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期刊目录

    1997年, 第31卷, 第5期
    刊出日期:1997-04-20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探析
    顾海良, 张雷声
    1997, (5):  4-7,62.  DOI:
    摘要 ( )   PDF(976KB) ( )  
    本文认为,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是邓小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邓小平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既对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历史与现实进行了纵向分析,又对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经济管理体制进行了横向比较,形成了我国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经济管理方式的改革,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邓小平探讨了经济管理的两个基本层面,即国家对企业的管理方式和企业自身的管理方式的改革,同时也强调了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华文明的现代复兴和综合创新
    张岱年, 王东
    1997, (5):  9-14,63.  DOI:
    摘要 ( )   PDF(1127KB) ( )  
    本文认为,纵观整个20世纪,在“中国文化向何处去”的问题上,始终存在着三种主张,即自由主义的全盘西化论、保守主义的儒学复归论和马克思主义的综合创新论;从40年代毛泽东提出古今中外法和新民主主义论,到80年代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论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人一直高举着马克思主义综合创新论的文化大旗,代表着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和思想主潮;中国文化在21世纪,将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文明为主题,做出具有历史意义的十大创新,从而创造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创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的价值观体系和方法论体系,创造大器晚成、现代复兴的中华文明新形态,以熔铸21世纪的新型世界文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发展与知识劳动者的职业道德
    陈林
    1997, (5):  15-17.  DOI:
    摘要 ( )   PDF(405KB) ( )  
    中国社会目前正面临着两个层面的历史大变动:一是国内改革所引发的权力结构及各种利益关系的全面重组;二是世界性新科技革命所带来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方式的深刻变革。鉴于知识劳动在这两个层面的社会变动中所起的和将起的巨大作用,有必要就加强知识劳动者的职业道德建设问题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社会革命与社会现代化
    张静如
    1997, (5):  18-23,63,64.  DOI:
    摘要 ( )   PDF(956KB) ( )  
    本文认为,在社会革命与社会现代化之间,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桥梁,形成这样一种关系:只有打破旧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才能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现代化;而要解放生产力,必须进行社会革命。对于这种关系,人们常常称之为前提关系,实际上这是一种包含关系,即社会革命包含于社会现代化过程之中,这是社会革命与社会现代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现代化与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阶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革命是当代世界的基本特征
    吴向红, 刘大椿
    1997, (5):  24-27,64.  DOI:
    摘要 ( )   PDF(1003KB) ( )  
    本文认为,当代科技生产力的发展,已经使科学与社会一体化,使人工自然成为社会生活的直接基础,因而科技革命将直接发生为社会形态的革命;科技革命成为当代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并最突出地表现为信息化、生态化和全球化三大趋向,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发展史的基本预言,被生产力的新的发展所证实;社会权力结构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知识上升为第一位的力量,因此在将马克思主义应用于具体的社会实践时,必须以新的方式来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特别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矛盾,以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矛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57年后法制建设滑坡现象探析
    徐付群
    1997, (5):  28-32,63.  DOI:
    摘要 ( )   PDF(1116KB) ( )  
    本文认为,我国50年代后期的法制建设,受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及“左”倾指导思想发展的深刻影响,出现严重滑坡:党对法制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发生倒退;立法工作趋于停滞;司法工作实践偏离了法制轨道。这一现象的产生,与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缺乏足够的法制需求密切相关。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制建设步入高速发展的轨道。这一事实说明,只有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并与政治体制改革相结合,法制建设才能获得强大持久的动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评价问题
    鲁振祥
    1997, (5):  34-36.  DOI:
    摘要 ( )   PDF(681KB) ( )  
    如何评价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中共党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课题。研究这一课题,不但要对总路线的提出时机、内容规定、目标追求等作出历史的、实事求是的评述;而且要对它同党的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关系,同后来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践,特别是改造高潮中一些失误的关系,同后来中国社会发展长期迟缓的关系,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以及对毛泽东提出这条总路线的历史大背景和直接动因,进行深入的探究。本文不准备作这样全面的考察,只是就总路线的评价问题,结合当时的历史情况,发表以下几点看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主义与人文学科建设
    陈先达
    1997, (5):  37-39.  DOI:
    摘要 ( )   PDF(404KB) ( )  
    社会是个有机体,是多种因素的辩证统一。它不仅需要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来直接推动生产的发展,而且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来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和人自身,提高人对社会规律的认识,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哲学社会科学的最主要作用,用我们中国的古话说就是修、齐、治、平。而其中人文学科无论是对社会历史的认识,还是对人自身的思想修养和道德境界的提高都是十分重要的。所谓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正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过程中形成的两种价值体系和思维方式。它们应该是互补的,而不是相互排斥的,可应该并不等于事实。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如何讲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四版)第二章
    杨耕
    1997, (5):  40-45.  DOI:
    摘要 ( )   PDF(1769KB) ( )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四版(以下简称第四版)的第二章是实践与世界。把实践与世界作为独立的一个章来设置是第四版的一个显著特征,它反映了第四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体系的安排独具匠心。如果说第四版的第一章重在确认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注意从客体的角度说明世界,那么,第二章则意在揭示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和主体性,注重从主体及其活动的角度说明世界。这两章的有机结合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新唯物主义世界观。因此,第二章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体系中至关重要。只有讲好这一章才能从根本上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是新唯物主义,才能使学生深刻而全面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居民投资和制度安排:析《资本论》中关于居民投资的论述
    黄家骅
    1997, (5):  46-49.  DOI:
    摘要 ( )   PDF(461KB) ( )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居民并不是笼统的整体,而是按财产关系和社会地位划分成不同的阶级群体。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经常在其经济学著作中,开宗明义地把居民当作一个能够提供生产要素并获得收入的模糊的整体,但不问哪些居民主要是靠资本提供而获得收入,哪些居民主要是靠劳动力提供而获得收入。这样,他们就以生产要素的等同作用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区别,进而抹杀了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对社会阶级对立关系的决定性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反思(续)
    陈学明
    1997, (5):  50-55.  DOI:
    摘要 ( )   PDF(993KB) ( )  
    当前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反思所涉及的第三个重大问题是:将马克思主义置于苏东剧变后新的形势背景下加以衡量,哪些东西已失去时效、哪些东西仍散发着真理的光辉?亦即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哪些是死东西、哪些是活东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家教委社科司召开部分院校马列部主任座谈会
    薛民
    1997, (5):  56-56.  DOI:
    摘要 ( )   PDF(187KB) ( )  
    1997年3月,国家教委社科司召集北京市部分院校马列部主任就如何进一步深化两课教学改革问题举行座谈。会上,社科司司长奚广庆教授传达了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的重要讲话介绍了国家教委社科司1997年的工作设想,并听取了与会同志关于进一步深化两课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五周年理论座谈会述要
    王献雨
    1997, (5):  57-58.  DOI:
    摘要 ( )   PDF(258KB) ( )  
    1997年3月6日,中国人民大学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和学校党委宣传部联合举办了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五周年理论座谈会。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马绍孟、副书记牛继升,以及陈先达、许征帆等同志出席了座谈会。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文丛书”座谈会纪要
    张立波
    1997, (5):  59-60.  DOI:
    摘要 ( )   PDF(257KB) (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最近隆重推出人文丛书第一辑。这套丛书融文史哲于一体,旨在探讨人生和文化真谛,弘扬人文主题,传播人文知识,从而最终提高整个社会的人文素质和精神品格。为了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该丛书编委会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近日举办了人文丛书座谈会,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人民日报社、光明日报社等新闻机构的编辑、记者共三十余人参加了会议。现将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作一概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时代风云变幻中的马克思主义》出版
    吴楚克
    1997, (5):  61-61.  DOI:
    摘要 ( )   PDF(136KB) ( )  
    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许征帆教授所著的时代风云变幻中的马克思主义一书,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与时代课题相互关系的逻辑发展为线索、具有时代气息和较强说服力的论著。它从六个方面对时代风云变幻中的马克思主义作了多角度论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义模态逻辑》出版
    陈波
    1997, (5):  62-62.  DOI:
    摘要 ( )   PDF(127KB) ( )  
    全书论述了模态逻辑、时态逻辑、道义逻辑和认知逻辑,几乎包括了广义模态逻辑较为成熟的全部内容,这在国内已出版的其他几本相关论著中并不多见。例如,其他几本相关论著一般不谈认知逻辑,而该书则在第9章中详加论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重点学科及重点建设学科简介
    1997, (5):  63-63.  DOI:
    摘要 ( )   PDF(161KB) ( )  
    基础数学本学科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16人,其中博士后1人,博士6人,硕士14人,目前承担8个省部级科研项目和1个国家级项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