ( )   PDF(1157KB) ( )  
    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8年合著的共产党宣言,确定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的行动纲领,是当代社会主义理论建立的基本标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民主的批判及其对中国发展战略的启示
    戴维·施韦卡特, 向红
    2005, (10):  16-21.  DOI:
    摘要 ( )   PDF(752KB) ( )  
    经过以上分析,一种理论模式形成了,这就是与前苏联模式完全不同的替代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模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
    双重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城乡统筹发展
    蒋永穆, 戴中亮
    2005, (10):  22-29.  DOI:
    摘要 ( )   PDF(1109KB) ( )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强调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而忽视了农村内部二元经济结构。事实上,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农村内部二元经济结构混和而成的双重二元经济结构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特征。本文认为,农村内部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之间存在强化效应和反弹效应,共同规定和制约着我国二元经济的发展状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双重二元经济结构下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道德的生成及对当前道德精神困惑现象的透视
    胡承槐
    2005, (10):  30-36.  DOI:
    摘要 ( )   PDF(844KB) ( )  
    文章从“道德必要何以可能”、“道德发生何以可能”、“道德实现何以可能”三个层面分析了道德生成的逻辑结构,并以此为理论分析手段剖析当前中国社会普遍发生着的道德精神焦虑、困惑现象的根源和具体机理,并对如何走出当前的道德精神焦虑和困惑提出四点结论性看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代行政改革中的责任道德观
    祁光华
    2005, (10):  37-40.  DOI:
    摘要 ( )   PDF(621KB) ( )  
    责任道德观对公务人员的行为具有内在约束力,是内在的义务感。责任道德观是责任行政内涵的组成部分,是当代治理理论的完善与补充。我国目前责任道德观的取向应是市场经济文化的道德内容、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内容、我党执政理念等多元文化内容的融合。政府行为、公务人员个体对本职工作的责任认同、道德环境等是思考责任道德观建设的三种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主权制度的历史考察及其未来重构
    赵可金, 倪世雄
    2005, (10):  41-49.  DOI:
    摘要 ( )   PDF(1442KB) ( )  
    国家主权是一个为学术界争论不休的话题。本文认为,只有从制度的视角考察主权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变迁,才能把握主权制度的未来走向。在此视野中考察国家主权,则发现国家主权不过是主权制度在近现代国家框架中的一个制度要件。随着全球化和社会基础的变化,主权制度的重构成为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本文得出结论:主权制度的未来重构取决于国家主权与人民主权、国家之间共享主权、国家主权与市场经济自主权、国家主权与公民社会自主权、国家主权与次国家机构的自主权等关系的互动过程,其结果构成了未来主权制度的基本轮廓。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术评论
    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与现代性的关联
    邢荣
    2005, (10):  50-56.  DOI:
    摘要 ( )   PDF(1238KB) ( )  
    市民社会是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的重要基础。通过对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探讨,马克思阐明现代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离是现代性确立的重要标志;通过对市民社会经济领域的考察,马克思指出市民社会是现代性发展的真正的实践领地。在对市民社会进行全面探究后,马克思看到市民社会的局限与矛盾,从而提出超越市民社会,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的共产主义理想。这里,市民社会又成为马克思的现代性自我批判与超越的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也谈哲学价值论研究的人学基础——与赖金良先生商榷
    刘永富
    2005, (10):  57-61.  DOI:
    摘要 ( )   PDF(1363KB) ( )  
    对哲学价值论研究的人学基础来说,真正需要研究论证的不是“人是一切价值的认定者、是一切价值取向的最高根据”,而是如何处理价值判断与价值取向中人的内部关系,以及如何处理价值判断与价值取向中的人与非人的关系。抽象地谈论“人是价值之源”,既无必要,也不恰当。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方经济学新发展研究
    20世纪西方微观经济学的发展与成果
    方福前
    2005, (10):  62-69.  DOI:
    摘要 ( )   PDF(1172KB) ( )  
    微观经济学虽然在19世纪末就已经比较成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微观经济学的内容和体系就已经完善了。随着西方市场经济自身的发展变化,随着经济研究的深入和新的分析工具的使用,微观经济学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获得了许多发展,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在这些成果中,有的未能进入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工具箱,有的还在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有的已经形成了经济学的新学科或交叉学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
    西方进化论与近代中国社会
    王晓明
    2005, (10):  70-75.  DOI:
    摘要 ( )   PDF(2276KB) ( )  
    西方进化论传入中国,先后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进化论的传播紧紧抓住了广大国民的社会危机心理,进化论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实现了西方话语向中国话语的顺利转变,近代思想家对西方进化论做了细致的抉择和筛选;进化论传入中国,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成为民主革命家的思想武器,奠定了中国近代自由主义的理论基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述评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二元经济理论的修正
    辛念军, 张培丽
    2005, (10):  76-82.  DOI:
    摘要 ( )   PDF(744KB) ( )  
    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已经广泛接受了二元的结构分析方法,该方法除了在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中使用以外,还被用来分析发达国家内部土著居民地区的发展,另外还被引入到企业的分析中去。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在二元经济理论方面的研究,可以总结为用经验数据验证二元经济理论、从新的视角研究二元经济理论、加入新问题扩展二元经济理论和利用新的经济学方法改进二元经济理论四个方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思潮评介
    国际政治学理论视角下的对外援助
    刘丽云
    2005, (10):  83-88.  DOI:
    摘要 ( )   PDF(830KB) ( )  
    本文从现实主义、理想主义与激进主义三种理论视角出发,分析战后以来存在的不同的对外援助观。现实主义以民族国家框架为主导考虑对外援助行为,视对外援助为实现国家利益的工具,重视双边战略援助;理想主义从国际共同体角度出发考虑对外援助,将对外援助视为一种义务和责任,主张通过援助促进发展中国家的人权、民主与繁荣;激进主义将对外援助视为新殖民主义,呼吁一种公正的对外援助机制的建立。通过不同的理论视角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对外援助的动因以及走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哥本哈根学派复合安全理论的修正和演进
    高峻
    2005, (10):  89-96.  DOI:
    摘要 ( )   PDF(1946KB) ( )  
    以巴瑞.布赞和奥利.维夫为代表的欧洲安全研究——哥本哈根学派是活跃在国际安全研究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由于提出了著名的“复合安全理论”而成为近些年欧洲安全研究领域中最为显赫的流派。本文首先将简要介绍“复合安全理论”提出的背景和理论演进过程;其后分析“古典复合安全理论”、“超越古典复合安全理论”以及后来的“地区复合安全理论”的内容和特点,以试图勾勒出其较完整的理论框架;文章的最后部分将对“复合安全理论”进行评论与分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