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综合
    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与研究——在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何东昌
    1991, (1):  1-3.  DOI:
    摘要 ( 1041 )   PDF(382KB) ( 1547 )  
    中国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与研究走什么样的路?国外没有现成的路子可以照搬。我们自己要有更多的创造性,要服务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小平同志讲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这是我们建党以来的基本经验。革命时期与革命实际相结合,建设时期与建设实际相结合,从长远的共产主义目标来讲,这本身也是一场革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青年一代
    杨瑞森
    1991, (1):  4-6,63.  DOI:
    摘要 ( 953 )   PDF(887KB) ( 1601 )  
    本文系杨瑞森同志代表国家教委社科司于1990年12月在广州召开的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研讨会上讲话的摘要。本刊发表前由作者作了某些修改和补充。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原理阐释与研讨
    几个重大哲学理论问题辨析
    杨春贵
    1991, (1):  7-12.  DOI:
    摘要 ( 992 )   PDF(1054KB) ( 1640 )  
    十几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拨乱反正、开放改革和四化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指导作用,而它自己也在新的实践中获得了蓬勃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广大哲学工作者以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指导,认真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认真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和当代世界各种哲学社会科学思潮;在这个基础上,对哲学自身的状况进行了深刻反思,不但恢复了曾经被严重歪曲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而且以一系列新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
    比较两种社会经济制度的科学方法和标准
    薛一青
    1991, (1):  12-17.  DOI:
    摘要 ( 999 )   PDF(1368KB) ( 1694 )  
    在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中,引导广大干部和群众正确认识和掌握比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制度优劣的基本方法和根本标准,形成社会共识,进而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十分必要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效率、动力及其实现机制
    胡钧
    1991, (1):  18-21.  DOI:
    摘要 ( 992 )   PDF(487KB) ( 1564 )  
    效率对一个社会制度的存在和发展具有生命攸关的重要性。列宁曾说过:劳动生产率,归根结底是保证新社会制度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社会主义公有制能不能比资本主义私有制创造出更高的效率?公有制有没有发展经济、提高效率的动力和激励机制?这是近几年引起一些人困惑和疑虑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原理阐释与研讨
    人类社会理想与社会主义历史大趋势
    夏伟东
    1991, (1):  22-27,80.  DOI:
    摘要 ( 1003 )   PDF(993KB) ( 1677 )  
    社会主义从诞生那天起,就从来不是在和风细雨中度过的,而是在惊涛骇浪中搏击、壮大起来的。因此,对于一个真正信仰社会主义的人来说,重要的并不在于是否能够一时顺应社会主义潮流,而在于是否能够始终依据历史大趋势坚定自己的社会主义的理想与信念。今日,在社会主义艰难曲折的发展中,一些同志似乎觉得讲社会主义理不直、气不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
    必须克服社会主义发展问题上的速胜思想
    高成兴
    1991, (1):  28-29.  DOI:
    摘要 ( 1052 )   PDF(314KB) ( 1581 )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长期的、复杂的、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斗争,对此必须有充分的估计。这是我们观察当代社会主义问题的一个基本观点。实践表明,我们工作中的失误,往往同对此估计足不足有很大关系。在社会主义发展问题上急于求成或速胜思想,便是其中的一个突出表现。在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上,速胜思想,曾多次出现,给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带来过严重损失。十月革命胜利后的1918-1920年,苏联面对严重的军事、政治和经济形势,被迫采取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其他
    社会主义给凉山带来巨变
    张懋炽
    1991, (1):  30-31.  DOI:
    摘要 ( 1024 )   PDF(491KB) ( 1523 )  
    社会主义制度比一切剥削制度优越,这并不仅仅停留在理论上,而是不断地被实践所证明。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巨变,就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个典型。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处四川的西南部,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这里资源丰富,气候宜人。然而,直到解放前夕,自治州大多数地区仍然处于极端落后的奴隶社会,生产力极为落后,这里的人民过着饥寒交迫的被压迫、被剥削的生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情与国情教育
    “全盘西化论”:对自由资本主义的呼唤——评三十年代的“全盘西化论”
    董士伟
    1991, (1):  31-37.  DOI:
    摘要 ( 1140 )   PDF(1345KB) ( 1595 )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系统提出“全盘西化论”的,是三十年代留美归国博士陈序经。今天我们旧事重提,分析当年“全盘西化论”提出的背景、它的内容和历史地位,对于正确认识近几年国内出现的“全盘西化”言论,也许会提供有益的启示。近代的中西文化关系,是在一个特殊的背景下展开的。从鸦片战争开始,外国侵略者用大炮叩开了中国的大门,使中国传统文化被动地面对着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文
    《被肢解的马克思》出版
    华君
    1991, (1):  37-37.  DOI:
    摘要 ( 972 )   PDF(520KB) ( 1622 )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系主任陈先达教授等撰写的《被肢解的马克思》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通过考察马克思的形象在西方思潮中发生的变形,剖析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肢解和歪曲,通过在历史与现实的交叉点上对马克思主义本质和命运的思考,展示了马克思“无产阶级普罗米修斯”的形象,揭露了西方学者所谓的马克思主义的“危机”和现代新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的“重建”的荒诞性,西方马克思学家编造的“两个马克思”、"第三个马克思"等神话,以及把马克思主义说成一种“新宗教”的企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改革实践与理论教学
    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对话录
    杨泽
    1991, (1):  38-40.  DOI:
    摘要 ( 1022 )   PDF(560KB) ( 1566 )  
    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是我国改革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最近我们邀请了三位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年轻同志,就这个问题发表了一些看法。他们认为,目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都同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没有理顺有关;建立新的经济运行机制和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以及社会政治安定,都需要合理构建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新格局;对这个问题必须开展全方位、跨学科的综合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文
    国家教委召开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研讨会
    廖鹤
    1991, (1):  40-40.  DOI:
    摘要 ( 1006 )   PDF(214KB) ( 1485 )  
    为适应加强与改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要求,国家教委社科司于1990年12月4-9日,在广州召开了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研讨会。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总结1985年以来“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这三门课程的教学经验,着重研究这几门课在教学内容上需要探讨与解决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要点)、教材做准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原理阐释与研讨
    全面把握以实践为基本和首要观点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王霁
    1991, (1):  41-46.  DOI:
    摘要 ( 1339 )   PDF(1049KB) ( 1715 )  
    文科教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三版的第六、七章讲的是认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核心是揭示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认识论是近年来我国哲学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取得了不小进展。同时,在理论研究的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正确的观点或倾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主客体关系与反映
    曾志
    1991, (1):  47-51.  DOI:
    摘要 ( 959 )   PDF(722KB) ( 1677 )  
    反映范畴一直受到来自两个不同方面的曲解:其一,把反映与能动性割裂开来,认为反映是直观的,没有选择、整合、解释机制的被动过程;其二,把反映和思维活动的整体对立起来,把反映看作是一种纯粹的认知活动,取消了思维评价、操作活动在反映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二种理解都是片面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息与反映——对认识本质的思考
    王晓升
    1991, (1):  51-55.  DOI:
    摘要 ( 1045 )   PDF(581KB) ( 1634 )  
    随着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信息论作为一种方法论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我国哲学界有人把信息论的某些观点和方法引入认识论。这深化了人们对认识的微观机制的认识,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反映论的理论内容。然而,在人们把自然科学新成果引入认识论的过程中却出现这样一种倾向,认为反映论已经过时,应该以信息论、选择论、评价反映统一论等取代之。他们几乎都是把反映仅仅看作是对客观事物的模写、摄影。这种观点显然需要澄清。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民主社会主义评析
    民主社会主义是一种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吗?
    石永义, 廖鹤
    1991, (1):  56-57.  DOI:
    摘要 ( 1000 )   PDF(262KB) ( 1561 )  
    在我国学术界,有的同志把一种所谓创新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想看作是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不赞成这种观点。因为如果这种看法能够成立,那就会混淆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界限,就会模糊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基本原则的认识,从而不利于我们在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因此,有加以讨论的必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试析海湾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但功溥, 杨合湘, 张宇贤
    1991, (1):  58-63.  DOI:
    摘要 ( 1007 )   PDF(2705KB) ( 1552 )  
    由于海湾危机,国际石油市场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混乱,油价在急剧波动中呈上升趋势,国际贸易受阻,世界股票市场上股价大幅度下跌。海湾危机究竟已对或正在对世界经济产生何种影响,它会不会引发第三次石油危机,从而把世界经济再次拖入衰退的境地?中外学者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们试就以上问题发表一些管窥之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学研究动态
    治理整顿推进改革的理论与对策——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五次会议述评
    陈泰
    1991, (1):  64-67.  DOI:
    摘要 ( 1006 )   PDF(1034KB) ( 1582 )  
    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五次会议于1990年10月18-24日在天津召开,与会者就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改革中人们最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下面仅就讨论中涉及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做简要述评。热点之一: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1.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同“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有何异同,运行机制的改革是计划取向还是市场取向。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同以前提出的“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是相互替代的,还是并行不悖的,亦或是过渡时期模式和目标模式之间的关系。对此,存在重大分歧和争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学术座谈会述要
    任菁
    1991, (1):  68-70,77.  DOI:
    摘要 ( 1241 )   PDF(685KB) ( 1652 )  
    1990年11月22日,国家教委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和由北京高校部分教师组成的“民族文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研究课题组联合组织召开了“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学术座谈会,季羡林、张岱年、戴逸、李侃、张岂之、金冲及、丁守和、李文海、罗荣渠、龚书铎等40多位同志出席了会议。与会者针对近年来民族文化虚无主义泛滥的问题,着重就如何正确对待民族文化,如何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帝国主义侵略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研讨会综述
    王顺生
    1991, (1):  71-73.  DOI:
    摘要 ( 1238 )   PDF(971KB) ( 2090 )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究竟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这是中国革命史教学首先遇到的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极少数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的人,如刘晓波之流,竭力美化帝国主义侵略,鼓吹殖民地理论,说什么“西方近代对落后民族的殖民化是一种进步”;叫嚷中国要当“300年殖民地”,“才有可能实现一个真正的历史变革”。这些论调在一部分大学生中产生了恶劣影响,有的学生甚至认为“倘若鸦片战争提前100年,今天的中国就是现在的香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情与国情教育
    在中国革命史教学中突出国情教育
    才树祥
    1991, (1):  74-75.  DOI:
    摘要 ( 1022 )   PDF(281KB) ( 1536 )  
    国情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赖以发生、发展和取得胜利的基础,并且决定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中国所走的独特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道路,以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由国情所决定的。在近几年的中国革命史教学中,我一直将国情教育视为教学的重点之一。在每一章节都应有不同的国情教育重点和教学方法。我非常重视第一堂课的教学,并将其列为第一章的重点之一。这堂课是讲17世纪以前的中国走在世界的前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学与教材研讨
    信用资金运动总公式重探
    牛江涛
    1991, (1):  76-77,70.  DOI:
    摘要 ( 1423 )   PDF(1309KB) ( )  
    在我国理论界以及流行的财经类教材中,长期以来,把信用资金运动总公式表述为:G-G’(G+⊿g),或其展开式: <img style="vertical-align: middle" alt="" order="0" src="http://www.rhhz.net/jxyyj-19910122-76.gif" /> 这样表述主要依据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第21章中所提到的生息资本运动就是:“G-G-W-G’-G’”和第24章提到的“这个公式已归结为两极G-G’(G’=G+⊿G)”,以及《资本论》第2卷中关于货币资本循环公式的论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学研究动态
    《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一部有价值的资料书
    张注洪
    1991, (1):  78-80,27.  DOI:
    摘要 ( 1040 )   PDF(875KB) ( 1613 )  
    为了提供高校历史教学参考资料用书,编辑一部质量较高的中国现代史教学资料选辑,早有必要;建国初期教育部也曾订有规划。由于种种原因,这种设想直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有可能实现。1979年南开大学魏宏运教授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这类性质的书《中国现代史资料选编》(五卷本),解决了当时教学资料用书的困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