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对“斯密教条”的批评及其现实意义
张衔
2004, (2):
12-19.
DOI:
摘要
(
1947
)
PDF(2381KB)
(
2005
)
"斯密教条"颠倒了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关系.对于这种颠倒,马克思曾给予了深刻的批评.边际革命以后,"斯密教条"被精致化为要素分配论,并成为流行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中的功能性收入分配理论.该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市场经济中的收入分配决定于各生产要素在联合生产中基于生产的技术条件而对产出的实际贡献,因而,收入分配是一个与制度结构或制度安排无关的价格决定过程.第二,各要素在分配过程中取得的收入总和恒等于各要素在生产中对总产出的实际贡献的总和.因此,经济中不存在未分净的剩余.本文指出,该理论的基本内容不能成立,以美国制造业197-2001年为样本的实证检验同样证明该理论不能成立.因此,要素分配论并不是如近期一些文献所认为的那样,是市场经济的分配规律.马克思对"斯密教条"的批评仍然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