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政治经济学
    试论社会主义社会的消费
    陈德华, 方生, 胡乃武
    1979, (2):  1-6.  DOI:
    摘要 ( )   PDF(772KB) ( )  
    消费问題是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題,但在林彪、“四人帮”横行时期,却成了人们不能触及的禁区。谁谈消费,谈改善生活,谁就是搞“福利主义”,搞修正主义。我们有些同志,也往往把消费和生产对立起来,看不到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肃清林彪、“四人帮”的流毒,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消费问题,充分发挥消费对社会主义生产的促进作用,对于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略论计划规律和价值规律的关系
    宋养琰
    1979, (2):  7-12,25.  DOI:
    摘要 ( )   PDF(843KB) ( )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着许多经济规律,这些经济规律的相互作用和彼此渗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经济规律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计划规律和价值规律的关系占据重要的地位。能否正确地认识和处理这两个规律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比较全面地考察计划规律和价值规律的相互关系,必须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并从它们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途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业化和协作是现代化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李悦, 董守才
    1979, (2):  13-18.  DOI:
    摘要 ( )   PDF(761KB) ( )  
    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再三指出,要按照专业化和协作的原则改组工业。这对于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些探讨和论证,和同志们讨论研究。一、专业化和协作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现代化工业是高度社会化的大生产,专业化和协作是适应现代化工业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社会生产组织形式,它是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人类社会生产经历了一个由个体生产到社会化大生产的转变过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哲学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的理论来源
    1979, (2):  19-25.  DOI:
    摘要 ( )   PDF(1586KB) ( )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也是区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其他一切认识论的根本标志。马克思把实践观点引进认识论,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它使认识论第一次成为真正的科学。但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实践观点,并不是离开前人的思想成果,凭空产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观点的理论来源,和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一样,是德国古典哲学。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在创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时,曾经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中的有关思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关于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
    刘泽华, 王连升
    1979, (2):  26-33.  DOI:
    摘要 ( )   PDF(1131KB) ( )  
    本文作者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斗争或生产活动,并论述了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关系、生产力如何直接作用于上层建筑的某些领域等问题。所有这些问题,是很有意义的,需要认真深入地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完整地准确地领会马克思主义的有关论述。我们希望哲学和史学工作者进一步探讨这些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两种领袖观的根本对立
    石仲泉
    1979, (2):  33-38.  DOI:
    摘要 ( )   PDF(705KB) ( )  
    领袖问题,是林彪、“四人帮”设置的一个重要“禁区”。他们全面篡改马列主义,用封建的、资产阶级的领袖观冒充无产阶级的领袖观,搞乱了理论是非和政治是非,给人们带来了严重的精神创伤,致使有的人至今还没有消除悸慄。为了彻底粉碎林彪、“四人帮”的反革命思想体系,必须清算他们在领袖问题上宣扬的种种谬论,把颠倒了的是非重新颠倒过来。领袖是一个领导集体,而不单是某一个人列宁说过: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阶级通常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学大纲
    《科学社会主义》讲义编写提纲(初稿)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
    1979, (2):  39-44.  DOI:
    摘要 ( )   PDF(444KB) ( )  
    几点说明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我们认为科学社会主义主要是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变革为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为共产主义社会的政治规律。政治和经济不可能也不应当截然分开。但作为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核心的东西,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特别是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问题。我们是按照这样的认识来安排这个提纲的。在制定提纲的过程中,我们力求完整地准确地反映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则,努力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现实的革命实践结合起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学社会主义·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谈谈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
    郑建邦
    1979, (2):  45-49.  DOI:
    摘要 ( )   PDF(654KB) ( )  
    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也称作科学共产主义。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一起,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的思想体系。但它又是一门独立的科学,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一样,具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当前我国各级党校和大部分高等学校,积极准备把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门独立的政治理论课来开设。这是完整地、准确地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需要,是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理论上深入揭发、批判林彪、“四人帮”的需要,也是全国上下全力以赴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需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治经济学
    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我国新时期最大的政治——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的一点体会
    赵履宽
    1979, (2):  50-52.  DOI:
    摘要 ( )   PDF(404KB) (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决策:从一九七九年起,把全党全国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一战略转变,对于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把我国建设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建国三十年来,在最初的七、八年中,我们卓有成效地进行了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改革,开展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本来应当及时地把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但是,由于我们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工作指导上发生了一些缺点和错误,特别是由于后来林彪、“四人帮”的干扰和破坏,致使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一直未能实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文
    控制人口增长与四个现代化——江苏省如东县调查报告
    侯文若, 周清
    1979, (2):  53-60.  DOI:
    摘要 ( )   PDF(2945KB) ( )  
    江苏省如东县是全国闻名的计划生育红旗单位,又是农业生产的先进县,农业生产抓得好,人口生产也抓得好。为什么会是这样?这两种生产之间究竟存在什么联系?尤其是,人口增长受到计划控制后,对农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四个现代化究竟起了怎样的促进作用?为了探讨这些问题,求得启示,我们在如东作了调查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评介·综述· 动态· 简讯
    人口理论问题讨论综述
    王乃荣
    1979, (2):  61-64.  DOI:
    摘要 ( )   PDF(474KB) ( )  
    一九七八年十一月一日至七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人口理论科学讨论会,围绕两个中心问题——社会主义社会的人口规律问题和控制人口与四个现代化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提出了一些看法和意见。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人口规律问题 1、关于认识社会主义人口规律的重要意义与会同志一致认为,探讨社会主义人口规律的问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文
    褒“贪”贬“清”悖情背理
    隋喜文
    1979, (2):  65-66,33.  DOI:
    摘要 ( )   PDF(543KB) ( )  
    在陈伯达、姚文元、戚本禹之流的煽动下,曾掀起过一阵“清官比贪官更坏”的鼓噪,在历史学领域造成极大的混乱。他们认为“清官比贪官更坏”。照他们的说法,“贪官使民不堪命,加深了统治阶级与农民的矛盾,激起了农民的反抗,加速了封建王朝的崩溃”,因而贪官“对历史的发展有利”。把贪官的贪残看作是农民革命的原因、社会发展的动力,显然是悖情背理的,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历史事实说明,当一个社会的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在其内部还有发展余地之时,政治革命是难以搞起来的。只有生产关系严重地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阻力时,才会出现革命的形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学问题探讨
    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刘纲纪
    1979, (2):  67-68.  DOI:
    摘要 ( )   PDF(192KB) ( )  
    解放以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不紧紧抓住这个主要矛盾,我们就不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无产阶级专政,就不能使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解放。这是解放以后我们的革命实践所证明了的真理。现在的问题是:这个主要矛盾在当前是否已经发生了变化?我认为,回答是肯定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卞丁
    1979, (2):  69-71.  DOI:
    摘要 ( )   PDF(395KB) ( )  
    根据我国的情况,我们认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我们通常说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具体所指就是民族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要讨论这个矛盾是否仍然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必须对资产阶级的现状有正确的、符合实际的估计和认识。什么是阶级?列宁说:“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略谈“劳动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
    邓秀玲
    1979, (2):  72-74.  DOI:
    摘要 ( )   PDF(397KB) ( )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说过,到了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劳动将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应当怎样理解这一科学论断呢? 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观点,就是把劳动成为生活第一需要看作是一个思想觉悟和劳动态度问题,而同劳动是谋生的手段对立起来。这种意见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除极少数先进分子外,绝大多数人的思想觉悟还不足以自觉地把劳动当作生活第一需要,而只是把它作为谋生手段。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由于人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有了极大的提高,这时,劳动才不再是谋生手段,而变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我认为这种观点并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怎样认识机会主义、修正主义的实质及表现形式
    曾汉祥, 任大奎
    1979, (2):  73-76.  DOI:
    摘要 ( )   PDF(557KB) ( )  
    关于什么是机会主义、修正主义以及它的实质和表现形式问题,由于林彪、“四人帮”的破坏,长期以来被搞的混乱不堪,界限不清。“四人帮”一伙别有用心地宣称,右倾机会主义、修正主义始终是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危险,打着反右的旗号,以掩盖他们恶意推行的极左路线。因此,弄清楚什么是机会主义、修正主义及其实质和表现形式,对于深入批判林彪、“四人帮”的极左路线,拨乱反正,分清路线是非,是很有必要的。何谓机会主义?机会主义源出法语,其意是应付和妥协。它最初指的是十九世纪法国政治舞台上的一些没有固定政治见解,随机应变的政党和政客。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试谈目前我国处于哪一社会阶段
    任斌
    1979, (2):  76-78.  DOI:
    摘要 ( )   PDF(666KB) ( )  
    自前我国属于哪一社会阶段,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有人认为,还没有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处在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我认为,后者符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正确的。要讨论这个问题,必须首先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论断: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是比资本主义高出整个一个历史时期的、人类最美好的社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主义阶段阶级消灭国家衰亡问题——读《国家与革命》
    张慕良
    1979, (2):  79-79.  DOI:
    摘要 ( )   PDF(153KB) ( )  
    《国家与革命》第五章第三节讲社会主义阶段时,说国家正在衰亡,因为阶级没有了,已经没有什么阶级需要镇压了。过去有不少人对这句译文表示怀疑,认为译文的提法不符合列宁的思想,因为第二章第三节和第五章明确讲到,无产阶级专政时期是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而那里的共产主义在一些辅导材料里大都理解为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根据我的理解,译文是符合列宁的思想(的译文正确无误),因为二、五两章所说的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就是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过渡时期。关于这个问题,列宁在第五章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思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