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经济改革实践与理论教学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
    焦严
    1991, (6):  1-5.  DOI:
    摘要 ( )   PDF(552KB) ( )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是一篇指引全党和全国人民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胜利前进的纲领性文献。联系当前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变化和发展,深入学习这一讲话,对提高我们的理论水平,进一步明确我们的目标,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学习中共中央工作会议精神的体会
    李悦
    1991, (6):  6-9.  DOI:
    摘要 ( )   PDF(996KB) ( )  
    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在巩固治理整顿成果和继续保持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的基础上,把经济工作的重点转移到调整结构和提高效益的轨道上来,争取在提高国营大中型企业效益方面取得比较明显的进展。这是今年9月底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所确定的经济工作的指导方针,本文专从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的角度谈点粗浅体会。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合
    从反“和平演变”的高度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
    边洁
    1991, (6):  10-11,12.  DOI:
    摘要 ( )   PDF(325KB) ( )  
    苏联、东欧剧变以后,西方的政界人物以不加掩饰的言论和行动表明,他们正大力加强“对中国内政和经济改革的影响”,希望中国早日“变成一个”西方决策者们“想要看到的那样的中国”,这样,我国不能不尖锐地面对“和平演变”的挑战。在高等教育领域里,从反“和平演变”的高度,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课题,突出地提到了我们面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主义学习与研究
    列宁在“马克思主义危机”声中开创历史新纪元给予我们的启迪
    钟哲明
    1991, (6):  12-16,77.  DOI:
    摘要 ( )   PDF(974KB) ( )  
    74年前,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开创了社会主义的新纪元。74年后的今天,国际风云变幻,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中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政权易手改帜,共产党蜕化为社会党,社会主义演变为资本主义。国际垄断资产阶级额首相庆社会主义的“大失败”,叫嚷列宁主义在它的故乡已经“破产”,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论断已经“失灵”。反共反社会主义的声浪甚嚣尘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年轻的苏维埃政权得以巩固的根本保证
    阎志民
    1991, (6):  17-20.  DOI:
    摘要 ( )   PDF(821KB) ( )  
    在国际风云变幻的今天,我们迎来了开辟人类历史新纪元的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74周年。帝国主义“欢呼”他们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得手,得意忘形地加紧向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的攻势。在这样的时刻,我们回顾列宁为捍卫十月革命胜利成果,巩固社会主义阵地而进行的顽强斗争,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十月革命胜利后,帝国主义不甘心他们的失败,纠集14个国家发动了对年轻的苏维埃政权的武装进攻,妄图一举消灭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改革实践与理论教学
    九十年代世界经济形势与我国的对外开放
    杜厚文
    1991, (6):  21-25.  DOI:
    摘要 ( )   PDF(2202KB) ( )  
    从现在到2000年,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是非常关键的时期。90年代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既有许多有利的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90年代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的特点,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纪念党成立七十周年
    关于坚定对党的信念的理性思索
    金木
    1991, (6):  25-31.  DOI:
    摘要 ( )   PDF(1073KB) ( )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则遇到了严重的挫折。在这种形势下,国内外敌对势力加紧推行和平演变战略,而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一个时期内受到不应有的削弱,这就使得我们的队伍中有一些人、特别是一些青年学生认识模糊了,对党的信念发生了动摇。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现在是认真思考一下这个问题的时候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实现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使命(续)——人大党史系、本刊编辑部举行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及发言选登
    吴长庚, 鲁竟业, 黄建权, 邓介曾, 朱铃, 张先智, 于清河
    1991, (6):  32-34,50.  DOI:
    摘要 ( )   PDF(741KB) ( )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不仅要经受执政的考验,而且面临着改革开放和发展商品经济的考验,面临着反对“和平演变”的考验。我们的党就是在这种严峻的考验下担负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庄严使命。要实现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条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把我们党自身建设好。国家的前途、人民的命运实系于此。这次讨论会中有不少的论文和发言,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和党的现状,联系党的基本任务和政治路线,从各个角度研讨了党的建设的规律和经验。大家有一个共同的认识,这就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努力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是党的建设的根本。保持党在思想上理论上的坚定性、纯洁性和彻底性,才能保证政治上的坚定正确和组织上的坚强有力,也才能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而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与爱戴,更加有力地捍卫和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徐万成
    1991, (6):  35-38.  DOI:
    摘要 ( )   PDF(895KB) ( )  
    80年前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对中国的社会变革和进步发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学研究动态
    人大历史系、清史所举行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学术讨论会
    徐穗, 杨新民
    1991, (6):  39-39.  DOI:
    摘要 ( )   PDF(212KB) ( )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与清史所于9月24日联合举行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学术讨论会,有专家、学者及研究生40多人参加。与会者发言指出: 今天研究辛亥革命,一定要同我国当前的现实联系起来。现在要特别强调学习革命先烈为国家的独立富强而英勇斗争的献身精神和勇于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进取精神。当前,我们要把这种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升华到新的高度,凝结成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强大动力。辛亥革命胜利了,又失败了,带有悲剧色彩。它首先告诉我们,对帝国主义不能存有幻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国高校经济理论教学改革第五次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师程
    1991, (6):  39-39.  DOI:
    摘要 ( )   PDF(212KB) ( )  
    全国高校经济理论教学改革研讨会第五次会议已于1991年8月1日至5日在北京清华大学召开。这次会议由北京15所高校共同主办,来自16个省市的68所院校和经济研究单位的93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各校代表就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课的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师资队伍等情况互相交流了各自的做法和经验,并针对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两门课的教学改革进行了认真的有益的讨论。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同志到会作了重要讲话。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生价值观问题讨论
    摒弃双重人格,牢固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陈瑛
    1991, (6):  40-40.  DOI:
    摘要 ( )   PDF(178KB) ( )  
    经受了近些年实践的教育,人们对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人生价值观的认识加深了,呼唤雷锋、焦裕禄,渴望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的同志关系,这样一些健康的思想情怀日益深入人心。但是,现在全社会的道德状况还不能说已经根本好转,原因之一就是不少人信奉双重的人生价值观,有着双重人格。他们讲的是为人民服务,想的却是个人狭隘私利,批评起别人来义愤填膺,义正辞严,但是做起事来却是先为自己打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视现代西方相对主义人生观在我国的影响
    晓舟
    1991, (6):  41-42.  DOI:
    摘要 ( )   PDF(309KB) ( )  
    相对主义是一种割裂绝对和相对的关系,片面强调事物及人们的认识的相对性、否认事物及对事物的认识的稳定性,客观性的形而上学观点和方法。作为一种人生观,它否认任何伦理道德规范,否认人生的意义、价值、理想和目的等等,对人生采取一种无固定价值标准的、实用的游戏态度。相对主义人生观在现代西方哲学中相当流行。近年来,随着西方思潮无批判地介绍和引入,它在我国一部分人中产生了不良的后果。因此,弄清其实质,揭示其理论的错误和实践中的危害,在当前尤为必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简析
    高宝钧
    1991, (6):  42-44.  DOI:
    摘要 ( )   PDF(423KB) ( )  
    前一个时期,翻译,出版了不少当代西方各种思潮和各种流派代表人物的著作,对于我们了解这些思潮和流派,借鉴它们的合理思想,提高我们的鉴别能力,在和他们的比较和对它们的批判中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有积极意义的。今后我们还应该继续这方面的工作。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我们的评介、剖析、批判工作没有相应地跟上去,结果是出版的多,评介的少,客观介绍的多,中肯剖析的少,赞扬的多,批判的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社会都应关心青年的人生价值观教育
    张志义
    1991, (6):  44-44.  DOI:
    摘要 ( )   PDF(122KB) ( )  
    我们知道,今后十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的前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年一代的状况。因此,引导和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当前就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人生价值观的核心问题是为什么人的问题。因此,青年的人生价值观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青年坚持什么政治方向的大问题。我们党历来要求青年应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而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民主社会主义评析
    抽象的人道主义——当代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之一
    索爱群, 陈世珍
    1991, (6):  45-50.  DOI:
    摘要 ( )   PDF(941KB) ( )  
    当代民主社会主义,即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曾被有的人作为“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奋斗目标,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形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思潮。但现实实践表明,民主社会主义并没有使社会主义事业得到发展,相反,却葬送了社会主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学与教材研讨
    《“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要点》修订情况简介
    许福闳
    1991, (6):  51-55.  DOI:
    摘要 ( )   PDF(1156KB) ( )  
    由国家教委组织编写并正式颁布的《“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要点”》(以下简称“要点”),已经试用整3年了。教学实践表明,“要点”的基本构架和内容取舍大体上是适当的、可行的,基本上实现了这门课程的总体构想:紧密围绕时代的课题,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及其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透视战后资本主义出现的新现象及其演变趋势,科学地分析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历史地具体地考察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主义学习与研究
    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教学要点》修订情况的说明
    任大奎
    1991, (6):  55-59.  DOI:
    摘要 ( )   PDF(793KB) ( )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要点》(以下简称《要点》)自1988年8月开始使用以来,已经整整3个年头了。教学实践表明,从总体上说,《要点》本着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展开、史论纵横交错的考察与分析为原则,来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发展,这个编写指导思想是对头的;它据此而构建的教学体系,基本上也是符合教学实际需要的。应当说,《要点》对为研究生开设的这门新课程的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学与教材研讨
    物质观教学应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整体结合起来
    王前
    1991, (6):  60-63.  DOI:
    摘要 ( )   PDF(510KB) ( )  
    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教学中,物质观的教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物质”范畴是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的范畴之一。很多范畴和规律都是以此为基础展开的。然而,目前关于物质观的教学,大都注重对物质范畴定义及其理论意义加以阐释,而对物质范畴与辩证唯物主义整个体系的关系及其现实意义注意不够。在讲完物质定义之后,往往将注意力完全转向其他范畴和规律,很少再回到对物质范畴的进一步讨论上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二五减租”发轫初探
    金德群
    1991, (6):  64-69.  DOI:
    摘要 ( )   PDF(2618KB) ( )  
    “二五减租”在20世纪20—40年代的中国,是一项重大的土地政策。关于“二五减租”的发轫,有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弄清楚,如:谁是“二五减租”的最先倡导者?“二五减租”的客观依据是什么?孙中山的“二五减租”令为什么未能下达?国民党中央及各省区代表联席会议是在什么背景下通过“二五减租”决议的?等等。本文对此作些探讨,就教于同志们。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资本主义研究
    西方学者的市场及市场经济论述评析
    黄泰岩
    1991, (6):  70-74,69.  DOI:
    摘要 ( )   PDF(2376KB) ( )  
    市场经济这一概念,首先是西方国家提出并在西方经济学著作中流行起来的,它通常在以下两个涵义上被使用。 (一)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经济许多西方学者都把市场经济直接等同于资本主义,认为它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权威性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给“资本主义”这个条目下定义时就说,资本主义“亦称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企业经济”。也就是说,市场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大多为私人所有,主要是通过市场的作用来指导生产和分配收入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学与教材研讨
    走向中国传统哲学深处——读《中国古代哲学问题发展史》
    黎岩
    1991, (6):  75-75,69.  DOI:
    摘要 ( )   PDF(1246KB) ( )  
    一项富有创见的学术成就问世,往往有着超出自身及其所属领域的深远意义。它的理论建树和方法创新还可以给人以思想启迪和积极影响,从而有力地推动学术事业的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方立天先生的新著《中国古代哲学问题发展史》(中华书局1990年出版),便是这样的学术成果。这是一部既有开创意义又有文化积累意义的著作。它把中国古代哲学研究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并在时代的高度和哲学文化发展的整体上,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我们研究哲学史,既要“深刻了解历代思想家所能达到的思想深度”,又能够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高度加以分析剖判”。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学研究动态
    《中国新民主主义经济史》简评
    胡正豪
    1991, (6):  76-76.  DOI:
    摘要 ( )   PDF(143KB) ( )  
    新民主主义的实践与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在近代中国从事伟大社会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了它,便无法阐明中国革命的历史规律,就没有了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新民主主义的实践与理论包括着革命与建设两个部分。其中不但有政治的、文化的运动,尤其包括着经济的运动。但是长期以来,在中国革命史、中国近现代史乃至于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的研究领域中,人们对于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实践与理论,重视不够。至少,直到不久前,我们还没有看到一本关于这方面问题研究的专著。现在,这种缺憾开始被一批青年史学工作者的劳动成果所填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学与教材研讨
    也谈辩证地看待相对过剩人口范畴——与潘石同志商榷
    任敬东
    1991, (6):  77-77,16.  DOI:
    摘要 ( )   PDF(513KB) ( )  
    潘石同志在《教学与研究》1990年第6期发表的《辩证地看待“相对过剩人口”范畴》一文,初步探讨了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失业现象及其原因。但是潘文却把社会主义的失业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相对过剩人口当作同一个范畴,因而提出“相对过剩人口并非为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这一看法是不能成立的。我认为,相对过剩人口并不是仅限于大量人口处于失业的一种社会状态或现象,它与资本主义特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密不可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