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政治经济学部分
    重要的问题在于有中国特色
    苏星
    1983, (1):  1-2.  DOI:
    摘要 ( )   PDF(269KB) ( )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的开幕词中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根据这个精神,我考虑,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教学,也应该有中国特色。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材修订的初步考虑
    谷书堂
    1983, (1):  2-3.  DOI:
    摘要 ( )   PDF(285KB) ( )  
    最近,我们在对《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北方本)进行修订的过程中,初步考虑了全书如何贯彻十二大精神的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加强理论分析的全面性
    刘诗白
    1983, (1):  3-4.  DOI:
    摘要 ( )   PDF(226KB) ( )  
    党的十二大提出,要大力宣传共产主义思想。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有必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教学的科学性。这里就加强理论分析的全面性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要正确阐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蒋家俊
    1983, (1):  4-6.  DOI:
    摘要 ( )   PDF(388KB) ( )  
    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的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一个重要的实际问题,也是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近几年来,通过广泛和深人的讨论,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当前,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二大精神,在讲授社会主义社会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和国民经济管理等内容时,正确地阐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澄清过去曾经出现过的一些模糊的和错误的观点,使政治经济学的教学真正能够沿着十二大指示的方向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怎样阐述不断提高经济效益问题
    戴园晨
    1983, (1):  6-8.  DOI:
    摘要 ( )   PDF(479KB) ( )  
    党的十二大提出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宏伟战略目标,要求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在二十年内翻两番。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这个前提,是政治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要注重讲授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问题
    胡钧
    1983, (1):  8-9.  DOI:
    摘要 ( )   PDF(238KB) ( )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巩固和发展国营经济,是保障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并且保障个体经济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决定性条件。”这一论断是我国三十多年来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它对于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的教学与研究是具有指导意义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议把责任制问题纳入研究和教学范围
    辛涛
    1983, (1):  9-10.  DOI:
    摘要 ( )   PDF(253KB) ( )  
    胡耀邦同志在报告中指出:“为了发挥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无论在国营企业或集体企业中,都必须认真实行经营管理上的责任制。”并且指出:凡是这样做了的,都“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增强劳动者的主人翁责任感,推动生产的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共党史部分
    改进党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领会十二大精神
    王家勋
    1983, (1):  11-13.  DOI:
    摘要 ( )   PDF(363KB) ( )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总结了六十年来的历史性胜利,提出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宏伟纲领,是党的历史上一次极其重要的大会。在中共党史教学中认真贯彻党的十二大的精神,这对于党史课联系实际,为现实斗争服务,提高教学水平,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摆在党史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巫待解决的课题。现在,我就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要注意解决的八个问题
    张天荣
    1983, (1):  13-13,20.  DOI:
    摘要 ( )   PDF(239KB) ( )  
    在党史教学中如何贯彻党的十二大精神呢?我们感到应以邓小平同志的开幕词为指导,注意解决好以下八个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关于“党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史教学的几个问题
    张弓
    1983, (1):  14-20.  DOI:
    摘要 ( )   PDF(1874KB) ( )  
    按照历史的发展,我们把1957年至1966年4月这十年分为三段:第一段即1957年,这一年是党在理论上实践上开始探索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规律和独立自主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一年。第二段是1958年至1960年三年“大跃进”,这一段党在指导思想上发生了严重失误,加上苏联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撤走专家和三年(1959—1961年)的自然灾害,我国的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的困难。第三段是1961年至1966年4月。这是国民经济的调整时期(1966年起执行第三个五年计划)。1961年1月党的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已经察觉的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左”倾错误进行纠正,成效是巨大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再谈毛泽东思想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石仲泉
    1983, (1):  21-24.  DOI:
    摘要 ( )   PDF(657KB) ( )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下简称《决议》)指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这是一个科学的论断。笔者在一年多前写的一篇文章中,曾经就这个问题谈了一点初步的看法,但言犹未尽。现在再谈这个问题,还因为对《决议》这个论断的理解有不同看法。一种意见认为:毛泽东思想既然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就不只是毛泽东同志一个人的思想,还应当包括其他领导人用马列主义理论总结中国革命经验的正确思想,它除了主要体现在毛泽东同志的科学著作中之外,还体现在其他领导人的有关的科学论述之中。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运史部分
    马克思对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早期探索
    梁云彤
    1983, (1):  25-30,34.  DOI:
    摘要 ( )   PDF(1426KB) ( )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伟大历史使命学说,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两位时代巨人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伟大功绩。这个学说的基本思想,正如列宁所说的,它“已为全体能思考的和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所领会”。然而对于这个学说的产生,尤其是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通过什么途径去探索并创立这个理论,并不被人们所注意。正因为如此,现代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家”们,才以马克思早期世界观中的某些旧的思想痕迹来否定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伟大历史使命学说的独创性、革命性和科学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共产主义运动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由之路
    高放
    1983, (1):  31-34.  DOI:
    摘要 ( )   PDF(1238KB) ( )  
    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加强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的问题,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一项重大任务。人活着如果没有理想就会失去精神支柱。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解放全人类是我们共同的崇高理想。马克思、恩格斯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以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论证了这个理想必然实现的科学根据。他们认为,共产主义制度和理想不是马上能够成为现实的,而必须通过共产主义运动才能逐步实现。早在1845—1846年他们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就明确指出:“共产主义对我们说来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实践科学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刘伟能
    1983, (1):  35-40.  DOI:
    摘要 ( )   PDF(1044KB) ( )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这个论断,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实质,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它的经历就是一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史。精神文明,有它产生、形成和不断发展的过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虽然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建立起来的,但就思想理论渊源来说,它同社会主义一起经历了一个孕育和形成的阶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治经济学部分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互助合作关系和等价交换关系
    吴树青
    1983, (1):  41-46.  DOI:
    摘要 ( )   PDF(782KB) ( )  
    在当前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讨论中,有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需要加以研究。这就是怎样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互助合作关系和等价交换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一众所周知,等价交换关系是在商品生产的基础上产生的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所以产生,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存在着社会分工的条件下,生产资料分别属于不同的所有者,他们各自有着独立的、特殊的经济利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主义经济核算中的成本范畴
    岳冰
    1983, (1):  47-51.  DOI:
    摘要 ( )   PDF(739KB) ( )  
    成本范畴无论是在社会主义经济核算的理论方面,还是在经济核算制的实际体系中,都具有基础和出发点的意义。建国以来,经济理论界对成本范畴进行了探讨,但尚未达到应有的深度。本文试图从分析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入手,阐明社会主义成本的经济本质以及本质与形式的关系,力求加深对社会主义成本范畴的认识。从现象上看,成本范畴的重要性是由它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在任何经济形态中,制造产品总要消耗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生产的当事人总要有一定的耗费和支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机器人与劳动价值论
    陈友龙, 徐宽
    1983, (1):  52-53.  DOI:
    摘要 ( )   PDF(390KB) (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运用,机器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机器人以及所谓的“无人车间”、“无人工厂”就是现代化自动控制机器体系的典型。机器人的出现给人造成一种印象:似乎产品是由机器人生产出来的,商品的价值是由机器人创造的,资本家的利润仿佛不再来源于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而是机器人“劳动”的结果,等等。这些经济现象是否意味着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能否依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对此作出科学的解释,这正是本文要说明的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哲学部分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讲授现代西方哲学——兼评《现代西方哲学》
    黄颂杰
    1983, (1):  54-57,46.  DOI:
    摘要 ( )   PDF(595KB) ( )  
    刘放桐等同志编著的《现代西方哲学》,是在讲稿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教材。作者力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十九世纪中叶以来即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的一百几十年中,在欧美各国产生和流传的主要资产阶级哲学流派和思潮,作出比较系统的评述。在介绍这些派别时,主要论述了每个流派产生、演变的概况,以及它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社会政治观等方面的基本主张。这些,也就是现代西方哲学这门课程的基本内容。现代西方哲学的研究,是哲学理论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在我国一直是一个薄弱的环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心理与社会心理学
    小卡
    1983, (1):  58-59.  DOI:
    摘要 ( )   PDF(680KB) ( )  
    李秀林等人主编的高校文科共同课哲学教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下简称《原理》)一书,在“社会意识的构成”一节中设有“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专目。社会心理问题,是社会精神生活、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政治活动家们所关注,也是高校教师和学生颇感兴趣的一个课题。这里简要介绍下什么是社会心理,并附带谈谈当前国内外对社会心理的研究状况。社会心理,有人解释成由社会存在决定的心理现象。但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和普通心理学已经揭示了人类心理现象和意识的社会制约性,即它们是由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的,是从人们的生活条件,从人们的活动和相互关系中产生的。因此如上解释“社会心理”并不能将社会心理和普通心理学所研究的人类一般心理(寓于个人的普遍心理)加以区别。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意识的若干理论问题和讲授意见
    李淮春
    1983, (1):  60-66.  DOI:
    摘要 ( )   PDF(751KB) ( )  
    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教学中,社会意识这一章内容多、篇幅大,理论歧义也不少。本文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以下简称《原理》)“社会意识”一章所涉及的若干理论问题和如何进行讲授,结合个人教学中的体会,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和探讨性的意见。从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中阐明社会意识讲述社会意识的指导思想,应该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突出哲学的特点,在揭示有关社会意识一般规律性的问题上下功夫。我们认为,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社会意识的主要任务,是要从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中,阐明作为社会存在反映的社会意识的一般结构、内容、特点和发展规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哲学教学法应当成为一门科学
    李秀林
    1983, (1):  66-68.  DOI:
    摘要 ( )   PDF(436KB) ( )  
    《教学与研究》编辑部在编成《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辅导》之际,嘱我发表点意见。谈些什么呢?关于这本书的内容本身,读者一看便知,无须再加说明;关于这本书的三个部分,即讲授方法、基础知识和学术讨论资料,很适合于一般哲学教师之需要,将会成为他们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参考,这些也不用多费笔墨了。这里想谈一点貌似题外实则题内的意见:为了提高大学哲学教学工作的质量,加强和改进对青年学生的共产主义世界观的教育和科学方法论的培养,有必要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教学方法进行理论上的探讨,把“哲学教学法”或者更广泛些说把“哲学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建立起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运史部分
    怎样认识和评价第一国际的主要任务和历史作用?
    巩云思
    1983, (1):  69-70.  DOI:
    摘要 ( )   PDF(453KB) ( )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的教学中,关于第一国际的主要任务和历史作用,有两种颇不相同的提法:其一,第一国际的历史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路线战胜各种机会主义路线的历史。其二,第一国际的历史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进行阶级斗争的历史,它的主要任务和历史作用是团结并领导国际工人阶级开展了反对国际资本的斗争;至于第一国际内部的路线斗争固然是其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是第一国际史的主流。前一种提法在粉碎“四人帮”后出版的一些教材中仍然较普遍地存在,因此同学们提出了疑问。经过师生的共同探讨,同意后一种提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哲学部分
    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与物质的其它特性
    张克杰
    1983, (1):  71-74.  DOI:
    摘要 ( )   PDF(934KB) ( )  
    列宁指出:“物质的唯一‘特性’”乃是“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特性。以下有时将这个“物质的唯一特性”原理简称为“原理”。本文从“原理”的提出、内容、实质和作用等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粗浅体会,以就教于同志们。这个原理是怎样提出的呢?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针对马赫主义者攻击“唯物主义者坚持着似乎已被‘最新科学’和‘最新实在论’驳倒了的物质概念”,列宁指出:“象马赫主义者那样把关于物质的某种构造的理论和认识论的范畴混淆起来,把关于物质的新类型(例如电子)的新特性问题和认识论的老问题,即关于我们知识的泉源和客观真理的存在等等问题混淆起来,这是完全不能容许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伦理学研究中的一个可喜成果——简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田士章
    1983, (1):  74-75.  DOI:
    摘要 ( )   PDF(495KB) ( )  
    罗国杰同志主编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一书,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建国以来出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教科书,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伦理科学的研究成果。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关于道德、特别是关于共产主义道德的科学,它在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我们党和毛泽东同志一贯重视用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实施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对于人民军队的建设和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正确的政策,以及提高人民军队的战斗力,都曾起了重大作用。全国解放以后,特别是六十年代初期开展的“学雷锋”活动,曾经把全国人民的道德风尚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对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意识和精神文明问题讨论综述
    李唤
    1983, (1):  76-77.  DOI:
    摘要 ( )   PDF(299KB) ( )  
    一、对社会意识概念的不同理解第一种意见,从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出发来看待社会意识。认为马克思在阐明“物质是一切变化的主体”时,不只阐明了人作为体力的存在是自然对象,是物;还阐明了人的头脑作为智力劳动的存在也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人们的意识,在主观上,受其的肉体组织所制约;在客观上,受其所处的物质境环、历史条件所制约。因此,人们的各种认识、观念、思想、意识等等,都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第二种意见,从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角度,来说明社会意识不是一重反映,而是“两重反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北京市哲学会与高校哲学教学协会集会交流在教学中贯彻十二大精神的经验
    李毓英
    1983, (1):  80-80.  DOI:
    摘要 ( )   PDF(173KB) ( )  
    北京市哲学会与高校哲学教学协会于1982年11月22日联合举行集会,交流在哲学教学中贯彻十二大精神的经验。会上主要谈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在哲学教学中贯彻十二大精神的认识;二是怎样贯彻的具体经验。发言的同志认为,十二大文件是我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总结我们党和国家几十年来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结晶,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密切结合的典范,它有丰富的活生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所以在哲学课中应当更好地学习、贯彻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安徽高校党史教学协作组集会研究党史教学如何结合近代现代史等问题
    安徽高校党史教学协作组
    1983, (1):  80-80.  DOI:
    摘要 ( )   PDF(173KB) ( )  
    安徽省高等学校党史教学协作组于1982年9月上旬在屯溪市召开会议,本省三十多所大专院校和外省兄弟院校的代表共八十多人参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运史部分
    湖南中专学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会开展多种活动
    粟石恒
    1983, (1):  80-80.  DOI:
    摘要 ( )   PDF(173KB) ( )  
    湖南省中等专业学校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会于1982年初成立后,随即开展了活动。1982年暑假,研究会举办了政治课教师读书会,参加读书会的有各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骨干和学校有关领导同志,读书会上按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三门课程分组就有关理论问题和教学难点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交流了教学经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