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期刊目录

    1998年, 第32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98-01-20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搞好教学内容改革
    本刊特约评论员
    1998, (1):  5-6.  DOI:
    摘要 ( )   PDF(128KB) ( )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发展一日千里,日新月异,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产、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方式。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要求大力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学习党的十五大报告的几点思考
    桂世镛
    1998, (1):  7-15.  DOI:
    摘要 ( )   PDF(561KB) ( )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上所作的报告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迈向新世纪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报告对我们各项事业跨世纪的发展作出了战略性部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在这个部署中,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是核心问题,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些重点、热点问题很多在经济部分;思想上、理论上的新突破、新发展也突出地表现在经济部分。这部分内容很丰富,不少论述非常深刻,需要反复地学习领会。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中国市场秩序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市场秩序状况调研课题组
    1998, (1):  16-20.  DOI:
    摘要 ( )   PDF(550KB) ( )  
    本文认为:我国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市场秩序发生某种程度的混乱是难以避免的现象,也是我国市场发育程度低、市场交易规则不健全、市场监督管理体制滞后、宏观调控不力以及产业结构和流通体制亟待进一步调整和改革的客观反映;要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必须加强政府监督管理市场的法规建设,强化监管力度,深化政府对市场行政监督管理体制的改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中国市场秩序的评价体系
    市场秩序评价体系课题组
    1998, (1):  21-24,64.  DOI:
    摘要 ( )   PDF(405KB) ( )  
    本文认为:要改进市场秩序,首先要有对市场秩序的科学评价;市场秩序的内容包括市场进出秩序、市场交易秩序和市场竞争秩序,在此基础上可以设计出3个大类、6个子类、34个要素指标组成的市场秩序评价体系;宏观环境状况、法律法规完善状况、监管机构自身状况对市场秩序都有影响,但由于这些相关因素本身并不属于市场秩序的范畴,故不作为指标列入评价体系;利用市场秩序评价体系,可以对市场运行状况作出定性的评判和度的衡量,可以为市场秩序的维护者提供决策参考和具体的业务指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邓小平理论与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
    郝立新
    1998, (1):  25-30,64.  DOI:
    摘要 ( )   PDF(819KB) ( )  
    本文认为:邓小平理论本质上是对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反映,特别是对半个多世纪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积淀的反映,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东方社会经济文化较落后的国家发展的必然产物;邓小平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从社会认识方法论、社会主义社会本质论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观三个相互联系的层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集中表现在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用新的方法去观察和分析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用新的理论模式去概括和说明社会主义的本质和规律,第一次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经济文化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事求是与辩证思维方法
    杨国荣
    1998, (1):  31-36,65.  DOI:
    摘要 ( )   PDF(1784KB) ( )  
    本文认为:实事求是作为贯通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观念,在本质上与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法具有相通之处,具体地说,观物取象以类万物之情的朴素观念,逐渐提升为解蔽的方法论原则,表现了客观性与全面性的统一;类推的方法论思想,既包含从特殊事物到普遍结论的提升,又包含由一般结论到个别对象的推论,实质上涉及归纳与演绎、具体与抽象、分析与综合等原则;究天人之际和通古今之变的历史考察中,体现了历史方法与逻辑方法的有机统一;贵有符验的思想,力求达到言论学说与事实、知与行的统一,与辩证唯物主义有着内在的一致之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世纪之交的中美日关系
    李景治
    1998, (1):  37-41,64.  DOI:
    摘要 ( )   PDF(722KB) ( )  
    本文认为:世界格局由板块结构转向支点构架,中国与日本地位的凸现,决定了中美日关系不会一帆风顺;然而,在历史的具体时间段中,国家现实利益往往成为国际关系的主导因素,只要美国放弃错误的国家利益观,只要中美日在平等互利、互不干涉的基础上发展关系,就能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友好相处;美日国内利益体系的多元化和决策系统的特点,决定了其对外政策既复杂多变,又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只要我们措施得当,就有可能促使其对华政策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争取我国改革开放事业有一个良好的国际和平环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关于建国初期经济体制研究述评
    胡正豪
    1998, (1):  42-47.  DOI:
    摘要 ( )   PDF(967KB) ( )  
    本文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关于建国初期经济体制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1949~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的历史沿革、性质特征、选择依据、运行机制和地位作用等方面的考察;对建国初期经济体制的研究,特别是对经济体制的性质、特征的概括存在着一些分歧,由此引发出对经济体制运行机制、选择依据、地位作用等一系列问题的不同意见;目前,大多数人赞同建国初期我国实行过两种不同性质的经济体制,分歧仅在于经济体制的标识是社会性质(如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还是资源配置性质(如市场、计划或混合);更多的研究者主张并开始具体研究建国初期我国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从而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90年代“第一次国共合作研究”述评
    姚金果
    1998, (1):  48-51.  DOI:
    摘要 ( )   PDF(686KB) ( )  
    本文大量参阅了90年代以来国内学术界有关“第一次国共合作”研究的新成果,围绕“中共二大前国共有无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形式的评价”及“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原因”三个主要争论问题做了述评,认为:中共二大前国共两党之间存在合作关系,但只是一种不自觉的、党派性不明显的合作,是一个从不合作到酝酿合作的认识转变过程;“党内合作”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本形式,在国共合作之初起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客观形势的变化,应当适时地采取“党外合作”形式,这样会有利于中国革命的发展;国共两党的合作是有条件的,在其原有的内外条件都发生变化后,“党内合作”的形式就成为双方的桎梏,使双方无法化解发展变化中产生的矛盾和冲突,最终导致了合作的破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0年代自由主义者关于中国政治秩序的一场争论
    阎润鱼
    1998, (1):  52-56.  DOI:
    摘要 ( )   PDF(1256KB) ( )  
    本文通过对30年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围绕中国政治秩序所展开的争论的分析,认为:独裁论者主张“专制建国”、“新式独裁”,实质上是把“独裁政府”与“强力政府”混为一谈;民主论者反对专制,追求民主,却不敢正视民主政治的某些缺陷;自由主义的特性决定了他们的争论只能限于学理的、法律的范围,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又使这种学理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功利性的层面而非合理性的层面;脱离了当时现实社会的学理争论,是自由主义者一次孤独的呐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哲学的性质和功能:科学和人文双重思维向度的分化与整合
    张曙光
    1998, (1):  57-63.  DOI:
    摘要 ( )   PDF(2304KB) ( )  
    哲学的学科性质属于“科学”还是“人文”,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歧见,直接而言,缘自于人们对哲学本性和功能的两种认识;从更深的层次上看,则反映了人们对哲学与人的关系、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乃至于人的命运的不同认识。本文通过对西方哲学史,特别是马克思哲学的考察与反思,指出:哲学正是凭借科学与人文双重思维取向的整合而生成其特殊性质和功能的;哲学所追寻的智慧也正是由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起来的那种人的最丰赡、最深邃的思想,它所要把握的内容则是人生和宇宙的生生不息、绵延发展之“道”,在今天进行文化和文化哲学的建构时,也要根据这一人生和宇宙之道来展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