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马克思主义与现时代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支柱”与“本质”的探索——霍华德和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两卷本)评析
    顾海良
    2002, (8):  5-10.  DOI:
    摘要 ( )   PDF(1462KB) ( )  
    霍华德和金合著的两卷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历史命运进行了评说,是20世纪末西方学术界最有影响的观点之一。尽管他们的许多观点和主要的分析方法,我们都是不赞成的,但是,他们的理论观点对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历史与现实问题还是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的思维方式
    李文阁
    2002, (8):  11-16.  DOI:
    摘要 ( )   PDF(1301KB) ( )  
    马克思留下了什么遗产?这是在马克思主义诞生150余年后的今天,马克思主义者首先必须解答的问题。本文认为,马克思为我们所提供的不是这样或那样的具体结论,而是一种生成性思维。此种思维的特点是:以人的生成为出发点和最高诉求,以回归现实生活为致思趋向,用生成的眼光来观察世界。这是一种非体系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它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开辟了更大的可能性空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
    从分化到整合:二元社会保障体系的起源、改革与前瞻
    李迎生
    2002, (8):  17-22.  DOI:
    摘要 ( )   PDF(788KB) ( )  
    中国最初的社会保障模式所呈现的明显的城乡分化,虽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是正常的,但长期不能实现整合,衔接则不合理,使广大农民的生存利益受到损害。根据国际经验,同时基于中国工业化与城乡社会结构转型的特殊性,目前的改革可以以社会保险制度为重点,在加快城市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制度的规范化改革的同时,采取措施将乡镇企业职工、进城农民逐步纳入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并使之最终与前者统一。在农村,则构建一种既和目前实际吻合,又便于未来与城市整合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未来在基本养老、大病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保障项目可实现城乡统一,而其他项目仍可保留一定的城乡差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德治国”与制度伦理
    王淑芹
    2002, (8):  23-27.  DOI:
    摘要 ( )   PDF(623KB) ( )  
    由于道德自身的不完满性及其制度对品行的形塑功能,“以德治国”的贯彻,不仅需要强化道德教育,发挥道德的规劝力、内省力和向善力,而且需要制度的载体,把“以德治国”的方略落实到国家治理的实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治经济学前沿
    西方经济学范式的缺陷与海派经济学的构建
    程恩富, 伍装
    2002, (8):  28-33.  DOI:
    摘要 ( )   PDF(857KB) ( )  
    均衡分析框架所构建起来的经济学分析体系,不仅与现实中存在的经济相脱离,更无从解释决定这种均衡背后的本质或规律是什么。从方法论上说,西方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是一种形式经济学,而新老制度经济学是对西方主流经济学范式的一种拓展与反抗。马克思经济学是一种经济的逻辑表达形式与现实经济体相统一的经济学,是一种没有新老制度经济学各自缺陷的实质经济学。构建海派经济学体系时,须克服西方经济学范式的缺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本的双重属性与经济全球化的两种走向
    王宏波
    2002, (8):  34-39.  DOI:
    摘要 ( )   PDF(494KB) ( )  
    经济全球化的客观动因是资本增值的内驱力,其基本条件是市场经济体制与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所提供的新技术平台;资本、市场、高新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三种客观力量,也是经济全球化的一般基础;资本无限增值的本性、交易市场化的历史趋势、高新技术经济化与社会化的方向,相互交织、相互推动,构成了经济全球化的内在机制。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存竞争的状态下,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内在地具有一种矛盾结构,这种矛盾结构所蕴含的运动趋势所揭示的是社会主义的前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术评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反形而上学的批判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生存本体论哲学”的质疑
    毕芙蓉
    2002, (8):  40-44.  DOI:
    摘要 ( )   PDF(1124KB) ( )  
    本体论曾经是西方哲学的基本发展线索,从古代朴素直观的哲学到近代概念体系的形而上学哲学,历经批判与重建,最后又在海德格尔的生存本体论中找到了存身之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反形而上学的批判哲学,它颠覆了形而上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哲学,把哲学的批判力量解放出来。这种哲学与本体论的任何形式都是对立的,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生存本体论哲学是根本错误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关于现代西方哲学的反思
    韩震
    2002, (8):  45-49.  DOI:
    摘要 ( )   PDF(714KB) ( )  
    现代西方哲学的“现代”,既是一个时间概念,也是一个性质概念。它体现着西方哲学家对笛卡儿以来哲学传统的继承与背离。现代西方哲学家离开了传统哲学寻求万物本原和先验认识理性的轨道:他们或者抛弃理性,以非理性的意志、生命、直觉和情感作为领悟世界和人生的惟一途径;或者拒绝对世界本原进行形而上学的追问,只保留对经验现象进行理智理解的要求。不过,现代西方哲学仍然是西方哲学史的继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试析美国文化从欧洲化到国际化的发展
    倪世雄, 王义桅
    2002, (8):  50-54.  DOI:
    摘要 ( )   PDF(952KB) ( )  
    美国的发展经历了从认同自我的欧洲化(殖民化)、塑造自我的美国化(民族化)到表现自我的国际化(世界化)历程。美国文化的发展大体上也分为这样三个时期。多元性、现代性、国际性分别是美国文化发展的三个主要时期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述评
    当代西方社会分层理论的基本特征述评
    黄颂
    2002, (8):  55-60.  DOI:
    摘要 ( )   PDF(812KB) ( )  
    二战以来西方社会结构的变化对社会分层理论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变化的社会结构,西方社会学在批判马克思模式和韦伯模式的基础上有了很大发展,并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即阶级观念模糊、社会分层维度的多元化、职业分层模式得到强调、社会流动原因获得了多重解释、获取性因素受到重视、社会分层学派杂出,分层理论呈现出从冲突走向综合的趋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材·教学·教改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述评》编写指导思想与特点
    郝立新, 李东良
    2002, (8):  61-65.  DOI:
    摘要 ( )   PDF(694KB) ( )  
    改革开放20年多年来,伴随中国社会的迅速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和研究在不断向前迈进。实践的发展特别是科学进步,既给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也给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动力和机遇。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急实践之所急,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理论战线上笔耕不辍,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原则的基础上,对社会实践中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作出了积极的理论回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产生了大量的新成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邓小平理论研究述评》编写指导思想与特点
    秦宣
    2002, (8):  66-70.  DOI:
    摘要 ( )   PDF(1744KB) ( )  
    20年前,也就是在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首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命题,从此国内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蓬勃展开,研究成果日益丰富。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并明确提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态·信息
    党性与科学性完美结合的上乘之作——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第一卷)
    朱佳木
    2002, (8):  71-71.  DOI:
    摘要 ( )   PDF(146KB) ( )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第一卷以建国之初经济恢复时期的三年经济史为研究对象,在同类研究成果中,具有交待清楚、论述系统、分析深刻、材料翔实、视角新颖的特点,是党性与科学性完美结合的上乘之作,读后令人信服,堪称精品,必将成为中国当代史、经济史和中共党史研究的重要参考书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倡导“新马克思经济学综合”——海派经济论坛第14次研讨会述要
    叶正茂
    2002, (8):  72-75.  DOI:
    摘要 ( )   PDF(638KB) ( )  
    由海派经济论坛组委会、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与本刊等联合举办的“海派经济论坛第14次研讨会暨《国外经济学与当代中国经济丛书》首发式”,2002年4月24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来自全国高校、科研和媒体单位的70多位教授和专家出席了会议。与会者以与时俱进的学术创新精神,围绕马克思经济学、国外经济学和中国经济学的关系与发展等问题,并对会议所倡导的“新马克思经济学综合”进行了广泛热烈的探讨和评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02年全国高校“两课”教学部主任研讨会纪要
    陈翔云
    2002, (8):  76-78.  DOI:
    摘要 ( )   PDF(1259KB) ( )  
    由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以下简称社政司)主办,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工委和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承办的“2002年全国高校‘两课’教学部主任研讨会”于2002年7月15-19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召开。来自全国近百所高校的“两课”教学部主任约11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教育部社政司副司长徐维凡同志通报了近一年来高校“两课”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进展情况和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及主要工作。与会代表就增强“两课”教学实效性,推动“两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以及教材建设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进一步增强了共识,坚定了信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福建省高校马列主义理论与思想品德课教学研究会学术研讨会综述
    李湘敏
    2002, (8):  79-80.  DOI:
    摘要 ( )   PDF(607KB) ( )  
    福建省高校马列主义理论与思想品德课教学研究会2002年学术研讨会于5月24日在福建省教育学院召开。此次会议围绕学习贯彻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在中国人民大学的重要讲话,就进一步加强“两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等问题进行了研讨。来自全省各高校的“两课”教学部负责人以及教师代表50多人参加了会议。省教育厅副厅长鞠维强同志作了重要讲话,福建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省“两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郑传芳教授,省高校马列主义理论与思想品德课教学研究会会长郑又贤教授,《教学与研究》副主编王学敏等出席了会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