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问题
    合理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
    马俊峰
    2005, (9):  5-9.  DOI:
    摘要 ( )   PDF(579KB) (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既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的革命性变革奠基的,更是其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过程中被不断重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马克思发源而不断流变着的一派学说,是以马克思为根且一直在生长着的并具有分歧的枝杈的理论生命体,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比马克思哲学具有更广阔的理解空间和历史合理性,也更符合当代理解的规律。我们应该建立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联盟,求同存异,共同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及其当代性
    安启念
    2005, (9):  9-12.  DOI:
    摘要 ( )   PDF(294KB) ( )  
    马克思恩格斯有着非常丰富的哲学思想资源,时代的变化时而把他们的这个思想推到前沿,时而使他们的另外一个思想成为时代精神的体现。从总体上看,思想资源的丰富和与时俱进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至今一直没有失去它的当代性。马克思恩格斯拥有适应当今时代需要的丰富的哲学思想资源,但是新的、具有当代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还有待于人们去建立。这样的哲学在今天无疑是能够为人类摆脱当前的困境作出巨大贡献因而最具有当代性特点的哲学。这是当今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的真正所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历史性与当代性
    叶险明
    2005, (9):  13-16.  DOI:
    摘要 ( )   PDF(879KB) ( )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作为一种“世界历史性”哲学而产生的,也是作为一种“世界历史性”哲学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就直接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历史性”中。作者在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历史性”五个相互联系的规定性的过程中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理性面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处境
    杨学功
    2005, (9):  16-20.  DOI:
    摘要 ( )   PDF(814KB) ( )  
    冷战结束和全球化的最新发展,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在当代面临着怎样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许多西方学者和思想家都充分肯定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认为马克思主义仍然是当今时代最具活力的思想体系之一。与此同时,他们又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或者从理论的内在逻辑结构入手,对马克思主义在当代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多方面的揭示。马克思主义的“危机”与其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逐渐过时的征兆,毋宁说是要求根据新的历史情况和实践经验修改和完善理论。全球化给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必将在回应全球化挑战和回答全球化问题中,把自己推进到一个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哲学与西方哲学:视域开启与理论界划
    仰海峰
    2005, (9):  20-22.  DOI:
    摘要 ( )   PDF(429KB) ( )  
    马克思哲学的当代建构,离不开现代西方哲学提出的问题与挑战。在开启这一视域时,我们也需要对马克思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理论边界进行一定的界划,而不是简单地将它们混为一谈。只有在这样的问题域中,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之间的对话关系,厘清马克思哲学走向当代的逻辑中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
    中国共产党经济发展观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
    武力
    2005, (9):  23-31.  DOI:
    摘要 ( )   PDF(1808KB) ( )  
    中国共产党经济发展观的演进自建国以来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建国前后以《共同纲领》为代表的新民主主义发展观;1953—1977年以两个“总路线”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主义发展观;1978—1996年以“发展是硬道理”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观;1997年以来的以“新型工业化”和“以人为本”为代表的科学发展观。这种认识和理论的演变,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认识的深化和与时俱进的品质,也反映出中国现代化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试析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阻滞的原因
    王书贞
    2005, (9):  32-39.  DOI:
    摘要 ( )   PDF(1171KB) ( )  
    我国在转轨经济条件下,由于受市场机制的发育程度、金融市场的创建程度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只能选择货币政策信贷传导作为主渠道,但是在具体运行中信贷传导渠道时时阻滞的问题,又直接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究其原因,本文认为:国有商业银行作为信贷传导主体在社会经济融资中所形成的信贷集中,以及国有商业银行经济与政治的双重激励是造成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阻滞的直接原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制度政治学研究
    政治学:从古典主义到新古典主义
    杨光斌
    2005, (9):  40-48.  DOI:
    摘要 ( )   PDF(1525KB) ( )  
    在政治学发展的系谱上,既有革命性反叛也有连续性继承。古典主义政治学所确立的政治学传统是整体主义视野下的制度中心论以及制度与价值的合一性;作为反叛政治学传统的行为主义和理性选择主义则是个体主义视野下的行为科学;而以制度为中心的新制度主义则兼具整体主义和个体主义特征,从而为整合政治学提供了可能并是通向新古典主义政治学的桥梁。新古典主义政治学包括制度中心论、政治科学与政治哲学的统一性以及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统一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术评论
    终极信仰视野下的三种人类文化价值模式
    黄慧珍
    2005, (9):  49-55.  DOI:
    摘要 ( )   PDF(1036KB) ( )  
    人与世界的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决定了人对世界的依赖性,从而使追求人与世界的整体和谐关系成为人类所向往和追求的一种终极价值目标,追求精神自由并使之在现实中得以实现又构成了人类向往和追求的另一种终极价值目标。因此,自由与和谐是人类最根本的、永恒的价值追求。但自由与和谐在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空间背景下并不是完全统一的,有时甚至是矛盾的、对立的,从而形成了以片面强调人的部分存在和超越存在、以自由为终极价值关怀的西方文化价值模式,以片面追求整体和谐的纠缠于超越与非超越之间的中国文化价值模式,以及以寻求解脱而彻底否弃现世的自由和谐的印度文化价值模式。这是由人类自身存在的完整性和根本生存处境决定的,这也构成了各种文化价值模式能够从对立走向对话、交流的深层机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中日经贸关系:以合作促共赢
    陈建, 王卓
    2005, (9):  56-60.  DOI:
    摘要 ( )   PDF(1425KB) ( )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格局下,中日两国之间的经济已经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加强中日经济合作对于确保和延长我国战略机遇期、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加强对日经济合作,通过互补、互促、合作、共赢,来促进政治、外交以及国民感情等方面矛盾的缓解。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战略角度认识中印经贸关系
    卫灵
    2005, (9):  61-66.  DOI:
    摘要 ( )   PDF(992KB) ( )  
    中印建交55年来,双边关系呈现“政冷经冷、政热经热”的特点。两国作为经济增长迅速的发展中国家,在经贸领域的合作空间还很大。如果双方发挥自身的经济技术优势,加强合作,在国际市场上将显示出强大的竞争力。文章分别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中国政治外交战略层面,分析和认识中印经贸关系的重要性所在,提出,发展中印贸易关系既是我国拓展南亚市场、推进市场多元化、更好地实施经济发展战略的关键性步骤,也是我国在南亚地区增强影响力,实现稳定周边战略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跨国关系与国家大战略
    辛平
    2005, (9):  67-74.  DOI:
    摘要 ( )   PDF(1391KB) ( )  
    跨国关系是一国对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跨国关系对民族国家产生重大影响,与民族国家体系是一种长期共存的复杂关系。跨国关系的重要性与长期性,使跨国关系本身具有战略意义。国家政府以大战略的方式来谋求本国的安全和发展,就必然要重视跨国关系的影响。将跨国关系吸纳进大战略的最好方式就是制定跨国关系战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述评
    中国非正规金融研究的理论综述
    胡金焱, 卢立香
    2005, (9):  75-81.  DOI:
    摘要 ( )   PDF(851KB) ( )  
    非正规金融活动是一个近年来在我国广大城乡地区十分活跃的金融现象,该现象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就近几年理论界有关非正规金融的理论界定、非正规金融的形成机制、非正规金融利率及其定价机制、非正规金融的评价、非正规金融的政策取向等问题的讨论进行了较系统的阐述,并对我国非正规金融的组织形式进行了归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正规金融与金融中介、金融市场研究述评
    龚明华, 王剑
    2005, (9):  82-87.  DOI:
    摘要 ( )   PDF(683KB) ( )  
    非正规金融已成为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广泛关注的研究领域。本文在对非正规金融的一般属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聚焦于非正规金融对正规金融中介和正规金融市场的影响以及作用,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并对非正规金融的治理问题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若干传统道德规范影响力的实证研究
    李萍, 荆秀丽
    2005, (9):  88-94.  DOI:
    摘要 ( )   PDF(2258KB) ( )  
    中国传统道德究竟包括哪些内容?人们对此有许多争论。在今日还有哪些内容被普通中国人所接受或奉行?对于这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却鲜有实证性研究。本文结合最新社会调查数据,尝试对此作出回答。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传统道德的承继与目前社会倡导的核心观念相关,此外,人们还看重那些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传统道德规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态·信息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学大纲及其实施研讨会”综述
    李玉峰
    2005, (9):  95-96.  DOI:
    摘要 ( )   PDF(474KB) (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2005年3月,中宣部、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了高校本科和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以及课程设置实施工作的基本原则,并在教材编写、教学研究、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更好地落实中宣部、教育部这一通知的精神,为新课程的开设做好充分准备,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浙江传媒学院联合举办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学大纲及其实施研讨会”,于2005年7月11—12日在杭州召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