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期刊目录

    1997年, 第31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97-02-20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新课题
    陈先达
    1997, (3):  4-11.  DOI:
    摘要 ( )   PDF(592KB) ( )  
    本文认为,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不能仅仅以市场经济为尺度,而且要与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相适应,要把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作为全部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支柱不能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主体的多样性导出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保证,为此,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确总结苏联教训,加强反腐倡廉,从而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科学革命到现代科技革命
    刘大椿
    1997, (3):  12-18.64.  DOI:
    摘要 ( )   PDF(1036KB) ( )  
    本文认为,近现代科学革命可以概括为两次思想大革命,一次是从素朴自然观到以机械自然观为核心的“经典的”抽象科学理论的提升,一次是从机械自然观到现代科学思维的提升。科学革命是由新发现引起的,但更重要的是,每一次革命都与对新经验事实的新理论解释相联系,这意味着要摧毁旧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因此,科学革命的实质是思想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发生了某些重大的变化,开始在社会上起着非常重大而特殊的作用。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现代科技革命,其实质是:科学在现代社会条件下,转化成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的主导因素,从而对生产力进行彻底的质的改造,现代科技革命的实质是生产力革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贷配给的产生及其对经济的双重影响
    王健
    1997, (3):  19-64.  DOI:
    摘要 ( )   PDF(531KB) ( )  
    本文认为,信贷配给与银行商业化是相伴而生的,是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产物,它对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信贷配给强化了紧缩政策的效应,另一方面信贷配给可能影响了投资的社会效益信贷配给有利于银行减少不良贷款,提高银行资产质量,同时又使银行经营陷入两难境地信贷配给有利于企业转机建制,提高经营效益,促进资产流动,同时又不利于企业摆脱困境,也不利于风险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缩小东西部差距:难点和对策
    李启英
    1997, (3):  24-29,64.  DOI:
    摘要 ( )   PDF(914KB) ( )  
    本文论述了东西部差距的现状和成因,认为现阶段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两大难点是缺乏资金和适应市场经济的人才。针对缩小东西部差距问题,本文提出:西部应着眼于自身发展,利用资源等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要从实际出发,重教兴农,狠抓基础设施建设要制定高起点、高技术、高效益的发展战略和政策要深化企业、市场和投资体制改革要广泛交流、广泛合作,参与国内国际经济运行,谋求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如何在中国革命史教学中贯彻马克思主义革命观
    张福记
    1997, (3):  30-33.  DOI:
    摘要 ( )   PDF(363KB) ( )  
    对中国革命史课程进行改革,我们认为,必须建立在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之上,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社会、揭示矛盾、剖析革命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国革命史教学与研究中所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法的特点及运用
    杨彦钧
    1997, (3):  34-37.  DOI:
    摘要 ( )   PDF(380KB) ( )  
    在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课程体系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必修课,这是由我们国家的性质决定的。开设并搞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坚持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53~1978年:国家工业化与农业政策选择
    李成贵
    1997, (3):  38-42,64.  DOI:
    摘要 ( )   PDF(531KB) ( )  
    本文认为,我国在建国初期特定的约束条件下,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快捷而有效地汲取农业剩余,采取了一整套以扭曲产品和要素价格为主要内容的工农业贸易政策,农业被定位成工业化资金积累的源泉,丧失了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正常条件,并导致了农业的周期性波动。这种政策扭曲,总的来说不利于农业发展,但它使我国克服了国家工业化初期投资不足和需求不足这两大难题,建立起了独立完整的民族工业体系,实现了经济迅速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50年代我国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条件
    刘国新
    1997, (3):  43-45.  DOI:
    摘要 ( )   PDF(233KB) ( )  
    从1953年起到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从而实现了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深刻的社会变革。今天,当人们回眸40年前的这一巨变时,自然要关注这样一个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90年代公平问题研究述评
    夏文斌
    1997, (3):  46-49.  DOI:
    摘要 ( )   PDF(549KB) ( )  
    本文认为,公平既体现着主体的价值评价,又体现着一定的客观标准。公平有三层含义:经济的、政治的和伦理的在特定的经济层面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在一般意义上,应当将效率与公平紧密联系起来,二者不应分出先后公平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离开公平尺度,中国的发展就会走向畸形,重蹈一些国家“有增长而无发展”的覆辙。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关于当代中国在国际格局中定位问题的两点思考
    冯特君
    1997, (3):  50-52.  DOI:
    摘要 ( )   PDF(431KB) ( )  
    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和因苏东剧变后国际格局的巨大变化,关于当代中国在国际格局中的定位问题,国内外议论纷纷。在现行格局的既得利益者西方集团中, 主要流行两种论调: 其一曰, 70 年代有过中美苏大三角关系, 中国虽然实力不如美苏两家, 但“四两拨千斤”, 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96中国经济学如何发展问题研究概述
    陈翔云
    1997, (3):  53-55.  DOI:
    摘要 ( )   PDF(347KB) ( )  
    从1995年下半年起至今,经济学界的众多学者们围绕“中国经济学如何发展”这一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96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研究概述
    武京闽
    1997, (3):  56-58.  DOI:
    摘要 ( )   PDF(396KB) ( )  
    经过18年的改革,国有企业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支撑我国当前经济改革与发展的良好环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容忽视的是,作为国民经济的骨干和支柱的国有企业,目前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96关于国外社会主义研究的新进展
    高自龙
    1997, (3):  59-61.  DOI:
    摘要 ( )   PDF(787KB) ( )  
    由于苏东剧变后国外思想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研究的空前活跃,以及近年来我国对国外社会主义思潮、流派研究力度的加大,1996年我国学术理论界对国外社会主义的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对苏东剧变及其影响的深入研究中, 国内理论界一方面加大了对苏东剧变后一些共产党发展趋势的研究, 另一方面深入探讨了苏东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教训。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国第六届马克思主义原理专业博士,硕士点协作会议纪要
    刘笑燕
    1997, (3):  62-63.  DOI:
    摘要 ( )   PDF(161KB) ( )  
    受国家教委社科司委托,由内蒙古大学马列部承办的全国第六届马克思主义原理专业博士、硕士点协作会议在内蒙古大学举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