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本刊专稿
    走向哲学社会科学新的发展的理论纲领——学习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
    顾海良
    2004, (6):  5-10.  DOI:
    摘要 ( )   PDF(1075KB) ( )  
    2004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繁荣发展什么样的哲学社会科学,以及怎样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的新思想,也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新举措.本文认为,我们应当在全面理解《意见》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全力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科学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前沿问题
    论中西哲学对话的四种范式
    王南湜
    2004, (6):  11-16.  DOI:
    摘要 ( )   PDF(809KB) ( )  
    我们根据对于中西哲学各自的特质是否有清楚的认识和对于中国哲学之适应现代生活是否有自信心而将中西哲学的对话划分为四种范式:无清楚认识而自信、无清楚认识而不自信、有清楚认识而自信和有清楚认识而不自信.在中西哲学的对话历史上,第二种对话范式曾长期居于支配地位,而近年来第三种范式的兴起则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使得中国传统哲学有可能以某种方式获得重建,并与第四种对话范式构成有利于真正形成一种适应于现代社会生活的现代中国哲学的张力关系.而这两种具有张力的对话范式之间的互动关系,将会长期存在下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冲突
    李庆霞
    2004, (6):  17-23.  DOI:
    摘要 ( )   PDF(616KB) ( )  
    全球化使整个世界正在发生社会转型,这次转型旨在克服现代文化危机,摆脱由工业文明所带给人类的生存困境.目前,人类社会正处于由工业文明的生存方式向全球化社会的变迁中,在此过程中,存在着技术理性与人文精神的冲突、技术理性与全球主义的冲突、民族国家与全球社会的冲突、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的冲突.这些文化冲突是社会转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它们的解决关系到人类的命运和将来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
    我国区域差距的结构性特征与发展趋势
    陈秀山, 徐瑛
    2004, (6):  24-31.  DOI:
    摘要 ( )   PDF(2336KB) ( )  
    本文认为,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和各省区之间不仅在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上存在巨大的差距,更为严重的是在产业结构、企业规模等方面的经济质量上存在差距,若再考虑到技术水平、创新能力以及人力资源等因素,这种质量上的差距就更为突出.如果说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可以通过加大投入来缩小的话,那么由结构、技术和人才决定的质量差距,就很难在短时期内消除.所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特征将会长期存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主义与现时代
    论中介分析在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周守正, 蔡继明
    2004, (6):  32-37.  DOI:
    摘要 ( )   PDF(918KB) ( )  
    中介分析是马克思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法,马克思正是借助于中介分析,才建立了一个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经济学范畴体系,并揭示了剩余价值一般形式向特殊形式的转化.发掘和继承马克思经济学中的中介分析方法,有助于克服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科学地分析中国转型经济的制度特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术评论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论析
    侯且岸
    2004, (6):  38-44.  DOI:
    摘要 ( )   PDF(1730KB) ( )  
    本文主要从创新、民族、科学、大众、建设等五个方面论述了毛泽东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基本思想,说明这一思想对当今先进文化的建设仍然具有特殊的指导意义.同时,对孙中山和毛泽东的"文化立国"思想进行了比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家、资本主义与美国国内政治:乔姆斯基的批判
    尤泽顺
    2004, (6):  45-51.  DOI:
    摘要 ( )   PDF(798KB) ( )  
    本文就乔姆斯基对国家与资本主义的主要观点进行分析和评论,其中主要涉及几个方面:他对国家的看法及其对理想社会的构想;国家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对美国国内政治的批判.本文认为,乔姆斯基对国家、国家在资本主义体制中的作用以及美国民主制度的分析比较深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过他关于革命胜利后马上摧毁一切国家的主张不符合历史规律,他的无政府主义尽管相对完善,仍然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理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思潮评介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概述
    俞可平
    2004, (6):  52-59.  DOI:
    摘要 ( )   PDF(1161KB) ( )  
    通过对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了解,能够使我们认识到西方学者、西方政治家所思考的问题,增进我们对西方政治现实的认识;使我们更加清楚,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中哪些东西是我们必须批判的,哪些东西是与我们的国情格格不入的,哪些东西是可供我们借鉴的.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当代西方政治的主要流派;第二部分讨论当代西方政治家和政治理论家集中关注的重要问题;第三部分简要地评价当代西方的几种重要政治分析框架并作出总结.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方治理理论述评
    吴志成
    2004, (6):  60-65.  DOI:
    摘要 ( )   PDF(937KB) ( )  
    全球化引起人类社会政治过程的重心正从统治走向治理,治理理论很快被运用于分析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现象,成为理解当代社会现实的一种重要而有益的方法工具与分析框架.本文对西方治理理论的兴起、治理的基本界定及其特点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而详尽的介绍与分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述评
    近年来关于科学技术哲学若干问题研究述要
    赵景来
    2004, (6):  66-76.  DOI:
    摘要 ( )   PDF(1594KB) (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并且成为当前哲学界一个十分活跃、很有影响的领域.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的专家学者们围绕科学与技术的划界问题;技术的本质;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科技发展与人文关怀;建构科技伦理等诸多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地研讨,取得了许多重要研究成果.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国内专家学者们近年来关于上述课题的研究状况,对有关问题做了简要的评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
    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转型与史学的发展
    刘俐娜
    2004, (6):  77-82.  DOI:
    摘要 ( )   PDF(527KB) ( )  
    20世纪初期是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中国史学发展最迅速的一个时期.社会转型带来的一系列变化激发了新史学,并推动了中国史学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变革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过程之比较分析
    沈壮海
    2004, (6):  83-88.  DOI:
    摘要 ( )   PDF(684KB) ( )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对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过程的进一步抽象和概括,只有深入探明思想政治教育所内含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过程的各自推进历程与特点、规律,我们才能真正准确地提炼、概括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一般进程与规律.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过程之间既有共性,又有异处,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过程各自功能的有效发挥,有赖于其间的和谐发展、互相促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态·信息
    “东北亚安全:传统与非传统安全的交汇”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李庆四
    2004, (6):  89-92.  DOI:
    摘要 ( )   PDF(320KB) ( )  
    2004年4月2日至3日,中国人民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英国伦敦经济学院、英国杜伦大学和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在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举办了“东北亚安全:传统与非传统安全的交汇”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英、美、日、韩、俄、比利时、瑞典和中国的4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冯俊教授致词,指出中国要努力争取经济发展的和平环境,同时也将为地区和世界和平做贡献。中国是亚洲地区大国,东北亚的和平与发展对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重要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李景治教授在致词中指出,学者们关注的东北亚经济和安全等问题对中国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本论〉选读》再版说明
    杨志
    2004, (6):  93-95.  DOI:
    摘要 ( )   PDF(847KB) ( )  
    《资本论》是把马克思的两大科学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全面结合在一起的惟一著作,因此,要科学准确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及其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就不能不学《资本论》。《资本论》从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出发,把世界统一在物质之中,把人类生存环境统一在自然与社会的交错运动之中,把人类实践活动统一在劳动的社会联系之中,把社会劳动统一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耦合的生产方式之中,把生产方式统一在不同利益群体的博弈关系之中,把各种利益关系统一在时空变化的历史框架之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文化视角开拓国际政治学的研究领域——评张骥教授等新著《文化与当代国际政治》
    畅征
    2004, (6):  96-96.  DOI:
    摘要 ( )   PDF(151KB) ( )  
    冷战结束后,随着世界政治格局的急剧变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文化对国际政治的影响越来越大。文化在国际政治中作用的提升,已受到越来越多政治家和学者们的重视,纷纷把文化因素整合到国际政治的研究中,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论著,如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卡赞斯坦的《文化规范与国家安全》,温特的《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平野健一郎的《国际文化理论》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