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学习党的十二大精神,提高马列主义理论教学水平
    在陕北公学第二期开学典礼大会上的讲话
    毛泽东
    1982, (1):  3-6.  DOI:
    摘要 ( )   PDF(598KB) ( )  
    同志们!今天开学。你们开过几次学了,很多人毕业了。你们从全国各地,从战区,从后方,从南洋群岛,从几千里、几万里的地方来了。今天举行第二期的开学典礼。我想,中国共产党对于今天的开学是很高兴的,因此,我很光荣地代表中国共产党欢迎各位同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毛泽东思想哺育了我们整整一代人——回忆和重读毛泽东同志在陕北公学的两次讲话
    季诚龙
    1982, (1):  7-9,6.  DOI:
    摘要 ( )   PDF(544KB) ( )  
    《论鲁迅》(一九三七年十月十九日)和《在陕北公学第二期开学典礼大会上的讲话》(一九三八年四月一日),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陕北公学的两次演说。我们曾在延安聆听过毛主席教诲的老同志,现在重新学习这两个讲话,顾今思昔,深深地体会到,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哺育、指引了我们整整一代人在革命征途上健壮成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党史决议谈毛泽东哲学思想
    龚育之
    1982, (1):  10-15.  DOI:
    摘要 ( )   PDF(847KB) ( )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又贯串在它的各个组成部分之中。如何科学地阐述毛泽东哲学思想,是同如何科学地阐述毛泽东思想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阐述毛泽东思想所用的科学方法,应当是我们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所遵循的科学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治经济学部分
    生产率较高的活劳动不能创造较多的价值
    卢希悦
    1982, (1):  15-15.  DOI:
    摘要 ( )   PDF(201KB) ( )  
    在政治经济学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实际经济工作中,经常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具有较高生产率的等量活劳动消耗,相对于生产率较低的等量活劳动消耗来说,可以创造较多的价值。这种流行的见解,并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商品价值,从质的方面来说,是指人们无差别的抽象劳动的凝结;从量的方面来说,“一切商品都只是一定量的凝固的劳动时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党史部分
    学习《刘少奇选集》(上卷)关于统一战线问题的一点体会
    吴智棠
    1982, (1):  16-21,22.  DOI:
    摘要 ( )   PDF(1400KB) ( )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刘少奇选集》(上卷)正是反映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的一份宝贵总结,是刘少奇从理论上实践上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一部光辉记录。从1936年春到1938年冬,刘少奇领导中共中央北方局为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而斗争的理论和实践,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哲学部分
    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兼论哲学体系及其他问题
    林京耀
    1982, (1):  21-26.  DOI:
    摘要 ( )   PDF(744KB) ( )  
    肖前、李秀林、汪永祥同志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以下简称《原理》)一书,是高等院校哲学专业教材建设的一个可喜成果,它将有助于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质量的提高,并进一步推动我国哲学专业教材的编写工作。同时,这部哲学教材,也向我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教学工作和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本文仅就《原理》一书以及一些有关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看法,请编者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几个问题
    傅西路
    1982, (1):  27-31.  DOI:
    摘要 ( )   PDF(1052KB) ( )  
    一、如何理解经济基础这个概念关于经济基础的概念,是多年来哲学界争论较多、分歧较大的问题,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分歧的焦点之一在于如何理解经典作家对这个概念的论述。我们认为,弄清这个概念形成的来龙去脉,弄清经典作家在不同情况下使用这一概念时所包括的范围和含义,是消除分歧、统一认识的关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生产力范畴及其诸因素
    许惠农, 王复三
    1982, (1):  32-35,31.  DOI:
    摘要 ( )   PDF(943KB) ( )  
    生产力范畴的讨论,是我国哲学论坛上引人注目的论题之一。长期以来,这一讨论被限于什么是组成生产力的要素的问题上,其中主要是关于劳动对象是否应该包括在生产力要素之中。由此便产生了“两要素”说和“三要素”说之争。近来,对于两种“要素”说的论争,已有人提出异议,但从总的讨论情况看,基本上还是局限于“要素”说的范围。在我们看来,问题的焦点不在于肯定那一种要素说正确,也不在于论证哪一种要素说有更多的真理性,而是要研究整个的“要素”说是否真有道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在的可能和抽象的可能
    封毓昌
    1982, (1):  36-38.  DOI:
    摘要 ( )   PDF(456KB) ( )  
    一、用现在和将来作为划分可能性的标志是不科学的。有些哲学教科书把传统的“实在的(具体的)可能和抽象的(形式的)可能”的说法,换成了“现实的可能和抽象的可能”,并且以时间作为划分它们的依据,认为现在或现阶段可以实现的可能是现实的可能,而在将来或下一阶段可以实现的可能是抽象的可能。例如有的教科书就把抽象的可能定义为:在事物发展的下一阶段不会成为现实的可能;而把现实的可能定义为:是在下一阶段可以转化为现实的可能。但在具体阐述问题时却说,经济危机在简单商品生产阶段是抽象的可能;而在劳动力也变为商品的资本主义商品生产阶段,它就成了现实的可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治经济学部分
    对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再认识
    冯子标
    1982, (1):  39-41.  DOI:
    摘要 ( )   PDF(436KB) ( )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中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科学论断,不仅纠正和澄清了长期以来在这个问题上的种种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而且对于近年来正在深入开展的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讨论,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为我们全面认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指明了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能把资本、剩余价值范畴搬到社会主义经济中来
    胡培兆, 赵连成
    1982, (1):  42-45.  DOI:
    摘要 ( )   PDF(753KB) ( )  
    近一、二年来,经济学界有人提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可以而且应该使用资本和剩余价值概念,理由是“不在其名,而求其实”。说“资本不一定必然与剥削相联系,关键在于资本归谁所有”,“剩余价值从原始公社末期产生以来,一直存在。关键在于谁占有”。另有些人认为剩余价值不是资本主义的特殊经济范畴,而是扩大规模的商品生产的共有经济范畴,社会主义是扩大规模的商品生产,“当然也有剩余价值”。社会主义经济中究竟存在不存在、好不好使用资本和剩余价值经济范畴,这是一个十分重大的政治经济学理论问题,有共同“再认识”的必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商品拜物教”揭示的是社会生产关系还是社会意识?
    薛志贤
    1982, (1):  46-49.  DOI:
    摘要 ( )   PDF(860KB) ( )  
    《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中关于“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一节,研究《资本论》的同志们都认为是十分重要的,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但是,这一节是研究商品生产的社会生产关系呢?还是研究社会意识呢?许多人却有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看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商品不是物”吗
    夏海勇, 江祥根
    1982, (1):  50-50.  DOI:
    摘要 ( )   PDF(222KB) ( )  
    近年来,在一些颇有影响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中,常常有这么一种表述:“商品不是物,而是一种社会关系。”我们认为这种表述是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货币的使用价值是二重的”吗?
    周治平
    1982, (1):  50-50.  DOI:
    摘要 ( )   PDF(222KB) ( )  
    关于货币使用价值的阐述,有两种观点,即“货币的使用价值是二重的”,抑或“作为货币的商品,其使用价值是二重的”,哪种表述准确、符合《资本论》原意和货币使用价值的实际呢?我以为,后一种表述准确,符合《资本论》原意和货币使用价值实际.从理论上来说,货币本质上是商品,但商品不等于就是货币。只有当商品成为其他商品的等价物时才是货币。一旦商品作为货币,则该商品就成为货币商品,它既是商品,又可成为货币,一身兼二任,其使用价值二重化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关于生产关系问题讨论情况简介
    屈真
    1982, (1):  51-53.  DOI:
    摘要 ( )   PDF(621KB) ( )  
    1979年以来,在报刊上讨论生产关系的定义,争论焦点围绕恩格斯的定义和斯大林的定义有何不同,怎样才能更确切反映生产关系的涵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党史部分
    关于讲述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党史的一点意见
    陈世英, 郑应洽
    1982, (1):  54-57,58.  DOI:
    摘要 ( )   PDF(912KB) (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头三年(1949年10月——1952年底),我们党紧紧抓住恢复和发展生产事业这个中心环节,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为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所以这几年,在党的历史上一般就叫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巨大成就是怎样取得的?
    戴鹿鸣, 程士颖
    1982, (1):  57-66.  DOI:
    摘要 ( )   PDF(3125KB) ( )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是我党历史上一个光辉灿烂的时期。这个时期,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国民党遗留下来的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上,在短短三年多的时间里,一方面,肃清了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上的残余武装力量,实现了全国各民族各地区空前的团结和统一,建立和巩固了强大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胜利地完成了剿匪反霸、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等民主改革的任务,并发扬国际主义与爱国主义相结合的精神,进行了伟大的抗美援朝运动;另一方面,通过没收和改造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统一了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稳定了物价,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并着手进行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试点工作。与此同时,迅速地恢复了遭受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到1952年,工农业生产已经超过了历史的最高水平,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全国生气勃勃,蒸蒸日上。这一切,为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系统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充分的条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廖仲恺
    王荣
    1982, (1):  67-72,73.  DOI:
    摘要 ( )   PDF(1561KB) ( )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先后两次建立了统一战线。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于这次国共合作,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正在“堕落中死亡”的国民党,获得了新的血液,改造成了以反帝反封建为纲领的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重新在革命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党的“平分土地”的主张
    金德群
    1982, (1):  72-75.  DOI:
    摘要 ( )   PDF(814KB) ( )  
    从井冈山斗争开始到全国解放以后,在我们党领导的土地改革运动中,基本上是实行按人口平分土地的办法。近年来有人提出疑问,说我们党平分土地的主张会侵犯中农的利益,是一种农民的绝对平均主义的做法,得不偿失,党不应当加以赞助等等。对于这个问题,我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主义原著疑难试解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重点句试解——有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论述部分(一)
    李鹏程
    1982, (1):  76-81.  DOI:
    摘要 ( )   PDF(2030KB) ( )  
    认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原著,无论对政治理论教学和实际工作,都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事情,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学习和钻研原著,对我们从事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同志来说,是一项基本功,是我们每一个理论工作者治学的根本。如果我们能扎扎实实地读几本书,在掌握马克思主义原著上下番功夫,而不是浅尝辄止,或停留在第二手材料上,就能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水平,取得较好的成绩。还应该看到的是,现在有一部分青年同志对“啃”马列主义原著,舍不得下功夫,他们对这一问题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这种状况,更要求我们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传、帮、带。要养成攻读和研究原著的习惯,使我们的理论研究工作,能不断深入发展。攻读原著,当然不是要求死记硬背,也不是孤立地去抠名词概念,而是要紧密结合实际,完整准确地弄清楚其基本原理,掌握其精神实质。这方面的基础打好了,在今后的理论研究工作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就不至于左右摇摆,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为了和广大读者共同学好原著,本刊增设《马克思主义原著疑难试解》这个栏目,欢迎广大政治理论课教师和理论工作者,或提疑难,或作试解,积极参加这一有意义的工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学社会主义课程建设笔谈
    试论社会主义和平发展历史时期的革命
    陈紫云
    1982, (1):  82-86.  DOI:
    摘要 ( )   PDF(815KB) ( )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在坚决纠正“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口号时,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历史经验,提出了“和平发展时期的革命”(即社会主义和平发展历史时期的革命)的科学命题,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的一个新问题,有很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需要我们探讨、论证和宣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献史料
    无产阶级专政
    约瑟夫·魏德迈, 蔡云凌
    1982, (1):  86-88.  DOI:
    摘要 ( )   PDF(603KB) ( )  
    无产阶级是这样一个阶级,它在欧洲较发达的国家里为资产阶级赢得对所有其他社会阶级的胜利;另一方面,又只有靠无产阶级(再没有任何其他阶级的地位比它更低下)来粉碎资产阶级的统治,并宣告成立它本阶级的统治。所谓的急进反对派的领袖们到处对这一前景的拼命抗议,改变不了事态的进程,也不可能在你死我活的斗争双方之间进行任何调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