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
    “三个代表”与中国现代化转型期政治权威的两大功能
    胡正豪
    2002, (10):  5-10.  DOI:
    摘要 ( )   PDF(792KB) ( )  
    在世纪之交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本文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政治权威的两大基本功能:推进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有效性;保证中华民族和社会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的合法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中国共产党在21世纪中国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巩固执政党地位并实现长期执政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创新与中国的现代化——学习江泽民同志科技创新观
    夏文斌
    2002, (10):  11-15.  DOI:
    摘要 ( )   PDF(562KB) ( )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已构成一个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内在驱动力。面对当代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深入学习江泽民同志的科技创新观,对于我们进一步把握知识经济和科技创新的本质特征,自觉贯彻落实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促进中国现代化健康持续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企业竞争力的实质与深化我国企业改革的战略思考
    刘刚
    2002, (10):  16-21.  DOI:
    摘要 ( )   PDF(722KB) ( )  
    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提升企业竞争力已经成为讨论深化我国企业改革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而对企业竞争力实质含义的准确把握是理解和制定下一步我国企业改革和发展战略的理论前提。在全球网络经济条件下,通过实施以技术创新、组织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为主体的创新性竞争战略,培育和构建企业的核心能力,是提升我国企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治经济学前沿
    论后发优势与跨越式发展
    陈秀山, 王舒勃
    2002, (10):  22-28.  DOI:
    摘要 ( )   PDF(933KB) ( )  
    后发优势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所拥有的特殊优势,与其经济上落后性共生;要把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落后国家和地区追赶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必由之路;后发优势不等于跨越式发展,前者只是后者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因地制宜,结合地区、部门、行业的特点,不能脱离实际,盲目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增长与结构转换——一个三元经济模型的理论框架
    乔根平
    2002, (10):  29-33.  DOI:
    摘要 ( )   PDF(596KB) ( )  
    信息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发展中国家原来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即由二元经济结构形态向三元经济结构形态转换。在这样的经济形态下,寻求落后国家如何发展信息产业、用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建立各种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之间的流动,进而实现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互动,实现经济结构的转换和经济增长,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历史课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术评论
    21世纪几种可能形态的价值理念
    晏辉
    2002, (10):  34-39.  DOI:
    摘要 ( )   PDF(664KB) ( )  
    本文依照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的逻辑关系,集中论述了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生活价值及其理念之间的必然关系,其中生态价值是前提、社会价值是基础、生活价值是目的。21世纪的生活世界应当是一个由前提、基础和目的构成的有机的、协调的生活世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科、学说和介入生活的方式——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现状的思考
    张立波
    2002, (10):  40-44.  DOI:
    摘要 ( )   PDF(490KB) ( )  
    作为一门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和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的理论资源不同,思想内容不同,研究方式不同,但三者都是哲学现代化的组成部分,都是中国本土思想研究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学说,教科书体系只是进入马克思主义哲学殿堂的一种途径,一种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解读方式,此外,可能存在种种流派,它们对一些问题会有不同意见,相互间的商谈是长期的,甚至是普遍的、经常的。作为一种介入现实生活的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当强化提出问题的能力、创造概念的能力、帮助人们体认现实生活的能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全球化时代主权的冲突:文化全球化挑战文化主权
    谢晓娟
    2002, (10):  45-48.  DOI:
    摘要 ( )   PDF(542KB) ( )  
    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文化全球化对民族国家文化主权形成了挑战。在主权弱化的趋势下,各民族国家应该在文化的良性互动中捍卫文化主权,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孤立主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际安全的新领域:环境安全
    刘东国
    2002, (10):  49-54.  DOI:
    摘要 ( )   PDF(865KB) ( )  
    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环境安全概念提出之后,受到联合国相关组织和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正成为新的国际安全合作领域。环境安全与传统安全观念有很大的不同,因而必须从新的角度重新构筑国际安全秩序。而安全的非军事化,或者说用综合安全弥补军事安全的不足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学难点解析
    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选择及其启示
    刘青建
    2002, (10):  55-60.  DOI:
    摘要 ( )   PDF(742KB) ( )  
    本文以亚非拉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独立后谋求经济发展的几次重大的国内和国际战略选择及其结果的考察,认为发展中国家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的成员,由于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弱势地位,因此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需要作长期斗争。只有参与体系之中才能利用现存机制安排所提供的参与权、主权国家一律平等的准则和正式国际组织的开放性,来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谋求发展,进而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
    刘永富, 张伟
    2002, (10):  61-62.  DOI:
    摘要 ( )   PDF(431KB) ( )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点的实践性主要不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为实践服务,也主要不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以实践为研究对象,而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最终基础和最高根据来处理包括哲学基本问题在内的一切哲学问题,以实践为最终基础和最高根据来实现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与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的统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材·教学·教改
    《“毛泽东思想概论”疑难解析》编写指导思想与特点
    王顺生
    2002, (10):  63-66.  DOI:
    摘要 ( )   PDF(807KB) ( )  
    1945年中共七大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定名为“毛泽东思想”,并将毛泽东思想规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此后,毛泽东思想成为国内和国外学术界重要的研究对象。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一批又一批研究毛泽东思想的著述相继出版。但是,毛泽东思想作为一门课程开始,还是近几年的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备课札记
    主观真理与真理内容的客观性
    王之波
    2002, (10):  67-69.  DOI:
    摘要 ( )   PDF(322KB) ( )  
    在真理是否客观的问题上,应该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不同的回答,从物质与意识关系的角度看,真理作为意识的组成部分,是主观形态,即真理是主观的;从真理与谬误的角度看,二者的内容都是客观的,形式都是主观的,二者的惟一区别是正确性问题;从真理本身中所包含的内容和形式看,真理的内容具有客观性,但真理内容的客观性不等于客观真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增强“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
    徐雅芬
    2002, (10):  70-72.  DOI:
    摘要 ( )   PDF(347KB) ( )  
    “思想道德修养”课(以下简称修养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如何充分发挥这一重要阵地的作用,是从事这门课教学的教师必须经常加以思考的一个问题。根据笔者多年教学实践的体会,修养课教学如果注意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好教学中的几个关系,就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修养课教学的育人效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态·信息
    在继承和坚持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走进马克思》评介
    张亮
    2002, (10):  73-74.  DOI:
    摘要 ( )   PDF(407KB) ( )  
    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开拓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因此,面对资本全球化正在展开、知识经济实露端倪的世界历史新阶段、新格局,马克思主义者就必须自觉地承担起理论创新的时代使命。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国内绝大多数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都已经响应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号召,积极行动起来,努力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向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点教材更应准确和符合实际一些——兼与张维达教授商榷
    李天章
    2002, (10):  75-77.  DOI:
    摘要 ( )   PDF(847KB) ( )  
    由吉林大学张维达教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教育部实施“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立项的“经济学系列主要课程及其主要教学内容研究与实践”项目主要成果之一,并被列为教育部“九五”规划重点教材的《政治经济学》一书,读后使人耳目一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国马克思哲学观学术研讨会”综述
    孔伟
    2002, (10):  78-80.  DOI:
    摘要 ( )   PDF(851KB) ( )  
    2002年7月15-20日由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举办的“全国马克思哲学观学术研讨会”在长春举行,7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围绕着“什么是马克思哲学观”、“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变革”及“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