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
    我国金融安全的现状及其对社会稳定的潜在影响
    黄燕芬
    2004, (5):  5-11.  DOI:
    摘要 ( )   PDF(1260KB) ( )  
    本文分析了我国金融安全的现状,以及我国金融体系的高风险对社会稳定的潜在影响.文章认为,要保持我国的金融安全与社会稳定,必须双管齐下,既从金融业和金融市场改革和完善的角度寻找促进我国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对策,也要注重从消除其他社会不稳定因素的角度保持我国的金融安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生经济增长与我国政府支出结构的调整
    郭杰
    2004, (5):  12-17.  DOI:
    摘要 ( )   PDF(1628KB) ( )  
    本文从我国政府支出的实际情况出发,考察了我国政府支出的规模、支出的方向与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关系,最后得出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继续增加政府支出占GDP的比重,同时调整政府支出的结构将有利于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的结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术评论
    “社会价值”的合理内蕴
    袁祖社
    2004, (5):  18-24.  DOI:
    摘要 ( )   PDF(1258KB) ( )  
    马克思的社会历史哲学理论超越了"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的传统框架,坚持对社会本质的"实践论"掌握,认为"社会价值"遵循着自身固有的"超合逻辑",绝非单个个体价值的简单加和;就内在特质而言,社会价值决非既定的、本体论式的抽象观念预设,而是关系质的、生成性的;社会价值的内涵层次可划分为社会主体价值和社会客体价值两大类,是两类价值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意识形态的功能
    张秀琴
    2004, (5):  25-30.  DOI:
    摘要 ( )   PDF(1237KB) ( )  
    马克思认为,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意识形态的功能就是直接参与社会生活:它既是物质关系的观念表现,又直接构成思想关系和精神生活本身.意识形态所具有的这种实践性特征,使其在现实社会发展中的功能具体表现为: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作为"阶级社会维护意识"的意识形态以及作为"人类文化发展载体"的意识形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前沿问题
    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与科学的人才观
    韩庆祥
    2004, (5):  31-34.  DOI:
    摘要 ( )   PDF(674KB) ( )  
    2003年中央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其中强调了科学的人才观.科学人才观的内涵就是:人才资源成为第一资源;把能力和业绩作为人才标准;能力建设是人才资源开发的主题;解放人和开发人是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并促进人才成长的机制;靠能力做事是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的社会环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海德格尔技术观的后现代精神
    赵迎欢, 陈凡
    2004, (5):  35-40.  DOI:
    摘要 ( )   PDF(1162KB) ( )  
    文章通过对海德格尔技术观的解析,揭示了海德格尔存在主义技术哲学思想的精髓.以海德格尔技术的本质——座架为基点,提出了海德格尔技术观是艺术审美观、生态伦理观和未来发展观的新论点,并从后现代主义视角,探析了海德格尔技术观的后现代精神,展示出海德格尔技术哲学思想的现实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中国对多边外交的认识及参与
    王明进
    2004, (5):  41-46.  DOI:
    摘要 ( )   PDF(776KB) ( )  
    多边外交是一种与双边外交相互补充的外交战略.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很早就参加了多边外交活动,但在很长时期内由于对多边外交的认识的局限,对多边外交的参与是有限的.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中国对多边外交的认识发生了变化,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多边外交活动,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多边外交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边主义与中国周边安全战略
    方长平
    2004, (5):  47-52.  DOI:
    摘要 ( )   PDF(882KB) ( )  
    冷战结束后,随着国际和地区安全环境的变化,中国采取了多边主义的周边战略.本文通过对中国参与的两个周边多边主义案例的考察,认为中国参与多边主义机制既是为了维护现实的国家利益,也是在通过参与多边主义进程,创设以新安全观为代表的国际制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
    由“重民”向“改造国民性”思潮演化的政治学分析
    闫润鱼
    2004, (5):  53-59.  DOI:
    摘要 ( )   PDF(2287KB) ( )  
    近代中国政治和政治思想的主流是借鉴西方的经验和做法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民"在这样的历史过程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传统的重民思想或以民为本的政治原则成为思想家们构建其政治理想时着意挖掘的资源,呼吁"重民"成为一种时代潮流.有趣的是,"民"在这个潮流演进中,逐渐由被倚重的对象转化为广受批判的目标.由重民向改造国民性思潮的演化,从一个侧面记录了"民"进入政治系统的历史轨迹,反映了君权的逐步衰退和国民在社会转型中所扮演角色的转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方经济学新发展研究
    三种类型的内生增长模型
    杨斌
    2004, (5):  60-65.  DOI:
    摘要 ( )   PDF(683KB) ( )  
    以索洛模型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理论预言长期的经济增长由外生的技术进步所支持,模型中有三个关键的经济变量是外生的:储蓄率、技术进步率和人口增长率.由罗默发端的新增长理论强调用模型内部的因素来解释长期的经济增长.新增长理论可以认为是对索洛模型的扩展和内生化,主要涉及三种类型:非递减报酬、内生技术进步以及内生的人口增长和劳动供给.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述评
    近五年来国内五四运动史研究述略
    吴效马
    2004, (5):  66-71.  DOI:
    摘要 ( )   PDF(2037KB) ( )  
    1999年以来,中国大陆的五四运动史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呈现出一系列的新趋向、新进展和新突破,进入了一个新的学术境界,其主要表现为:宏观研究方面,学术创新意识、人文关怀意识与历史反思意识不断增强,学术旨趣与视角日趋多元化;专题研究日趋深化、细化,在既有的热点问题上取得重要突破,在以往研究中的若干薄弱点上取得众多开拓性成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践:在反思中回归生活——近年来实践问题研究述评
    何丽野
    2004, (5):  72-76.  DOI:
    摘要 ( )   PDF(1292KB) ( )  
    实践是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一个中心问题.当前关于实践的讨论主要体现为对"实践"范畴自身的批判,故称为"后实践"时代.它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从"实践论"向"生存论"的转变.也就是把实践从代替物质"第一性"的概念地位回归到具体的生活.在这个回归过程中,包含对实践内涵和外延的重新定义,也包含对实践自否性和自悖性的批判;同时提出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应当更着重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要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大学德育中的“学校人”与“社会人”——当代大学的德育目标辨析
    廖小平
    2004, (5):  77-82.  DOI:
    摘要 ( )   PDF(2211KB) ( )  
    当代大学与社会的全新关系所构成的大学外部德育环境,向人们提出了对当代大学德育及其目标定位进行内在省思的要求.可以用"学校人"和"社会人"来标示当代大学德育的两种理念目标.但是,在大学德育的传统定位中,"学校人"与"社会人"往往发生着裂变.当代大学德育的目标选择之一就是使"学校人"与"社会人"有机地统一起来,而二者统一的根本途径是进行大学德育创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学难点解析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和“道德人”的同构性
    吴育林, 曾纪川
    2004, (5):  83-86.  DOI:
    摘要 ( )   PDF(1231KB) ( )  
    自从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将改革的基本目标定位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人的范型是“经济人”还是“道德人”就一直存在着争论.一般来说,人们普遍认为无论是“经济人”还是“道德人”,都必须在各种社会交往包括市场买卖行为中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但遵循道德规范是否就是“道德人”,市场交换行为中谋求最大的经济利益是否就是“经济人”,以及两者是应该严格地划界还是应该合二为一,其情况则比较难以获得共通性的认同.从理论上讲,“经济人”和“道德人”是可以划界的,而就实践而言,现实中的人总是“经济人”和“道德人”的具体统一体.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备课札记
    “社会公仆”的概念解析
    王庆利
    2004, (5):  87-91.  DOI:
    摘要 ( )   PDF(1679KB) ( )  
    理论界现有的关于"社会公仆"这一概念的"比喻说"、"对象说"和"关系说"均程度不同地误读了这一概念的本来意义."社会公仆"的发展历程表明,"社会公仆"是一个具有明显政治伦理取向的政治哲学意义上的概念.以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为理论视角的、以社会公共权力为内核的、展现了马克思社会公仆理论内涵的"权力说"基本恢复了"社会公仆"应有的政治哲学意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治文明”与“制度文明”辨析
    郑玉兰
    2004, (5):  92-95.  DOI:
    摘要 ( )   PDF(650KB) ( )  
    "政治文明"与"制度文明"两个概念属不同学科范畴,不能将二者相互等同、替代甚或混淆;政治文明是由政治物质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意识文明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政治制度文明是政治文明结构的核心部分,是"政治文明"与"制度文明"的交叉重合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态·信息
    《社会调查教程》(第三版)评介
    李淮春
    2004, (5):  96-96.  DOI:
    摘要 ( )   PDF(193KB) ( )  
    水延凯等编著的《社会调查教程》一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于1988年第一次出版,8年后经修订,1996年第二版问世,又经7年的教学实践,再次修订,2003年第三版同读者见面.从第一版至第三版问世,历经15个年头.在此期间,该书印刷近20次,发行近20万册,在教学实践以及广大读者学习社会调查的知识和技能中发挥了它的作用.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科学进步和教学实践的需要,经编著者再次修订的《社会调查教程》第三版,在理论和实际、内容和结构、思想和资料等方面又呈现了新的面貌.该书在原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各个方面都逾加完善和成熟,为读者提供了一部富有成果的社会调查的好教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