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本刊专稿
    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研究
    李忠杰
    2003, (6):  5-13.  DOI:
    摘要 ( 1022 )   PDF(1912KB) ( 1691 )  
    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同时,在党的重要文件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从而以更加鲜明、简洁的形式,概括了我们党所从事的伟大事业和所坚持的正确道路。多年来,我们党一直在认真思考和回答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并形成了一整套关于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纲领、战略、政策等。但对于“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还始终没有在党的文件中作过正面和明确的回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两课”教学指导
    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专科)“两课”教学基本要求修订说明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
    2003, (6):  14-14.  DOI:
    摘要 ( 986 )   PDF(2957KB) ( 1498 )  
    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在普通高等学校(专科)“两课”教育教学中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进一步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增强“两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经教育部党组批准,我司组织了部分高校的相关学科专家学者对普通高等学校(专科)“两课”教学基本要求进行了全面修订。本次修订工作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高校思想理论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及其要求,力求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渗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主义与现时代
    市场价值与资本主义再生产中的不确定性——评斯第德曼对劳动价值论的诘难
    孟捷
    2003, (6):  39-44.  DOI:
    摘要 ( 1067 )   PDF(1176KB) ( 1711 )  
    本文介绍了斯第德曼在斯拉法理论的基础上对劳动价值论提出的诘难。我们认为,生产的标准技术条件与市场价值之间的关系,并不像斯第德曼所理解的那样具有单向的、决定论的性质,生产的标准技术条件只能在理论上通过价值概念来把握。为此本文回顾了马克思的两种市场价值理论及其相关争论,并提出,劳动价值论在马克思的经济学中是被用来揭示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目的和手段、条件和结果之间的不确定的联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术评论
    哲学视域中的土地资源与资本资源
    刘敬鲁
    2003, (6):  45-50.  DOI:
    摘要 ( 1082 )   PDF(525KB) ( 1586 )  
    作为资源,土地和资本都是人类的经济活动建构起来的。尽管土地具有社会特征,但它主要作为自然资源起作用,对人类的经济活动及其他存在方式的影响主要是自然维度的。相反,资本虽然最初来自对自然资源的改变,但它主要是一种社会资源,对人类发展的塑造主要是社会性的。资本代替土地成为主导资源,是人类历史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根本转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学·教材·教改
    坚持先进文化 力求真新结合——修订《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基本思路
    陈先达
    2003, (6):  51-55.  DOI:
    摘要 ( 1034 )   PDF(792KB) ( 1644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人大版)是在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以下简称“社政司”)的指导和关怀下编写的。自 1999年出版至今已经三年了。在这三年中,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六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现实中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都要求修订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否则就会违背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从而失去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的功能。根据教育部社政司关于“两课”教材修订指示的精神,我与杨耕、陈志良共同对教材进行了修订。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思潮评介
    美国生产工人实际工资变动趋势原因分析——激进经济学派的制度分析
    刘英
    2003, (6):  56-61.  DOI:
    摘要 ( 1649 )   PDF(895KB) ( 1863 )  
    20世纪 70年代以来,美国生产工人实际工资呈下降趋势。主流经济学采用传统的供求关系分析框架对此现象加以解释,他们提出两个观点:一种观点是将工资下降和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增长归因于经济对技能要求的变化,形成了一种“技能错配”;另一种观点将工资下降和收入分配增长的不平等归因于全球化。但这两种观点对解释美国生产工人实际工资的下降存在明显的局限性。而激进经济学派提出的制度因素能够更合理地解释美国生产工人实际工资的下降。本文认为,制度因素是造成美国生产工人实际工资下降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
    论民国时期的地方政治意识(续)
    王续添
    2003, (6):  62-68.  DOI:
    摘要 ( 1133 )   PDF(2127KB) ( 1802 )  
    地方集团产生于地域认同,又高于这种认同。它不仅具有自身内在的规定性,不允许个体成员有违背团体的言行,而且必须形成强制认同的约束机制,否则,就不成其为团体。而地方集团的领袖则是集团的浓缩和人格象征,所以,认同团体、忠于团体则集中体现在效忠领袖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脆弱性与南北关系的发展前景
    刘青建
    2003, (6):  69-73.  DOI:
    摘要 ( 1024 )   PDF(866KB) ( 1776 )  
    脆弱性是发展中国家国际行为的一个致命的弱点,克服国际脆弱性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同时,发展中国家克服国际脆弱性也将对南北关系和改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制度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通过探讨发展中国家减轻国际脆弱性的现实途径,分析南北关系的现状,指出当前区域性南北关系的发展对发展中国家改制与转制所起的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英国共识政治述评
    王燕
    2003, (6):  74-78.  DOI:
    摘要 ( 1177 )   PDF(639KB) ( 2501 )  
    在战后英国政治发展中,英国两大政党保守党和工党形成过两次共识,即社会民主主义共识和新自由主义共识。两党共识政治的主要特征是政策的共性与差异性并存,其中,差异不是根本性的,共性是共识政治的主要方面。两党共识的根源在于对某一共同的政治框架的接受,两党差异的根源在于政党性质、传统的不同及出于对执政未来的考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态·信息
    经济结构调整的资本市场路径——评洪银兴等著《资本市场: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
    杨瑞龙
    2003, (6):  79-80.  DOI:
    摘要 ( 979 )   PDF(210KB) ( 1563 )  
    发展经济学中一个得到普遍认同的命题是,经济发展总是体现为一系列的结构性变化,而结构调整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的同义语。最近一二十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以及区域性经济金融危机的震撼,结构调整已成为世界性的潮流。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以结构大调整为特征的重要的发展阶段。结构调整而导致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已经并将继续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正因为如此,中共中央已确定:“十五”计划期间发展是主题,结构调整是主线。但是,我国过去经济结构调整主要是沿着计划经济的思路,采取以行政干预为主的手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