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纪念马克思逝世百周年
    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是高等学校政治理论教育的中心内容
    邓力群
    1983, (4):  1-2.  DOI:
    摘要 ( )   PDF(203KB) ( )  
    《教学与研究》是为全国高等学校政治理论教学和研究服务的刊物。在它创刊三十周年的时候,编辑部要我说几句话。我对这方面的工作不熟悉,也没有什么研究,谈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吧。高等学校的政治理论教育在党的整个宣传教育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对象是大学生、研究生,它的根本任务是帮助大学生和研究生树立科学共产主义世界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新的实践中把毛泽东思想推向前进——学习《邓小平文选》
    贾春峰, 滕文生
    1983, (4):  3-11.  DOI:
    摘要 ( )   PDF(1486KB) ( )  
    《邓小平文选》收入了邓小平同志从1975年至1982年9月这段时间内的重要讲话和谈话。这段时间虽说只有七年又几个月,却正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岁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哲学部分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学大纲”修订情况说明
    李秀林, 王于, 叶敦平, 黎德扬
    1983, (4):  10-15.  DOI:
    摘要 ( )   PDF(961KB) ( )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学大纲》的修订稿已经出版,从下学期起将代替原来的征求意见稿而正式使用。原来的征求意见稿是在教育部政教司主持下于1979年编写的,1980年重印时作了一些修改。征求意见稿在几年来的哲学教学中起了良好的作用,其中的基本理论观点总的说来也经受了教学实践的考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治经济学部分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修订稿)的若干说明
    蒋学模, 吴树青, 辛守良, 黄涵荪
    1983, (4):  16-22.  DOI:
    摘要 ( )   PDF(920KB) ( )  
    一《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修订稿)是在教育部政治思想教育司主持下制定的。去年年底在洛阳召开了部分高等院校教师参加的大纲修订会议,根据教育部副部长彭珮云同志在会上讲话的精神,对1979年编写的大纲进行讨论、修订,形成了征求意见稿。之后,送有关领导部门审阅,并广泛征求全国高等院校教师的意见,于今年四月在广州召开定稿会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哲学部分
    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与哲学教学
    汪华岳
    1983, (4):  23-27.  DOI:
    摘要 ( )   PDF(953KB) ( )  
    对广大青年进行共产主义教育,是理论教育工作者的一项光荣任务。本文拟从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概括地说,最重要的就是共产主义的理想、道德和纪律。它们有着诸多方面的丰富内容,形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作为它们的共同基础贯穿其间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运史部分
    列宁的民主集中制思想形成过程新探
    钱小芊
    1983, (4):  26-32.  DOI:
    摘要 ( )   PDF(2230KB) ( )  
    民主集中制,是列宁在比较完整的意义上最先明确提出的。长期以来,我们常把列宁的《怎么办?》、《进一步,退两步》看作他的民主集中制思想的经典著述,而近年来,一些同志则认为这两本著作中的强调集中的倾向,是列宁民主集中制思想的缺陷。事实证明,不对列宁的民主集中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作全面的考察,就不可能对列宁的这一思想有一个较正确的认识。本文是对列宁的民主集中制思想的形成及其发展过程的一个初步探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共党史部分
    建党前后中国共产主义者对国情的探索
    胡正豪
    1983, (4):  33-40.  DOI:
    摘要 ( )   PDF(1728KB) ( )  
    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即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解决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据。中国共产主义者对国情的探讨、研究,一直可以追溯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由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出现了第一批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在思想界形成了一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队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略论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的党内合作
    戴鹿鸣, 程璇
    1983, (4):  41-48.  DOI:
    摘要 ( )   PDF(1576KB) ( )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这次国共合作的特点是采取了国共两党党内合作的形式,即在保持共产党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的前提下,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分加入国民党,使国民党成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反帝反封建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对于这种合作的形式,从提出国共合作的问题开始,直至国共合作破裂,党内始终存在着两种不同意见的争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争取和平民主是战后初期我党的斗争方针
    杨先材
    1983, (4):  47-53.  DOI:
    摘要 ( )   PDF(1730KB) ( )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曾经领导全国人民开展了一场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党高举和平、民主、团结的旗帜,团结各阶层人民,扩大爱国民主统一战线,既同国民党统治集团进行过多次和平谈判,又有效地击退了反动派的军事进攻,巩固了解放区,壮大了人民力量,为在战后争取用和平方式解决国内问题做了最大努力。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所经历的最复杂、也是最成功的斗争之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哲学部分
    对“阶级、国家、革命”一章中几个基本范畴的理解
    汪永祥
    1983, (4):  54-58.  DOI:
    摘要 ( )   PDF(885KB) ( )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社会形态的变革,在阶级社会中是通过阶级斗争、社会革命和国家政权的更替实现的。对阶级、国家和革命的一般问题及其发展规律作出科学的回答,是正确理解几千年来的文明史和当今世界上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的关键。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但如果撇开阶级、国家和革命等问题,完全离开阶级社会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性,是不能说清全部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阶级问题讨论情况综述
    胡素卿
    1983, (4):  59-61.  DOI:
    摘要 ( )   PDF(830KB) ( )  
    一、阶级的定义问题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阶级不仅仅是一个经济范畴,而且是一个广泛的社会范畴。其理由是:1.社会的阶级划分根源于一定的经济关系,所以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但是阶级一经产生以后,它总要表现在政治方面和思想方面,通过政治、思想对经济的反作用,来维护和巩固它的经济基础,所以阶级又不单是一个经济范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家问题讨论简介
    一竹
    1983, (4):  61-64.  DOI:
    摘要 ( )   PDF(1117KB) ( )  
    对于这一问题的讨论是近几年来才开展起来的,各种意见还没有充分展开。现简介如下:一、关于国家的定义有两种不同的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国家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或者说“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器”等等。这些对国家定义的表述,都是从列宁的《国家与革命》一书中来的,而列宁的这本著作又大量引证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许多关于国家的论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运史部分
    对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同生同灭”的看法
    郭道晖
    1983, (4):  63-67.  DOI:
    摘要 ( )   PDF(1234KB) ( )  
    在有的哲学教材和论述阶级与阶级斗争的文章中,有这样一种说法:对立的阶级是“同生同灭”的;现在既然资本家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了,无产阶级也就同时不复存在。他们从矛盾的对立统一法则来说明这个道理:失去矛盾的一方,对方也不复存在。“没有资产阶级,就没有无产阶级。”这种看法对不对呢?从哲学范畴上谈论这两个阶级的相互依存,当然是可以的。把“同生同灭”理解为对立阶级既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最终也都要消灭,原则上也是对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共党史部分
    谈谈我国民族资产阶级是何时消灭的
    高化民
    1983, (4):  66-68.  DOI:
    摘要 ( )   PDF(1019KB) ( )  
    对我国民族资产阶级何时消灭的问题,在理论界大致有三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阶级基本消灭了。第二种意见认为1966年取消定息后,民族资产阶级才消灭。这种观点认为,只要还存在着定息,就说明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民族资产阶级尚未消灭。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治经济学部分
    是“时钟”响了,还是“丧钟”响了?——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一句译文的辨正
    郭志琦, 张明义
    1983, (4):  69-70.  DOI:
    摘要 ( )   PDF(1027KB) (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以下简称《全集》)第23卷第654页,有一段话是这样翻译的:“关于从工人那里掠夺来的赃物应该怎样在工业资本家和游手好闲的土地所有者等人之间进行分配才最有利于积累这种学究气的争论,遇到七月革命就平息下去了。此后不久,城市无产阶级在里昂敲起了警钟,而农村无产阶级在英国又燃起了熊熊烈火。海峡此岸在传播欧文主义,海峡彼岸在传播圣西门主义和傅立叶主义。庸俗经济学的丧钟已经响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运史部分
    《哲学的贫困》论及无产阶级专政了吗?
    何祚榕
    1983, (4):  70-71.  DOI:
    摘要 ( )   PDF(807KB) ( )  
    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这部著作,究竟有没有阐述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理论界看法并不一致。本文就此谈点个人的理解。众所周知,列宁十分重视《共产党宣言》中阐述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在国家问题上的一个最卓越最重要的思想。据此,人们往往把这个重要思想的首次表述归之于《共产党宣言》,尽管列宁本人并没有明确这么说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哲学部分
    对《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两处译文的商榷
    李醒民
    1983, (4):  72-72.  DOI:
    摘要 ( )   PDF(1803KB) ( )  
    一、《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第五章中,列宁在间接引用彭加勒的论述时有一句话,中译本是这样翻译的:“但是不管怎样,‘怀疑时期’已经到来了。”(①,第259页)在这里,把译为“怀疑时期”是不确切的,容易引起误解。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治经济学部分
    西方发展经济学述评
    高鸿业
    1983, (4):  73-74.  DOI:
    摘要 ( )   PDF(2698KB) ( )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经济学者纷纷致力于研究长期经济发展问题。这种研究的行进大致遵循两个方向:一种是研究关于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其研究成果目前被称为“经济成长(增长)论”;另一种是探讨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问题,即本文所指的发展经济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运史部分
    齐美尔瓦尔得左派对齐美尔瓦尔得代表会议通过的宣言的声明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系资料室
    1983, (4):  79-79.  DOI:
    摘要 ( )   PDF(173KB) ( )  
    会议通过的宣言,不能使我们完全满意。它没有包含对公开的机会主义以及用激烈词句掩饰起来的机会主义的说明;而后一种机会主义不仅是使第二国际陷于破产的主要罪人,而且它还想使这种破产局面永远存在下去,宣言也没有对反对战争的斗争手段加以明确说明。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组织委员会国外书记处、波兰和立陶宛社会民主党总主席团、波兰社会党(左派)向齐美尔瓦尔得代表会议提交的声明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系资料室
    1983, (4):  79-80.  DOI:
    摘要 ( )   PDF(355KB) ( )  
    (声明指出目前的战争不能结束现有的帝国主义的各种冲突,反而会制造出新的战争,这些战争将产生焦虑怀疑的压抑气氛,导致扩大军备,更多地浪费人民的生产能源,使军国主义者有更大的权力,声明接着说):…在这一次世界大战中,巨大的生产能力被浪费掉了,而一小撮人却积累了巨大的财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定义问题的研讨
    1983, (4):  80-80.  DOI:
    摘要 ( )   PDF(188KB) ( )  
    我国现行的某些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包括《政治经济学辞典》)中,关于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定义,一般都是这样表述的:不变资本是指资本家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一部分资本,可变资本是指资本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一部分资本。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阵地 更好地为高校马列主义理论教学服务——《教学与研究》创刊30周年座谈会简记
    金木
    1983, (4):  81-81.  DOI:
    摘要 ( )   PDF(126KB) ( )  
    今年5月是《教学与研究》创刊30周年。为了总结经验,提高刊物质量,更好地为全国高校马列主义理论教学服务,编辑部于5月25日邀请在京的部分理论工作者和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举行座谈。中央和北京有关领导部门及研究、出版单位的负责同志也应邀出席。会上,李正文、理夫、蔡次明、廖叔俊、廖盖隆、江流、苏星等同志先后发言,就如何办好《教学与研究》,提出很多中肯的意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