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马克思主义与现时代
    马克思的社会存在理论与哲学变革
    李淑梅
    2003, (11):  5-10.  DOI:
    摘要 ( )   PDF(940KB) ( )  
    对存在本质的追问是古代形而上学的理论旨趣。在近代,形而上学以认识论的形式得到新的发展。传统唯物论、经验论、怀疑论和唯心辩证法等从不同视角批判过形而上学,但受理论优于实践的思维方式的束缚,未能克服形而上学的局限。马克思将传统哲学的存在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变为人的社会存在问题,实现了实践先于理论的思维方式的转变,颠覆了传统形而上学。社会存在是人类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共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社会存在是异化的存在,探索改变异化生存状况的途径,是马克思社会存在理论的旨归。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的历史哲学及其当代走向
    阎增武
    2003, (11):  11-16.  DOI:
    摘要 ( )   PDF(1434KB) ( )  
    马克思历史哲学的着眼点并不在于发掘“各个时期”的历史之迷,而在于更深刻地研究人们生活于其间的“这一个”社会,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对社会历史的分析要实现“实然”和“应然”的统一,具体地分析社会历史进程。马克思历史哲学的这一思想,对于我们认识中国当代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前沿问题
    从市场经济的性质与特征看我国改革取向
    方福前, 郭杰
    2003, (11):  17-21.  DOI:
    摘要 ( )   PDF(725KB) ( )  
    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制度。理论上的市场经济是一种分散的、有秩序、有效率的经济。这种经济建立在自利性的刺激机制、充分竞争和政府与市场边界的恰当划分的基础上。清楚地认识市场经济的性质和特征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和体制转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经济人”论:海派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
    程恩富
    2003, (11):  22-26.  DOI:
    摘要 ( )   PDF(1258KB) ( )  
    本文在从经济学和哲学两个视角批评西方经济人理论的基础上,确立了一种新经济人假说和理论,其方法论是整体主义、唯物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并认为这是作为后马克思经济学综合学派的“海派经济学”基本假设和理论之一,也属于超越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后现代经济学”理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
    全球化时代的地方治理:构建公民参与和自主管理的制度平台
    孙柏瑛
    2003, (11):  27-33.  DOI:
    摘要 ( )   PDF(900KB) ( )  
    当代地方治理是在不可逆转的经济全球化浪潮冲击和挑战下兴起和发展的。全球化不仅客观上压迫、促使民族国家构建富有弹性、回应性和创新性的地方治理模式,而且全球化提出的公共问题也决定了当代地方治理的目标和行动方向。公民参与和自主管理是全球化时代地方治理的内在要求,是其本质特征的反映,同时,地方治理为公民参与和自主管理提供了制度安排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发展新阶段政府经济职能及其理论的创新
    高萍
    2003, (11):  34-38.  DOI:
    摘要 ( )   PDF(531KB) ( )  
    经过二十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和新的战略机遇期。在新的阶段,在经济的市场化、开放化、工业化、法治化等几个方面,都出现了不同于前一阶段的特征。本文主要分析了经济发展新阶段的特征以及对政府经济职能及其理论研究提出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以宽广、深邃的目光观察社会主义
    高放
    2003, (11):  39-44.  DOI:
    摘要 ( )   PDF(693KB) ( )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以苏联为榜样、以中国为典范和以各国的独立探索为依据这样三个阶段。社会主义的纵向发展可归纳为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和各国独立探索的社会主义这样四个阶段。社会主义于20世纪首先在十几个不发达国家胜利符合并且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苏联东欧各国发生剧变的深层原因是违背不发达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推行过度集权的体制和先“左”后右或一“左”到底的错误路线;当今在新科技革命浪潮推动下要努力探寻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代化建设视角下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蒲国良
    2003, (11):  45-50.  DOI:
    摘要 ( )   PDF(702KB) ( )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范围,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夺取全国政权后,以实现和建设社会主义为宗旨的理论和实践活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同时又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对社会主义建设中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大胆探索,力求对人们所关注的热点、难点以及前沿和争议问题,做出积极回答,在体系与框架上也力求有所突破和创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主义研究的新视角——评《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三版
    张光明
    2003, (11):  51-52.  DOI:
    摘要 ( )   PDF(374KB) ( )  
    在我国,科学社会主义是一门普及的学问,但现状却不能令人满意。其重要原因之一,是许久以来我们的教材和授课内容单薄,论理简陋,缺少独立分析和彻底思考的科学精神。要改变这种不愉快的状况,依我的看法,首先应当从研究者做起,极大地改进我们的研究和教学,真正把科学社会主义当作科学来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西欧福利国家的理论演变与政策调整
    王彩波, 李艳霞
    2003, (11):  53-58.  DOI:
    摘要 ( )   PDF(973KB) ( )  
    欧洲福利国家从产生之日到当前的福利改革经历了从古典自由主义——中间道路学派——新右派自由主义——社会民主主义“第三条道路”的理论演变,伴随着理论的变迁,欧洲各国的社会政策也经历着不断调整的过程。文章从思想理念与现实社会政策两条线索对福利国家的产生、发展、调整、完善进行把握和分析,认为福利国家是在对各种理论和思想的不断吸收、借鉴和不断融合中运行着自身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学难点解析
    论认识本质上是人的自我认识
    林建成
    2003, (11):  59-62.  DOI:
    摘要 ( )   PDF(840KB) ( )  
    把认识看成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还只是从现象形态上看待认识,没有揭示认识的本质。认识本质上是人的社会生活的表现,是关于人自身的认识。在认识本质的问题上,我们应当重视马克思的“表现说”。把“反映说”与“表现说”统一起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问题研究综述
    苏斌
    2003, (11):  63-65.  DOI:
    摘要 ( )   PDF(320KB) ( )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之一。2000年6月28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共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这是对“生命线”理论的最新表述,也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高度概括。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材·教学·教法
    高校政治经济学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刍议
    高志文
    2003, (11):  66-67.  DOI:
    摘要 ( )   PDF(220KB) ( )  
    近年来,在国内高校特别是理工科院校中,普遍存在着从事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匮乏的现象。师资队伍匮乏的问题存在的时间越久,带来的不利影响也就越严重。这种情况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建国以来,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曾经走过辉煌的历程。《资本论》研究人员、政治经济学研究人员、教师队伍人才济济,学科建设工作生机勃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实性:“毛泽东思想概论”教学之关键
    陈宝松, 张学军
    2003, (11):  68-71.  DOI:
    摘要 ( )   PDF(834KB) ( )  
    “毛泽东思想概论”的现实性问题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我们应从毛泽东思想的当代价值、育人功能、课程定位着眼,强化这门课程的现实性,着重抓好集中讲授、启发引导、总结提高等教学环节,尤其要注意设计、选择好启发引导的切入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态·信息
    中国人民大学“两课”教学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综述
    刘建军
    2003, (11):  72-75.  DOI:
    摘要 ( )   PDF(1006KB) ( )  
    为了在我校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贯彻落实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关于在今年秋季开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指示,进一步搞好我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2003年9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两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召集和组织全校“两课”教师,召开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理论研讨会。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国有企业改革与公司治理结构创新研讨会”综述
    陈海威, 张苏
    2003, (11):  76-78.  DOI:
    摘要 ( )   PDF(526KB) ( )  
    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与北京市经济学总会联合举办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国有企业改革与公司治理结构创新研讨会”于2003年9月28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来自首都经济学界知名学者、政府部门有关人士五十多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就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与国资委功能定位、公司治理结构创新模式的选择、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角色定位和企业改制中的下岗工人再就业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校“两课”教育教学热点难点问题解析》系列丛书评介
    孙蚌珠
    2003, (11):  79-80.  DOI:
    摘要 ( )   PDF(683KB) ( )  
    在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着新形势、新情况,高校“两课”教育教学面对着新任务、新挑战,需要新资料、新成果,教育部社政司组织编写的、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校“两课”教育教学热点难点问题解析》系列丛书(以下简称丛书)便是为适应高校“两课”教育教学的这种新要求推出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